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文明(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呂墅中學)
課外閱讀是課內(nèi)閱讀的延伸,是幫助學生構(gòu)筑厚實的語文基礎,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極重要環(huán)節(jié),更是學生提升文化品位、造就健全人格的必由之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計劃地課外閱讀指導,對于學生拓展知識視野、啟迪思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語文教師的第一要務是給學生讀書的自由,讓他們感到閱讀是一種享受而不是負擔,使閱讀成為學生的內(nèi)在需要和自覺行動。
福樓拜在1857年6月《致尚特皮小姐》的信中說:“閱讀是為了活著?!比焙杜c世界的不完善,使閱讀成為人們的精神追求與“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最重要的方式。古今中外的書冊浩如煙海,而經(jīng)典名著是“過去文明匯聚和交流的見證,也是未來的記憶和希望的表達,更是反映一個社會生活的縮影”。是歷代圣賢名士的智慧精華,是世界文化的精髓,是全世界人文精神的結(jié)晶。對發(fā)展學生思維、培養(yǎng)靈感、孕育創(chuàng)新能力有著巨大的作用。美國80年代諾貝爾獎獲得者斯佩理的研究成果,也充分表明人文關懷對人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開發(fā)有著首要的作用。素質(zhì)教育關鍵是開發(fā)學生的知識創(chuàng)新能力。而對科技知識、文化知識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絕不是離開歷史文化知識特別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僅靠數(shù)理化、外語等學科的教學就可以完成的。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實施建議里明確指出要“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
葉圣陶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苯柚@個例子的作用,我們應引領學生走進一個更為廣闊的文學天地,讓青少年與文學作品之間產(chǎn)生心靈與心靈的呼喚、感情與感情的激發(fā)、智慧對智慧的啟迪,從而獲得一種對善與美的把握和領悟,培養(yǎng)起對人類幾千年來代代相傳的美好情操的特殊感受。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經(jīng)過遴選之后的教材,與學生應有的閱讀需求量相比不過是杯水車薪。課內(nèi)精讀曾是一個時期以來閱讀教學的重點,而課外略讀卻有意無意地淡化了。關于精讀和略讀的關系,葉老曾作過精辟的闡述:對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對于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可見,實現(xiàn)教材例子與課外書籍的對接,是使學生獲得最佳閱讀效果的不可或缺的途徑。
由于現(xiàn)行教材大多是選文,這些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背后,大都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令人嘆為觀止的作品源,所選課文只不過是許許多多璀璨明珠中的一粒,或是其作品鏈中的一節(jié)。學生在文學名著的海洋中遨游,正如蜜蜂在萬花叢中采蜜一樣。故而,引導學生從課內(nèi)走向課外,讓學生與原著親密接觸,有一個親身體驗的過程,不僅拓展了學生的閱讀空間,而且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把握實質(zhì)。目前所提倡的研究性學習,恰好與之暗合。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認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教師不應操縱學生的課外閱讀,要把閱讀的自主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選擇的過程中、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1.引領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書冊
