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者對部分高職女生進行調查分析,結果發(fā)現:高職女生考試焦慮平均總分為15.15± 5.63;大一、大二高職女生考試焦慮總體差異顯,大一高職女生要顯著高于大二高職女生。按照考試焦慮分數將學生分組,分析發(fā)現:中焦慮組人數最多;卡方檢驗發(fā)現,在年級方面各焦慮組差異顯著。相關分析發(fā)現:考試焦慮與消極應對、神經質呈顯著的正相關,與客觀支持、內外向呈顯著負相關。
關鍵詞: 高職女生 考試焦慮 人格 社會支持 應對方式
考試焦慮是在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障礙,它嚴重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研究發(fā)現,女生由于特有的生理結構、心理活動等,其考試焦慮水平比男生要嚴重得多。研究還發(fā)現,人格、社會支持、應對方式等對考試焦慮都有一定的影響。因此,研究女生的人格、社會支持、應對方式與考試焦慮的關系是有現實意義的。
我們以某高職院校大一、大二女生為研究對象,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研究高職女生的人格、社會支持、應對方式與考試焦慮的關系。為高職院校女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進高職女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提供有效的理論依據與現實指導。
1.研究程序
1.1被試選擇。
選取某高職院校大一、大二的女學生為研究對象。共發(fā)放問卷360份,剔除無效問卷20份,有效問卷為340份,有效問卷占發(fā)放總問卷的比例為94.4%。
1.2研究工具與材料。
1.2.1《艾森克人格問卷簡式量表》。由北京大學錢銘怡等2000年修訂,共計48個項目,分為精神質、外內向、神經質和效度四個分量表。
1.2.2《簡易應對方式問卷》。由解亞寧等編制,量表共20個條目,分為積極應對、消極應對兩個維度。
1.2.3《社會支持評定量表》。由湖南醫(yī)科大學肖水源編制,量表共10個條目,分為3個維度: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和對支持利用度。本研究考慮到高中生的實際情況,按照前人的修改方式對量表進行修改。
1.2.4《考試焦慮量表》。由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系的臨床心理學家Sarason教授編制,中文版由王才康于1999年翻譯修訂。該表共37個項目,把所有項目的得分加起來為總量表分??偡?2分以下考試焦慮屬較低水平,12—20分屬中等水平,20分以上屬較高水平。
1.3實施。
2011年4月中旬對學生進行測試。為確保測試的有效性,測試前向學生說明本次測試的目的和意義,統一測試指導語,且采用無記名方式答卷。
1.4數據統計。
應用SPSS11.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卡方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和Spearman等級相關分析。
2.研究結果
2.1高職女生考試焦慮的基本分析。
對考試焦慮分析發(fā)現,高職女生考試焦慮平均總分為15.15± 5.63,這說明大部分高職女生考試焦慮的水平處于中等水平。
兩獨立樣本T檢驗發(fā)現,大一、大二高職女生考試焦慮總體差異顯著(p<.05)。
2.2高職女生考試焦慮的分組分析。
按照考試焦慮的分數將高職女生分組,分析發(fā)現,中焦慮組人數最多。
進一步從年級方面對高職女生分組并進行卡方檢驗,分析發(fā)現差異顯著(p<.05)。
2.3考試焦慮、應對方式、社會支持、人格間的相關分析。
對考試焦慮與應對方式、社會支持、人格各維度之間進行相關分析,結果發(fā)現:
考試焦慮與應對方式的消極應對、人格的神經質呈顯著的正相關(p<.01),與社會支持的客觀支持、人格的內外向呈顯著負相關(p<.01)。
3.討論
3.1高職女生考試焦慮的基本討論。
