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龔建豐(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qū)瓜瀝鎮(zhèn)第一初級中學)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國外關于教師素質的研究,已從注重對教師教學理論的建構和教學技能的訓練,轉向注重對教師已有的知識結構、思維模式和教學能力的研究。通過研究發(fā)現,教師素質的提高具體表現在:可以依據新《課標》的教育理念貫徹始終,并能在親身實踐中總結自己的教育教學,不斷反思,在反思中驗證和完善教學,達到教育優(yōu)化的目的。
1.提高教師素質是現代教學理論的需要。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實施者,而且是反思性的實踐者。教學反思對教師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講授新課程的教師,僅僅局限于教師個體的“職業(yè)技能訓練”是遠遠不夠的。
2.提高教師素質是教師自身發(fā)展的需要。反思是“教師事業(yè)發(fā)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那些喜歡反思,并且在此基礎上努力提高自己教學效果的老師,也會成為勝人一籌的老師,他們可以指導其他的老師成長”。教師要想獲得持續(xù)性發(fā)展,適應教育改革的要求,就必須在自己的從教生涯中不斷反思、不斷研究、不斷改進。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掌握覺察水平來促進發(fā)展的途徑。波斯納曾經提出一個教師成長的簡要公式:經驗+反思=成長,并指出“沒有經過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如果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專業(yè)成長會受到極大的限制?!惫P者結合教學實踐,歸納了四大教學反思策略。
自我提問是指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自我觀察、自我監(jiān)控后提出一系列問題。它要求教師在接受新的教育教學理論之后,對自己長期以來的教育教學習慣、行為進行分析,用批判的眼光來審視自己、反觀自己,找尋欠缺點,認識問題的成因,重新審視自己教育教學中所依據的教學理念,積極遵循新的教育教學思想,從而改革自己的教學,探索出新的教育教學策略以及促進自身反思能力提高的方法。
我們身邊有不少教學雜志和教學活動,其中有許多優(yōu)秀的課例和精彩的點評,這些課例的實踐性強,直觀而可感,而精彩的點評理論性強,對教師有很好的理論指導作用,便于教室從中汲取經驗,同時對照自己的教學,找到很多有待于提高和改善的東西。
教師的生活閱歷、知識積累、思考深度等都與學生有差距,因此我們需要進行換位思考。
(1)師生換位。教師與學生之間對問題的理解能力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教師常常需要處在學生的位置思考問題,與學生的心靈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不斷地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去設問、去釋疑,這樣才能讓教師和學生融合在一起。
(2)生本換位。許多具有時代特征的作品,學生理解起來有一些難度,有可能對其中的人物或主題的理解有所偏頗。此時,教師就必須從學生和文本之間的差異來反思和調整自己的教學。
《教學大綱》指出:“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蔽覀兘虒W的終極目標是讓學生學會、會學。所以,學生的反饋猶如我們生活中的一面鏡子,照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利弊、優(yōu)缺。學生反饋式反思的關鍵在于教師有效地捕捉學生的反饋信息。學生的面部表情、語言、作業(yè)都可以作為我們反思的對象。
(1)課堂表情。課堂氣氛是學生是否有效參與教師教學的直觀反映。當然,這種氣氛并不僅指學生說得是否“熱鬧”,更重要的是指思維活動是否積極而且有效。我們在教學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教師在課堂上大發(fā)雷霆之后,學生往往情緒壓抑,出現緊張、沉悶的神色;教師提問難度過大,學生往往不愿再進一步思考,出現渙散、浮躁、僵化的表情。此時,教師有必要在短時間內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或教學態(tài)度,思考是否有缺失之處,并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調整。
(2)練習反饋。學生對知識掌握度的體現往往反映在書面練習中。在教學要求立足課堂的今天,我們對學生的知識弱點并不僅僅依靠校對答案來彌補,而需要我們在教學設計中多注意針對學生這些弱點,來提高自己教的能力和學的能力。
(3)學生評價。課堂教師教學的評價往往還體現在學生群體的口頭評價中。從他們反饋的信息中,我們可以獲知他們對教師教學態(tài)度、教學技能等方面的意見。與學生的交流有利于自己教學風格的完善,教學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增加對學生知識、技能、情感的了解。
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常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記錄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感,才能不斷豐富自我素養(yǎng),提升自我發(fā)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學藝術,實現自我價值。
1.有利于教師深入對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沒有理論指導的教學反思,必然是淺層次的、缺乏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由于教學反思更多地關注教育教學現象,很容易因此失去其應有的認識價值。上課前或上課后,教師應常常對自己的教案進行修改,或在備課本上寫下一點“教后反思錄”,思考如何改進教學設計,改善自己的教學行為。在關注教學實踐活動狀態(tài)的同時,還應當從理性角度去進行為什么這樣改動的理論剖析,解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問題。
2.有利于教師思考問題的深入發(fā)展。教學反思是對曾經的教學事件的再敘述。杜威認為,教學反思是“對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識形式,根據支持它的基礎和它趨于達到的進一步結論而進行的積極的、堅持不懈的和仔細的考慮”。寫教學反思前,首先需要教師對語文課堂教學中引發(fā)注意的教學現象進行認真的回憶和具體、細致、形象的描述,形成對教學事件、個案比較全面的認識,為深入思考奠定基礎。其次,寫反思的時候是從教學原生態(tài)走向抽象,從無序走向有序的新起點,因為要落筆,就需要對所思考的內容進行邏輯化、條理化的表述,促使思考具有一定的理性。
3.有利于教師經驗的積累和提升。進行教學反思是提高教師教學素養(yǎng)的一條有效途徑,在教學反思中,可以將自身教育行為所體現的教育理念與先進的教育理念相比較,并與其他人的教育行為相比較,在優(yōu)與劣的分析中將自己對教學的內容、教學方法、組織形式的選擇進行優(yōu)化處理。通過寫教學反思錄,把自己教學實踐中的經驗、問題和思考積累下來,對自己教學現象中的典型事例進行剖析和思考。
4.反思記錄要及時并且持久。教師上完一節(jié)課后,應及時回顧和記錄教學內容、教學程序的安排和組織教法,避免遺忘。而且,反思貴在持之以恒,它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長期堅持便能夠逐步形成經常反省自己教學活動的習慣,更好地監(jiān)控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在點滴的教學心得中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使其上升為理性認識,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實踐。
5.最好緊扣教育教學實際寫案例。寫教學反思時,如果有典型性意義,就盡可能地寫下教學實錄,然后在理論基礎上進行現象分析。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記錄下課堂教學中的成功之處、教學機智、學生創(chuàng)新,還可以記錄不足之處、疑惑之處,進行再教設計。一個教師只有客觀分析、認真反思自己,在理論指引和實際操作層面找到問題所在,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才能真正從成功中看到新的希望。一個成功的教師就是在教學中反思、在反思中積累經驗、在經驗中學習而不斷成長起來的。
因此,開展教學反思,加強教師自我評估和自律學習對教師主體的發(fā)展特別重要,教師只有把自我的發(fā)展看成是必需的和必要的,才會努力發(fā)展自我、建構自我,對自己的發(fā)展形成整體性的看法,從而不斷促進自我學會教學,教會學生學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