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建 王媛媛
隨著社會的進步、新醫(yī)學模式的產(chǎn)生與應用,男性越來越多地進入到護理領域中,他們的加入給護理事業(yè)的發(fā)展注入了新的生機活力。在此之前,護理工作大都由女性來完成。由于職業(yè)的特殊性和男性性格特征,導致了許多男護士與患者之間溝通障礙。本文總結了目前男護士在臨床工作中主要護患溝通障礙的原因并討論了一些干預措施,希望有助于男護士工作的開展。
2000年美國男護士占注冊護士比例的5.4%,2002年英國男護士占注冊護士比例的10.2%,2005年美國男護士占注冊護士比例的13.4%[1]。當然在我國也有一部分男性從事護理工作,但人數(shù)是很少,楊磊等[2]經(jīng)過調查得出,需要男護士崗位的科室分別是精神科(81%)、急診科(69%)、手術室(78%)、ICU(71%)和普通病房(32%),由此可見男護士在這些科室更受歡迎。但是男護士學習和工作以后,會有很多人質疑他們從事護理工作的原因[3]。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人們往往一時難以接受男護士對其進行護理操作,因為他們認為男護士動作粗重,從而導致男護士的工作難以進行[4]。之所以產(chǎn)生這樣的結果主要是男護士在工作中缺乏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交流,沒有讓他們了解到男護士真正的能力與優(yōu)勢??梢娔凶o士在工作中的溝通交流是極其重要的。
2.1 社會性別對男護士的影響 曲海英等[5]在對社會性別對男護士的影響做了詳細的研究。該文章認為,男護士的工作受到了“傳統(tǒng)觀念、社會偏見”的影響。傳統(tǒng)觀念中護士的最初稱謂是“看護”,同時也被視為“母親”。當男性選擇了護士這一職業(yè)時,也希望能在這條道路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但是,大眾認為男性并不適合當護士,不能實現(xiàn)其人生的價值,這也使得他們的自信心和熱情逐漸降低。同時,人們從社會性別視角判斷認為男士不細膩,笨手笨腳,不能勝任護理工作,從而人們對男護士產(chǎn)生了不信任的心理和偏見。
2.2 對阻斷溝通行為缺乏認識 在溝通過程中,護士溝通行為方面存在著一系列試圖阻斷病人正在交流的話題,從而妨礙有效溝通的行為現(xiàn)象,稱之為阻斷溝通的行為(blocking behavior)[6],當然男護士也不例外。正因為阻斷溝通行為的存在,從而影響護患的有效溝通,甚至引起護患關系的惡化。這說明我們的護士對于“阻斷溝通行為”的認識是不夠深刻的。
2.3 不同科室的因素
2.3.1 精神科 精神科患者的特點是,患者大多病情較嚴重,精神癥狀較重,出現(xiàn)了思維、情感、意志、行為等不同程度的紊亂,溝通和交流的難度加大,這對護士的職業(yè)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龍洪艷[8]認為男護士在精神科也面臨著許多的壓力,精神科易發(fā)生意外事件,甚至暴力事件,致使男護士精神高度集中,同時也影響著男護士的人際關系,甚至威脅著男護士的生命。這一系列的因素都時刻影響著男護士與患者的溝通。
2.3.2 手術室 楊磊等[2]的文獻報道,手術室對男護士的需求很大,所以手術室的因素也是不容忽視的。張珺[9]經(jīng)調查發(fā)現(xiàn),手術室護士的語言和態(tài)度對溝通的成效有很大影響。
2.3.3 ICU ICU的患者病情危重,生命危在旦夕,護士精神上高度緊張。于曉燕[10]認為此時的患者面臨著無數(shù)的治療儀器、噪聲的環(huán)境,產(chǎn)生了恐懼、焦慮和孤獨的心理。這些因素的存在使患者很多時候拒絕護理操作和交流。
2.3.4 急診科 急診科的特點是急、危、重癥患者多,工作節(jié)奏快,患者及其家屬心情急躁。由于男護士自身的性別、體力等優(yōu)勢,使得男護士在醫(yī)院急診科的臨床工作中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而男護士大多年輕,血氣方剛,易沖動,不穩(wěn)重,在剛上崗時遇到危重患者時心理緊張,羞愧心理重[11],此時患者及家屬更易與男護士產(chǎn)生沖突。
