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寧
(遵義醫(yī)學院外國語學院,貴州 遵義 563003)
作為目前我國翻譯界討論的一個熱門話題,譯者主體性受到越來越多翻譯研究者的高度重視。譯者主體性關注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強調(diào)譯者在翻譯活動中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而譯者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解構主義及其翻譯觀中又有獨到的闡述。從解構主義翻譯觀來審視譯者主體性的發(fā)揮,可以為譯者主體性提供一個新的研究視角。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了解解構主義翻譯觀,首先還得從解構主義談起。解構主義誕生于法國,興起于20世紀60年代中期,作為一股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解構主義是對以邏各斯中心主義為基礎的結(jié)構主義和形而上學思想的批判和否定,其特征為懷疑性和消解性。1967年,德里達出版了《語音和現(xiàn)象》、《論文字學》和《文字與差異》,這三本著作成為解構主義理論形成的主要標志。
解構主義思想于20世紀后期滲入翻譯界,給翻譯理論帶來了極大的沖擊,使得人們用新的理念考察已有的翻譯理論。德里達再三強調(diào)解構主義與翻譯密不可分,他認為翻譯“更應被看做語言對源語文本的不斷修訂,是對源語文本所有可能性理解的延異和置換,是一種隱匿在場的活動?!盵1]161解構主義翻譯觀的獨到見解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該理論消解了原文的中心地位,強調(diào)譯文所起的重要作用,把譯文提升到與原文同等重要的地位。解構主義翻譯觀認為譯文決定原文,如果沒有譯文,原文將無法存在;決定原文生命的不是原文自身的特性,而是譯文本身的特性;德里達聲稱“是翻譯文本書寫了我們,而不是我們書寫翻譯文本。”(Translated text writes us,not we write the translated text)。[2]45原文是對某一概念或事物的闡釋,因而也是譯文,從這個意義上講,譯文和原文之間的關系是平等互補的,是一種‘共生’的關系。其次,解構主義翻譯觀以更加開放的態(tài)度看待原文文本,否定對原文文本整齊劃一的解讀,文本沒有終極意義。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把文本比做一個蔥頭,“是由很多層(或?qū)哟巍⑾到y(tǒng))構成,沒有心和內(nèi)核,也沒有隱秘和再簡約的本質(zhì),只有無窮層的包膜,所包著的只有它本身表層的統(tǒng)一”。[3]10因此,巴特在闡釋文本與譯本、作者和譯者的關系時甚至宣稱“作者死了”。根據(jù)他的觀點,文本一旦生成,文本的語言符號便開始起作用,讀者通過對文本的解讀理解文本的意義。這樣,文本便成為一個客觀存在的事物,便成為一個敞開著的、開放式的文本,不同的讀者,不同的譯者對同一文本會有不同的解讀。此外,解構主義翻譯觀還以一種辨證的、動態(tài)的和發(fā)展的眼光來審視翻譯。德里達提出‘延異’概念,并將這一思想運用到文本解讀當中,認為文本的意義始終處于一種‘延異’的狀態(tài),即意義總是存在時間上的推延和空間上的差異之中,換言之,文本的意義總是存在于一種不確定性的狀態(tài),文本沒有終極意義。因而,翻譯并不是對原文的簡單機械的復制,任何一個譯者要想找到與原文最恰當?shù)奈ㄒ蛔g文的想法只是一個永遠不能實現(xiàn)的美夢。從另外一個角度說,這一思想也為譯者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供了依據(jù)。
關于譯者主體性,不同學者由于研究的著眼點和研究的視覺不同,對其定義和內(nèi)涵的界定也不盡相同。首先要弄清楚誰是翻譯的主體。翻譯的主體問題是隨著人們對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所扮演的身份、地位和作用等問題的深入思考而逐漸展開的。貝爾曼指出,譯者的翻譯目的、翻譯動機、翻譯立場、翻譯方案、以及他所采用的翻譯方法都使譯者成為翻譯中最活躍的因素,譯者所譯出的“每一個字都成為了一種誓言”。[4]75袁莉認為,“當我們把翻譯文本看作是融入譯者的主觀審美意向和歷史存在的一種自足的藝術創(chuàng)造產(chǎn)物時,便意味著我們必須要面臨關于翻譯主體性極其能動空間的提問…,譯者是唯一的主體性要素”。[5]402-406而楊武能則認為文學翻譯的主體應包括作家、翻譯家和讀者。許鈞在對“主體”問題研究做了一番綜述之后把譯者視為狹義的翻譯主體,而把作者、譯者和讀者作為廣義的翻譯主體。[5]11顯然,我們這里討論的翻譯主體主要指的是譯者。其實,關于譯者主體性的問題,自有了翻譯活動以來,國內(nèi)外的翻譯家和翻譯理論家都有所論及,只是沒有明確提及這一概念。古羅馬翻譯家認為,翻譯的主要目的不是“譯釋”,也不是“模仿”,而是與原文“競爭”,譯者可以凌駕于原作者之上。持這種觀念的翻譯家中最突出的代表就是西塞羅,他把翻譯分為“解釋員”式翻譯與“演說家”式翻譯。蘇聯(lián)著名翻譯家科爾涅伊·丘科夫斯基指出,只要譯者具有天賦的才能,他就會把原作的藝術特色創(chuàng)造性地再現(xiàn)出來。[7]19,189中國古代的彥宗提出“八備”說,指明譯者所應具備的條件。茅盾也認為,好的翻譯就像原作者用另外一國文字寫自己的作品,這樣的翻譯需要譯者發(fā)揮工作上的創(chuàng)造性。[8]376基于以上回顧,我們可以對翻譯主體及譯者主體性作一簡要界定,翻譯主體即翻譯活動的發(fā)出者、策劃者,翻譯活動的主體性即翻譯主體的主動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譯者是翻譯活動的主要主體?!白g者主體性是指作為翻譯主體的譯者在尊重翻譯對象的前提下,為實現(xiàn)翻譯目的而在翻譯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主觀能動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譯主體自覺的文化意識、人文品格和文化、審美創(chuàng)造性?!盵9]21-26
