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仿洪小品》:明朝的那些碎煩事兒

2012-04-29 11:43:20陸春祥
西湖 2012年8期
關鍵詞:考核

朱國楨心中一定是將洪邁稱做尊敬的老師的,因為《仿洪小品》就是直接模仿洪邁的,只不過,朱也有自己的創(chuàng)新,他從一個當事人的角度(內閣首輔),將明朝的那些碎煩事兒一一鋪陳,治亂興衰,韜略權謀,凡人趣事,奇人異事,鬼神怪異,雜記評論,談仙論道,史海鉤沉。官愛讀,民也愛看。茶余飯后,讀著說著,可樂可樂!

壹明世宗,農科所里野心多

明世宗經過充分的思考,決定在西苑設立一個農業(yè)科學研究所,級別為副部級,派民政部副部長做西苑農科所的所長,一名司長直接管理研究所的各項事情。

這個農科所共有耕地七十多畝,每年聘用臨時干活的農夫五十人,管理農事的老人四名,騾夫八人。蓄草場十六頃,草料由御馬監(jiān)供給。農科所使用的各類農具,各類綜合用房,都由建設部門專項建造。農科所的所有收入,都要由民政部建立檔案,納入管理范圍。

我沒有看到更多的記載,但我可以推想出世宗建立這個農科所的四點深深野心。

第一,鍛煉身體。說實話,國家一年的財政收入還是蠻可觀的,國家的錢不就是我皇家的錢嗎?錢多有什么用?身體才是最重要的,比如像我們做皇帝的,辛苦程度可想而知,皇帝為什么短命的多?人人皆知的原因我就不去說了,那沒有多大意思,傳宗接代的需要嘛,要那么多的女人干什么?因此,我是非常注意身體鍛煉的。建立這個西苑農科所,最大的好處是,我經常可以來做一些體力活,趕著牛犁著田,感覺很好,那種感覺跟我用人的感覺沒什么不同,只要牛聽話,聽我的指令,我讓它往東,它絕不往西,那么,我就會給它好的草料吃。

第二,以點知面。這個研究所,每年不可能收支平衡,絕對要財政撥款,那我也不是純粹閑得慌,搞個研究所玩玩,我不是這樣的。我設立這個研究所,主要想自己體驗一下農事的艱辛。每年我一定會花一些時間來這里,從播種到收獲,幾個關鍵的節(jié)點,我都會來看下,目的也很清楚,從一可以知十,知百,知天下,無農不穩(wěn)啊!我還想知道,這個研究所如果研究出什么先進的技術,我們就可以向全國推廣,治國最大的事情,就是要讓農民吃飽飯,肚子不餓,他們才會聽你的,他們才有力氣去干別的事情,否則免談。

第三,鍛煉干部。和平時期的干部管理,有時候要遠遠難于戰(zhàn)爭時期,我祖先那個時候,大家心都很齊,目標也明確,隊伍好帶。而一旦進入建設時間,舒服的日子過久了,人必定會生懶惰,整天沉迷于吃喝玩樂,不事稼穡,時間久了,那些官二代官三代,甚至連最基本的東西都不會,麥苗和韭菜都分不清楚,都不知道米是如何生產出來的,這樣的干部如何能對農村工作進行具體的指導呢?農村情況一點都不了解,完全空對空。而且在農民中也沒有威信,這樣,我們國家的形象就會大打折扣。我想通過這個研究所,讓一些高級干部,適當的時候都去體驗,還要以此為機會,在各自管理的范圍內,建立各級巡撫體驗點、知府體驗點、知縣體驗點,把到基層去作為各級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據之一。

第四,保護農田。我皇家都要如此開墾土地,如果將全國可以耕種的土地都拿來耕種,我想,只要人們稍微勤快點,生活一定沒有大問題,但前提是,農民必須要有足夠的田來耕種。我的想法,各地要以西苑為榜樣,多墾地,多墾好地,還有,那些被壟斷掉的,掌握在大戶手中的地,也要注意使用價值,杜絕無節(jié)制的土地擴張,絕對不允許無限制開發(fā),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絕對不允許無緣無故征用老百姓的土地,不能亂拆遷,我分封的除外。更重要的是,要讓那些地得到生產的最大化,種糧種草,六畜興旺。

嘉靖皇帝在位四十五年,有幾點是得到充分承認和肯定的:比如減輕租銀,還地于民,鼓勵耕織,體恤民情,勤于政務。

這個西苑農科所,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他皇帝任期內的一個亮點吧。至少它比我們有些所謂的領導責任田什么的,要實在多了。

貳明宣宗,農夫是個好老師

顯然,明朝皇帝重視農業(yè)還是有傳統的。

明宣宗陪皇太后祭拜完成祖、仁宗的陵墓,回程的時候,看見路邊田中有耕地的百姓,就親自下田,問長問短,并且三次將干活農民的工具舉起來察看,還記錄下農民所說的話,交給各位大臣看。

