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媒介儀式對國族認同的建構與強化
——以2011年春晚為例

2012-01-28 13:38文丨管文琦
中國傳媒科技 2012年10期
關鍵詞:國族衛(wèi)視儀式

文丨管文琦

(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重慶 400715)

集體儀式是社會整合的一種核心媒介,人類學家戴維·科爾澤認為,沒有儀式就沒有民族?,F(xiàn)代傳媒介入到傳統(tǒng)儀式概念中,媒介儀式對我們內心集體意識的活化和價值體系的建構有重要作用,媒介儀式成為國族身份建構和認同鞏固的重要途徑之一。

中央電視臺的春晚作為媒介儀式的典型,怎樣展示對國族認同建構和強化的魅力呢。

1 儀式、媒介儀式、媒介事件、國族認同等概念的界說

1.1 儀式與傳播的儀式觀

廣義上來說,“將所有由傳統(tǒng)習俗發(fā)展而來、被人們普遍接受并按某種既定程序所進行的活動與行為都稱為儀式”。儀式具有時空性與參與性、程式化與重復性、象征性與表演性等特點。詹姆斯·凱瑞提出的傳播的“儀式觀”并非直指訊息在空中的擴散,而是指在時間上對一個社會的維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

1.2 媒介儀式與媒介事件

丹尼爾·戴揚和伊萊休·卡茨提出“媒介事件”:“即是關于那些令國人乃至世人屏息駐足的電視直播的歷史事件——主要是國家級的事件,這些事件包括劃時代的政治和體育競賽。表現(xiàn)超凡魅力的政治使命,以及大人物們所經歷的過渡儀式——我們分別稱之為‘競賽’、‘征服’和‘加冕’……”把儀式人類學引入大眾傳播,在“儀式”的基礎上提出“媒介事件”概念。而媒介儀式,就是“廣大受眾通過大眾傳播媒介參與某個共同性的活動或者某一事項,最終形成一種象征性活動或者象征性符號的過程?!泵浇槭录敲浇閮x式的基礎,媒介儀式是在媒介事件基礎上進行“儀式化”表達的產物。

1.3 媒介儀式與國族認同的建構

國族為一個廣義的人的聚集體,通過共同的血緣、語言或歷史被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以致形成了由某個人民組成的獨特的種族,通常被組織為獨立的主權國家且占據(jù)一定的領土。比國家、民族涵義寬泛,既強調政治的獨立性和地域的統(tǒng)一性,又強調血緣的同一性和文化的歸屬感。國族認同表現(xiàn)為對民族國家的政治忠誠和情感歸屬。

美國政治學者米歇爾·舒德森在《文化和民族社會的整合》一文中說到:“現(xiàn)代民族國家自覺地運用語言政策、正式教育、集體儀式以及大眾傳媒等來整合公民并確保他們的忠誠?!?/p>

2 2011年春晚對國族認同的建構和強化分析

春晚是中國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的簡稱,是中國中央電視臺在每年農歷除夕晚上為慶祝農歷新年舉辦的綜藝性文藝晚會。

2.1 作為媒介儀式的春晚

2.1.1 春晚具有儀式的時空性與參與性特點

儀式對時間和空間有固定性或特定性要求,要求人們參與其中。1983年始,春晚每年農歷除夕晚上在中國首都北京舉行;全球華人都可以通過直播或轉播頻道參與中華民族的狂歡。

2.1.2 春晚具有儀式的程式化與重復性特點

儀式的程式化指的是儀式的行進過程中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標準和結構序列。筆者通過對29屆春晚的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春晚在以下兩方面體現(xiàn)出這一特點。形式上,1983年始,春晚每年舉行一次,使春晚具有歷時性;每屆春晚歷時5小時左右;節(jié)目數(shù)量控制在31—52個之間,平均數(shù)約為40.14個;有18屆明確表示有分組或分章節(jié),組或章節(jié)數(shù)量在2—5個,其中分為4個組或章節(jié)的約占77.78%。內容上,幾乎每屆春晚都涉及歌舞類、語言類、其他類(雜技/魔術/戲曲)、特別節(jié)目類等幾種類別。大多屆春晚有零點鐘聲儀式、向全球華人問好和短信評選環(huán)節(jié),以歌曲《難忘今宵》結束。

