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一堂好的語文課是一件藝術品的話,那么,備課就是雕塑這件藝術品。備課,是教師熟悉、掌握教材的過程,是設計最佳教學方法、精心安排課堂教學結構的過程。要上好語文課、講好一篇課文,關鍵在備好課。怎樣才能備好課呢?一個重要的經驗是既要“鉆進去”,又要“跳出來”。
一、鉆進去,就是認真地鉆研教材,最后能自如地“駕馭”教材。
先“通覽”教材,包括讀文章的標題、作者、寫作時間、課文內容及注釋、書后提示和練習題目等。通覽也不是一次完成。第一遍閱讀主要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如有生字、難字,就要請教工具書。再讀時要及時劃出疑點、難點,有些則應筆錄。在“通覽”的基礎上,廣泛閱讀有關資料,包括教學參考書和其他資料書、工具書,借以解決通覽時發(fā)現(xiàn)的各種問題。通覽中遇到的諸如一些政治、歷史、自然等方面常識性問題,雖不是教學的重點,有的也不一定教,但教師應當借助資料弄懂,不應有絲毫的含糊和忽略。對于寫作背景、作者生平等,教師也應多了解一些,以有利于對教材的深入鉆研和深刻理解。從通覽教材到廣泛查閱有關資料,如同蚯蚓翻土一樣,要處處翻松,從數量上看,應當力求多一些,廣一點。有了“多而廣”,才能出“少而精”。枝繁葉茂果實甜,“少而精”是鉆研得“多而廣”的結晶。當然,“多而廣”,并非是漫無目的的“博覽”,應當緊扣課文,在弄清字、詞、句、篇,把握作者思路、文章文路上用氣力。
要“駕馭”教材,還必須熟讀精思,字斟句酌,反復推敲,排除疑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鉆進去”。熟讀精思,就要由表及里,由淺入深,不僅要了解作者寫了什么,用的什么辭章,而且要弄清作者為什么這樣寫,這樣用,要過細地排解教材中的一個個難點、疑點。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開頭有這樣一句話:“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本渲械摹奥暋笨刹豢墒∪ツ兀渴遣荒苁∪サ?,“沒有風聲”并不是沒有風,只是沒有那種發(fā)出呼嘯之聲的北風,如說成“沒有風”,就不符合實際情況。再比如“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這一句中“一道”也很生動,“山尖”本只是一個點,但因為圍著濟南的是一圈小山,一圈小山的山尖連起來就成了“一道”,“一道”且照應了上文的“一圈”。再如“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句中的“點”用得十分準確,“點”字是扣住濟南冬天的“溫”寫的,冒熱氣,但只是一“點”,這就是“溫”,如去掉“點”,變成“冒著熱氣”,那就不是“溫”,而是“熱”了。又如魯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劈頭一句寫道:“東京也無非是這樣。”這個句子里為什么要用個“也”字呢?這個“也”字作什么講呢?把這句話變成“東京無非是這樣”行不行?要弄懂這些問題,只有聯(lián)系作者生平等,“鉆進去”研究一番,才能找到答案。這里的也“字”作“同樣”講,在“東京也無非是這樣”這句話前面,其實省去了“國內是這樣”這樣的句子,一個“也”字,就把國內使人失望和憤慨的情況也帶進了文章,做到言簡意賅,意在言外,發(fā)人深省,余味無窮。鉆研課文就是要一字一句要鉆深,一章一節(jié)要吃透,主旨布局要領會,手法特色要貫通。
“鉆進去”,鉆研課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還要深入鉆研教材中與課文關系密切的注釋、提示及練習等。鉆研這些,有利于把握編者意圖和教學重點,也有利于教師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利于引導、啟發(fā)學生深入地學習。教師鉆研注釋、提示、練習,不僅要弄清含義,還要研究如何指導學生理解和答題。對較復雜的練習,教師不妨先“下水”做一遍,從中分析學生可能產生的歧義和錯誤,以便有針對性地指導,使學生少走彎路。
二、備課,既要下工夫“鉆進去”,又要動腦筋善于“跳出來”。
備課愈細,鉆得愈深,就會感到“如入山陰道上,目不暇接”,講課時容易面面俱到、“全面出擊”,結果是“多而雜”,“滿堂灌”,常懷“緊迫感”,感到課時不夠用。因此,備課深入以后,就一定要敢于“跳”出來,善于“跳”出來,千萬不能陶醉于山陰道上而流連忘返,把自己鉆研所得一股腦兒地傳授給學生。
敢于“跳”,就是要解放思想,勇于“割愛”,抓重點,抓關鍵。華羅庚教授讀書有個重要經驗,就是“由厚變薄”,一本書老厚老厚的,但華羅庚教授看了之后,只抓住幾條,厚厚的一本書變成了薄薄的一張紙,這就是抓重點和關鍵。怎樣才能抓住重點呢?一是要認真分析教材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各種基礎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從中權衡輕重,確定主次;二是要弄清教材與前后各單元教學內容的聯(lián)系,注意避免不必要的重復;三是要掌握各單元的教學要求,明確本篇教材在本單元教學中的位置;四是要仔細研究練習中所提示的重點;五是要全面了解學生,做到“心中有數”,“目中有人”。
善于跳,就是要在仔細研究教材的基礎上,精心設計教法,精心組織四十五分鐘的一堂課。備課時,教師要根據教材特點、難易程度、篇幅長短、文體形式及學生狀況,靈活運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恰當安排教學程序,講什么,練什么,怎樣講,怎樣練,講練如何安排,時間如何分配,教師的“傳道授業(yè)解惑”與學生的讀、思、問、答如何穿插,備課時都要一一研究落實,就是對課堂教學的細節(jié)(如提問的措辭、板書的位置等)也要用心設計,提問的語言要注意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和啟發(fā)性,板書要注意規(guī)范化、條理性、完整性和藝術性。
善于“跳”,教師還必須根據語文教學的特點,重點加強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讀寫能力提高了,有助于其他能力的發(fā)展,特別是在培養(yǎng)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方面,更有著重要的作用。備課時,一定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研究如何應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有意識、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鉆得進,跳得出,是對備課的嚴格要求,教師非下苦工夫不可。為了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我們從難從嚴要求自己,認真?zhèn)浜谜n,力爭把每一堂課都上得既科學又藝術,把每一堂課都變成令人傾倒的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