一般來說,醫(yī)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比較重,其考試焦慮水平要高于其他專業(yè)學生,但是在本研究中,我們卻發(fā)現高職女生的考試焦慮水平高于醫(yī)科大學生[1],這說明高職女生的考試焦慮水平是比較高的,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緩解其焦慮狀況。
本研究分析發(fā)現,高職女生考試焦慮年級差異顯著,大一女生的顯著高于大二女生的,這與段利娥(2011)、黃瑜(2007)的研究結果一致[1—2]。這可能是因為大一學生對自己的期望比較高一些,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方面在學業(yè)方面能取得好的成績,另一方面能夠盡早拿到相關專業(yè)的證書,所以對于學習看得更重一些;大二后,一方面對于考試有所適應,另一方面大部分人通過自己在大一的不懈努力拿到了證書,考試壓力相對于大一來說就要小一些。
3.2高職女生考試焦慮的分組分析。
在本研究中,按照考試焦慮分數,我們將被試劃分為低焦慮組、中焦慮組、高焦慮組,以此來進一步分析,結果發(fā)現中焦慮組高職學生的人數所占比例最大。進一步從年級方面對低焦慮組、中焦慮組、高焦慮組各組人數進行卡方檢驗,結果發(fā)現差異顯著。
這一結果也再次說明高職女生的考試焦慮現狀不樂觀,應該引起教育者的普遍關注,并對此采取有效措施。
3.3高職女生考試焦慮、應對方式、社會支持、人格間的相關分析。
鄒宗峰等人(2010)的研究發(fā)現,考試焦慮與應對方式的自責、 幻想、 退避和合理化因子呈顯著正相關[3]。在本研究我們也發(fā)現,考試焦慮與應對方式的消極應對呈極顯著的正相關,這說明消極應對會加重考試焦慮。譚淑新等人(2010)研究發(fā)現,高職學生的考試焦慮水平與積極應對方式呈顯著的負相關[4],但是在本研究中,我們發(fā)現兩者之間的相關不顯著,這可能與研究對象的選取和考試焦慮問卷的選擇有關。
本研究發(fā)現,考試焦慮與神經質呈極顯著的正相關;與內外向呈顯著負相關,這說明情緒越不穩(wěn)定,性格越內向,考試焦慮就越明顯。這與王才康(2011)和藺麗娟(2008)等人的研究[5—6]結果一致。
徐旭東等人(2009)研究發(fā)現,考試焦慮與社會支持各維度之間存在顯著負相關,也就是說良好的社會支持有利于學生減輕考試焦慮[7]。在研究中,我們發(fā)現考試焦慮僅與客觀支持呈顯著的負相關,與主觀支持與對支持利用度的相關不顯著。這可能是因為所選擇被試的原因,這也說明高職女生的社會支持有其自身的特點,可能是通過其他途徑間接地作用于考試焦慮,這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段麗娥,盧莉.醫(yī)科大學生考試焦慮與應對方式的研究[J].衛(wèi)生軟科學,2011,25,(3):195-198.
?。?]黃瑜,孔維民.大學生考試焦慮與主觀課業(yè)負擔關系的調查[J].中國校醫(yī),2007,21,(5):499-501.
[3]鄒宗峰,鄒宇華等.某醫(yī)學院大學生考試焦慮與應對方式關系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0,31,(3):302-304.
?。?]譚淑新,朱桓.高職生自我效能感及應對方式與焦慮關系[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0,26,(8):961-962.
?。?]王才康.考試焦慮量表在大學生中的測試報告[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1,15,(2):96-97.
[6]藺麗娟.工科大學生考試焦慮的分布及其對考試成績的影響[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8,30,(2):109-110.
[7]徐旭東,時彩玲.社會支持程度對醫(yī)科大學生自我效能感、考試焦慮及解剖學習成績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yī)生,2009,47,(1):17-19.
?。?]陳樹林,黃鑫.考試焦慮和應對方式關系初探[J].健康心理學雜志,1999,7,(1):42-44.
?。?]楊潤濤,鄭希付等.醫(yī)學生考試焦慮及其應對特點[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5,6,(26):5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