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義
(1.澳門大學 中文系,澳門;2.中國社會科學院 文學研究所,北京 100732)
文藝新論
文學地理學的三條研究思路
楊 義
(1.澳門大學 中文系,澳門;2.中國社會科學院 文學研究所,北京 100732)
文學地理學為文學系統(tǒng)多層結構分析提供了研究的方法與路徑。首先,從文學地理學的整體性思維考察可以展開一個很大的思想空間,它橫貫了整個中華遼闊的地域。整體性思維具有覆蓋性、貫通性和綜合性,有助于還原文明發(fā)展的生命過程。其次,從文學地理學的互動性思維考察相互關系的思維特征,在關系中比較和深化意義,不是對不同區(qū)域文化類型、族群劃分、文化層析采取孤立、割裂的態(tài)度,而是在分中求合、交相映照、特征互襯、意義互釋。再次,文學地理學的交融性思路交接貫通諸端和融化以求創(chuàng)新。文學地理學以一種新的視角為文學研究拓展了研究視野和方法。
文學地理學;整體性思維;互動性思維;交融性思維
文學地理學的研究,為我們敞開了四個巨大的領域:一是區(qū)域文化類型,二是文化層面剖析,三是族群分布,四是文化空間的轉移和流動。文學地理學四大領域的劃分,是為了對研究的對象心中有數(shù),而不是作繭自縛,畫地為牢。研究可以有所側重,而深入?yún)s要相互貫通?!吨芤住は缔o上》說:“圣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盵1](P.79)宋人鄭樵《通志總序》將“會通”之義引入學術,極言:“百川異趨,必會于海,然后九州無浸淫之患。萬國殊途,必通諸夏,然后八荒無壅滯之憂。會通之義大矣哉!”[2]東漢王充則用這個“通”字品鑒士林:“能說一經(jīng)者為儒生,博覽古今者為通人,采掇傳書以上書奏記者為文人,能精思著文連結篇章者為鴻儒。故儒生過俗人,通人勝儒生,文人逾通人,鴻儒超文人?!盵3](卷13,《超奇篇》)王充將士林分為儒生、通人、文人、鴻儒四等,是有其現(xiàn)實針對性的。當時所設的五經(jīng)博士,多為“能說一經(jīng)者”,王充認為他們只能處于士林的最底層;偶或有“博覽古今”的經(jīng)師,層面也不高;王充不算當時居于要位的經(jīng)學家,因此他跳出經(jīng)學的圈子,推重能夠著述的“文人”和有創(chuàng)造性的“鴻儒”。不過,從王充的品鑒中,不難領會貫通和創(chuàng)造的重要性。
文學地理學在本質上,乃是會通之學。它不僅要會通自身的區(qū)域類型、文化層析、族群分合、文化流動的四大領域,而且要會通文學與地理學、人類文化學以及民族、民俗、制度、歷史、考古諸多學科。在研究比較重大而復雜的命題時,守株待兔已經(jīng)不可能,需要跨越多個領域,進行綜合的會通的研究。綜合的會通研究有三條思路:整體性思路、互動性思路以及交融性思路。三條思路,可以簡化為:整、互、融三個字。這三條思路所注重的,是深入?yún)^(qū)域之后,能夠返回整體中尋找宏觀意義;壁壘分割之后,能夠在跨越壁壘上深化闡釋的功能;交叉關照之后,能夠融合創(chuàng)新。假如把文學地理學的四個領域,以及貫穿四個領域的三條思路統(tǒng)合起來,就是七個字:區(qū)、文、群、動、整、互、融。這七個字就像北斗七星,前四個字,講的是文學地理學的內(nèi)容,是北斗七星的斗勺,可以裝載大量甜美的或富有刺激性的酒漿;后三個字,講的是方法論,是北斗七星的斗柄,可以把握、運轉和斟酌斗勺里的酒漿。四加三為七,形成一個互動互補的學理體系。這讓人聯(lián)想起宋代詞人張孝祥的《念奴嬌·過洞庭》:“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巯溪殗[,不知今夕何夕!”
首先討論“整體性思維”。整體性是分量,也是深度。
文學地理學展開了一個很大的思想空間,搜集來的材料可能是分散的、零碎的、紛繁復雜的,這就需要從橫向上整理出它們的類型,又要從縱向上發(fā)掘它們的深層意義。朱熹談及學習《論語》的方法時說:“夫子教人,零零星星,說來說去,合來合去,合成一個大物事?!组T答問,曾子聞的話顏子未必與聞,顏子聞的話子貢未必與聞,今卻合在《論語》一書,后世學者豈不是幸事?但患自家不去用心?!庇终f:“只是一理,若看得透,方知無異?!墩撜Z》是每日零碎問。譬如大海也是水,一勺也是水。所說千言萬語,皆是一理。須是透得,則推之其它,道理皆通?!盵4](卷19,《論語·語孟綱領》)將零星加以組合,不能停留在1+1的湊合上,而是要用心通透,揭示其深層的“一以貫之”的原理,如此得到的整體性方是有生命力的整體性。一本書尚且需要如此,更何況面對的是偉大的文明。因此,整體性思維,是一種需要極具透視能力的文化思維方式。
今日之中國,尤其需要以中華民族文化共同體的整體性眼光,來考察一些具體的專業(yè)性的問題,把博通和專精統(tǒng)一成一種可以同世界進行深層對話的學理體系。中華文明延續(xù)發(fā)展幾千年,未曾中斷,而且往往能夠逢兇化吉,變得越來越博大精深,原因何在?這是每一個中國人文學者都應該思考的“超級命題”。以往的解釋往往強調(diào)的是儒家思想或者儒道釋文化思想結構的“超穩(wěn)定性”,這不妨權當一個道理。但是,中世紀崛起在北方的“草原帝國”馳馬揮刀殺過來的危機關頭,難道你拱手言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對方就會翻身下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嗎?問題絕不如此彬彬有禮。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國除了黃河文明之外,還有長江文明,兩條江河文明共筑整體文明的腹地。這兩條江河的文明,且不說比起古埃及只有尼羅河河谷一線的綠洲文明,就是比起西亞底格里斯河和幼發(fā)拉底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現(xiàn)伊拉克境內(nèi))這塊被稱為“新月沃土”的兩河流域來,也要大七倍,這使我們的民族在抵御風險的時候有很大的回旋余地。我們自然應該對古巴比倫、亞述等文明的天文歷法、數(shù)學、楔形文字,尤其是巴比倫城有“懸空的天堂”之譽的空中花園,滿懷敬意;但是,底格里斯河和幼發(fā)拉底河的這塊40~50萬平方公里的“兩河流域”,畢竟在幅員上難以同超過300萬平方公里的黃河、長江流域相媲美。
