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
哈爾濱理工大學, 哈爾濱150040
內省法在二語口語測試研究中的應用
梁玉
哈爾濱理工大學, 哈爾濱150040
本文首先追溯了內省法的發(fā)展歷史,繼而又介紹了它在二語測試研究中的應用,然后列舉了三種內省方式,并將其運用到考察各種二語口語測試形式效度的實驗中,結果表明,內省法在此類研究個體的認知過程的實驗中行之有效。它能清晰地向研究人員展示二語口語被試者的思想過程,從而更好地找到影響二語口語測試效度的因素,以使測試任務得以順利進行。
內省法;二語口語測試;測試形式
所謂內省,是個體對自己的心理活動進行有目的的自我觀察、檢驗,推理來了解個體心理內容和產生機制的過程(耿睿斐,2010)。它起源于心理學和哲學,大體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可追溯到中世紀的奧古斯丁時期,當時的內省法只是引導被試者自我思辨,研究者對被試的陳述進行分析,沒有實驗的概念,即沒有適當?shù)目刂茥l件,內省的實質是心理治療(孫建梅,2000)。而內省法真正作為心理學研究方法則始于第二階段,科學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構造主義學派的代表人馮特將其與試驗方法結合,以實驗條件控制內省,即在實驗控制的條件下觀察自我的心理過程,以消除主觀內省所帶來的不利影響(耿睿斐,2010)。因為人的心理現(xiàn)象稍縱即逝,不易掌握,內省法只有和實驗法結合起來才能得到更準確的數(shù)據(jù),總之,馮特注重實驗。之后,馮特的學生鐵欽納繼承了他關于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基本觀點,也主張將內省與試驗結合起來,但鐵欽納更側重內容,他指出內省法依賴于經驗者的經驗。在此期間,學者們對于內省法是否可作為一種可靠的實驗方法的問題一直存在爭議。早期行為主義者注重可被觀察的外部行為,而忽視不可被觀察的內心思想。他們認為通過內省得到的數(shù)據(jù)過于主觀,并不可靠,因此內省法在當時并不被采納。認知心理學雖然把內省看作是一種實驗方式,但并不認為其是有效的方式。在20世紀80年代,隨著認知心理學的進一步發(fā)展,個體的認知過程備受關注,Erricsson 和Simon進行大量實驗,致力于確立內省法的科學地位。隨之內省法也迎來了嶄新的發(fā)展,此時進入了第三階段---現(xiàn)代內省法時期。目前,內省法很大程度上被應用于認知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二語習得和語言測試等研究中。
雖然目前學術界對于內省法在二語研究中的應用已給予認可,但在我國學術研究中,它還未得到足夠的重視。而在國內二語口語測試領域內運用內省法來探討二語口語測試形式的學者更是甚少,為此本文從內省法入手,來研究二語口語測試形式的效度,以求二語口語測試能更順利地展開。同時希望推動內省法在我國學術研究領域的進一步傳播。
心理學上對于認知的關注也反映在二語研究領域試驗方法的轉變上,從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對比分析法,到60年代末的錯誤分析法,繼而是70年代初的語言運用分析法直到70年代后開始發(fā)展至今的內省法(金艷,吳江,1997)。研究人員開始注意到傳統(tǒng)的二語研究手段只關注學習者的外顯行為,而無法精確的獲得學習者有意識的思維過程,于是“內省”法被運用到第二語言的研究中。