2.4 男護士的自身因素 男護士受傳統(tǒng)觀念等因素的影響,他們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從而使他們失去了自信,對護理工作也失去了興趣。這是一個影響溝通的主觀因素,應該引起重視。同時,由于不善于表達,無法取得患者與家屬的信任;另一部分原因是男護士自身因素不愿意多說[12];還有部分男護士的專業(yè)水平不夠強,以上的種種原因導致患者及家屬對男護士不信任,這樣不僅影響溝通,也影響護理工作的進行。
3.1 自信是溝通的第一步 由于男護士在工作中受到來自各個方面因素的影響,比如傳統(tǒng)觀念、歧視等,使男護士失去了自信,對護理工作沒有激情,在工作中缺乏良好溝通動力。男護士本身應該發(fā)現(xiàn)自己在護理工作中的優(yōu)勢,而護理事業(yè)也需要男護士的參加。燕國華等[13]報道,護理領域需要男護士不僅體現(xiàn)在性別、體力的優(yōu)勢,更主要的是,由于不同性別的思維方式的差異,大量男護士加入護理行業(yè),會很大程度上改變整個護理群體的思維和工作方式,使護理工作更加具有競爭力和創(chuàng)新性。這說明男性在護理行業(yè)中還是有很多優(yōu)勢和發(fā)展前途的,男護士應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勢,把護理工作當成畢生的事業(yè),加強自信心。只有當男護士找到了自信,才有可能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
3.2 第一印象 患者開始難以接受男護士的服務,通過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屬解釋,讓患者明白男護士在這個行業(yè)的優(yōu)勢,使之逐步了解男護士。在與患者、家屬進行交流的時候注意尊重對方,學會傾聽,也應該注意自己面部表情,要微笑服務。首因效應即日常生活中的第一印象或“先入為主”的效果,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首先對人的認知有極其重要的影響[14]。我們應該重視并善用首因效應,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颊邔δ凶o士有了良好的心理定位,在溝通中必然信任對方,愿意與其交流,使護患溝通開端良好[15]。
3.3 重新認識阻斷溝通行為 男護士應該對各種語言和非語言的阻斷溝通行為重新了解與認識,并注意在不同時機和場合扮演不同類型的溝通者、促進者、告知者、混合者[6]。這樣才可以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準確的評估,達到有效溝通。
3.4 運用合適的非語言溝通 男護士主要在精神科、手術室、急診科、ICU等科室工作,這些崗位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患者的病情危急,很多都是無法用語言溝通的。這個時候非語言溝通就尤其重要。一個動作,一個表情,一個手勢,和患者的體觸都是與患者溝通的方式。據(jù)美國哈佛醫(yī)學院精神病學教授約翰.瑞特伊所說:“人類對觸摸和被觸摸有一種本能需要,它是驅動人類開發(fā)與改造世界的動力之一”[16]??梢娺@些非語言的溝通是極其重要的。在不同的場合選擇合適的方式,會使男護士在工作中的溝通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溝通技巧需要在不斷的工作中摸索與總結。
3.5 注意男護士自身素質的提高
3.5.1 良好的專業(yè)素質 男護士應該加強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提高自己專業(yè)水平,從而獲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同時鞏固專業(yè)思想是保證男護生認真從事臨床實習乃至今后護理工作的重要前提[17]。如當患者及家屬問及與病情有關的問題時我們應該能夠做詳細而正確的回答,用事實證明男護士不比女護士差,甚至在一些方面更有優(yōu)勢。而且在護理課程的學習中也應該考慮男性與女性的差異,老師應該“因材施教”[18],這樣更能體現(xiàn)男護士專業(yè)的特殊性,使其具有良好的專業(yè)素質,在工作中實現(xiàn)有效溝通。
3.5.2 其他素質 要想實現(xiàn)男護士在工作中的有效溝通,男護士還應該掌握心理學、社會學以及醫(yī)學倫理學等學科的相關知識。不應該把個人的情緒帶到工作中,應該學會對自己的情緒進行管理[19],最終使自己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男護士,一名善于交流的男護士。