試設想一下,中世紀崛起的從興安嶺一直到中亞、歐洲的這個草原帝國,是“上帝的鞭子”,專門摧毀了很多南方的古老農(nóng)業(yè)文明;而中國,也輪番地受到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滿洲的超級軍事力量的沖擊,但是唯有中國在東亞大地上堅持住了,而且在一輪又一輪的南北融合中發(fā)展壯大了。這是為什么?就是因為除了有黃河文明之外,還有長江文明。長城在平時是可以抵擋游牧民族的,甚至可以在長城各個關口“互通關市”;但到游牧民族發(fā)展到極致、統(tǒng)一廣闊草原上的諸部落時,長城就擋不住了。那么,是誰擋的呢?是長江。世界上確實很難找到第二個國家如此幸運,在它的民族發(fā)生沖突的時候,有長江巨流作為天然的隔離帶?!端鍟の逍兄尽氛f:“長江天塹,古以為限隔南北。”雖然說此話者并非其人,陳朝近臣如此有恃無恐,豈知隋軍占有巴蜀,實際上已經(jīng)過江。倒是明朝取天下最重要的謀士劉基寫的《絕句》有些趣味:“天塹長江似海深,江頭山鬼笑埋金。東家釀酒西家醉,世上英雄各有心。”這位謀略天才看到了似海深的長江天塹并不能消磨世上英雄的野心,只留下江頭山鬼嘲笑那些敗亡王朝的埋金逃難行為。明人楊慎如此評議岳飛之孫岳珂的一首詞:“岳珂《北固亭·祝英臺近》填詞云:‘……漫登覽。極目萬里沙場,事業(yè)頻看劍。古往今來,南北限天塹。倚樓誰弄新聲重,城門正掩?!嗽~感慨忠憤,與辛幼安‘千古江山’一詞相伯仲?!盵5](卷5)
由于天塹難以飛渡,在游牧民族進入中原,難以跨過長江的歲月,許多漢族的大家族遷移到長江以南,把長江流域開發(fā)得比黃河流域還要發(fā)達。游牧民族滯留在北方,景仰衣冠文物,浸染中原文明,不出三四代就逐漸漢化或華夏化了;而長江文明在南方發(fā)展起來之后,又反過來實行了更高程度的南北融合,這就形成種族和文化上的一種“太極推移”奇觀。自從《周易·系辭上》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1](P.82)歷千余年至宋,“周敦頤博學力行,著《太極圖》,明天理之根源,究萬物之終始。其說曰: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6](卷427,《周敦頤傳》)這種宇宙創(chuàng)生論其后的發(fā)展,則被描繪成“初孔子贊易,以為易有太極,一再傳至于孟子,后之人不得其傳焉。至宋濂溪周子,創(chuàng)圖立說以為道學宗師,而傳之河南二程子及橫渠張子,繼之以龜山楊氏、廣平游氏以至于晦庵朱氏,中間雖為(蔡)京、(秦)檜、(韓)侂胄諸人梗踣,而其學益盛”。[7](卷49,引《太極書院記》)因而神秘的“太極圖”,成為傳統(tǒng)中國深入人心的宇宙生成模式。祛除其神秘的成分,有必要取其形式,引入對中華文明生命力模式的解釋。認識中華民族恒久不斷的生命力,必須具有這種整體觀的框架,才能進入民族國家發(fā)展脈絡的深處,破解許多千古之謎。
既然關注民族生命力“太極推移”的整體觀,就必然會進一步思考“太極眼”的存在。于此有必要考察太湖流域的吳文化。吳文化的第一個命題就是“泰伯開吳”。吳泰伯是周文王的伯父,他把社稷江山讓給季歷,再傳給周文王、周武王,泰伯和二弟雍仲出奔荊蠻,開拓句吳。從陜西岐山一帶,南下長江流域,一直東去太湖流域,這有什么根本性的意義呢?中華文明的兩大系統(tǒng),黃河系統(tǒng)和長江系統(tǒng)的“對角線”被牽動了,從而對整個民族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無休無止的“對角線效應”。太湖流域是米糧倉,是文化智庫,是工商文化發(fā)源地,成了中華文明“太極推移”中百川歸海的東南“太極眼”。
在中華大地的長江文明和黃河文明的“太極推移”中,除了吳文化之外,巴蜀文化也是關鍵。二千多年南北紛爭有一個規(guī)律,誰得巴蜀,誰得一統(tǒng)。因為北方游牧民族要在下游過長江很難,那是南朝的心腹要地,必有重兵把守,定要展開你死我活的廝殺;但是巴蜀遠離京城,守衛(wèi)可能松懈,將領并非嫡系,占領巴蜀相對容易。一旦占領巴蜀,實際上已經(jīng)過江,而且雄居長江的中上游。秦統(tǒng)一中國是先有蜀地;晉統(tǒng)一中國,是先滅蜀漢,后滅東吳;隋朝的統(tǒng)一,是由于侯景之亂后,北方已經(jīng)占領了巴蜀;宋統(tǒng)一中國的時候,先取長江中游的荊州,再取后蜀,然后才消滅南唐。
這里有一個充滿想象力的關于柳永詞的故事:“孫何帥錢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詞贈之云:‘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巘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此詞流播,金主亮聞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余謂此詞雖牽動長江之愁,然卒為金主送死之媒,未足恨也。至于荷艷桂香,妝點湖山之清麗,使士夫流連于歌舞嬉游之樂,遂忘中原,是則深可恨耳?!盵8](丙編卷1)金人始終沒有進入巴蜀,金主完顏亮就面對“天塹無涯”,想從長江天塹采石磯過江,屯兵40萬,大有“投鞭渡江之志”,來勢洶洶。卻給時為中書舍人、到前線勞軍的書生虞允文,收羅了零散的士兵和船只一萬八千人,在長江上把他打敗了。他撤退時被部下刺殺,因而保存了南宋的半壁江山。元朝滅金之后40年才滅南宋,也是先拿下成都和大理國,甚至蒙哥汗戰(zhàn)死在重慶附近的山城釣魚城,這叫做“上帝折鞭”的戰(zhàn)役,改變了世界的歷史進程。所以巴蜀是兩條江河“太極推移”的樞紐,與太湖流域一文一武、一剛一柔,形成了江之頭、江之尾的兩個“太極眼”。這是從文學地理學的整體性思維上看問題的結論。整體性思維具有很強的覆蓋性、貫通性和綜合性,它的充分運用,有助于還原文明發(fā)展的生命過程。
