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阜蘭(江蘇省江都市大橋高級中學)
激發(fā)學生興趣 推進詩詞教學
童阜蘭(江蘇省江都市大橋高級中學)
中學語文教學中,通過詩詞的教學,可以使學生了解我國綿長悠久的歷史,欣賞燦爛輝煌的文化;可以給學生以豐富的美的享受,陶冶學生健康的情操。學會鑒賞古詩詞,也是高考的要求之一。高考《考試大綱》明確要求: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2.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由于一些古詩詞年代久遠、隱晦深奧,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感覺枯燥乏味。所以,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成為教學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怎樣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呢?筆者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著力進行以下嘗試:
古詩詞以其典雅的語言、悠遠的意境、豐富的內容和深沉的情感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加強誦讀涵泳,在誦讀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獲得情感的體驗、心靈的共鳴和精神的陶冶?!睂W習詩歌離不開誦讀。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誦讀詩詞,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想象,使他們進入詩詞所創(chuàng)設的意境,從而激發(fā)學習古詩詞的興趣。誦讀的方式多種多樣,但要引起學生的興趣,必須注意三個方面的問題:
自古以來,人們就很重視“言傳身教”。要讓學生學會誦讀,教師自己首先要做好示范。學生聽著教師充滿感情的朗誦,看到教師朗讀時生動的表情和動作,就會身臨其境地體會到一種意境。學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就會初步感受到詩人在詩歌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產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比如,男教師深情地朗誦李白的《蜀道難》或蘇軾的《赤壁懷古》,能夠將詩中豪放的感情和氣勢表達得淋漓盡致;而女教師更適合朗誦比較委婉纏綿的詩詞,如李清照的《一剪梅》《聲聲慢》或柳永的《雨霖鈴》等。
誦讀是朗讀教學的高層次技法。學生要整體感知詩詞和品味詩詞意境,自己必須經常誦讀。讓學生誦讀,有時比教師單純的講課分析效果更優(yōu)越。所以,課堂上的學生誦讀也應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教師的誦讀指導下,學生有了模仿和趕超的對象。這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的情境,采取各種各樣的誦讀形式,如齊讀、對比讀、比賽讀等,促使學生積極參加、開拓創(chuàng)新。誦讀時,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出詩意、讀出感情,聲情統(tǒng)一。這樣不但滿足了學生的視聽等感官需求,而且激發(fā)了學生對詩詞的學習興趣,推進了詩詞教學。
“詩歌是奏著音樂的哲學”,是富有音樂美的文學樣式。它注重韻律,樂感很強,平仄交錯,抑揚頓挫,具有優(yōu)美的旋律、和諧的節(jié)奏。同樣,音樂可以強化詩歌感情,豐富詩歌表現(xiàn)力,提升詩歌感染力,可以使學生積極地調動各種情感觸覺來感悟詩歌的意境和情感。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選擇合適的音樂來為學生的誦讀制造氣氛,也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要注意的是,所選音樂應與詩歌的意境或感情盡量吻合。例如,鑒賞白居易的《長恨歌》可選用古箏協(xié)奏曲《驪宮怨》,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可選用琵琶協(xié)奏曲《春江花月夜》。
古詩詞大都有聲情俱佳的動人圖畫,具有意境美和圖畫美,是陶冶性情、培養(yǎng)想象力的好教材。為擴充學生的想象空間,多媒體技術作為教學輔助手段在詩詞教學中的獨特優(yōu)勢是不可否認的。無論是詩詞的畫面再現(xiàn),還是音樂的意境渲染,都體現(xiàn)了一種藝術美,展示了教師詩化的教學。這些都能使學生精神振奮、頓時生趣。