語言結(jié)構主義翻譯觀強調(diào)原文的中心地位,把翻譯研究的焦點主要集中在語言層面上的轉(zhuǎn)換,強調(diào)譯文與原文的“對等”,要求譯作對原著的忠實。誠然,這種翻譯觀注重翻譯實踐中的客觀因素,為翻譯活動和翻譯研究提供了一個客觀的參照標準,然而,正是這一研究視角過分強調(diào)翻譯的客觀決定因素,從而忽視翻譯中的主觀因素——譯者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與此相反,解構主義翻譯觀消解了原文的中心地位,關注譯文及譯者的積極作用,強調(diào)譯文和譯者的重要地位。認為譯文同原文一樣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提出“譯者操縱文本”、“譯者擺布文本”和“抵抗式翻譯策略”等主張。這些觀點和主張將譯文受原文遮蔽的狀態(tài)中解脫出來,將譯者從仆人的身份中解脫出來。
解構主義理論家抨擊傳統(tǒng)邏各斯中心主義,聲稱不能機械地認為原文是一個穩(wěn)定而封閉的系統(tǒng)。能指與所指之間存在著差異,原文的意義不可能固定不變。解構主義翻譯觀甚至認為,決定文本意義的,并非原文,而是譯文。譯文是原文的來世,譯文使原文得以生存。譯文與原文之間并非模仿與被模仿的關系,而是一種相互依存的共生關系。上述翻譯思想為充分發(fā)揮譯者主體性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原文文本意義的不確定性即開放性正是譯者表現(xiàn)主體性的場所,它能激發(fā)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對原文進行創(chuàng)造性解讀,并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譯文。在翻譯過程中,譯者并不僅僅是被動地接受原作品的信息,他總會帶著某種如認知、審美等期待解讀文本,自然會打上譯者自身的個人興趣、知識、經(jīng)驗、文藝修養(yǎng)、欣賞水平等主觀因素的烙印。譯者帶著這些主觀因子參與文本解讀,沉浸在具有開放性的原文文本的對話與交流之中,譯者的主體性就會得到最大限度的彰顯,所產(chǎn)生的譯文既繼承了原文的血脈,又在新的譯文語境中獲得了重生。
德里達杜撰出“延異”這一概念術語,延異意味著區(qū)分、延擱、播撒。德里達從拆除現(xiàn)實的在場為切入點,消解了形而上學的基礎和邏格斯中心主義。德里達認為符號不存在同一性,能指和所指之間存在難以愈合的差異性,意義因差異得以擴張,文本在差異中獲得發(fā)展。在空間上,符號總為其他符號所限定,離不開其它與之相異的符號;從時間上看,符號總是推延所指的在場,沒有恒定不變的意義。德里達認為原文本自身并不統(tǒng)一和完整,存在多重意義,所以在翻譯過程中,對原文的任何解讀和翻譯都不可能窮盡其可能的意義。由于解構主義的“延異”觀提出原文沒有固定的意義,這就為譯者主體性的發(fā)揮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持。在翻譯中,原文本的意義有待于譯者去解讀,去挖掘。同樣,由于原文沒有恒定不變的意義,翻譯中要想做到譯文與原文的絕對忠實是不可能的事情,也是不必要的事情。這就打破了譯文從屬于原文的翻譯觀,也打破了長期以來譯者從屬地位的觀念束縛,讓譯者獲得解放,譯者也不再隱身,而要從翻譯的后臺步入前臺,同時也獲得了一定的自由。憑借自身已有的知識水平、已有的經(jīng)驗結(jié)構和審美情趣創(chuàng)造性地閱讀原文,創(chuàng)造性地書寫譯文,使譯者主體性得以最大限度的發(fā)揮。
解構主義翻譯消解了原文的中心地位,打破了結(jié)構主義語言學影響下的翻譯觀。反對以封閉、靜止的態(tài)度看待原文,強調(diào)文本的動態(tài)性和開發(fā)性。主張以辯證、動態(tài)和發(fā)展的觀點看待翻譯。為翻譯實踐和翻譯研究提供新的理論視角,為譯者主體性的發(fā)揮提供新的理論依歸。在解構主義翻譯觀視野的關照下,譯者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到更大限度的發(fā)揮,正因為譯者對原文本的創(chuàng)造性解讀和闡釋,原文本才獲得新的生命,才得以永久傳承。
[1]Gentzler Edwin.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Shanghai: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Gentzler Edwin.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Studies[M].New York:Routledge,1993.
[3]Barthes Roland.Style and its image,in Chatman,S(ed),Literary Style:Asymposium.NewYork:Routledge,1971.
[4]Berman Antoine:Pour une critique des traductions:John Donne[M].Paris:Gallimard,Paris,1995.
[5]袁莉.關于翻譯主體性的構想[A].張柏然,許鈞.面向二十一世紀的譯學研究[C].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6]許鈞.“創(chuàng)造性叛逆”和翻譯主體性的確立[J].中國翻譯,2003,(1).
[7]譚載喜.西方翻譯理論簡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8]陳???中國譯學理論史稿 [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9]查明建,田雨.論譯者主體性—從譯者文化地位的邊緣化談起[J].中國翻譯,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