互動性思維是一種考察相互關系的思維,在關系中比較和深化意義的考察。其要點,是對不同區(qū)域文化類型、族群劃分、文化層析,不采取孤立的、割裂的態(tài)度,而是在分中求合,交相映照,特征互襯,意義互釋。古有所謂“盤結而交互也?!プ只蜃餮?,豕牙之盤曲,犬牙之相入也”[9](《谷永傳》),不同領域盤結交互,有助于比較各自特征,深入研究它們互動、互補、轉化的功能,梳理它們的輕重、濃淡、正反、離合所編織成的文化網(wǎng)絡。
這本來是中國文化擅長的思維方式。《周易·系辭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生生之謂易……一闔一辟謂之變,往來無窮謂之通?!盵1](PP.78-82)《大戴禮記·本命篇》則以往返變化的說法,描述陰與陽之間的互動:“陰窮反陽,陽窮反陰……陰以陽化;陽以陰變……一陰一陽然后成道?!盵10](卷13)宋代陸象山認為:“《易》之為道,一陰一陽而已。先后、始終、動靜、晦明、上下、進退、往來、闔辟、盈虛、消長、尊卑、貴賤、表里、隱顯、向背、順逆、存亡、得喪、出入、行藏,何適而非一陰一陽哉!奇耦相尋,變化無窮,故曰‘其為道也屢遷’?!盵11](卷12,《濂溪學案》下,附《朱陸太極圖說辨》)他在20組辯證對立和依存的關系中,談論陰陽互動。清人戴震則強調(diào)互動中的“動”字,在于流行與生息:“道,猶行也;氣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謂之道……一陰一陽,流行不已,夫是之謂道而已?!盵12](卷中)這種源于《易》學的互動思想,是在關系中考察運動,在運動中深化意義。
采用互動性思維,分析盛唐兩位最重要的詩人李白和杜甫,可以深化對中國詩性智慧之獨特與博大的理解。唐王朝極盛時期的疆域,如《新唐書·地理志》所說:“開元、天寶之際,東至安東(府治今朝鮮平壤),西至安西(府治今新疆庫車,邊境至中亞咸海),南至日南(郡治今越南清化),北至單于府(北境過小海,即貝加爾湖)”,[13]人口在5000萬左右。僅北方內(nèi)遷的少數(shù)民族也在200萬以上。李唐王族本是一個父漢母胡的族姓,唐太宗又立了一個“天可汗”的傳統(tǒng):“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盵14](卷198)這種空前宏大的天下視境,賦予以詩歌為最高精神方式的盛唐詩人以無比開闊的創(chuàng)造精神空間。因此聞一多說,不僅要研究“唐詩”,而且要研究“詩唐”,詩的唐朝,詩的中國。
在詩的唐朝中,李白被稱為天上派來的詩人,李白在《對酒憶賀監(jiān)(秘書監(jiān)賀知章)》的序中早就透露,賀知章在長安紫極宮和他見面時,“呼余為‘謫仙人’,因解金龜換酒為樂”,并作詩云:“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盵15](卷23,P.1085)杜甫也知道這個故事,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中一開頭就說:“昔年有狂客,呼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賀知章“讀未竟,稱嘆者數(shù)四,號為謫仙”的是那首《蜀道難》,詩的開頭就操著四川腔調(diào),仿佛開山力士面對險峻的群山,石破天驚地喊出一首開山謠:“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其脫口而出之處,猶若川江號子,或是魯迅所說的“杭育杭育派”的荒腔野調(diào),這是在宣泄著人的原始的、也是自由的心聲。李白詩受到長江文明的哺育,他出川的第一歌《峨眉山月歌》就是抒寫對長江支流、峽谷的故鄉(xiāng)戀情:“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李白的峨眉山月是映照江流,屬于長江的。出了三峽,李白的心胸頓時開闊,所謂“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渡荊門送別》)。面對如此開闊的江面,他又寫了《秋下荊門》:“霜落荊門江樹空,片帆無恙掛秋風。此行不為鱸魚膾,自愛名山入剡中?!必咧性谡憬?,現(xiàn)在已成了唐詩之路的佳麗山水地,一到江南,李白就陶醉于山光水色,形成“名山情結”。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其主體的感受就是“心愛名山游,身隨名山遠”。這個“遠”字,就是遠離塵俗紛擾,追慕魏晉風流,或如陶淵明所說“心遠地自偏”、“復得返自然”。其中的趣味有與孟浩然相通之處,比如那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睆V陵郡的治所,在今日的揚州,史載當時“揚州富庶甲天下,時人稱‘揚一益二’”(《資治通鑒》,卷259)。李白送朋友遠游,送別了朋友,也放飛了心靈,他以自由奔放的詩的形式張揚著長江文明。
只不過李白詩的長江文明氣息,還加進了不少西域胡人的氣息。李白的族叔李陽冰受托為李白詩集寫《草堂集序》,交代李白的家族為“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暠九世孫”,“中葉獲罪,謫居條支”,“神龍之始,逃歸于蜀”。[15](卷31附錄,P.1443)以李陽冰的身份,這里攀緣權貴的作風或許有之,但家族遷移的路線不必造假。在李白去世56年后,宣歙池等州觀察使范傳正找到李白的孫女,在為李白作《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時,提出李白出生于中亞細亞的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附近),當時屬于條支都督府,唐高宗時為安西四鎮(zhèn)之一。并且記載李白祖先乃“隴西成紀人”,又從李白之子伯禽手疏殘紙中,約略知為“涼武昭王九代孫”,“隋末多難,一房被竄于碎葉”,“神龍初,潛回廣漢,因僑為郡人”。[15](卷31附錄,P.1462)這與李陽冰的說法相吻合。李白有詩云:“安西渺鄉(xiāng)關,流浪將何之。”(《江西送友人之羅浮》)他把安西四鎮(zhèn)之一的碎葉當作“鄉(xiāng)關”,訴說著流浪的滋味。