施梅姐 池曉玲 蕭煥明 謝玉寶
廣東省中醫(yī)院肝病科 (廣東廣州,510120)
肝硬化在我國是常見病,也是后果嚴重的疾病。年發(fā)病率17/100 000,而其中有一半以上是由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引起[1]。歐美國家以乙醇性肝硬化最多見,約占全部肝硬化的50% ~90%。亞、非洲則以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為主,日本約70% 的肝硬化由丙型肝炎發(fā)展而來。而在我國,肝硬化占肝病的16%,以20~50歲多見,男女比例為4∶1,約80%的患者與HBV感染有關。相關研究指出,確診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5年累計的肝硬化發(fā)生率為8%~20%,5年累計失代償期發(fā)生率為20%,其中2%~5%肝硬化患者可發(fā)展為肝細胞性肝癌。而5年存活率:代償期肝硬化為80% ~86%,失代償期肝硬化為14% ~35%。因此,在我國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研究是重中之重。筆者對在我院住院的59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證候學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593例患者均為2002年10月-2010年4月廣東省中醫(yī)院肝病科、消化科住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符合2003年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tǒng)疾病專業(yè)委員會修訂的肝硬化中西醫(yī)診治方案 (草案)中的西醫(yī)診斷標準及《實用內科學》中肝硬化的診斷標準。中醫(yī)證型的判定以患者初次入院時第1次主任醫(yī)師查房的中醫(yī)辨證為標準,多次入院的同一患者,視為1份病例統(tǒng)計,僅納入第1次入院的中醫(yī)辨證。排除標準: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等其他原因導致的肝硬化;合并有心、腦、腎等其他器官嚴重原發(fā)性疾病,且以其他內科疾病為第一診斷入院者;未確診為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疑似病例;不符合納入標準或資料不全者。
1.2 方法 運用病案室的病案記錄查詢系統(tǒng),輸入第一診斷關健詞“肝硬化”,年限設定為“2002年10月至2010年4月”,篩選出第一診斷符合肝硬化的所有病案號,再手工逐一查看各份病案的詳細診斷,根據納入標準、排除標準,查找出符合本研究要求的病案756例,填寫“乙型肝炎肝硬化臨床病例信息采集表”。最后,剔除檢查資料不完整的病案,整理出相對完整的病案593份。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運用SPSS 13.0軟件包建立“乙型肝炎肝硬化中醫(yī)證治規(guī)律數據庫”,進行數據維護。采用描述性分析、探索性分析,對計數資料的分析采用的頻數、構成比等分析,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等級資料的比較采用秩和檢驗。對于計量資料的分析,采用t檢驗,方差不齊者采用方差分析或秩和檢驗;采用雙側檢驗,α=0.05。
2.1 患者的基本特征 59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男475例、女118例,男女性別比為4.03∶1;年齡最大92歲、最小18歲,平均 (52.94士13.19) 歲(見表1)。男性患者的發(fā)病率高于女性;發(fā)病年齡主要集中于50歲。在年齡構成方面,主要分布在30歲~69歲的人群,發(fā)病高峰在50歲~59歲、40歲~49歲兩個年齡段,經統(tǒng)計學處理,此兩個年齡段與其他各年齡段之間人群分布的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P <0.05(見表2)。
表1593 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性別、年齡分布表±s
表1593 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性別、年齡分布表±s
*t=-5.835,P=0.000
性別* 例數 平均年齡 (歲)男475 51.40 ±12.85女118 59.10 ±12.74合計593 52.94 ±13.19
表2 59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年齡構成分布表[n(%)]
2.2 病情分期及病程分布情況 59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代償期者96例 (16.19%),失代償期者497例 (83.81%);其病程從1天到50年不等,平均病程 (11.68士10.40) 年。
