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孝偉
(吉林醫(yī)藥學院,吉林 吉林市 132013)
隨著當前自殺、暴力傷害等現(xiàn)象的日益增多,人們對生死觀的缺失及教育問題逐漸開始關注。盡管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有了很大的發(fā)展變化,但不可否認的是,傳統(tǒng)的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世俗文化仍然是當今中國人思想中最有影響力的部分,考察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傳統(tǒng)生死觀,認真分析其利弊,對于我們建構(gòu)科學的生死觀有著重要的意義。
從正統(tǒng)來看,儒家思想不是宗教,但是儒家思想有其獨特的與實踐緊密結(jié)合的終極關懷,不可否認的是,對于生死問題的思考是任何一個有生命力的意識形態(tài)都要關注的問題。儒家的生死觀,簡單來說就是樂生、安死。
所謂樂生,就是珍重生命,就是肯定生命的價值。儒家認為人是宇宙間最為珍貴的,荀子說:“水火有氣而無性,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生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既然人的生命最寶貴,那么就必須尊重生命,積極進取,充分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儒家提倡保全生命,修身養(yǎng)性,頤養(yǎng)天年,孔子曾講過“君子有三戒”,在不同的年齡段要注意容易傷害身體和生命的事情,少年戒色,壯年戒斗,老年戒得。人要愛惜自己的生命,不做無謂之犧牲,子路夸耀自己的勇氣時,孔子就批評他說“暴虎馮河,死而不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比寮覍ι淖鹬嘏c愛護不是單單對自己的,也是對他人的。儒家反對傷害人生命的活動,比如孔子就特別反對當時以奴隸殉葬的做法,甚至反對用人偶殉葬。《孟子》中記載孔子曾經(jīng)很憤慨地說:“始作俑者,其無后乎?”儒家也反對給人民帶來莫大傷害的戰(zhàn)爭,精通射御的孔子對衛(wèi)靈公說“軍旅之事,未嘗學也”。孟子對梁襄王說“不嗜殺人者能一之”,以及儒家“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都充分地體現(xiàn)了對生命的珍視與尊重。對于人生的價值所在,儒家的說法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币簿褪钦f,儒家所追求的人生價值不是物質(zhì)生活欲望的滿足,而是高尚的道德情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功業(yè),以及有價值可以澤被后世的文章。此德、此功、此言的核心,就是仁,就是以生命弘揚仁。儒家認為人生的終極價值就在于對仁的不懈追求、體認和實現(xiàn)。
所謂安死,就是對于死亡的坦然面對。儒家早期對于死亡是回避的,子路問孔子關于死的問題,孔子回答說“未知生,焉知死”,不過我們可以推斷孔子對于死的體認大概應該是“死生有命”,這是論語里面孔子學生子夏所說的話,應該是體現(xiàn)孔子思想的。避而不談并不能消除人們對于死亡的恐懼,恰恰相反,人們之所以恐懼,往往就是因為不了解和疏離感。因此后來儒家對于死亡也有了比較深入的探討和說明,楊雄在《法言》中說“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終,自然之道也”,劉基說“人不可以不死者,勢也”,王夫之則說“生之于死,成之于敗,皆理勢之必有”。儒家對于生死提出了一氣轉(zhuǎn)化的解釋,陳淳說:“死生無二理,能原其始而知所以生,則反其終而知所以死矣。蓋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為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此天地所以生人物之始也。人得是至精之氣而生,氣盡則死,得是至真之理所賦,其存也吾事,則其沒也安。始終生死,如此而已。自來生之前是理氣,為天地間公共之物,非我所得與。既凝而生之后,始為我所主,而有萬化之妙。及氣盡而死,則理亦隨之一付之大化,又非我所能專有,而常存不滅于冥漠之間也?!奔热凰朗遣豢煽咕艿淖匀灰?guī)律,對死也就不必恐懼,坦然面對和接受是最好的選擇,正如張載所言“存,吾順事,沒,吾寧也”。
儒家重生的主張,實際上體現(xiàn)了對生命意義的追求。當我們發(fā)現(xiàn)生活的過程就是我們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過程時,當我們體察到社會性生命和精神性生命可以在某種意義上延續(xù)我們的生理性生命時,那么,即使人生是一次困頓的族程,我們?nèi)匀灰d歌載舞,把它走得多姿多彩。人對于現(xiàn)實生命的最高價值追求,并不是物質(zhì)上的富足,或者事業(yè)上的成功,真正的人生意義,在于對于真理的追求之中。當然,這種真理并非是已經(jīng)為現(xiàn)實所驗證了的與客觀事實相符合的主觀認識,不是現(xiàn)實事物本身已有的客觀規(guī)定。這種“需要并值得人們?yōu)橹畩^斗終生、甚至不惜貢獻生命而去爭取的真理,是一個神圣而偉大的目標,其中必然體現(xiàn)著人們的某種理想和追求,寄托著人們對于未來莫大的美好期望?!币虼耍@種真理,不可能求諸于外,而只能從人本身出發(fā)去求得。儒家的生死觀也可以幫助我們樹立起尊重生命的觀念。對于生命的尊重,不單單是對于人的生命的尊重,而應推而廣之,是對一切生命的尊重。這種尊重并非泛愛或博愛主義,而是人的社會性的本來要求。也許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很難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畢竟人是以自我為中心來進行生活的,但是人們卻不能不受到他的類屬性的影響與制約。也許他并沒有意識到如果人不尊重其他人的生命、其他形式的生命,那么其他人或其他形式的生命承載者也不會尊重他的生命,但他仍然會遵照這種意念來行事,會產(chǎn)生對于生命的尊重感和認同感,不僅僅是對自己的,也是對他人的生命、人類的生命甚至其他形式的生命。