越來越多的男護士將護理作為一生的職業(yè),盡管到目前為止,男護士的數(shù)目在以女性護理人員為主的護理界來說還占有較少的比例,但社會的發(fā)展和護理工作的發(fā)展需要,以及男護士在從事護理工作方面存在的明顯優(yōu)勢,特別是在特殊領域中發(fā)揮不可取代的作用,未來將有更多的男性從事護理這一職業(yè)。為此,我們應從護理學科專業(yè)設置、護理管理機構、政策方面來改變男護士的處境、現(xiàn)狀,同時男護士自身也應行動起來,讓公眾認識自己,改變傳統(tǒng)觀念,增進了解,從而順利開展護理工作。
[1]苗蘇州,廖 玲,皮慧敏,等.影響男性從事護理專業(yè)的因素分析[J].護理研究,2007,21(9):2435.
[2]楊 磊,姜超美,李春燕.9所醫(yī)院男護士崗位需求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6):559 -560.
[3]吳之明,杜彩素,杜 娟,等.對我國男護士現(xiàn)狀的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12B):59 -61.
[4]崔志清,曹桂萍,郭佳寧.男護士臨床工作現(xiàn)狀分析與發(fā)展[J].中國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07,13(25):2412 -2413.
[5]曲海英,劉骙骙,沙珍萍.從社會性別視角分析男護士的職業(yè)困惑及對策思考[J].中國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08,25(1):52 -54.
[6]劉均娥.認識阻斷溝通的行為促進有效的護患溝通[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8):765 -767.
[7]李佳勛,楊淑恩,劉增龍.在精神科開放病房護患溝通技巧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06,19(1):74 -75.
[8]龍洪艷.男護士在精神科的優(yōu)勢與壓力[J].衛(wèi)生論壇,2010,23(6):313-314.
[9]張 珺.手術室護患溝通情況的調查研究[J].護理研究,2008,22(11):2859-2860.
[10]于曉燕,王彥利.ICU患者的心理問題及護理對策[J].中國現(xiàn)代藥物運用,2010,4(11):196.
[11]羅彬彬.男護士在急診科的培養(yǎng)與管理[J].當代醫(yī)學,2009,15(31):17.
[12]蔣 濤,楊浩琦,賴慧濱,等.男護士就業(yè)現(xiàn)狀與培養(yǎng)對策的研究[J].全科護理,2010,8(2A):354 -355.
[13]燕國華,馬 寅,程亞加,等.對男護士現(xiàn)狀的分析[J].護理研究,2008,22(5):1319 -1321.
[14]李小妹.護患關系與人際交流[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2005,24(1):46 -47.
[15]王志宏,張?zhí)m鳳.護患溝通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08,14(21):81 -82.
[16]冷曉紅主編.人際溝通[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101.
[17]柳 寧,何東娟.男護生的臨床帶教體會[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醫(yī)學版),2005,6(2):60 -61,79.
[18]Jeff.Dyck,John Oliffe,Alison Phinney.Nursing instructors'and male nursing students'perceptions of undergraduate,classroom nursing education[J].Nurse Educ Today,2009,29(6):649 -653.
[19]趙國麗.情緒管理在門診護理服務中的應用探討[J].護理研究,2006,20(7):1953 -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