西域碎葉城,是唐高宗調(diào)露元年(679)大將軍裴行儉、王方翼所筑,武則天圣歷二年(699)以阿史那解瑟羅為平西大總管,鎮(zhèn)守碎葉,時在李白出生的前兩年。此后不久,西突厥占領碎葉,解瑟羅率領部民六七萬人遷移到內(nèi)地,李白五六歲時,大概也是隨著這股移民潮到了四川內(nèi)地的。因此,李白中年從長江來到長安之后,他在胡人酒店中感受到童年熟悉的熱烈奔放的氣氛,對酒家胡姬別有柔腸??此鞘住渡倌晷小穼懙枚嗝礊t灑:“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又看那《白鼻騧》寫得何等排場:“銀鞍白鼻騧,綠地障泥錦。細雨春風花落時,揮鞭直就胡姬飲?!边@還沒有進酒店,一進酒店就發(fā)現(xiàn)有如《前有樽酒行》所說:“胡姬貌似花,當壚笑春風。春風舞羅衣,君今不醉將安歸?”這三首詩四次使用“春風”一詞,“春風”簡直是胡姬的代名詞。由于李白的精神深處埋下了胡人文化的基因,他晚年因永王李璘事件流放夜郎,在白帝城得到赦書,返回江陵的時候,寫下了《早發(fā)白帝城》一詩:“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边@里的“還”字很關鍵,讀懂這個“還”字,就讀懂了李白。李白終年61歲,此時的他已經(jīng)59歲,此處的“還”不是還到故鄉(xiāng)川西北的青蓮鎮(zhèn),李白缺乏農(nóng)業(yè)文明中“落葉歸根”的意識,他的家族在青蓮鎮(zhèn)也只是個客戶。這里滲透著胡地客商四海為家的意識,“還”回江南,他已把長江作為自己的精神歸宿了。
從本質上說,杜甫詩是中原黃河文明的產(chǎn)物。杜詩中篇幅最長的一首五言古詩《北征》,70韻140句,是典型的杜甫風格。它寫于杜甫46歲,因在左拾遺任上進諫觸犯了唐德宗,被批準回鄜州探親。此詩一向評價甚高,有所謂“似騷似史,似記似碑……足與國風、雅、頌相表里”之譽。[16](卷3,引《潛溪詩話》中黃庭堅語)把杜詩比擬為經(jīng),就是把杜甫視為“詩圣”。這首詩開頭就采用了“擬經(jīng)”的筆法,學著《春秋左氏傳》的口吻紀事:“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杜子將北征,蒼茫問家室?!倍鸥Φ奈幕?,來自京兆、河洛的中原核心地區(qū)的文化。他認同兩個祖宗源頭:一個是遠祖杜預,一個是近祖杜審言。杜預是京兆杜陵人,為晉朝鎮(zhèn)南大將軍消滅東吳,號稱“杜武庫”;又酷愛《左傳》,將之與《春秋經(jīng)》合并作注,成為“十三經(jīng)注疏”的范本,號稱“左氏癖”。杜甫30歲時,曾親赴墓地,祭奠杜預,作《祭遠祖當陽君文》,以繼承家族的儒家史學為“不敢忘本,不敢違仁”的志向。[17](卷25)杜甫的祖父杜審言,是唐前期格律詩趨向成熟過程中的重要詩人,甚至放言“吾文章當?shù)们巫餮霉伲峁P當?shù)猛豸酥泵妗?。[18](《杜審言傳》)杜甫是把詩當作杜家最高榮耀的,在兒子生日時交待說:“詩是吾家事。”(《宗武生日》)他自我夸耀:“吾祖詩冠古?!?《贈蜀僧閭丘師兄》)杜甫從小家庭作業(yè)當然離不開格律詩的訓練,以致晚年達到隨心所欲的境界。
杜甫的根基在中原,在安史之亂中浪跡天涯,他感受到的是流離失所的凄惶。安史之亂后,他舉家流亡入蜀,49歲在朋友的幫助下,建造了一個并不牢固的草堂于成都浣花溪畔。次年秋天狂風破屋,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遍_頭采用“蕭肴”韻,發(fā)出仰天長嘯的悲愴的長調(diào)。此時他的朋友嚴武還差三四個月未來當成都尹,他還是一個沒有靠山的客戶,因此南村群童無所顧忌地當面搶走他的茅草,他只好“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依杖自嘆息”,流亡的客戶沒有鄉(xiāng)親的救援。這里換為入聲韻,給人飲泣吞聲之感。此后詩人經(jīng)受著長夜苦雨的萬般孤獨,可貴的是他能破解孤獨,表達出一種人文關懷,愿天下寒士能得廣廈千萬間以安居樂業(yè)。這可以說,是客居的孤獨和凄涼,激發(fā)了他普濟天下的“杜甫草堂精神”。特別有趣的是,與李白59歲在白帝城遇赦,歡快地“千里江陵一日還”,“還”到遠離四川家鄉(xiāng)的江陵大為不同,杜甫52歲在蜀中作《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回首中原,簡直歸心似箭:“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襄陽是杜預建功立業(yè)之地,洛陽是杜甫出生地鞏縣的首府,他的還鄉(xiāng)意向是非常強烈的。在還鄉(xiāng)意向上,杜甫詩和李白詩,存在著不同的精神指向。
這里還想補充考證一樁“杜甫與海棠花”的千古公案。杜甫48歲(乾元二年,759年)入蜀,57歲(大歷三年,768年)離開夔州出三峽,在巴蜀地區(qū)居留了將近十年。蜀地向來有“海棠國”的美名,到了蜀地的陸游就對海棠大加贊美:“蜀地名花擅古今,一枝氣可壓千林。”陸游甚至覺得:“老杜不應無海棠詩,意其失傳爾?!盵19]不料杜甫近十年時間,真的沒有寫過海棠詩?!俺o無梅,杜詩無海棠”,是詩史上確鑿無疑的事實。但是宋朝詩人醉心海棠,他們對自己推為“詩圣”的杜甫從未寫過海棠,實在是大惑不解,以致有點失落。王安石賦梅花的詩中這樣解釋:“少陵為爾牽詩興,可是無心賦海棠。”認為杜甫對梅花的趣味壓倒了對海棠花的趣味,還杜甫一個高雅。蘇東坡則游戲筆墨。據(jù)宋代的《庚溪詩話》說,蘇軾流放的時候,常與官妓喝酒,即興賦詩。但色藝俱佳的妓女李宜,卻沒有得詩的榮幸。她在蘇軾即將調(diào)離的筵席上,哭泣求詩,蘇軾出口成章:“東坡居士文名久,何事無言及李宜。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雖好不吟詩。”[20](卷下)作為蜀地詩人的蘇軾,對于杜甫沒有海棠詩似乎并不介意,他不寫由他去吧,我來寫就得了。