我們來看看宣宗的民情日記。

庚戌暮春(1430年),我們祭拜兩皇陵回來時,經過昌平的東郊,看見路邊田間有一個農夫,一直低著頭在耕地,不抬頭張望,也不停下來休息,我就很奇怪。我問他:你為什么這么勤勞呢?農夫回答我說:勤勞是我的職責,我們做農民的,不勤勞還能做得好農民?(內心獨白:是啊,我做皇帝的,不勤勞還做得好皇帝?)我又問:那也應該有休息和娛樂的時間?。克卮鹫f:農夫對于田地,春天時要耕種,夏天要除草,秋天谷物熟了要收割,這三項都必須勤勞,有一件事情或有一個過程不勤勞,這一年的收成就不會好,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呢。如果收成不好,那我們全家就會挨凍受餓,我怎么敢偷懶呢?(內心獨白:我做皇帝的,如果不勤勞,那也要耽誤國家大事呢?。┪矣謫柕溃耗嵌炜梢孕菹⒘税??農夫說:冬天來了,我就要為皇帝服徭役了,這也是我的職責呢,不敢怠慢的。(內心獨白:有這么好的百姓,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做皇帝呢!必須做好皇帝?。?/p>

我又問他:老百姓有多種職業(yè)可以選擇,像你這樣一年四季都辛苦,為什么不換一種職業(yè)呢?做士、做工、做商人,差不多會稍微輕松一點吧?(內心獨白:我是真想體諒他?。?/p>

農夫回答我說:我的祖父、父親都是務農的,等到了我這一輩,我也不能改變這一點。況且我們這個地方,沒有從事士與工的人,我也不知道他們的情況。不過呢,商人還是有一些的,但據我了解,那些商人也很辛苦,他們都非常勤勞。比如,從事長途運輸的人,如果不出二三百里,遠的也要一個月,近的十天才能回家一次,但是,他們所賺到的錢也最多只有十分之二三,少的只有十分之一,也有些賺不到錢而完全賠本的,那些人只好關起門來,整天提心吊膽,不知如何過日子呢!這些商人,長年辛苦,一年到頭呆在家里的時間也只有十分之一,我雖然務農,假使沒有水災旱災,又能勤快一些,一年的辛苦勞作,可以夠兩年的吃穿之用,雖然過的是緊日子,但一年也就不用擔心了,而且早晚都可以和父母妻兒團聚在一起,因此,我不愿意隨意改變我的職業(yè)。(內心獨白:真是有些感動啊,人人都活得不容易,我還以為只有我做皇帝的累人呢?。?/p>

聽了他的話,很有些觸動,我想,這是一個盡職本分守法的好公民啊。于是我賞給了他不少的食物。我又問他:你平時觀察到的,難道只有商人的辛苦嗎?還有沒有其他的?

農夫回答我說:我知道的實在太少了,我曾經到縣城服徭役,偷偷觀察縣里的兩個長官,一個寅時(早晨三時到五時)就出來工作了,直到酉時(下午五時到七時)才回家,盡心盡職地做事,從來不偷懶,唯恐老百姓不滿意他的工作。這個人升官后已經調走很久了,我們這里的老百姓直到今天還很想念他,沒有忘記他。另外一個官,早上太陽老高了才拿著一本書出來坐著辦公,太陽西斜就回家喝老酒抱老婆去了,老百姓的喜樂哀傷,他從來不過問,這個人后來被罷了官。此官后來還來過我們縣里一次,大家都將他視為路人。這兩個官是我親眼所見的,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內心獨白:都說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是老百姓。我如果不好好做皇帝,那天下的老百姓也同樣要罵我?。。?/p>

我聽到這樣的話,非常感慨,一個平常農夫,他的話雖然質樸和純真,但句句在理,這個農夫真是個活生生的好老師??!這難道不是周公所教導我們的那樣,不要貪圖安逸嗎?我又送了這個農夫很多東西,并且把他的話都給記了下來。

宣宗察農情,問農事,想不到問出了這么多的事情。有農情,還有國情,有民情,更有官情。

可以想見的是,這份日記被作為一號文件下發(fā)以后,官員們一定會受到莫大的震動。

叁年終考核,相貌胡子業(yè)績一把抓

大明規(guī)定,官員都要進行政績考核,京官是六年一次,京外官是三年一次,有關部門會根據官員任職期間的理政情況嚴格核查。但仍然有不少怪現象出現。

陜西省領導葛端肅,到京城去見中央組織部長,組織部長一看葛的考核檔案上寫著:年紀大了,而且有病,應該免職。葛領導就請求組織部長,您看我身體不是很健康嗎?年紀又不是很大,我要求留任。組織部長說:這個考核結果是由你們省政府報上來的啊,你自己難道不知道?葛回答說:因為負責考核的同志工作地所處偏遠,許多情況與記載的有些出入,如果只根據材料就決定人的命運,這是不符合實際的,而現在,您見到了我本人,應該知道是個差錯,當然,我是主管領導,這個差錯責任都在我,我不可以讓那個小官員受冤枉的,所有的責任都由我來擔。

