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課題研究中培養(yǎng)幼兒健康品質(zhì)的精神和美化健康幼兒生活的目標,我們注重幼兒交往的研究實施。在“交往”這一主題中尋找一個個實施點,借玩具是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發(fā)生的事,通常情況下,小班孩子由于不懂得如何與別人協(xié)商,經(jīng)常出現(xiàn)哭、鬧、搶的現(xiàn)象??蓢@如何向同伴借玩具的主題,引導(dǎo)幼兒學習與人交往的方法與策略,讓孩子在擁有自身體驗的時候,能學會體諒他人的心情,尊重玩具主人的感受。學會坦然面對拒絕,感受與同伴交往的樂趣。
一、活動中的“綠色元素”分析
健康元素:
1.可以改變幼兒不會與同伴協(xié)商,爭搶玩具的現(xiàn)象,懂得在歸還別人玩具時表示感謝。
2.交流、學習中,探索向同伴借玩具的策略,總結(jié)出恰當?shù)姆椒ǎ暤媒】档男袨榉绞健?br/> 快樂元素:體驗與同伴交往成功的樂趣。
二、活動實錄
小班社會活動:借玩具
目標:
1.學習并探索用三種方法向同伴借玩具的方法、策略。
2.體驗同伴交往的樂趣,增強社會交往能力。
準備:
1.拖拉玩具小狗、皮球、碰碰車各一。
2.幼兒自帶的玩具若干。
3.三段情景表演。
過程:
?。ㄒ唬┮焕蠋煱缑姥蜓蛏蠄觯瑢W習向美羊羊有禮貌地借拖拉玩具。
師:今天小二班來了小客人,它是誰???
幼:美羊羊。
師:美羊羊帶來了好玩的玩具,什么玩具?(出示拖拉玩具小狗)
師:你們想玩嗎?想玩的話應(yīng)該怎樣對美羊羊說?
幼:美羊羊,請你把小狗借給我玩一玩好不好?
師:××說的時候用到了一個好聽的詞,是什么詞?
幼:請。
師:對,他用到了一個“請”字,向別人借玩具時要有禮貌,別人才能借給你玩具。
幼兒集體說一遍。
(評析:美羊羊是幼兒非常喜歡的形象,從美羊羊帶著玩具一走進教室,孩子們的注意力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難度不大。主要是要求孩子用禮貌用語大膽地與美羊羊交往,從而借到玩具。應(yīng)該說這個要求是老師和家長在日常教得最多的方法,因此孩子們都能借助已有的交往經(jīng)驗,順利地借到玩具,這時他們顯得非常開心,成功感油然而生。)
?。ǘ├蠋熓痉叮瑢W習用一起玩的方法借玩具。
師:看美羊羊還帶來了什么玩具?
美羊羊出示皮球,介紹玩具玩的方法。
幼兒上來借玩具三次,失敗。
師:(示范)美羊羊,我和你一起玩滾皮球好嗎?
幼兒上來用老師的方法借玩具。
師小結(jié):別人的新玩具不能借給你玩時,我們可以想出和他一起玩的方法,讓大家都玩得開心。
?。ㄔu析: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上,老師設(shè)置了一個障礙,即要孩子學會用“一起玩”的方法讓自己和美羊羊都玩到玩具,讓幼兒意識到別人的東西不是自己的東西,別人不給你玩一定是有原因的,要學會體諒他人的心情,尊重玩具主人的感受。要學會坦然面對拒絕。老師主動加入到借玩具的過程中是教師交往策略的示范,適時給予幼兒幫助,樹立自信心。)
?。ㄈ├蠋焼l(fā)幼兒學習用交換玩的方法借玩具。
美羊羊出示碰碰車,玩碰碰車。
師:你想來玩嗎?怎么借呢?
幼兒用前兩次方法上來借若干次失敗。
老師借玩具也失敗。
教師出示其他孩子帶來的毛絨企鵝,啟發(fā)幼兒和美羊羊交換玩具玩。
一幼兒交換成功后,教師提問:他是用什么好辦法借到玩具的?
