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文言文教學,可以促進學生語文知識與能力的提高,可以弘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因此,教師對于文言文的教學必須突破“教師講、學生背”的注入式教學模式。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文言文中感受、理解、欣賞的能力。下面我就以《小石潭記》為例,談談信息技術在文言文教學中的作用。
文章的創(chuàng)作背景是柳宗元參與王叔文的政治改革,由于改革失敗,王叔文被殺害,而他則被貶官至永州。此游記是柳宗元所寫的山水游記系列之一,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游記。柳宗元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風景的描繪中。我教這一課時,就是把它作為“一切景語皆情語”的范文來啟發(fā)、引導學生理解這一獨特思路的。
培養(yǎng)語感,必然要增強學生對文言語言的感受力。在朗讀環(huán)節(jié),我播放了古樸優(yōu)雅的古箏曲為背景音樂,讓學生快速融入到文章特有的意境中。只有學生真正讀懂了課文,才能在學習中,積極主動地去思考、想象。隨后,我在學生理解了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想象文中凄清的氛圍,借助信息技術的多方位展示,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教學中,我以“小石潭為何會吸引柳宗元”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展開討論,經過網絡合作、探究,學生自然歸納出小石潭的特點。在教學的最后環(huán)節(jié),我運用信息技術展示了其他的一些游記散文,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分析。通過了解寫作背景,學生更加體會到作者的從“樂”到“凄”,從而理解作者的情,與之產生共鳴。
總之,但凡文章都是言志抒情的,然而文人雅士皆不屑于直言其志和情,而他們的心聲我們又分明聽得真切,即使“猶抱琵琶半遮面”,我們也能略見他們的倩影。于是,情語成了景語,景語也就是情語了。教師在文言文教學中,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幫助了“情”與“景”的比翼雙飛,從而可大大提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