2.1.3 春晚具有儀式的表演性與象征性特點

儀式的戲劇性使儀式天然具有表演性質,它不是原本的一個事情發(fā)展或行為過程而是一個虛擬的、人們故意的、創(chuàng)造出來的行為,真實隱在了背后,維克多·特納將儀式概括為一個符號的聚合體,春晚本身是一場綜藝性文藝晚會,是一個表演體系,通過象征家國含義的符號將中國主流價值體系隱含貫穿其中,建構家國想象。

2.1.4 春晚具有大眾傳媒介入儀式的特點

春節(jié)起源于殷商時期,但作為一個儀式,是改革開放以來,伴隨電視的普及和發(fā)展,由央視打造出來的傳統(tǒng)。2011年春晚的播出頻道有CCTV-1、CCTV-3、CCTV-4、CCTV-NEWS、西班牙語國際頻道、法語國際頻道、阿拉伯語國際頻道、俄語國際頻道、CCTV-高清,轉播頻道(衛(wèi)視)有青海衛(wèi)視、江蘇衛(wèi)視、浙江衛(wèi)視、湖北衛(wèi)視、江西衛(wèi)視、河北衛(wèi)視、四川衛(wèi)視、遼寧衛(wèi)視、黑龍江衛(wèi)視、山西衛(wèi)視、山東衛(wèi)視、 新疆衛(wèi)視、貴州衛(wèi)視、甘肅衛(wèi)視、廣西衛(wèi)視、湖南衛(wèi)視等。

2.2 2011年春晚對國族認同的建構和強化的方式途徑

2.2.1 文化表演

“文化中介”是一種交流方式——不僅包括人類的語言交流,而且包括非語言性的交流,如歌舞、行為、書法及造型藝術等,或融合了多種藝術要素的交流性民族、族群文化,如印第安文化等。

2011年春晚融合了多種“文化中介”。據(jù)2011年“郎酒·紅花郎杯”我最喜愛的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節(jié)目評選標準,節(jié)目分為“歌舞類”、“小品類”、“相聲類”、“其它類(戲曲、雜技、魔術)”、“特別節(jié)目類”五種。紀連海講的春節(jié)禮儀,相聲劇《還錢》表現(xiàn)的拾金不昧美德等都是中華文化的體現(xiàn)。借此強化傳統(tǒng)的家國理念,即“儒家大一統(tǒng)”的思想。

2.2.2 媒體語言政策的運用

語言是民族思維和民族文化的標簽,是語言內部交流和外部聯(lián)結的工具。在春晚這個具有主流意識形態(tài)化的“觀念世界”里,普通話是主流的中心話語。據(jù)語言學家周有光講,我國56個民族有80多種彼此不能通話的語言和地區(qū)方言,但這并不能動搖普通話的中心地位。這種語言構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家中心主義的觀念,進一步鞏固了人們對國家觀念的認同。

2.2.3 國族符號的具現(xiàn)

人類學家戴維·科爾澤曾說:“沒有儀式和象征符號,就沒有民族?!眹宸栕鳛橐环N意義綜合體,蘊含本民族國家的意識形態(tài),它的具現(xiàn)能明顯反映國族的特征,特定的儀式和象征符號有助于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yǎng)。

2011年春晚有諸多象征中華民族的國家符號和民族符號。開場的動畫兔子是干支紀年法中辛卯兔年的符號,紅色剪紙式幕布是民間技藝的象征符號?!痘丶疫^年》中的紅燈籠是傳統(tǒng)生活的象征符號,會場背景中的祥云圖案和福字是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符號。歌曲《旗幟更鮮艷》中的華表、紅色旗幟,最能表現(xiàn)中華民族的認同和主權。華表是中國傳統(tǒng)的建筑形式,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文化的象征,表演者服裝以紅色和黃色為主,與五星紅旗的顏色呼應,舉國民眾沉浸在國族符號的召喚下,演員是歌唱祖國、歌唱黨的全國人民的象征,華表是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復興崛起的精神象征。國家元素的運用,為受眾找到了共同的感情基礎,有利于民族情感的激發(fā)和延續(xù)。

2.2.4 再現(xiàn)重大政治歷史事件,制造集體記憶

集體認同是建立在記憶的(選擇性)過程之上的,從而特定集團通過對共同歷史的記憶來認識自我。春晚文本包含一年來的大事要事,隱喻當代中國主流價值體系,傳達所謂人民的“共同心聲”,形成國民的認同心理。

