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朝蕾
魏晉時期,隨著史學脫離經學而獲得獨立地位,史注亦由單純注重訓詁向訓詁與義理雙軌并行轉化。劉勰曾稱“論”之體“辨史,則與贊評齊行”[1]326,又稱注體“若夫注釋為詞,解散論體,雜文雖異,總會是同”[1]328,可見就明理而言,注與論有相通之處。裴松之《三國志注》列古代四大名“注”之首,清代四庫館臣評論其貢獻綜其為六端,首先稱其“引諸家之論,以辨是非”,充分肯定其在事理辯駁方面的特點。逯耀東先生在《裴松之<三國志注>的自注》一文中指出:“裴松之自注卻是魏晉史學脫離經學轉變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轉捩點”[2],即是針對其自注多發(fā)議論之特點而立論的。
《三國志》卷十一《魏書·傅臻傳》注引《舊事》,稱臻孫傅權作左思《吳都賦敘》及注,裴松之批評曰:“敘粗有文辭,至于為注了無發(fā)明,直為塵穢紙墨不合傳寫也。”由此可見在裴松之看來,為注須有所“發(fā)明”,也就是要談出自己的見解,表現(xiàn)自己的“史識”。裴松之《三國志注》不僅拾遺補缺,而且多有“發(fā)明”,其“發(fā)明”之處正是其論“理”之所在,也就是其《上<三國志注>表》中所謂“繢事以眾色成文,蜜蜂以兼采為味,故能使絢素有章,甘逾本質。”《宋書·裴松之傳》載,“松之所著文論及《晉紀》,骃注司馬遷《史記》,并行于世”[3],其“文論”雖已失傳,但由此亦可得知裴松之擅長作論,具有較強的論辯能力。
關于《三國志注》之內容與體例,裴松之 《上〈三國志注〉表》中曾做過說明:“其壽所不載,事宜存錄者,則罔不畢取,以補其闕;或同說一事而辭有乖雜,或出事本異,疑不能判,并皆抄內以備異聞;若乃紕繆顯然,言不附理,則隨違矯正,以懲其妄;其時事當否及壽之小失,頗以愚意有所論辯?!盵4]1471簡言之,即補闕、備異、懲妄、論辯。此處所言的史論即指其論辯部分中對史事人物及史家史書的評論,是以“臣松之以為”的方式出現(xiàn)的,是經過資料考辨后提出的個人見解。其雖在整個《三國志注》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卻是其精旨深義之所在,不僅表現(xiàn)了其深刻的史學思想,而且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在《魏書·高柔傳注》中,裴松之提出“貴得當時之宜”的觀點,曰:“臣松之以為辨章事理,貴得當時之宜,無為虛唱大言而終歸無用。浮誕之論,不切于實,猶畫魑魅之象,而躓于犬馬之形也?!呛萎悈布确?,事須判決,空論刑措之美,無聞當不之實!其為迂闊,亦已甚矣?!盵4]卷24,688也就是說,辨章事理、評價人物要從具體的歷史情境出發(fā),發(fā)表言論則要切實務用,切忌浮誕虛無。在這種論辯思想指導下,裴松之對魏晉諸多史實進行辨析?!段簳と俚奂o注》曰:“壹畏逼歸命,事無可嘉,格以古義,欲蓋而名彰者也。當時之宜,未得遠遵式典,固應量才授賞,足以醻其來情而已”,[4]卷4,140強調的是“當時之宜”對封賞的影響。《魏書·荀彧荀攸賈詡傳》載:“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荊州,欲順江東下。詡諫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漢南,威名遠著,軍勢既大,若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土樂業(yè),則可不勞眾而江東稽服矣?!迸崴芍槍Z詡此謀,指出“臣松之以為賈詡之此謀,未合當時之宜”,之后結合具體情況對賈詡的計謀進行分析,“于時韓、馬之徒尚狼顧關右,魏武不得安坐郢都以威懷吳會,亦已明矣。彼荊州者,孫劉之所必爭也。荊人服劉主之雄姿,憚孫權之武略,為日既久,誠非曹氏諸將所能抗御。故曹仁守江陵,敗不旋踵,何撫安之得行,稽服之可期?……然則魏武之東下,非失算也。詡之此規(guī),為無當矣?!盵4]卷10,330對當時形勢分析得清晰明了,論證嚴密,有理有據,由此可見裴松之對三國史之熟稔及其胸中之文韜武略。
