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鋒
(上海外國語大學 研究生部,上海 200083)
復仇是莎士比亞名劇《哈姆雷特》(以下簡稱《哈》劇)的重要主題,批評家歷來將此主題解讀為王子對其叔叔報殺父之仇[1]。然而,除卻這一顯性行動,《哈》劇還隱藏著另一深層復仇,即哈姆雷特遵照父王鬼魂的吩咐,對王后——老哈姆雷特真正痛恨的復仇對象——以言語諷刺的方式施以報復。
《哈》劇在一開始便向讀者展現出“天理循環(huán)、因果報應”的基調。在露臺與哈姆雷特夜會時,老國王的鬼魂說:
我是你父親的靈魂,因生前孽障未盡,被判在晚間游行地上,白晝忍受火焰的燒灼,必須經過相當的時期,等生前的過失被火焰凈化后,方才可以脫罪?!?最輕微的幾句話,都可使你魂飛魄散,使你年輕的血液凝凍成冰,使你的雙眼像脫了軌道的星球一樣向前突出,使你糾結的鬈發(fā)根根分開,像憤怒的豪豬身上的刺毛一樣森然聳立。
鬼魂試圖告訴王子:世間確有神靈,這神時刻關注著我們,我們生前所犯罪孽,他都一一為我們記下;生前犯罪之人,死后皆要受懲,天理循環(huán),報應不爽;生前罪孽與死后神罰相當,只有待神罰徹底洗清罪孽后,罪人方獲解脫;神罰極端嚴苛,即便僅是聽上幾句對神罰的描繪,也能把人嚇得萬劫不復,世間沒有任何刑罰能與之相提并論。
即便神罰嚴酷如斯,遠非任何現世的復仇所能比擬,老國王卻仍斷然堅持要求哈姆雷特殺死克勞狄,以世俗的方式了斷恩仇,就使得“王子報殺父之仇”并非如其表面所展現的那么簡單。其實,老國王早已表明其真實意圖,即“別讓丹麥皇室之寢床成為可恨的淫欲、亂倫之臥榻”。老哈姆雷特要剪除胞弟,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制止他們叔嫂間的亂倫行徑。
老王要制止宮廷亂倫,但批評家對王后與克勞狄的關系卻有著與之相左的解讀。首先,無論王后與克勞狄在老王生前有無茍且,他們的結合在伊麗莎白時代都會被認作亂倫[2]。其次,為順應文藝復興時期的社會禁忌——即“性隱匿其形,密而不現,只偶爾以無言的偽裝表露其存在;故此,人們也刻意對之視而不見,充耳不聞”[3]——莎士比亞對王后與克勞狄的關系也采取了含混的處理,并不明言叔嫂間的過往。據此,前輩批評家們無法確定兩人在老王生前有無不軌[4]。德拉普更是宣稱,王后從未不貞,下嫁克勞狄是其心存大義,自愿為國家穩(wěn)定做出犧牲。在其眼中,王后智慧而高雅,貞潔而尊嚴,是妻子、母親和王后等角色之典范,是伊麗莎白時期女性準則的完美化身[5]。
與以上的觀點相悖,我們在對文本中鬼魂的敘事功能,及其生前死后強烈的言行反差進行分析后認為,王后與克勞狄在老王生前便有茍且。老國王死后遁入冥界,洞悉天機,知曉神罰的殘酷報應,也獲悉其被克勞狄以毒藥灌耳所殺。尤其是后一樁,這是生前最后時刻還處在沉睡中的老哈姆雷特原本不可能知曉的。如此安排,使得鬼魂不再僅是該劇中的一個“內故事人物“,轉而成為類似于小說中的第三人稱全知敘事聲音。他擺脫了劇中角色的視野局限,洞悉事件的前因后果,隱諱地透露各樣原委,使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對王后與克勞狄的關系確已了然,并可成為印證批評闡釋的標尺。只不過,老國王雖然知曉真相,卻試圖保全皇家顏面,不愿讓家丑外揚。當王子在寢宮逼得王后無言以對,行將泄露真相之時,鬼魂便立刻現身打斷王子,使得旁人無從輕易得知其中原委[6]。
另一方面,通過分析老王生前死后行為的強烈反差,我們可以得出其知道妻弟間在其生前便通奸有染的結論來。赫瑞修曾說過,老國王生前曾以千里疆土與人作注打賭,這固然體現了他對王子的愛與信任,但更顯出老國王知得失,明進退,胸中山河萬里的王者氣度。這樣一位生前豪邁的君王,死后化作鬼魂,卻當著兒子的面,一口一個“淫婦”,不住咒罵王后淫欲熏心,不辨高下,自甘墮落,降心相從他人。以老哈姆雷特的氣度,若是王后為國犧牲才下嫁克勞狄,又或是身若浮萍,無所依存,迫于后者淫威,不得已才下嫁,老王又怎會如此狂怒?他的狂怒正說明王后與克勞狄在其生前便有不軌。
至此,老王之死就可歸咎為王后紅杏出墻,引得克勞狄欲奪之而后快,遂起殺兄之念。是時,老王尚執(zhí)掌大權,若是克勞狄執(zhí)意勾引,而王后又自守貞潔,完全可向老王尋求庇護,外派克勞狄長居他處,或是干脆將其放逐。所以說,王后變節(jié)與否成為整個事件走向的關鍵。也正因為這樣,比之殺死自己的弟弟,鬼魂才會更加怨恨王后。