詩歌的意境講究“景以情合,情以景生”,中國詩畫推崇“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平臺投影圖片或播放視頻,可以讓學生借助畫面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例如,一位教師在講解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時選取了一幅“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寫意山水畫,并激發(fā)學生去想象山之陡峭高聳、水之澎湃奔騰的赤壁風光,再由眼前的景色想到三國鼎立時期千變萬化的歷史風云。又如,講杜甫《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深秋長江三峽的視頻,讓學生想象杜甫此刻正站在這蒼茫天地間,年老多病壯志難酬,蒼涼之意頓生心頭。通過這些,學生很容易就想象出詩句所描繪的意境,學習興趣也被激發(fā)了出來。
詩歌和音樂像一對孿生的姐妹,相伴相生。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每一篇都可以合樂歌唱。此后,無論是《楚辭》中的《九歌》和漢代的樂府民歌,還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格律詩,抑或是唐代的七絕名篇以及宋代的詞,都是可以和樂而唱的。再如,當代轟動一時的電視連續(xù)劇《三國演義》的片首曲《滾滾長江東逝水》,其實是明代楊慎寫的《臨江仙》一詞。根據(jù)詞意,該曲調充滿了大氣和蒼涼之感,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讓人回味無窮。另外,《紅樓夢》中的《枉凝眉》《葬花吟》、岳飛的《滿江紅》、李商隱的《無題》等詩詞都被譜了曲。在古典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可讓學生配樂吟唱,亦可作為背景音樂,從而激發(fā)學習興趣。
高考要求未明確規(guī)定學生進行古詩詞的創(chuàng)作。只有當學生真正拿起筆進行古詩詞創(chuàng)作時,才可能知曉其中的艱辛與樂趣,并且全面領會名作的美。讓學生動筆的目的不在于他們創(chuàng)作的結果而重在過程,即使一兩句詩句的創(chuàng)作也會激發(fā)學生的詩情,使其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匆娮约旱脑娮?,他們會體驗到詩詞的創(chuàng)作美,增強學習古詩詞的興趣。
例如講授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時,教師可以布置學生進行仿寫練習。有兩名學生仿寫如下:
僵臥宿舍不自哀, 細看考分不自哀,
尚思課堂戰(zhàn)題海。 忐忑不安望講臺。
夜闌坐聽風吹雨, 夜以繼日苦讀書,
考試分數(shù)入夢來。 辛勞定有回報來。
這兩首詩都表現(xiàn)了學生在備考中的真實狀態(tài),但各自蘊含的情緒又有不同,真是各有特色。
再如,講授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把該詩的“枯藤”“老樹”“昏鴉”等描寫秋景的詞語換成別的描寫秋景的詞語,再寫一首詩。有學生就仿寫得較好:
寒風細雨茅店,落紅孤燕靜水,斷橋敗柳空巢。晚鐘聲里,游子再別故土。
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逐步克服了學習古典詩詞及其他古典文學作品的畏難情緒,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在詩詞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貏?chuàng)設競答氛圍,以達到激發(fā)興趣、展現(xiàn)自我、鼓勵指導的目的。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人人都有自我表現(xiàn)的欲望,特別是年少氣盛的中學生,他們處在未成年邁向成年的特定階段,有著更為突出的自我表現(xiàn)欲望。教師對這種表現(xiàn)欲望加以科學的引導,就會產生正面的效果,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如:可開展一個以詠柳為主題的詩歌交流會,讓學生背一背有關楊柳的千古名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薄敖裣菩押翁?楊柳岸、曉風殘月?!薄疤依畲猴L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如此等等。還可以指定某個詩人或某個朝代的詩詞讓學生背誦或閱讀;另外,還可把詩歌分成幾種常見的類型:如送別詩、邊塞詩、閨怨詩、詠物詩等,讓學生展開背誦。經常開展這樣的競賽,可以幫助學生把平時學過的零亂的詩句在心中細加梳理;同時,通過多人的背誦、交流,學生既能獲取新詩,又能加深對詩詞的理解。
我國古典詩詞浩如煙海,充盈著精華與瑰寶。俗話說:“厚積”才能“薄發(fā)”,要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關鍵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激發(fā)中學生詩詞興趣的策略多種多樣,以上幾點只是筆者的簡單嘗試,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資料:
1.《論語》,黃山書社。
2.〔前蘇聯(lián)〕蘇霍姆林斯基《讓兒童享受到腦力勞動的歡樂和學習成功的歡樂》,《外國教育資料》199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