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語文教學中語言創(chuàng)造性的練習,是學生語文綜合素質(zhì)的具體體現(xiàn),同時也是對客觀事物和思想感情的體現(xiàn)。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在教學過程中,不少學生害怕作文,無內(nèi)容可寫,無從下筆,語言積累少,對周圍事物沒有留心觀察,缺乏想象力,題材千篇一律,難以表達真情實感。針對這些問題,如何突破小學作文教學的這一難點?應(yīng)重點抓好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
一、興趣的培養(yǎng)
課標要求指導學生研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的前提就是要有興趣,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學生一旦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學習便不再是一種負擔。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弊寣W生在輕松愉快的精神狀態(tài)下,饒有興趣地學習,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是小學作文教學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學成功的向?qū)?。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呢?讓學生寫熟悉的內(nèi)容,以“趣”激趣。
小學生好奇心強,愛表現(xiàn),形式多樣的習作活動能調(diào)動他們的寫作興趣。教師要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如開展課前讀報活動,讓學生到講臺宣讀自己的優(yōu)秀習作,或是宣讀從作文選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斷等,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和表現(xiàn)的機會。為了表現(xiàn)自己,在課外時間他們就會興味盎然地尋找或?qū)懗鲎约簼M意的習作。又如開展作文競賽活動,競賽是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由于競賽中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增長,因而多數(shù)人在比賽的情況下學習和工作一般比沒有比賽的情況下好得多。小學生喜歡表現(xiàn)自己,好勝心強,開展競賽活動,給他們更多的參與和表現(xiàn)機會。這樣不但可以調(diào)節(jié)以往習作所形成的氛圍,激發(fā)學生“我要寫”的興趣,還可以大面積地提高習作質(zhì)量。
小學語文課標明確指出:“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密切配合……作文教學時,要指導學生靈活運用閱讀的知識和技能?!遍喿x是吸收,寫作是表達,閱讀是寫作的基礎(chǔ),學生從閱讀中汲取營養(yǎng),有利于學生從讀學寫,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這也是作文教學的基本途徑。
二、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
我們在教學實踐中,要有意識地把作文指導滲透到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每學習一篇課文后,注意對該文的結(jié)構(gòu)和寫作方法進行分析。如《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作者采用了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方式,先總寫小興安嶺像綠色的海洋,然后以一年四個季節(jié)分別寫了小興安嶺不同的景象,最后總結(jié),記敘詳略得當,主次分明。指導學生學習這篇課文,引導學生了解作者是站在什么角度去觀察小興安嶺的,理解作者是如何選材如何觀察如何把景物寫具體生動,即對寫景文章可以怎樣謀篇布局。在教學中持之以恒地把觀察滲透到寫作教學中,通過長期的潛移默化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我們還要引導學生觀察自然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一次雨后我?guī)W生到操場邊上活動課,問道:“操場和松樹同下雨前一樣嗎?”有的說一樣,有的說不一樣。我叫說不一樣的一名學生回答,他說:“烏黑的云散開了,露出了藍天。地上濕濕的,小松樹更綠了,操場更干凈了?!卑延旰蟮那闆r說得完整、具體。又一次,在指導學生觀察天氣情況時,我說:“先看是晴天、陰天?太陽怎么樣?有沒有風?”于是,學生在講述時,就照著我提出的順序說:“天是藍藍的,有幾朵小云在空中漫步,太陽照在身上暖和和的,微風把小樹吹得輕輕地搖擺著?!蓖ㄟ^引導,學生學會了怎么觀察,如何觀察,觀察能力得到了較快提高,而且觀察后的語句具體,有真情實感。
三、加強說話訓練
能說話,會說話,是寫好文章的前提。語文教學中每個單元的口語訓練,都能鍛煉學生的說話能力。怎樣才能提高說話能力呢?“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些道出一個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積累。只有語言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筆下生花。否則,縱有思緒萬千,筆下也難有片言只語。古代的一些文人學士,如韓愈、蘇東坡……他們壓根就沒有學過語法、修辭、邏輯,但能寫出千古流傳的好文章,其奧秘在于他們熟讀乃至背誦過大量的優(yōu)秀作品,形成敏銳的語感。所以語言的積累,語感的形成,有賴于多讀多背。實踐證明,寫作能力的形成,也需多讀、多說、多練。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加強朗讀訓練,通過讀、說,使學生把課本的語言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語言儲備起來,提起筆來就不會難了。
指導學生做讀書筆記。讀書筆記指的是人們在閱讀書報時所作的一些記錄。寫讀書筆記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寫讀書筆記可以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所以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不但要做好課內(nèi)課文的讀書筆記,而且要指導學生大量閱讀課外讀物。具體的方法在閱讀時摘錄書中優(yōu)美詞語,妙語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復(fù)吟誦,只有經(jīng)過長期積累,語言才會豐富,寫作時大量生動的語句才會涌向筆端。
說話是學生作文的基本途徑。學生可以從說中學到“怎樣寫”,但這需要長期有目的的培養(yǎng),讓學生從說話中豐富語言,從說到寫,說寫結(jié)合,提高寫作水平。
四、生活練筆
首先讓學生把生活中有感觸的內(nèi)容用一句話寫下來,看到太陽了,寫“太陽像個大球”;看到樹葉落下來了,寫“黃蝴蝶飄舞”;在樹下吃糕點時樹上掉下一顆水珠,寫“樹高興得流淚了”。只要是有感而寫,不在長短,實在沒有感受,也可以寫收集到的聽到的精彩的詞句。不斷總結(jié),提出新的要求,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及時記下一瞬間的靈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寫作習慣。在此基礎(chǔ)上,寫生活小練筆。考試前寫自己是如何準備的,心情如何,發(fā)試卷,觀察同學的表情,真實地寫寫自己的心理;和同學吵架了,寫寫吵架的經(jīng)過;受到老師的表揚,寫寫老師是怎樣表揚的,自己的心情如何;放學后的路上是怎么回家的;上學的路上有什么奇怪的舉動;購物時是怎么和售貨員交流的;去書店看到什么樣的書;天氣突然變化,引導學生觀察下雨前風有什么特點,雨中的行人、風景如何,等等。學生的生活是一個色彩繽紛的世界。課堂學習,課外生活,同學間的趣事,班隊活動時的笑聲,關(guān)心我的媽媽,一次有趣的小實驗,親手制作的工藝品,公園的見聞,街道上的變化,喧鬧的菜場……這些都被兒童感知,經(jīng)過情感體驗而貯存在記憶庫,到寫作文時就有內(nèi)容可寫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平時的訓練中就會得到提高,從而突破作文教學難點。
在作文教學中抓好上述四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寫出的文章就會具體生動,具有真情實感,語文綜合素質(zhì)就會得到提高,達到新課標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