2.3 住院次數分析 59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212例 (占35.75%)患者需要多次住院,住院次數最多達12次,平均住院次數 (1.94士1.79)次,593例患者其住院達1 143人次。
2.4 死亡原因分析 59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死亡46例,死亡率為7.75%;直接死亡原因分別是上消化道出血 (12例,26.08%),原發(fā)性肝癌 (12例,26.08%),自發(fā)性腹膜炎 (4例,8.70%),肝性腦病 (7例,15.22%),肝腎綜合征 (7例,15.22%),多臟器功能衰竭 (4例,8.70%)。
2.5 并發(fā)癥分析 593例患者中,有192例患者出現并發(fā)癥,共出現并發(fā)癥234例次,其中只出現1種并發(fā)癥者161例,出現多種并發(fā)癥者31例。并發(fā)癥的分布情況:原發(fā)性肝癌者107例 (18.04%),上消化道出血 57例 (9.6%),自發(fā)性腹膜炎 32例(5.4%),肝性腦病27例 (4.6%),肝腎綜合征11例 (1.9%)。
2.6 舌象脈象分析 從舌象脈象上看,在舌體方面,有邊尖齒痕的患者多見,593例患者中142例 (占23.9%)患者出現舌體邊尖齒痕,說明脾虛是患者的常見證候之一;在舌質方面,舌暗紅及舌暗淡是常見的舌色,593例患者中275例 (占46.4%)患者出現舌暗紅,109例 (占18.4%)患者出現舌暗淡;在舌苔方面,苔黃膩、苔薄黃膩、苔薄白最常見,分別出現 145 例 (占 24.5%)、122 例 (占 20.6%)、93例 (占15.7%);在脈象方面,脈弦滑、脈弦細最常見,分別出現 291例 (49.1%)、124例(20.9%)。綜上所述,從舌象脈象上看,虛、濕、熱、瘀是其主要病機。
2.7 常見癥狀分析 見表3。
表3 59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常見癥狀頻數表[n(%)]
2.8 中醫(yī)證型分布分析 從證型上來看,單純證型共11個,復合證型15個,辨證屬于單純證型的患者共190例 (32.04%),屬復合證型的患者共403例(67.96%),可見在臨床辨證中,以復合證型為主。前10位的中醫(yī)證型分別是 (肝郁脾虛,濕瘀互結)型> (肝郁脾虛,濕熱瘀結)型>濕熱蘊結型>(肝郁脾虛,濕熱蘊結)型>熱傷胃絡型>肝郁脾虛型> (脾氣虧虛,濕濁中阻)型>濕熱瘀結型>(脾氣虧虛,濕熱蘊結)型> (肝腎陰虛,濕瘀互結)型,其中6個屬復合證型。
本研究通過對593例病案臨床資料進行詳細分析發(fā)現,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高峰年齡是40~59歲,最小年齡是18歲,其發(fā)病年齡似有提前趨勢,對青壯年發(fā)生乙型肝炎肝硬化不容忽視。而且男性發(fā)病率明顯高于女性,發(fā)病年齡早于女性,由此警示男性患者應更積極預防肝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做到及早篩查、及早診斷、及早治療。另外,其病程長、住院次數多、并發(fā)癥多、死亡率高等特點顯示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情的復雜難治。提示減少住院天數、住院次數、延緩病情進展、減少并發(fā)癥、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是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主要治療目標,也提示患者堅持長期治療,定期檢查,醫(yī)者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依從性的必要性。
肝硬化的中醫(yī)證候分型迄今尚未統(tǒng)一,所分證型參差不齊,少則3型,多則6型,甚至8型。如全國中醫(yī)藥高等院校教材《中醫(yī)內科學》[2]將其分為3型:氣滯血瘀證、脾虛血瘀證、瘀血濕熱證。中國中醫(yī)藥學會內科肝病專業(yè)委員會1991年天津會議修訂的《病毒性肝炎中醫(yī)辨證標準 (試行)》[3]分為5型:濕熱內蘊證、肝郁脾虛證、肝腎陰虛證、瘀血阻絡證、脾腎陽虛證。2003年重慶全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疾病學術交流會上全體委員討論制定的《肝硬化中西醫(yī)結合診治方案 (草案 )》[4]重新修訂的肝硬化中醫(yī)證型標準分為肝氣郁結、水濕內阻、濕熱蘊結、肝腎陰虛、脾腎陽虛、瘀血阻絡6型。
參考近年文獻資料,閆秀川等[5]通過對文獻的回顧性研究,發(fā)現失代償期肝硬化最常見的證型分別是氣虛血瘀證、氣滯血瘀證、脾腎陽虛證、肝腎陰虛證、肝脾血瘀證、氣滯濕阻證、脾虛水泛證、濕熱蘊結證;王文彥[6]指出肝硬化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肝郁脾虛,早期多屬肝郁脾虛,氣滯血阻,中期多屬肝郁脾虛,瘀血內結,晚期多屬肝脾腎俱虛,氣血水代謝失調。張慧芳[7]亦表達了同樣的觀點,認為“郁為肝病之本”,辨證分為肝郁脾虛、肝膽濕熱、氣滯血瘀、肝腎陰虛、脾腎陽虛5型。張錚錚等[8]認為肝硬化的常見中醫(yī)證型主要有氣滯血瘀證、脾虛血瘀證、濕熱血瘀證等3型,焦一鳴等[9]卻建議“血瘀型”只能是個兼證型,而不應單獨分為一個“主證型”。