首先,要理解生命并認識死亡。生命與死亡是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對于生命的理解有助于認識死亡,反過來,正是由于對于死亡的認識才能使我們更真切地感覺到生命的意義。生命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對于生命的理解不能僅僅停留在生物學意義的層面。馬克思曾經(jīng)強調(diào)我們所談到的人“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但卻進一步深刻指出人的本質(zhì)在于社會關系的總和,也就是說人的生命還包括人的社會性生命,人是處在各種社會關系之中扮演著各種社會角色的人,在各種各樣的社會生活中豐富和完善社會性生命的意義。人更是精神性的生命,這是人能夠?qū)崿F(xiàn)對于自然和自我超越的唯一途徑。帕斯卡曾說:“人不過是一根脆弱的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蘆葦……因此,我們的全部尊嚴就在于思想?!毕啾热怏w生命,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更在于社會性生命和精神性生命之中。從社會性生命和精神性生命角度出發(fā),才更加容易理解生命中的挫折、失敗、痛苦等等負面狀態(tài)。要正確認識死亡,要知道死亡究竟是什么,它為什么會發(fā)生,會有怎樣的結(jié)果,不僅是要認識到死亡是人的生理性生命不可避免的最終歸宿,人終有一死乃是自然規(guī)律,同時也要認識到,正是因為有了死亡,才更加凸顯生命的意義,人才會更加的珍視生命。正如別爾加耶夫在《死亡與永生》指出的:“如果在我們的世界里沒有死亡,那生命就會喪失意義?!?/p>
其次,要尊重生命同時正視死亡。從生物學意義上來說,所有人乃至所有生物的生命都是一個有限的不可逆的單向過程,一旦結(jié)束就不可能重新來過,對所有生物來說其生命都是唯一的,都是同樣珍貴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別。對人類而言,肉體生命是社會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唯一載體,失去了肉體生命,社會生命和精神生命便無法繼續(xù)和完善。從社會生命和精神生命來說,人類對于自然和自我的超越都體現(xiàn)著真善美的原則,人做為人類中的一員,構(gòu)筑相互關系的基礎和原則應當是自由和平等。恰如簡愛對羅徹斯特所言:“我的靈魂跟你的一樣,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樣!……彼此平等——本來就如此!”要正視死亡。雖然我們已經(jīng)知道死亡無可避免終究要來,但人在死亡面前并不是被動等待,人無需對死亡低下高昂的頭顱,恰恰相反,如果我們真正了解了死亡的價值和意義,我們就可以坦然面對個體生理性生命的必死宿命,并以此激起我們對于生命和生活的追問與反思,產(chǎn)生更加積極的價值取向和行為選擇,進而力圖以社會性生命和精神性生命的形式去超越死亡。
再次,要熱愛生命并力圖超越死亡。正是由于生理性的生命是如此珍貴的唯一,而社會性生命和精神性生命是我們從有限到無限的唯一途徑,因此我們要熱愛生命。對于生命的真正的熱愛顯然并不局限于對于肉體生命的貪圖與愛護,更在于如何賦予生命以意義,如何讓有限的生命超越死亡的拘囿。如果生命僅僅是個體的生理性存在,那么,對死亡認識得再充分,面對死亡再坦然,又有何意義?正是因為生命不僅僅是個體意義上的存在,同時也是個人與社會的統(tǒng)一、個體與類的統(tǒng)一,社會性生命與精神性生命賦予了人超越個體的意義,是人類個體突破有限進入無限的形式。從社會性生命意義上說,個體生理性生命的死亡實際上是類的延續(xù)的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社會本身的新陳代謝是社會正常發(fā)展的必然途徑。正如馬克思所說:“在人類,也象在動植物界一樣,種族的利益總是要犧牲個體的利益來為自己開辟道路的,其所以會如此,是因為種族的利益同特殊個體的利益相一致,這些特殊個體的力量,他們的優(yōu)越性,也就在這里?!睆木裥陨险f,個體生理性的死亡并不完全意味著精神的消滅,那些優(yōu)秀的、富有意義的精神性生命可以通過社會中的其他個體不斷延續(xù)、發(fā)展和完善,這也是人類的文化能得以不斷發(fā)展的原因。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別爾嘉耶夫.論人的使命[M].張百春譯.上海:學林出版社,2000.
[3]高清海.高清海哲學文存[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4]丁建波,王萍.論現(xiàn)階段科學的生死觀[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17-22.
[5]黃艷紅,何細平.當代大學生生死觀教育的基本內(nèi)容探析[J].教育與職業(yè),2012,(3):56-57.
[6]肖東.談當代學生中的生死觀教育[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2,(5):40-41.
[7]郭榮君.儒家生死觀的現(xiàn)實關懷與超越追求[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2).
[8]張鵬.儒家生死觀對生命教育的意義[J].教育評論,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