課外閱讀是學生的自由閱讀,教師不能越俎代庖、隨意指定,更不宜硬性攤派、強求統(tǒng)一,而應尊重和珍視學生的閱讀心理和閱讀個性,在給學生做好課外閱讀材料推薦和指導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決定閱讀書冊。教師要以寬容的態(tài)度讓學生自由地選擇自己喜愛的閱讀材料,充分發(fā)展學生的自主性,讓他們享受無拘無束的閱讀樂趣。有的學生喜歡想象、幻想,他們可以選擇想象瑰麗的科幻讀物;有的學生多愁善感、囿于內(nèi)心,他們可以選擇感傷婉約的詩詞散文小說;有的學生性格外向,他們可以選擇豪放的詩詞或緊張激烈的武俠傳奇;有的學生抱負遠大、腳踏實地,他們可以關注那些能給人豐富的人生啟迪和引路作用的名人傳記……在自主選擇閱讀書冊的過程中,學生會時時體驗到發(fā)現(xiàn)自我的樂趣。
2.引領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閱讀方法
對于課外閱讀的方法,教師也不應強求統(tǒng)一,而應引導學生自主選擇。默讀、朗讀、瀏覽、賞析、圈點、摘錄、批注、比較、對話……不拘一格。讀寫抄評、聽說論辯、評價鑒賞融為一體,讓學生在多樣的方法中獲得豐富的知識,在豐富的知識中打造扎實的文學功底,由此獲得自豪感和成就感,從而保持經(jīng)久不衰的閱讀熱情。
3.引領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積累方式
積累是課外閱讀的首要任務。劉錫慶先生強調(diào),一個人學語言,第一是靠積累。在課外閱讀的積累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把好的文章或段落背誦下來;可以引導學生做摘抄,如在閱讀過程中把優(yōu)美的詞句、語段摘抄在讀書筆記上并寫上點評或心得;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行圈點批注……教師不應強求學生統(tǒng)一用某一種或某幾種積累方法,而應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積累方法或幾種積累方法結(jié)合,讓學生在自主積累的過程中感受到閱讀的收獲。
4.引領學生探究反思
學生的閱讀存在差異,學生的智慧也是有限的,況且又處在閱讀能力的提高過程中,如果僅僅讓學生獨立思考,可能會出現(xiàn)“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形,學生往往會陷入迷惘困惑中,所以,教師應該鼓勵、倡導,對有價值的焦點問題,組織討論、辯論。討論以學生為主體,經(jīng)過學生的積極思考、相互探討,以求得問題的解決和認識的深入,在矛盾中展開積極的思維、激發(fā)智慧的火花,引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調(diào)動起學習的積極性??傊?,學生一進入名著這個廣闊天地,固然會有仰望文學大廈的望而卻步,但引導有方就會使他們觸摸到名著最感人的神經(jīng),從而感受到名著那貼心的呵護、細膩的撫摸、深沉的震撼和久遠的回味。
5.引領學生合作交流,共同發(fā)展
在小組交流中,學生可以互相合作,利用各種途徑查閱資料,通過互相探討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小組成員的智慧,讓學生在相互合作、探討、交流中集思廣益,實現(xiàn)信息交換、資源共享,擴大信息和思維的容量。同時,提供一定的時間給學生交流閱讀心得,組織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學生展示課外閱讀的效果。教師除了在必要的時候及時給予肯定和贊揚外,還鼓勵學生之間相互點評。這樣的合作與交流,滿足了學生在自主閱讀中的交際需求,為學生提供了傳達自己讀書收獲的機會,使學生獲得共同的發(fā)展。
針對當前課外閱讀中存在的無序狀態(tài),以及學生課業(yè)負擔重的實際狀況,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予以方法上的指導:
1.閱讀時分清主次、輕重。名著先挑學生感興趣的或是與課文結(jié)合比較緊的去看??磮蠹堧s志,首先瀏覽一下內(nèi)容提要、新聞標題、導讀等;其次看頭版頭條;最后看感興趣的內(nèi)容,慢慢品味。2.手腦并用。讓學生學會寫讀后感、書評等,鼓勵他們各抒己見。3.合理安排時間,既不能使讀書變成一種課業(yè)負擔,也不能犧牲其他功課的學習時間來讀課外書。4.介紹一些讀書的方法。如魏書生的“四遍八步法”,陶淵明的“不求甚解”法,美國的SQ3R法(縱覽、提問、閱讀、背誦、復習)等。5.閱讀內(nèi)容要有所選擇。多讀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也應鼓勵學生涉獵科學、人文等方面的書,開闊視野。6.自己藏書。讓學生在一個書香氛圍中,熏陶出一點書卷氣。7.隨著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我們可以編制一些適合本校學生特點的讀書目錄。8.多開展一些活動。如三分鐘演講、知識競賽、古詩文誦讀賽、讀名著征文、講成語故事比賽、文學沙龍、課本劇表演、辯論會、自辦文學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