內省法是人在實踐活動中,活動主體對自身置于周圍現(xiàn)實中的自我的諸方面進行觀察并加以陳述,從而得出關于人的心理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的科學研究方法。隨著認知心理學的發(fā)展,研究人員的目光轉移到人的內心活動,思維過程上來。學者們試圖尋找對思維過程進行直接觀察的步驟。隱藏于內省法背后的基本假設是人的思維過程與其外顯行為一樣,是可以被觀察的。Ericsson和Simon曾指出信息處理模式是內省法運行的基本模式,人在執(zhí)行某項任務的同時會產生大量信息,雖然人腦的思維過程不可被直接觀察,但可以通過被試者的口述來獲取思維過程中的這些主要信息。存儲于短期記憶中的信息被口述出來更加準確可靠。而被存儲于長期記憶中的信息,在受到外界某些相關刺激時也會被激活,然后可被回顧。
在第二語言研究中,口語研究占據(jù)重要地位。我國目前口語測試形式多樣,大學英語口試、英語專業(yè)四、八級口語口譯考試、BEC口語考試、公共英語等級口語考試、英語專業(yè)自學考試的大專和本科口語考試、研究生入學口語考試等等,種類可謂繁多龐雜(李珩,2010)。二語口語測試是考查考生在特定的情景下使用外語完成交際目標的能力??谡Z具有瞬間性、易變性、臨時性、不穩(wěn)定性等特征(徐海銘,2006:63)。由此也決定了口語測試設計的特殊性??荚嚈C構關注的是測試得到的口語成績能否當作評估考生在社會上某個情景下實際使用外語的能力的依據(jù)。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測試時間內,測出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保證測試的效度,是口語測試的主要目標。針對此目標,研究者需要綜合考慮口語與口語測試本身的特性、口語測試的形式和評分標準等一系列因素。目前學術界對于二語口語測試的評分過程,和考試本身的測試性質已有研究,而對于測試形式的研究仍然匱乏,為了順利的展開口語測試,提高測試效度,本文將從內省法入手,研究其在評估二語口語測試形式效度中的應用。
學術界將內省法大體分為三類:同時內省法、即刻內省法、回顧法(Faerch& Kasper,1987)。
同時內省法指的是被試者在執(zhí)行某一任務的同時口述他的思想過程中的信息(高曉瑩,2008)。即將思想直接說出來,因此應用此種內省方式的前提是被試者執(zhí)行的任務不能是口述形式,同時內省被廣泛用于閱讀理解,寫作,筆譯等多種筆試形式的測試中。
即刻內省要求被試者在完成測試任務后立刻口述其剛剛的思想過程中的信息。因為執(zhí)行任務時的思路還被存儲于短期記憶中,可被直接提取。此類內省法對于研究口語測試行之有效。
回顧內省法是在完成測試任務的一段時間后再向被試者收集數(shù)據(jù)。實驗者可以觀察被試者的日行記錄,記錄在一段時間內被試者對于任務完成的經歷表現(xiàn),并組織討論被試者在執(zhí)行任務過程中的情感因素。
實驗的效度則取決于所選內省法,內省法的選擇要與所測試的項目相匹配。但由于所研究的項目往往需要得到多種數(shù)據(jù),因此各種內省方法往往被結合在一起使用。例如Haastrup關于詞匯推斷的研究就先后運用了即刻和同時內省兩種方法,同時把這三種內省法以不同的方式結合在一起的還有王海貞關于口語測試的研究,金艷,吳江關于CET閱讀理解測試的研究。由此看來,若想根本上改善人們對于學習者認知過程的理解,將這三種內省方式結合使用將是必要的。
內省法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個人憑著非感官的知覺審視其自身的某些狀態(tài)和活動以認識自己;另一種是要求被試把自己的心理活動報告出來,然后通過分析報告資料得出某種心理學結論。在本文研究中我們采用第二種方式。
口語測試相對于每個受試者來說只有短短的幾分鐘,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準確地判斷受試者的口語表達能力,對二語口語測試的設計是個挑戰(zhàn)。是采用考官和考生面對面的訪談這種直接測試形式有效,采用讓兩個或更多考生相互交流的形式有效,還是采用讓考生自己面對錄音機獨白這種間接測試形式有效呢?