小結(jié):想玩別人的新玩具,有很多方法,可以說有禮貌的話,可以一起玩,還可以換著玩。
(評析:小朋友似乎想到了什么,但又不知道該如何表達。于是我又不失時機地做了一個雙手交叉的手勢。在提出的問題遇到冷場時,教師可以用直觀的動作去引發(fā)幼兒表達,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教學主導(dǎo)作用。)
?。ㄋ模┏鍪靖嗟耐婢?,讓全部幼兒玩。
師:你想玩別人的玩具嗎?用剛才學到的辦法去借別人的玩具,看誰的玩具多。
幼兒自由玩玩具。
師:你玩了幾種玩具?
小結(jié):小朋友,今天我們學會了向別人借玩具,向別人借玩具時要有禮貌,別人的新玩具不能借給你玩時,我們可以想出和他一起玩的方法,還可以和別人交換著玩具玩。
三、具體案例
?。ㄒ唬┘覉@合作案例一則
從活動主題“借玩具”可以看出,該行為是發(fā)生在孩子和孩子之間,老師在其間的作用是引導(dǎo)幼兒如何向同伴借玩具,引導(dǎo)幼兒學習與人交往的方法與策略,感受與同伴交往的樂趣。家長是培養(yǎng)孩子交往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實施者。而很多孩子的家長因為缺乏教育的方法,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種教育資源的存在;或是教育意識淡薄,漠視自己對孩子的影響和引導(dǎo)作用。基于此,在課堂上,老師運用了“情境教學法”,幫助孩子們借助已有的交往經(jīng)驗,順利地借到了玩具,但課堂上學會的交往方法如果不加以行為的反復(fù)和強化,就會稍縱即逝。我越來越感受到,對于小班幼兒同伴之間的交往培養(yǎng),必須在課堂之后與家長密切合作,使教育走入孩子的家庭生活,才能真正實現(xiàn)教育的目的。
我班的孫宇辰小朋友,從小到大都是奶奶帶的,獨自玩慣了,膽子比較小,不愿意、不善于與別人相處;在家里父母很少帶他出去玩,和同齡孩子接觸比較少,上幼兒園后,他事事小心翼翼,活動能力較差,臉上總是露出膽怯的神情,缺乏獨立精神。為此,我們及時向家長反映了孩子在園的一些表現(xiàn),提醒家長平時要多帶孩子接觸外面的世界,多讓孩子去體驗社會與家庭間的關(guān)系,使孩子在感受家庭的溫馨氣氛,掌握與家人交往的技巧之后,走出家庭接觸外面的社會。家長還可以邀請別的小伙伴到家中做客,讓孩子到小伙伴家中玩等,用種種方式鍛煉他的交往能力,增強交往自信,充分調(diào)動主動性和積極性,克服與同伴交往的障礙。
我還鼓勵家長經(jīng)常帶幼兒外出散步游玩,陶冶情操,感受大自然的美,并引導(dǎo)幼兒觀察周圍人的生活,鼓勵幼兒與他們進行簡單的交往,如:看到有困難的人或老人,可以啟發(fā)幼兒去幫助他們,做一個樂于助人的人。如:到超市或商場購物,鼓勵幼兒向售貨員說明想買的東西,選好后,能自己在家長的指導(dǎo)下去交款,購回所買的東西后,會說:“謝謝,再見。”這樣,既培養(yǎng)了幼兒的獨立性,又增強了幼兒與人交往的能力。
(二)日常有關(guān)生活環(huán)節(jié)教育案例二則
案例一:吳超是我班的一個小男孩,長得濃眉大眼,因為他是第三胎,所以父母平時特別寵愛他,逐漸產(chǎn)生了以自我為中心、攻擊性強等不良習慣,常常與同伴發(fā)生沖突或傷害別人,與同伴之間的交往能力差,不會友好地與同伴交往。
孩子之間有種天然的親和力,他們喜歡在游戲,但在游戲中常常出現(xiàn)各自游戲、互不干擾,或互相攻擊、爭搶玩具的現(xiàn)象,這都是由于孩子年齡小,缺乏社會交往經(jīng)驗造成的。因此,教給孩子們一些友好交往的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如我鼓勵吳超把自己的圖書、玩具拿出來與朋友分享,跟小朋友和老師說說自己喜歡看的動畫片,和小朋友拉拉手,抱一抱表示友好,和小朋友協(xié)商游戲的玩法,等等。