本研究對59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住院患者進行統(tǒng)計后發(fā)現,其前10位的中醫(yī)證型排列如下:(肝郁脾虛,濕瘀互結)型>(肝郁脾虛,濕熱瘀結)型>濕熱蘊結型> (肝郁脾虛,濕熱蘊結)型>熱傷胃絡型>肝郁脾虛型> (脾氣虧虛,濕濁中阻)型>濕熱瘀結型> (脾氣虧虛,濕熱蘊結)型> (肝腎陰虛,濕瘀互結)型。在593例病例中,復合證型403例,占68%,單純證型190例,僅占32%。這提示我們,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以兼夾證多見,單一證型相對較少,這也許與肝硬化本身病機發(fā)展有關,肝硬化病程一般較長,病情相對復雜,往往不止單純一個證型,其中瘀血、水濕、熱邪等常常兼雜發(fā)病,研究中發(fā)現,在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諸多單純證型及復合證型中,肝郁脾虛型及以肝郁脾虛型為主證而兼夾濕熱證、濕瘀證及濕熱瘀結證的證型為320例,占總病例數的53.9%,這與肝硬化疾病本身的發(fā)生發(fā)展及病機演變規(guī)律是一致的。肝硬化是由于感染濕熱疫毒,正邪相爭,日久形成的本虛標實、虛實夾雜之證。肝為剛臟,體陰而用陽,喜條達而惡抑郁,感染疫毒后,肝失疏泄,肝氣郁結,肝木克脾土,最終導致肝郁脾虛。脾主中焦運化,脾虛則水液代謝失常,水濕不運,致使脾虛濕盛。濕邪日久,郁而化熱,則見濕熱內蘊之證。因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肝氣郁結日久,必然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出現血瘀證。而在疾病的發(fā)展過程中,肝郁脾虛證始終無法被糾正,在此基礎上,濕邪、熱邪、瘀血等病理因素常常夾雜或同時出現,因此,臨床上辨證以復合證型為主。當疾病再進一步發(fā)展,耗氣傷陰,此時肝脾腎俱虛,氣血水代謝失調,臨床表現則以肝腎陰虛證型為主,此時正虛邪實。陰虛日久,陰損及陽,則可見脾腎陽虛,但因本病所感外邪為濕熱濁毒之邪,日久易耗損肝陰,加之肝為剛臟,常為陽有余而陰不足,故病情發(fā)展至后期耗竭肝陰者多,損傷脾腎陽氣者少。因此,臨床上發(fā)現脾腎陽虛型較為少見。且此時多為疾病晚期,病情深重,易出現昏迷、吐血等變證,不易救治。由此可見,肝郁脾虛、肝郁脾虛兼夾濕熱瘀阻等、肝腎陰虛、脾腎陽虛是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一個由淺入深、由輕到重的發(fā)展過程,肝郁脾虛則貫穿整個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全過程。其根本在于肝氣郁結不舒,即所謂“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郁,諸病生焉”。因此,無論是代償期或失代償期肝硬化,疏肝健脾應當是整個疾病過程中的通用治法。
[1]應程.肝硬化病因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人民軍醫(yī),2001,44(10):594.
[2]田德祿.中醫(yī)內科學 [M].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2002:231-249.
[3]中國中醫(yī)藥學會內科肝病專業(yè)委員會.病毒性肝炎中醫(yī)辨證標準(試行) [J].中醫(yī)雜志,1992,(5):39-40.
[4]張育軒,危北海.肝硬化臨床診斷中醫(yī)辨證和療效評定標準 (試行)[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4,14(4):237.
[5]閆秀川,劉成海.肝硬化腹水的中醫(yī)證型分析[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08,14(1):49-50.
[6]盧秉久,劉欣.王文彥教授治療鼓脹80例經驗總結[J].遼寧中醫(yī)雜志,1998,25(2):75.
[7]張慧芳.辨證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100例總結[J].甘肅中醫(yī),2003,16(7):18.
[8]張錚錚,鄺衛(wèi)紅,吳樹鐸.肝硬化不同證型與ALT、AST、TB、IB、TBA的相關性研究 [J].河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9,24(1):63-64.
[9]焦一鳴,田華,黃天本.肝硬化辨證分型不宜單列血瘀型[J].遼寧中醫(yī)雜志,1997,2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