本實驗組在我校2010屆英語專業(yè)研究生中選取其中10名口語水平相當?shù)膶W生為實驗對象,為了讓整個測試過程更加順利,減少外在因素的影響,在進行試驗前,我們先對這10名受試者和測試人員進行一些關于內省法操作的培訓。首先我們采取考官和考生面對面的訪談這種直接測試形式來對被試者進行測試并進行錄像。由于口語測試的特殊性,我們若采用同時內省法來讓被試者在應試的同時來口述其思想過程,這無非難度很大。于是實驗人員采用即刻內省方式,讓被試者觀看完一段錄像后暫停,然后立刻口述剛才大腦的認知過程,以保證被試者的短期記憶在最佳清晰時期。我們發(fā)現(xiàn)此種方法在用來洞察被試者的思想過程非常有效,但有時被試者在表述時有些困難,于是我們把錄像重放一遍來刺激她的記憶,這樣我們獲得的信息會更加可靠有效。之后實驗人員又采取回顧內省法,讓被試者自我觀察自身的性格特點,情感因素,通過由內省法得出的數(shù)據(jù)我們發(fā)現(xiàn),在這種考試方式下,考生可以從考官的神態(tài)、表情、鼓勵性言語等得到及時的反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調整自己的狀態(tài);但是,相對而言,易緊張、焦慮的受試者,在這種特定測試環(huán)境下,尤其是在直面考官這種形式的測試中,其真實水平會受到一定干擾。這里測量的不僅是考生的口語水平,而且考查了考生的應變對策能力、交際溝通能力、聽力理解能力及語境施為力等(葉小蘭,2006)。
接著我們又把這10名被試者分成三個小組,對小組討論測試形式進行試驗。同樣我們交叉使用即刻內省法和回顧內省法讓被試者觀看完錄像后口述其思想過程。所得數(shù)據(jù)顯示出,在這種考試方式下,外向的學生在口語測試中表現(xiàn)得更活躍、更自信,這種受試者更容易在測試中占據(jù)主動,引導話輪轉換,以至于滔滔不絕,不給別人張嘴的機會。 而性格內向靦腆的學生則少于言談。這就導致一些受試者在考試中發(fā)揮失常,尤其在口語考試這種即時的、需要快速反應的測試類型中。
最后,我們通過計算機分別給予10名被試者口語任務,然后讓他們面對錄音機錄音,而無考官的干涉。內省的操作方式同上。結果我們發(fā)現(xiàn)相對于人與人的交流,考生面對錄音機或電腦進行錄音或錄像,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及時的反饋,這種情況下的口語更加缺乏一種仿真的環(huán)境,由于缺少話輪之間的交替,因此缺乏現(xiàn)實口語中的互動和交際性??忌鶕?jù)機器的要求和提示對機器說話,更像個人的自言自語,與日常會話有很大不同。但這種形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一些外部環(huán)境和性格等因素干擾(李珩,2010)。
由此可見,每一種測試方式都有其優(yōu)點和不足,所以在選取測試形式時,測試人員一定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必要時可將各種測試形式進行搭配,重組。本實驗只是用內省法評估英語口語測試形式效度的一次嘗試性研究,實驗設計及分析方面難免存在不足,這都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本文應用內省法來探究目前存在的各種口語測試形式的效度,結果發(fā)現(xiàn)內省法在此類研究中行之有效,它能讓口語測試設計者清楚地了解到被試者的認知過程,洞悉其思想情感變化,從中提取的信息能有效的幫助口語測試設計人員根據(jù)不同的測試目的而選取相應的測試形式,為二語口語測試過程的完善和發(fā)展起到推動作用。
[1] C. Faerch and G. Kasper. Introspectiionn Second LanguageR esearch[ M]. MultilinguMal atters Ltd, England, 1987.
[2] Ericsson, K. & H. Simon. Verbal reports on thinking[M].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87.
[3] 耿睿斐. 由內省法淺析認知語境對口譯的影響[Z]. 四川外國語學院,2010
[4] 高曉瑩.集庫式完形填空答題過程的內省法研究[Z].重慶大學,2008
[5] 金艷, 吳江.“內省”法在閱讀理解測試研究中的應用[J]. 外語界,1997 (4)
[6] 金艷、吳江, 以“內省法”檢驗CET閱讀理解測試的效度[J]. 外語界, 1998 (2)
[7] 李 珩,二語口語測試形式的效度研究[J].考試周刊,2010
10.3969/j.issn.1001-8972.2012.10.135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理工類大學外語教育人文主義轉向策略研究》(項目批準號:10YJC740062)中期研究成果之一
梁玉(1974.3-)哈爾濱人,哈爾濱理工大學,副教授,研究生導師,從事研究方向:語言哲學,跨文化交際,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