如,2011年春晚主旋律歌曲《旗幟更鮮艷》壓軸出場的次序和強大敘事功能的歌詞極具象征意義,成為當代中國的主流政治文化象征符號。“你可記得南湖的紅船,你可記得井岡山的烽煙,你可記得遵義的霞光,你可記得窯洞的風寒……”一系列排比對歷史的再現(xiàn)旨在強化整個國族對于中華民族發(fā)展歷史的記憶,一遍遍根植和鞏固國民心中的民族國家意識。

此外,公共話題或公共輿論的提煉創(chuàng)設了一種國族話語體系,表露了某種價值觀和意識形態(tài)色彩。如主持人串詞:“從去年成功舉辦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讓我們真實地感受到了國家騰飛的力量……”小品《新房》反映的堵車、買房難等民眾普遍關心的話題展現(xiàn)了我國近年來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反映了媒體的議程設置功能,通過設置公共話題讓人們產生共同的榮譽感和危機感。

2.2.5 制造想象的共同體

媒介創(chuàng)造一個“觀念世界”,受眾追隨媒介成為這個觀念世界中的一員。所有收看春晚的觀眾都成為這個媒介儀式的參與者,他們有一個共同身份——“中華民族”、“炎黃子孫”,因此在文化、心理上較易聯(lián)結為一個“共同體”,從而塑造了國族認同。2011年春晚借由一個個濃縮的形象來代表全國全民族的人民,或選取各類人的典型代表制造所有人聚集在一起的一個共同體,或選取人們生活中普遍具有的生活經歷和性格特質制造所有人都有共同之處的一個共同體。

前者如五大民族舞蹈《幸福大家庭》。表演者包括回族、壯族、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五個民族,身著五種民族服飾,這是使所有受眾納入中華民族這個共同體的一個手段,演員的集合創(chuàng)造了56個民族聚在一起、親如一家的“假象”,使人們產生自己也是其中一員、舉國凝聚的觀念。舞臺背景將他們的民族疆域、生活場景、文化地理景觀融合在同一舞臺上,將無限的文化空間濃縮到有限的舞臺空間,強化了觀眾對中國多民族國家文化與地理的多重認同。

后者如開場舞《過年回家》,演員化身青年、媽媽、空姐、情侶等,利用對不同角色、階層的扮演,極大滿足人們的心理想象,賦予其平等的公共意義或身份,泯滅了事實上存在的差異,激起觀眾的情感共鳴,整個中華民族無論什么人都要回家過年是一個共同生活經歷,在這層意義上,全國全民族的人是一個共同體,制造了受眾的“同一性”,創(chuàng)造了家國一體、普天同慶的共同感,把人們對家的認同上升為對國族的認同。

2.2.6 民族的集體歡騰

迪爾凱姆描述群體儀典中的情感:“這種儀式性的時刻充滿了激情、活力、興奮、自我奉獻以及完全的安全感?!薄稗D入了偉大的公共領域。”

2011年春晚利用電視,將“全國標準時間家庭化”,從時間上印證所有觀眾都是國家共同體中一分子的概念。主持人強調:“今夜是除夕,我們在北京?!奔由狭泓c敲鐘擂鼓儀式,這種“共時性”因素,創(chuàng)設了“天涯共此時”的氛圍,營造了全球華人“四海一家”的家庭感。電視機前無論身處何地的中華子孫共同歡呼沸騰,處于閾限狀態(tài)的人們達到情感的最終交融。借助于媒體營造的集體歡騰的春晚語境,民族國家將異質分散的民眾聚集在集體的象征體系中,使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和強化。

3 反思民族國家利用媒介儀式化行為對國族認同進行建構和強化的原因

3.1 國族認同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國族認同是國民意識的一種體現(xiàn),有利于人們尋找自身政治和文化身份,避免孤獨感和恐懼感,更有利于民族國家的統(tǒng)治和維系,利于社會秩序的建立和穩(wěn)定。

在多元思潮交融碰撞的現(xiàn)代社會,宗教、語言等傳統(tǒng)象征符號對國族的界分和認同作用日漸衰微,國族認同面臨著混亂和焦慮的困境。全球一體化浪潮沖擊,尤其是政治、經濟、文化強國之于發(fā)展中國家信息傳播中的不平衡現(xiàn)象,造成了民族國家認同危機的加深。