結合“當時之宜”,裴松之對魏晉史學著作中的某些觀點進行評析辨論。如徐眾《三國評》論全琮散父財以濟災民之事曰:“《禮》,子事父無私財,又不敢私施,所以避尊上也。棄命專財而以邀名,未盡父子之禮?!?針對徐眾的觀點,裴松之提出不同見解:“臣松之以為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m散父財,誠非子道,然士類縣命,憂在朝夕,權其輕重,以先人急,斯亦馮煖市義、汲黯振救之類,全謂邀名,或負其心?!盵4]卷60,1381二者相較,則不難發(fā)現(xiàn)裴松之結合具體歷史情境進行評議,而徐眾則拘泥于經學思維,其識見之高下不言而明。
關于史料之真?zhèn)危崴芍赋觯骸笆分浹?,既多潤色,故前載所述有非實者矣,后之作者又生意改之,于失實也,不亦彌遠乎?……后之學者將何取信哉?”[4]卷1,19針對不同史籍所載史實之異,裴松之在辨析史料的基礎上,結合具體情形,提出自己的見解。如同為孔融棄市,其子之反映,《魏氏春秋》與《世語》所載有所異,裴松之對其進行辨析:
臣松之以為《世語》云融二子不辭,知必俱死,猶差可安。如孫盛之言,誠所未譬。八歲小兒,能玄了禍福,聰明特達,卓然既遠,則其憂樂之情,宜其有過成人,安有見父收執(zhí)而曾無變容弈棋不起,若在暇豫者乎?昔申生就命,言不忘父,不以己身將死而廢念父之情也。父安猶尚若茲,而況于顛沛哉?盛以此為美談,無乃賊夫人之子與!蓋由好奇情多,而不知言之傷理。[4]卷12,373
裴松之肯定《世語》所載“猶差可安”,指出孫盛《魏氏春秋》由于好奇情多,而言之傷理,“以此為美談”,反而“賊夫人之子”。其評價以人之常情為基礎,結合彼時彼境,更具理性色彩。
亦有對史實本事進行的辨析,其出發(fā)點依然為具體事情具體分析,如《蜀書·關張馬黃趙傳》注曰:
《山陽公載記》曰:超因見備待之厚,與備言,常呼備字,關羽怒,請殺之。備曰:“人窮來歸我,卿等怒,以呼我字故而殺之,何以示于天下也!”張飛曰:“如是,當示之以禮?!泵魅沾髸?,請超入,羽、飛并杖刀立道,超顧坐席,不見羽、飛,見其直也,乃大驚,遂不復呼備字。明日嘆曰:“我今乃知其所以敗。為呼人主字,幾為關羽、張飛所殺?!弊院竽俗鹗聜?。
臣松之以為超以窮歸備,受其爵位,何容傲慢而呼備字?且備之入蜀,留關羽鎮(zhèn)荊州,羽未嘗在益土也。故羽聞馬超歸降,以書問諸葛亮“超人才可誰比類”,不得如書所云。羽焉得與張飛立直乎?凡人行事,皆謂其可也,知其不可,則不行之矣。超若果呼備字,亦謂于理宜爾也。就令羽請殺超,超不應聞,但見二子立直,何由便知以呼字故,云幾為關、張所殺乎?言不經理,深可忿疾也。袁曄、樂資等諸所記載,穢雜虛謬,若此之類,殆不可勝言也。[4]卷36,947
此處,裴松之從正反兩方面進行反駁,正面舉兩處證據,一為馬超當時窮途末路而歸依劉備,受其爵位,在這種情況下自然不會傲慢而呼劉備之字;二為其時劉備在荊州,不在益州,有關羽給諸葛亮的書信為據。反面則以假設出之,假如馬超果然直呼備字,見關、張直立亦無從得知其因直呼備字而幾為關、張所殺。有理有據,頗具說服力。因此,得出“言不經理,深可忿疾”的結論。
受魏晉談辯之風的影響,裴松之非常重視“理”在辨?zhèn)戊钔⑻角髿v史事實過程中的作用。除了上文所引的批判孫盛“蓋由好奇情多,而不知言之傷理也”,指責《山陽公載記》“言不經理,深可忿疾”,在《三國志注》中隨處可見其對“理論”的重視,“理”成為無所不在的評價標準。如《蜀書·蔣琬費祎姜維傳注》指出:“夫功成理外,然后為奇,不可以事有差牙,而抑不然?!薄罢葱≈?,居靜之理,何以過于此哉!”