不過,更多的宋人是介意的,他們要尋找一個合理的解釋才放心。宋人蔡正孫《詩林廣記》卷八引《古今詩話》說:“杜子美母名海棠,子美諱之,故集中絕無海棠詩?!痹娫捳摴沤?,那么“古”到誰呢?《佩文齋廣群芳譜》說,是宋朝王禹偁詩話,引文是:“杜子美避地蜀中,未嘗有一詩說著海棠,以其生母名海棠也。”[21](《種植部》)這還不夠,因為李白把楊貴妃比擬牡丹,宋人非要造出一個用海棠比擬楊貴妃的故事不可。恰好蘇軾有一首《海棠》詩:“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边@是最好的海棠詩,是經(jīng)得起編織幾個有關花與美人的神話的。于是宋代釋惠洪《冷齋夜話》卷一說:“東坡《海棠》詩: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事見《太真外傳》曰:‘上皇登沉香亭,詔太真妃子。妃子時卯酒未醒,命(高)力士從侍兒扶掖而至。妃子醉韻殘妝,鬢亂釵橫,不能再拜。上皇笑曰:‘豈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耳!’”以后的詩詞屢屢出現(xiàn)“睡海棠”的意象。以睡海棠比喻美人,可見宋人在理學空氣漸濃的時候,還在保留和發(fā)展著晚唐五代以來的那點香艷與風流。應該說,宋人崇杜,因由杜詩無海棠的迷惑與焦慮,引發(fā)了“杜母名叫海棠”的猜測。對于這種猜測,元人吾衍已斥其非:“杜甫無海棠詩,相傳其母名海棠,故諱之。余嘗觀李白、李賀等集亦無之,豈其母亦同名耶?”其實不僅李白、李賀集子中無海棠,元稹、白居易、韓愈、柳宗元的集子中也無海棠。海棠作為詩詞意象,是中晚唐以后的事情。宋李昉等人編的《文苑英華》卷322,收入海棠詩7首,把王維《左掖梨花》改名為《左掖海棠詠》,又把中唐李紳的《海棠梨》是改題為《海棠》,系在王維的名下。如此亂改詩題、張冠李戴,說明宋人刻意要把海棠意象的營構,追蹤至盛唐。李紳用了《海棠梨》的題目,已經(jīng)夠早了,他在中唐與李德裕、元稹同時,號為“三俊”。李紳屬于9世紀,比屬于8世紀的杜甫晚幾十年,李紳尚且在海棠的后面綴上一個“梨”字。《文苑英華》收晚唐薛能、溫庭筠、鄭谷的5首海棠詩,倒是貨真價實。薛能作《海棠詩并序》說:“海棠有聞而詩無聞,杜工部子美于斯有之矣?!翁熘裼啵@此遺遇。”他的七言《海棠》詩,寫得也熱鬧:“四海應無蜀海棠,一時開處一城香。”可見晚唐詩中的海棠才成氣候,至于杜甫的時代,海棠尚未作為引人注目的詩性意象,進入詩人的視野。因而杜甫母親,作為盛唐以前中原的一個女性,又何從以海棠為名?那都是尊崇杜詩的宋人,以幻覺造出的錯覺。至于李白和杜甫,他們詠花,分別注意到牡丹和梅花,詩歌意象史實際上蘊含著詩人的精神史。
在整體性、互動性思路之后,進一步的追求是融會貫通。所謂交融性思路,特點一是交,交接以貫通諸端;二是融,融化以求創(chuàng)新?!吨芤住ぬ┴浴返摹板柁o”說:“天地交而萬物通也。”[22]通就是融,融有明亮、溶化、流通之義,“智者融會,盡有階差,譬若群流,歸于大?!薄23](卷2,引《(晉)王重請義書》)互動力求交融,交融才有整體。將完整把握、細致梳理出來的各種材料,進行定位定性比較挖掘,然后在貫通中進到一種化境,在交融中創(chuàng)造新的學理?!夺屆吩疲骸霸睿煲?,創(chuàng)造食物也?!盵24](卷80,《水部》)中國古人遵循“述而不作”,少言創(chuàng)造,“作”就是創(chuàng)造。唯《釋名》所言創(chuàng)造,最有意思。據(jù)說炎帝是火神,灶間生火,將百物煮生為熟,改變了性質,為人食用,就是創(chuàng)造。這就是說,創(chuàng)造要善于選擇材料,精于調(diào)配,以智慧之火,再造材料的性質,造福于人類。
在交融性的創(chuàng)造思維中,選料和調(diào)配,是不可或缺的前期工序。眾所周知,韓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是先秦時代最后一個大思想家。韓非的學術影響了中國兩千年,雖然帝王們都滿口孔孟,打著仁義旗號,但是骨子里推行韓非的集權專制的法術。韓非講究政治的有效性,批評儒家在亂世里玩弄無用的“仁政”,他認為,慈母出敗子,母親過于慈祥就要出敗家子。所以他是把政治從倫理中剝離出來,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理體系。在先秦諸子中,韓非跟王族血統(tǒng)最接近,是韓國諸公子,但就是他第一個敏銳地以獨立的政治學向血緣關系開刀。誰對王權危害最大?韓非子認為對國王最危險的是同床,是同房,是重臣。他說:國王好色則太子危,國王好外則丞相危。[25](《內(nèi)儲說下六微》,引晉國狐突的話)王后在兒子當上太子之后,顏色逐漸衰老,如果國王好色,喜歡年輕的新寵,就可能因為新寵得子,廢掉太子。因此這時的王后和太子,恨不得國王早死。國王早死后,他(她)們的物質生活、甚至性生活,都可能得到更大的滿足。如果國王不太好色,而勤管外面的朝政,他政治、經(jīng)濟、軍事、外交都懂,丞相和大臣就無所措手足,難免觸犯龍顏,身家不保。韓非的特點是把人性看得太壞,似乎到處都是壞人,需要推行重刑峻法。
韓非當過荀子的學生,這在史書中有明文記載?!妒酚洝だ献禹n非列傳》說,韓非“與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為不如非”[26](《老子韓非列傳》,P.1314)。韓非和李斯都拜過荀子為師,戰(zhàn)國末年三位思想巨頭相聚,實在是學術思想史上的盛事。而且一位儒家大師教導出一位法家大師和一位法家重要的實踐者,已是聚訟紛紜的千古公案。關鍵在于疏理清楚韓非、李斯多大年紀、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以什么樣的姿態(tài)當荀子的學生多長時間?這個關鍵破解了,其他問題也就迎刃而解。然而2000年來,人們找不出材料,也找不到切入口去解決這個思想史的疑案。實際上這個材料就在《韓非子》里,人們卻熟視無睹??梢姴牧现x擇、調(diào)配和激活,對于開拓性的研究何其重要。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追溯一下荀子的生平。荀子是趙國人,50歲到齊國臨淄當稷下先生,“三為祭酒”,“最為老師”。[26](《孟子荀卿列傳》,P.1490)祭酒就是稷下學宮的校長,“三為祭酒”不是說當過三屆校長,而是他出入齊國三次,中間到外面走穴,去秦國拜見過丞相應侯范雎,這說明荀子有“用秦之心”。