比之克勞狄,老哈姆雷特更恨王后,首先體現在其對兩人咒罵的篇幅上。純語篇學的觀點認為,標準界定的非語篇也可能產生某種程度上的意義,例如語篇的表現形式、書寫形式和其篇幅安排等,都會影響語篇交際的效果。此外,反映作者態(tài)度的“意圖性”是非常重要的語篇標準[7]。鬼魂作為他話語的“作者”,其意圖直接決定了話語篇幅的構成。鬼魂咒罵弟弟是畜生,為人奸惡陰險,僅用兩三句,三四行;與此相對,鬼魂咒罵王后卻用了足足十二行之多,要不是黎明將至,時間緊迫,必須交代哈姆雷特以后如何行事,他必將繼續(xù)詛咒下去。正所謂恨之深,咒之切,從鬼魂對兩人咒罵篇幅的安排出發(fā),我們明顯感到,與殺兄的弟弟相比,老國王顯然更加痛恨為婦不貞的王后。
從制止亂倫的方式來看,老國王也確是恨極王后。要制止亂倫,可殺克勞狄,可殺王后,或是兩者一并除去,為什么這里選擇只殺死克勞狄呢?要解答這問題,我們還得回到本文立論的原點,即因果報應。既然世間沒有任何刑罰能堪比神罰,那報復仇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其面對上蒼的審判;同時,為制止亂倫的延續(xù),兩人中必須剪除其一。在權衡利弊之下,老王必然選擇讓自己最痛恨的那人面對神罰,而殺死另一仇恨相對較輕的人。因而,即便老哈姆雷特堅持要兒子殺死克勞狄,他真正的復仇對象也還是王后,只不過這種報復需假以時日,借神明之手方能完成。
老王雖表述隱晦,哈姆雷特卻也解讀出了父親的真實意圖。聽完鬼魂的敘述,王子首先咒罵王后,其次才是克勞狄??梢姡踝右庾R到父親最痛恨的是為婦不貞的王后。其次,哈姆雷特也明白,老王對王后并非置之不理,而是要有所節(jié)制地對其復仇:第一,“無論你怎樣進行報復”,不可傷害王后發(fā)膚,要“把她留給天堂裁判”,好教她遍受最殘酷的神罰;同時,又不要讓王后好過,要讓她遭受“內心的荊棘的刺戳”,想盡辦法“不斷地刺傷她的心”。
老國王告誡兒子,不可傷害王后性命,亦不可傷其發(fā)膚,對其現世的復仇只為刺傷其心。據此,哈姆雷特便刻意揭露王后的不貞,對此大加諷刺,羞其人,痛其心,讓其坐臥難安,以此完成父王的交辦。王子對王后的諷刺可分為兩類:當面譏諷和間接暗諷。
當面譏諷是指哈姆雷特當面嘲諷、羞臊王后。王室眾人觀看王子所排“戲中戲”就是一例。首先,“戲中戲”的情節(jié)依鬼魂告訴的事實而編,影射王后不貞變節(jié),使其在眾人面前難看。第二,戲中王子多次諷刺王后,譏其不顧廉恥,為滿足淫欲而亟不可待,丈夫尸骨未寒,就已改嫁他人(“我的父親還不過死了兩個鐘頭”);又怨其對老王虛情假意,惺惺作態(tài),過往言行全是逢場作戲(“正像女人的愛情一樣”);再恨其薄情寡義,滿口謊言,將當年結婚時的誓言全都拋至九霄云外(“女人嫁丈夫也是一樣”)。
除了當面譏諷,哈姆雷特還幾次對王后進行間接暗諷。所謂間接暗諷,是指王子透過對旁人的瘋言瘋語,指桑罵槐,以達到刺激王后的目的。第三幕第一場,哈姆雷特與奧菲莉婭的對話,便是王子間接在向王后“叫板”。當奧菲莉婭試圖與王子談論情愫時,哈姆雷特卻突兀地問道:“你貞潔嗎?”奧菲莉婭平日遵規(guī)守矩,與這貞潔與否的問題毫無瓜葛。而另一方面,不貞正是王后的死穴。更重要的是,王后的不貞不為劇中其他人明了,僅有哈姆雷特、克勞狄與王后三人知曉。在旁人聽似胡言亂語的瘋話,身為當事人的克勞狄卻聽出端倪來。他敏銳地覺察到哈姆雷特瘋言瘋語“并非是為了愛情”,“聽似顛倒”,實則是譏諷王后,擔心其瘋話“會產生危險的結果來”,這才準備急急打發(fā)其離開丹麥。
如果說與奧菲莉婭的對話體現了哈姆雷特刻意切斷能指與所指間的聯(lián)系,那么王子與吉爾登斯吞的交談則表明哈姆雷特的暗諷還具有游離于言語結構范式與具體話語情景之間的修辭性特征。吉爾登斯吞受王命所托,前來告訴哈姆雷特:“您的母后心里很難過,所以叫我來?!蓖踝哟鸬溃骸皻g迎得很?!边@一問答看似平淡,但在修辭性閱讀理論的關照之下,卻顯得意味深長。這是因為,任一清晰的句法范式都使得任一話語產生了至少兩種含義,一種肯定其言語意圖結構,而另一含義消解這結構。這兩層含義并非總是簡單的本義與修辭義的疊加。究竟這復義,何為正,何為謬,需我們依情境而辨[8]。
據此,王子的答復可做多重理解:1)歡迎得很,歡迎你前來告訴我王后心中備受煎熬的好消息;2)歡迎得很,不過只是你,王后可不受歡迎;3)如同此前與奧菲莉婭的對話,王子把吉爾登斯吞當作傳聲筒,其心中直面的其實是王后本人,故此處的“你”暗指王后,意在表明王后受苦,我樂意見之。