裴松之不僅談“理”,而且往往采用析之以理的方式以辨證那些無法驗之以實的史料是否屬實。《魏志·武帝紀》“建安五年”條下,裴松之針對《三國志》載官渡之戰(zhàn)時,曹操“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以理析之,從曹操破黃巾受降卒三十余萬,有足夠兵力與袁紹對陣,戰(zhàn)斗經過及結局三個方面進行論證,從而推論其時曹操兵力絕非不滿萬人。又舉《鐘繇傳》曹操送兵馬于鐘繇為旁證,進一步證明《三國志》與《世語》記載之失實。此類史料無法驗證,裴松之用析之以理的方式進行辨析,使之真?zhèn)巫袁F(xiàn),具有較強的說服力,由此亦可見裴松之思辨能力之強。
裴松之不僅以析之以理的方式辨析史料之真?zhèn)?,而且在對史料辨析后,進一步“頗以愚意有所論辯”。荀彧是曹操的重要謀臣,是一位頗多爭議的歷史人物,趙翼《廿二史札記》卷六“荀彧條”曰:“荀彧一傳,陳壽以其為操謀主,已列魏傳內,蔚宗以其為心向王室,乃入漢臣?!标P于荀彧究竟為漢臣還是魏臣的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袁宏在《后漢紀》中論其曰:“劉氏之澤未盡,天下之望未改。故征伐者奉漢,拜爵賞者稱帝,名器之重,未嘗一日非漢。魏之平亂,資漢之義,功之克濟,荀生之謀。謀適則勛隆,勛隆則移漢,劉氏之失天下,荀生為之也。若始圖一匡,終與勢乖,情見事屈,容身無所,則荀生之識為不智矣。若取濟生民,振其涂炭,百姓安而君位危,中原定而社稷亡,于魏雖親,于漢已疏,則荀生之功為不義也?!盵5]在袁宏看來,荀彧乃不智不義之輩,顯然是將其視為魏之開國功臣的。范曄《后漢書》則將荀彧與孔融同傳,視其死乃為漢室盡節(jié),論曰:“自遷帝西京,山東騰沸,天下之命倒懸矣。荀君乃越河、冀,間關以從曹氏。察其定舉措,立言策,崇明王略,以急國艱。豈云因亂假義,以就違正之謀乎?誠仁為己任,期紓民于倉卒也?!綍r運之屯邅,非雄才無以濟其溺,功高執(zhí)強,則皇器自移矣。此又時之不可并也。蓋取其歸正而已,亦殺身成仁之義也?!盵6]范曄稱荀彧“反其歸正,殺身成仁”,其評價不可謂不高。在《三國志》中,陳壽對荀彧的評價為“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風,然機鑒先識,未能充其志也”[4]卷4,332。針對這一評論,裴松之論曰:
世之論者,多譏彧協(xié)規(guī)魏氏,以傾漢祚;君臣易位,實彧之由。雖晚節(jié)立異,無救運移;功既違義,識亦疚焉。陳氏此評,蓋亦同乎世識。臣松之以為斯言之作,誠未得其遠大者也。彧豈不知魏武之志氣,非衰漢之貞臣哉?良以于時王道既微,橫流已極,雄豪虎視,人懷異心,不有撥亂之資,仗順之略,則漢室之亡忽諸,黔首之類殄矣。夫欲翼贊時英,一匡屯運,非斯人之與而誰與哉?是故經綸急病,若救身首,用能動于險中,至于大亨,蒼生蒙舟航之接,劉宗延二紀之祚,豈非荀生之本圖,仁恕之遠致乎?及至霸業(yè)既隆,翦漢跡著,然后亡身殉節(jié),以申素情,全大正于當年,布誠心于百代,可謂任重道遠,志行義立。謂之未充,其殆誣歟![4]卷10,332
此不啻為一篇觀點鮮明的駁論文,開篇先擺出要批駁的靶子,將當時對荀彧批判的觀點列出,然后點明陳壽之評與此相類。之后結合時勢進行分析,揣度荀彧在王道既微、人懷異心之時,輔佐曹操實為不得已,因其時,除此之外,無更合適人選。在曹操代漢之心暴露之后,荀彧亡身殉節(jié),以申素情,并非如世人所言懷疚而亡。較之前文所引袁宏、范曄之論,不難發(fā)現(xiàn),裴松之此論,觀點新穎,見解獨到,是一篇為荀彧翻案的駁論文,“裴松之論荀彧不僅超越當時漢臣或魏臣的范疇,而且從當時的情勢討論,荀彧不得不與曹操合作,的確不同于一般‘世論’,是魏晉以來討論荀彧與荀彧之死,最深刻持平之論?!盵2]341