因為荀子已經(jīng)看清楚,當時戰(zhàn)國列強中唯一有前途的是秦國。他對應侯說,秦國政治體制、干部政策都很好,就是缺了一點儒的思想,“其殆無儒邪”,“此亦秦之所短”,[27](《強國篇》)我來給你補充一下??墒菓顩]有接受,可能由于應侯此時已是自身不保。荀子再返回稷下,就有人利用他與秦國這層關系造他的謠言,使他在齊國呆不下去了。這時楚國春申君就請他去當蘭陵令,這是在春申君八年(公元前255年),秦國應侯也是這一年被罷免。蘭陵是現(xiàn)在山東南部蒼山縣的蘭陵鎮(zhèn),是楚國新開拓的東夷之地。當蘭陵令不久,又有人說荀子的壞話,說他治理好“百里之地”,就“可以取天下”。《荀子》書中說過,商湯王、周文王、武王以百里之地奪天下,*《荀子·儒效篇》及《王霸》《議兵》《正論》等諸篇都有類似的話。所以被人誣陷,他治理的蘭陵縣就是“百里之地”。因此他被春申君解雇,回到老家趙國。兩年后,有人在春申君面前說荀子的好話,荀子再次受聘到楚國當蘭陵令。在第二次去楚國的途中,荀子給春申君寫了一封信。這封信收入《戰(zhàn)國策·楚策》,名叫《癘憐王》,[28]“癘”是一種惡病,長著惡病的人還可憐國王,覺得當國王,比生病還難受和危險。這封信沒有收入《荀子》,卻在《韓非子》中發(fā)現(xiàn)與之大同小異的文章。[29](卷4)以往一些老先生就反復考證、爭辯這篇《癘憐王》的真?zhèn)?,說是韓非子寫的,不是荀子寫的,因為沒有收入《荀子》書中。
中國學者碰到不同版本的文章,就一味地辯論真與偽。這里似乎缺乏一點“調(diào)和鼎鼐,夑理陰陽”的大眼光、大手筆。其實,這里存在著三種可能:(一)確實一真一偽;(二)韓非師從荀子,把老師的文章抄下來作為參考,隨手混在自己的那批竹簡里;(三)荀子授意韓非起草信件,然后經(jīng)荀子修改,寄給春申君。荀子覺得信件初稿是韓非子寫的,就沒有收入自己的集子。韓非起了初稿后,留下底稿。那么,哪種可能性最合理、最可信呢?經(jīng)過仔細地比較勘正,我認為,第三種可能性最大。這篇文章是荀子授意韓非起草,韓非起草后留了個底,開了后來文人“捉刀”都存底備案的風氣。荀子對草稿認真修改之后,才寄給春申君。對此,只要我們仔細比較《戰(zhàn)國策》和《韓非子》兩個文本,起碼可以發(fā)現(xiàn)5條證據(jù):(一)《戰(zhàn)國策》文本刪除了《韓非子》文本里一些具有明顯的法家思想的話,比如“人主無法術以御其臣”云云,法家思想比較極端,被刪除了;(二)采用了一個老儒所特長的“春秋筆法”。韓非文本寫到齊國臣子崔杼殺國君,第一處叫“崔杼”,其他三處都叫做“崔子”,尊稱崔杼為“子”(先生)。到《戰(zhàn)國策》版本“崔子”的稱呼都改了,刪除了兩個,保留的兩個都改成“崔杼”,因為刺殺國君的叛臣,怎么能叫“崔子”呢?孔子修《春秋》,最重視以稱呼寓褒貶,這個傳統(tǒng)荀子是爛熟于心的,不會疏略到以尊稱的“子”來稱呼叛臣,應直稱其名。而且《韓非子》文本的“殺君”,在《戰(zhàn)國策》文本中也改作“弒君”,這都是老儒使用“春秋筆法”改文章留下的痕跡;(三)文中使用的歷史故事是荀子所熟悉,而在韓非其他文章中沒有用過的,可見是荀子授意的。趙武靈王把王位傳授給兒子,自己當“主父”(太上王),誰料大臣把他包圍了100天,他被餓死在沙丘。后來秦始皇也死在沙丘,都在河北濮陽境內(nèi)。荀子是趙國人,這是他少年時代發(fā)生的國家大事。還有一個齊國的故事,齊閔王被叛亂的臣子把筋挑出來,掛在梁上一天一夜痛死了。這個故事不見于歷史記載,卻是荀子去齊國當稷下先生之前兩三年間發(fā)生的事情,可能是他聽到的齊國宮廷秘聞。這些事情如果沒有荀子授意,韓非難以與聞;(四)文章采取“癘憐王”的母題,不是法家的母題。法家是絕對君權主義,哪怕君王壞透了,也只有當起爪牙的份兒;儒者有“王者師”情結,尤其像荀子這樣的老儒,不免對君王說三道四;(五)修改這篇文章之后,荀子興致未減,又在后面加了一篇賦。賦是荀子創(chuàng)造的一種文體,《荀子》里專門有“賦篇”。根據(jù)這5條理由,可以證得《癘憐王》是荀子授意、韓非子起草,最后經(jīng)過荀子修改,寄給春申君的信。《戰(zhàn)國策》是從楚國檔案中發(fā)現(xiàn)此信,《韓非子》又從韓非留下的底稿中錄入。二者都是真,是過程中的真,不同層次上的真。
如果這個考證是可信的,那么就可以接著解開一系列歷史扭結。這封信是可以編年的,時在春申君第十年(公元前253年),荀子第二次到楚國當蘭陵令,既然讓韓非代筆寫信,韓非就已經(jīng)是荀子的弟子了。此時荀子60多歲,韓非子40多歲,李斯20多歲。60多歲的荀子,已經(jīng)是天下第一大儒;韓非還沒有得到秦王政的稱揚而名聲遠播,40多歲還被邊緣化的這位“韓國諸公子”,法家思想已經(jīng)形成體系,但是名氣遠不及荀子,所以他要投靠荀子門下“傍大腕”。曾經(jīng)稷下的荀子,已經(jīng)不是純粹的儒者,沾染了法家思想和黃老之道,懂得帝王之術、甚至懂得兵家之術,所以他并不引導弟子趨向純?nèi)迥且宦贰?/p>
那么,他們在何處聚首呢?在楚國的首都陳郢。楚國在湖北荊州的首都被秦國將領白起攻陷,楚襄王退保于陳,把首都遷到現(xiàn)在的河南淮陽。楚國這個新都,離韓非所在的韓國首都新鄭,離李斯的家鄉(xiāng)上蔡,都是方圓二三百里的距離,水陸交通方便。所以他們是在楚國首都陳郢聚首。時間、地點、年齡就因為一封信的考證,清清楚楚地展示在我們的面前。20多歲的李斯,正是學習的年齡,經(jīng)常在荀子身邊,這從《荀子·議兵篇》中記載荀子與李斯的對話,以及《史記·李斯列傳》記載李斯入秦之前向荀子辭行請教等事跡中,都可以看出。而40多歲的韓非是國王之弟,必須留在韓國首都新鄭尋找從政的機會,他可能一步登天,也可能長期被邊緣化,因而他只能偶爾來陳郢看望荀子。韓非的思想體系已經(jīng)基本形成,法家思想根深蒂固,他向荀子學習,是“傍大腕”,不是將荀子思想作為系統(tǒng)、而是作為一種智慧來學習。
