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xiàn)廉政最重要的在于制度保障,如懲貪的立法、慎選賢才的遴選制度以及考課、監(jiān)察等各項制度相互為用。共同以廉政為目標,在歷史上曾取得了積極的效果。也正因如此,中國古代各朝都把完善各項制度作為廉政建設最重要的保障。以唐律中的懲貪立法為例,其中關于官吏犯贓罪認定及處理合理、嚴謹與詳密,反映了立法的完善與法律從重懲治官吏犯贓罪的精神,這主要體現(xiàn)在如下幾個特點上。首先,對于同類犯罪行為的處罰,官吏要重于一般犯罪主體,其次,對監(jiān)臨主司的處罰較其他一般官吏要重。最后。官員倚仗權勢牟利的一切行為都是犯贓罪。法律對此有詳密的規(guī)定。要想實現(xiàn)廉政,除了首重制度保障外,還要重視物質與精神上的保障,這也是中國古代歷朝統(tǒng)治者普遍共識。例如,厚祿制度便是廉政在物質上的保障,精神上的保障則是在思想輿論上倡導康政用強調廉政的重要性。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認識到,由于中國古代社會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君主專制,社會民眾只是國家權力監(jiān)控的對象,而無監(jiān)控國家權力的權利,并且國家權力結構是以君主為頂點的自上而下的金字塔結構,各級官吏的權力都依附于君權而存在。因此,有效的權力制約是不可能出現(xiàn)的,而這又勢必導致腐敗??梢哉f。君主專制制度既是腐敗的制度根源,也是廉政建設最大的制度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