接著吉爾登斯吞又告訴哈姆雷特,王子的所作所為,令王后很驚訝。哈姆雷特答道:“啊,好兒子,居然會叫母親吃驚!”此處的“好“再次凸顯了哈姆雷特話語游離于言語范式與具體語境之間的修辭性特征來。然而,這看似荒唐的話,隱含著如下的邏輯:王子將自己定位為老國王的好兒子,與王后毫無瓜葛。既然如此,他定要對父盡孝,為父雪恨,遵從父命,以言語諷刺王后。于是,看似王子是為安撫吉爾登斯吞才說了“即使她十次是我的母親,我也一定服從她”,實則暗中諷刺王后淫賤隨意,可能多次改嫁。
布雷德利將以上實例歸結為王子炫耀幽默感[9],但是我們卻必須指出他忽視了該劇的悲劇氛圍,亦未能關注到哈姆雷特的言語中所具有的一貫的游離性?!豆穭¢_篇便是先王猝崩,鬼魅頻現,外敵來犯,國人自危。在如此困境下,身肩復仇重任的哈姆雷特,全然沒有余暇說笑逗趣,其所有言行也都應是在為其復仇服務。此外,哈姆雷特在第一幕中就曾顯露過其言語的修辭性特征。當克勞狄問他“為什么愁云依舊籠罩在你的身上”,王子卻刻意歪曲“cloud”一詞的暗喻義,轉而使用其本義,將之理解為天空中的浮云,回答道:“不,陛下;我已經在太陽里曬的太久了。”這兩點一并揭示出復仇情境與王子言語復義的關系,提示讀者從深層復義的角度來分析王子的復仇,促使我們關注哈姆雷特言語的修辭性特征,激勵受眾積極探索王子話語的深層意圖,即王子以譏諷來報復王后。
羅蘭·巴特在《S/Z》中提出“可寫文本”與“可讀文本”的概念,認為文學寫作存在兩種方式:“可讀的文本”是“及物”的,使讀者產生真實的假想,將讀者引向文本外的確實世界;“可寫的文本”則是“不及物”的,只有能指,沒有確定的所指,其所指變動地存在于讀者的積極解讀中[10]。一方面,《哈姆雷特》是部“可讀的文本”,講述著心氣激蕩、悲憂感傷的復仇故事;另一方面,它更是一篇“可寫的文本”,在刀光劍影的背后,我們亦可解讀出借天道報應以神罰復仇、憑口舌作劍譏諷復仇的深層意蘊來。面對具有如此可寫性的作品,我們不應自封于前人的闡釋,而應主動參與到文本的解讀中去,積極嘗試,細致分析,深入挖掘,為古老的文本不斷注入新鮮的時代氣息。
參考文獻:
[1]STERLING E. Shakespeare’s Hamlet[J].Explicator,2001(1):2-5.
[2]RANALD M.Shakespeare & his social context:essays in osmotic knowledge and literary interpretation[M].New York:AMS Press,1987:7.
[3]FOUCAULT M.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an introduction [M]. Tr. Robert Hurley. Harmondsworth: Penguin,1990:35.
[4]BURNETT M. The “treaty of my mystery”:Hamlet and secrets [M]// BURNETT M. New essays on Hamlet. New York: AMS Press,1994:30.
[5]DRAPER J. The Hamlet of Shakespeare’s audience [M].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38:121.
[6]CAHN V. The plays of Shakespeare:a thematic guide[M]. London: Greenwood Press,2001:226.
[7]黃國文.語篇分析概要[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55.
[8]DE MAN P. Allegories of reading: figural language in Rousseau, Nietzsche,Rilke, and Proust [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9:10.
[9]安·塞·布雷德利.莎士比亞悲劇[M].張國強,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2:138.
[10]EAGLETON T.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M].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3: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