從韓非的書中可以看出,韓非對荀子不是很熟悉。《韓非子》里面涉及的荀子的材料只有一條,燕王噲沒有聽荀子勸告,把國家傳給大臣子之(公元前316年),造成身死而燕國的大亂。[25](《難三篇》,P.228)《孟子》講過燕國這次政治變異,《史記》也記載過此事,但是荀子如果20幾歲去見燕王的話,荀子可是到春申君死后(公元前238年)退居蘭陵著書,兩個時間一對比,荀子非活到100多歲不可,所以這則記載屬于道聽途說,難以相信?!俄n非子》提到春申君,說春申君是“楚莊王之弟”,[25](《奸劫弒臣篇》,P.73)春申君黃歇不是楚國的王族,與楚莊王也相差二三百年,怎么可能是兄弟呢?所以韓非對聘請荀子的春申君也不熟悉,他跟荀子的關系不如李斯那么密切。李斯辭別荀子入秦,在秦王政的父親秦莊襄王卒年,即公元前247年。由此可以推定,韓非、李斯拜荀子為師的時間,是公元前253—前247年,時間總共六七年。
李斯入秦后14年(公元前233年),韓非出使入秦,老同學已經(jīng)十幾年沒有見面了,實在是今非昔比。秦王政讀了韓非的《孤憤》《五蠹》等篇章后,竟然說出這個話:“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恨矣!”要能夠跟這個人一塊來交游我死都值得,這個話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秦始皇那時候是25歲,韓非已近60歲,少年英發(fā)的一代雄主對一個連名字都不知道的糟老頭子,講了這番飽含感情的話,到底是為什么?對幾篇好文章,可以拍案稱奇,至于以死發(fā)愿,古今罕見。以往我們是把《史記》的《秦始皇本紀》《呂不韋列傳》《韓非列傳》《李斯列傳》《六國年表》分開來讀的。如果采取融合性思維,把它放在一起閱讀,我們對秦王政的過頭話就有感覺了。秦王政是什么時候讀到韓非的文章的呢?是他在解決呂不韋和嫪毐事件不久,或者解決接近尾聲的時候。這場少年國王與太后、大臣對決,千鈞一發(fā),嫪毐發(fā)兵要拿他的腦袋,背后還有一個狼狽為奸的呂不韋。20多歲的秦王政是從刀尖上過闖來,心有余悸,痛定思痛,讀到韓非對那些同房、同床、重臣的危害性淋漓盡致的剖析,實在出了一口惡氣,解了心頭之恨。有何證據(jù)表明秦王政是在解決嫪毐、呂不韋事件不久閱讀韓非呢?因為解決呂不韋的事件的第二年,秦國就派兵攻打韓國,索取韓非,第三年韓非就出使入秦。將《史記》相關的本紀、列傳、年表交融起來閱讀和思考,我們就能看透秦王政對韓非子書以死相與的真實心理情感狀態(tài)。
最后,關于韓非之死與師弟李斯的關聯(lián)。人們喜歡引用《史記》所說,李斯以為自己學問不如韓非,出于嫉妒心理害死韓非。韓非使秦的時候,李斯已經(jīng)入秦14年,“官至廷尉”,已是秦國掌管刑獄的九卿之一。一個外國使者要爭奪秦國最高法院院長的位置,談何容易,沒有必要因為一點嫉妒心,就害死當年的同學。李斯坐死韓非的原因是韓非“存韓”,韓國使者要保存韓國,這也是情理中事,何必害死人家?如果以交融性思維總覽東周、秦漢文獻,就可以發(fā)現(xiàn),李斯處事是以自身的生存處境為中軸。他有一種“老鼠哲學”,認為“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26](《李斯列傳》,P.1653)老鼠在廁所就吃屎,在糧倉就吃糧食。四年前,韓國為了緩解秦國入侵的危機,就派鄭國到秦國修水渠工程,以轉移秦國的兵力。這個計謀被發(fā)現(xiàn)是為了“存韓”之后,秦王政就下了“逐客令”,驅逐六國人士,李斯也在逐客之列。他臨行寫了一篇《諫逐客令》,被召回重新任用?,F(xiàn)在好了,又出來一個明顯要“存韓”的韓非,又是李斯的同門,如果不明確劃清界限,恐怕自身不保。他是從保存自己的目的,摘掉自己跟“存韓”的關系,坐死韓非,不然,再在“存韓”問題上跌跟斗,就爬不起來了。李斯這才與說客姚賈搬弄是非,促使秦王政將韓非投入監(jiān)獄。一出手就不可收拾,最后李斯就獄中投藥,毒死韓非。交融性思維的好處,在于它想問題不是一條筋,而是綜合多種材料,統(tǒng)觀多種可能,采取相互質疑、對證、篩選、組合的方式,還原歷史現(xiàn)場和生命的秘密。綜上所述,韓非子研究的不少千古謎團就如此解開了。
文學地理學是一個值得深度開發(fā)的文學研究的重要視野和方法。地理是文學的土壤,文學的生命依托,文學地理學就是尋找文學的土壤和生命的依托,使文學連通“地氣”,唯此才能使文學研究對象返回本位,敞開視境,更新方法,深入本質。所謂“三條研究思路”,探討的是方法論問題。中國最早講“方法”,是墨子。這位出身百工的“草根顯學”領袖,言理不離制造上取方取圓的方法。如《天志中》所說:“夫輪人操其規(guī),將以量度天下之圜與不圜也,曰:‘中吾規(guī)者謂之圜,不中吾規(guī)者謂之不圜?!且脏髋c不圜,皆可得而知也。此其故何?則圜法明也。匠人亦操其矩,將以量度天下之方與不方也,曰:‘中吾矩者謂之方,不中吾矩者謂之不方?!且苑脚c不方皆可得而知之。此其故何?則方法明也?!盵30](卷七,《天志中》)如此講方法,就是孟子所說“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了。孟子是以“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為說的,這就連帶上建造房屋、制造器物了。如果說文學地理學是個大房子,那么四大領域三大思路,就是這座大房子的四大開間三級臺階,完整有序地引導我們登堂入室,建構我們文學地理學四大開間三級臺階的學理體制。
[1]周易正義·系辭上[G]//十三經(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79.
[2]鄭樵.通志總序[M].北京:中華書局,1987.1.
[3]王充.論衡[M].四部叢刊本.
[4]朱熹.朱子語類[M].四庫全書本.
[5]楊慎.詞品[M].四庫全書本.
[6]脫脫,等.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7.12711.
[7]朱彝尊,于敏中.日下舊聞考[G].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782.
[8]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M].日本寬文本.
[9]班固.漢書[M].顏師古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3452.
[10]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M].北京:中華書局,1983.251.