就我國而言,被扭曲的中國形象不利于世界對中國的真實認知。伴隨著改革開放,國民的生活和思維受到外來思潮的巨大沖擊。面對威脅,重塑我國國族認同勢在必行。

3.2 媒介儀式在國族認同的建構和強化方面的優(yōu)勢

按莫利的觀念,民族國家認同的建構“必須經年累月,借助集體記憶,借助共享的傳統(tǒng),借助對共同歷史和遺產的認識……維持它還必須跨越空間……借助界定‘我們’與‘他們’的包含原則與斥異原則。”媒介儀式在此具有獨特優(yōu)勢。

3.2.1 媒介儀式蘊含的宗教意義和社會整合功能

儀式作為文化象征體系具有標出本國族獨特性的作用,幫助人們分辨“我”與“他者”的差異,并對本國族產生認同。媒介事件與國族的集體記憶、共享傳統(tǒng)和共同體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喚起并牢固人們關于本國家、本民族的集體記憶。

3.2.2 是大眾傳媒無與倫比的優(yōu)勢

馬丁·巴伯羅指出,如果不考慮傳播技術的作用就不能正確認識民族認同的構建和出現(xiàn)。這些技術允許人們有一個“認同的空間”,不僅僅是重新喚起共同記憶,更確切地說是“體驗沖突和休戚相關性”。

大眾傳媒突破時空限制,培養(yǎng)了新的集體參與模式,增強了受眾的“在場感”和“參與感”。此外,大眾傳媒本身是一種介質,媒介的運作規(guī)律和傳播方式,例如對媒介事件或儀式內容的策劃組織,傳播過程中對儀式結構的取舍都加重了儀式的表演色彩。采用文字、聲音、圖像一體的表現(xiàn)手法刺激受眾多種感官,提升了儀式的感染力,對達到集體情緒有巨大作用。

4 結語

在現(xiàn)代傳播環(huán)境下,認同問題復雜多樣,更應該正確把握大眾傳媒與國族認同的關聯(lián),使用、發(fā)揮媒介儀式的巨大影響力和獨特方式來保證國民對國民身份的明晰和對民族國家的忠誠。

[1] 吳曉群. 古代希臘儀式文化研究.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0(1).

[2] 詹姆斯·W·凱瑞.丁未,譯. 作為文化的傳播. 華夏出版社,2005(7).

[3] 丹尼爾·戴揚,伊萊休·卡茨. 麻爭旗,譯. 媒介事件:歷史的現(xiàn)場直播.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1).

[4] 孫信茹,朱凌飛. 都市中的“媒介儀式”——文化人類學視野中的媒介傳播研究. 2003中國傳播學論壇暨CAC/CCA中華傳播學術研討會.

[5] 劉泓. 國族與國族的認同. 學習時報,2004(3).

[6] 戴安娜·克蘭,王小章,鄭震,譯. 文化社會學. 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21).

[7] 薛義斌. 對儀式現(xiàn)象的人類學解釋. 廣西民族研究,2003(3).

猜你喜歡
國族衛(wèi)視儀式
十歲成長儀式
儀式感重要嗎?
解讀虹影《阿難》中阿難的身份混淆問題
國族、意識形態(tài)、情感的多重變奏
天津衛(wèi)視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Talking strategies
臺灣如何看待日本占領折射國族認同
省級衛(wèi)視季播下一個競爭點
從2013年電視娛樂節(jié)目看省級衛(wèi)視頻道專業(yè)化發(fā)展現(xiàn)狀——以湖南衛(wèi)視、東方衛(wèi)視、江蘇衛(wèi)視和浙江衛(wèi)視為例
我們的節(jié)目從哪里“拿來”
潜山县| 南江县| 锦州市| 嘉定区| 盱眙县| 合水县| 江陵县| 保定市| 抚州市| 五大连池市| 万全县| 孝昌县| 南雄市| 子洲县| 留坝县| 独山县| 祁连县| 互助| 长阳| 德阳市| 内江市| 信丰县| 通化县| 扎鲁特旗| 樟树市| 永定县| 肇源县| 景泰县| 达孜县| 吕梁市| 咸宁市| 沙湾县| 蕲春县| 噶尔县| 沭阳县| 平南县| 南木林县| 鄂托克前旗| 淮阳县| 咸丰县| 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