另外,我還注意培養(yǎng)幼兒自己解決問題、處理矛盾的能力。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我利用各種方法、故事、兒歌、情境表演或在幼兒發(fā)生矛盾時通過具體事件生動形象地向他們講明什么是友愛互助,什么是分享合作。針對孩子在交往中可能出現(xiàn)的矛盾,向孩子提出一些問題,如:只有一個玩具,兩個朋友都想玩,怎么辦?小朋友打你時,應(yīng)該怎么辦?引導(dǎo)幼兒歸納總結(jié)出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如“兩個人輪流玩”或者“兩人一起玩”等。
建筑區(qū)是孩子們最喜歡,最能彼此溝通、交往的場所,也是交往中發(fā)生矛盾最多的地方,因此我從引導(dǎo)幼兒學習禮貌用語和商量用語出發(fā),幫助幼兒營造融洽的交往氛圍,如:有一次,幾名幼兒在玩建構(gòu)區(qū)時,由于都想得到幾塊相同的積木,孩子們發(fā)生了爭執(zhí),誰也不肯讓誰,我加入到了他們的游戲中問:“你們正在搭建什么呢,需要幫忙嗎?”他們聽到我的一番話馬上搶著回答,陳宇軒說:“我要用這個積木搭一座大橋,他不肯給我。”吳超說:“是我先拿到的,我要搭房子呢!”見他們互不相讓,我說:“你們再吵下去的話,誰也搭不了了。大家商量一下該怎么辦?”在我的引導(dǎo)下,他們開始了協(xié)商,沒過多久,吳超放棄了和陳宇軒搶相同的積木,選擇了另外的積木繼續(xù)搭了起來,然后歪著頭一副認真的態(tài)度對陳宇軒說:“我讓你先玩,過一會兒我再玩?!币娝麄円呀?jīng)自己解決了矛盾,我就悄悄地離開了建構(gòu)區(qū)。教師適當?shù)匾龑?dǎo)與鼓勵會使幼兒懂得寬容與理解,在相互關(guān)心、相互幫助的氛圍中和睦相處、愉快地游戲。
案例二:錢心怡小朋友平時比較文靜膽小,在區(qū)域游戲時不敢主動提出參加游戲,和小朋友在一起時表現(xiàn)退縮、不主動,如果不趁現(xiàn)在對其進行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將來就容易出現(xiàn)交往障礙,很難融入到社會的大環(huán)境中。
教師要用積極的態(tài)度去改變幼兒的自卑心理,為幼兒提供交往的機會,培養(yǎng)學習交往技能。區(qū)域游戲時,除了讓幼兒自身游戲,選擇伙伴以外,教師還應(yīng)注意觀察幼兒的游戲情況,人為地干預(yù)他們的活動,給孩子創(chuàng)造交往機會。錢心怡在娃娃家里一個人擺弄,我把她帶到熊佳音和楊雨璐的面前說:“你們看,錢心怡幫娃娃穿的衣服怎么樣?你們一起幫娃娃穿衣服吧?!庇谑撬齻?nèi)艘黄鹜嫫饋怼?br/> 另外,教師加入到幼兒的活動中,往往能帶動幼兒的熱情,激發(fā)他們活動、交往的愿望,活動中,可以暗示某些小朋友看看老師有什么好主意、好辦法,是怎么和小伙伴說的、做的。比如錢心怡很想加入陳熙戩她們的傳球游戲,但不知怎么加入,就呆呆地站在一旁,我告訴錢心怡:“我們一起去和她們玩,咱們可以想出更新鮮的玩法,你有什么好的玩法嗎!”錢心怡點點頭?!耙⒁夂托∨笥焉塘??!蔽?guī)еX心怡參加到游戲中,在我的帶動下,錢心怡也想出了新玩法,小朋友們愉快地接納了我們,開始了新的一輪游戲。
如果是幼兒主動提出要參加其他小朋友的活動,更要給予多多鼓勵,同時要為幼兒提供游戲的場所和感興趣的玩具,使他們能夠愉快地進行游戲和活動,在無形之中強化幼兒的交往行為。
孩子的世界是單純、美好的,而未來的社會更是開放的。因此,我們要做有心人,積極引導(dǎo)幼兒友好交往。相信在家園共育、密切聯(lián)系中,孩子們一定會表現(xiàn)得更加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