裴松之提出“擬人必于其倫,取譬宜引其類”[4]699的觀點,前者是就史體而言,“列傳之體,以事類相從。張子房青云之士,誠非陳平之倫。然漢之謀臣,良、平而已。若不共列,則余無所附,故前史合之,蓋其宜也”[4]卷10,332;后者則可理解成其修辭觀,雖較之前人無多大進步,與其譬喻論證的語言風格相對照,亦可發(fā)現(xiàn)其史論說理形象生動、通俗易懂之特點與其修辭觀緊密相關。裴松之在論及陳壽《三國志》將賈詡與荀彧、荀攸合傳時,曰:“魏氏如詡之儔,其比幸多。詡不編程、郭之篇,而與二荀并列,失其類矣。且攸、詡之為人,其猶夜光之與蒸燭乎!其照雖均,質則異焉?!盵4]卷10,332以一形象的比喻“夜光”與“蒸燭”而將賈詡與二荀貌同而實異的特點區(qū)別開來,證明陳壽將其合傳之不宜。
裴松之雖沒有明確提出史論應該具有怎樣的語言風格,卻提出“凡記言之體,當使若出其口。辭勝而違實,固君子所不取,況復不勝而徒長虛妄哉”[4]卷22,642的觀點。所論雖為記言之體,亦可見其語言觀,也就是說他主張文如口出,平實自然,辭符其實,反對“浮誕之論,不切于實”[4]688?!度龂咀ⅰ肥氛撌瞧湔Z言觀的具體體現(xiàn),其論楊彪曰:“楊公積德之門,身為名臣,縱有愆負,猶宜保佑,況淫刑所濫,而可加其楚掠乎?若理應考訊,荀、孔二豎豈其妄有相請屬哉?寵以此為能,酷吏之用心耳。雖有后善,何解前虐?”[4]卷26,722論法正曰:“蜀與漢中,其由唇齒也。劉主之智,豈不及此?將計略未展,正先發(fā)之耳。夫聽用嘉謀以成功業(yè),霸王之主,誰不皆然?魏武以為人所教,亦豈劣哉!此蓋恥恨之余辭,非測實之當言也?!盵4]卷37,961以平常之言道深刻之理,深入淺出,耐人尋味。
對于“辭勝而違實”的現(xiàn)象,裴松之持批判態(tài)度,指出“凡相稱薦,率多溢美之辭,能不違中者或寡矣”[4]卷21,619。在《三國志注》中,裴松之力求以平實之語公正地評價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其論許靖曰:“孔子稱‘賢者避世,其次避地’,蓋貴其識見安危,去就得所也。許靖羈客會稽,閭閻之士,孫策之來,于靖何為?而乃泛萬里之海,入疫疬之鄉(xiāng),致使尊弱涂炭,百罹備經,可謂自貽矣。謀臣若斯,難以言智。孰若安時處順,端拱吳、越,與張昭、張纮之儔同保元吉者哉?”[4]卷38,966對許靖進行客觀評價,行文自然,語言質實,因為在裴松之看來,“以愛憎為厚薄,又虧于雅體矣”,[4]卷21,628所以對歷史人物進行評價時,要不違中,必須超越個人之愛憎情感。
魏晉南北朝時期,史注的興起促進了史論的發(fā)展。裴松之《三國志注》史論是在鮮明的論辯思想指導下進行的論辯實踐,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史注中以“臣某某”的方式品評歷史、斷以己意,裴松之有開山之功。自唐代之后,正史之史論皆冠以“史臣曰”,這種形式亦應受裴松之《三國志注》之影響。
[1]范文瀾.文心雕龍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
[2]逯耀東.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M].北京:中華書局,2006:261.
[3]沈約.宋書:卷64[M].北京:中華書局,1974:1701.
[4]陳壽.三國志[M].北京:中華書局,1959.
[5]袁宏.后漢紀:卷30[M].北京:中華書局,2002:581-582.
[6]范曄.后漢書:卷70[M].北京:中華書局,1965:2291-2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