[11]黃宗羲.宋元學案[M].光緒五年龍汝霖重刊本.
[12]戴震.孟子字義疏證[M].北京:中華書局,1982.21.
[13]歐陽修,等.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960.
[14]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56.6247.
[15]李白.李太白全集[M].王琦注.北京:中華書局,1977.
[16]趙翼.甌北詩話[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28-33.
[17]杜甫.杜詩詳注[M].仇兆鰲注.北京:中華書局,1979.2216-2217.
[18]劉昫,等.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4999.
[19]陳思.海棠譜(詩下)[M].香艷叢書本.上海國學扶輪社排印.
[20]陳嚴肖.庚溪詩話[G]//丁福保.歷朝詩話續(xù)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173.
[21]李漁.閑情偶寄[M].上海:上海雜志公司,1937.120.
[22]周易正義·泰卦[G]//十三經(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28.
[23]釋灌頂.國清百錄[G].上海:大綸頻伽精舍,清宣統(tǒng)三年,民國九年(1911,1920).
[24]歐陽詢.藝文類聚[G].四庫全書本.
[25]韓非.韓非子[M].陳秉才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228.
[26]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2008.
[27]荀況.荀子[M].清王先謙荀子集解本.
[28]劉向.戰(zhàn)國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567.
[29]韓非.韓非子集解[G]//國學整理社.諸子集成:五.北京:中華書局,1954.76-77.
[30]墨翟.墨子[M].孫詒讓墨子間詁本.
(責任編輯:吳 芳)
ThreeResearchMethodsofLiteraryGeography
YANG Yi
(1. Department of Chinese, University of Macau, Macau; 2. Institute of Literary Studie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2, China)
Literary Geography provides a way to clear research methodologies for analysis of the multilayered structure of literary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a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field that draws much from various disciplines. First of all, the integrative thinking of Literary Geography opens a large space for thoughts over the vast territory of China. Meanwhile, the integrative thinking has a very high spreadability, connectivity, and integrity, hence is conducive to reconstructing the course of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Secondly, the interactive thinking of Literary Geography is to study cultural types, ethnic classifications and cultural lay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nity through uniqueness, cross-references, inter-reflections of features and inter-explanations of meanings, rather th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solation. Thirdly, the combinative thinking of Literary Geography seeks new ideas and new practices through amalgamation. In conclusion, Literary Geography provides new research perspectives and methods for literary studies.
Literary Geography; integrative thinking; interactive thinking; combinative thinking
2012-06-09
楊義(1946-),男,廣東電白人,澳門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古典文學、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
I0-03
A
1674-2338(2012)04-0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