組織部長聽了葛領導的話,很受感動,他說:有哪一個領導能在我們組織部的公堂里自已坦承工作失誤?由此看來,葛同志應該是一個賢能的官員啊。

我覺得明朝對官員的考核,相互牽制,對官員的日常行為應該是有制約的。布政使是一方的主要領導之一,而他的考核居然要由他的部下來負責,這個部下居然對他的情況不太了解,不熟悉人的考核,應該是很有好處的,那就是能夠公正,以局外人標準評判。另外,中央組織部長,親自擔任考核官,也有一種權威性,嚴格把關,以防蒙混過關。

用人部門在組織考核時,要的就是公正,而不能以貌取人。

山東副使賈俊,只有五十六歲,但頭發(fā)全白了,而且,他又不太講究修飾,整個臉部表面看上去很是臟亂差。負責考核他的官員,都是來自紀檢監(jiān)察部門,這些官員對他的印象很不好,自身形象這么不注意,還怎么做領導?于是要彈劾他。一位考核組官員問他了:賈同志,您今年年紀多大?。抠Z回答:我年紀已相當大了,今年有八十二歲了。官員聽了默不作聲,他心想,哎,這個老賈,明明只有五十六歲,為什么要說八十二歲呢?百思不得其解。

賈的同事們也不理解,就問他原因了,賈說:那些考核的人不是都認為我老了嗎?要罷免我,那我索性就多報一些,以了卻他們的心愿。

當然,考核組長還是知道賈的真實情況的,也知道他很有才能,所以就保留了他的職位。后來,賈俊憑他的才能做到了國防部長。

人的長相有顯年輕的,也有顯年老的,十幾二十來歲的小青年頭發(fā)照樣可以全白,因此,頭發(fā)白實在不應該是考核不合格的理由。但是,年齡的事,對官員來說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坎,有人開玩笑說,現在需要保密的不是女人的年齡,而是官員的年齡。

新聞報道里常常出現官員改年齡的奇聞:有十四五歲大學畢業(yè)的神童,有十三四歲參加工作的童工,有入黨志愿書都沒有填過的黨員干部,有還是預備黨員的黨委委員。在湖南郴州官場,一個眾所周知的傳聞是,原紀委書記曾錦春,為了繼續(xù)做官,把自己的年齡改小了兩歲。也許他理由十足:我真想為黨和人民多工作兩年啊,對于這些心術不正的官員來說,在位,什么都有,不在位,什么都不是,難怪,他們會去改年齡,寧愿把哥哥改成弟弟,寧愿回到母親的肚子再晚出生兩年甚至N年。石家莊騙官書記王某將造假發(fā)揮到了極致,簡歷顯示,她不僅12歲參軍,而且12歲還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醫(yī)院的藥劑師。最新的消息是,山西河津市有個薛姓官員,居然改了十次年齡!

因此,像賈副使這樣報大年齡的官,是很少見的,除非是下崗工人,為了盡早拿到退休工資,那就將年齡弄大吧,越大越好。

是不是所有的官員都要考核?這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后宮里那些太監(jiān)、宮女,其實都是有級別的,這些如何考核呢?我還沒有看到過這樣的資料,估計只憑他們主子的滿意程度,滿意了就繼續(xù)干,不滿意就換掉,如果犯錯什么的,甚至會丟性命,因此,也不必啟動考核這樣的繁復程序。

那么,和一些重要崗位(比如掌握國計民生甚至國家命脈的)相比,有一些崗位特別是文職崗位,如何考核呢?大學里大部分是由學生給老師打個分,也就是他的教學水平如何而已,并不全面。

1497年,弘治十年,又要考察京官五品以下的官員了。這個時候,一批講讀學士,就向皇帝提建議了:我們這些人,都是五品以下的,按理都在考核之列,可是,皇上,您看看我們的工作是什么呢?我們平時負責的都是講讀寫作之類的事情,并不負責錢谷、刑獄、簿書等具體的公務,況且,我們給您上課都數十年了,我們水平的好壞,您是一清二楚的,對我們這樣的干部進行考核,真是有些浪費了,完全沒有必要。

哎,你還別說,真是在理呢,孝宗皇帝于是批準了這個請求:那你們這一系列的干部,就不參加考核了。

大概人都有怕被評判的心理,平時工作生活多自在啊,想說什么就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可是,一到年底,來個年終考核,考核什么呢?無非是評個等級唄,但好的等級總是有名額限制的,不可能人人都優(yōu)秀,于是,矛盾就來了,最好你們合格我優(yōu)秀。于是,各種各樣的考核故事或事故就發(fā)生了,古今一樣,官員要考核,非官員也要考核,只要你是皇家公家養(yǎng)的,那一定要進入考核的序列,否則,我拿什么來管理你呢?

講讀學士經過皇帝的批準可以不用考核,但絕大部分逃不過考核的準尺,因為,在中國,無論古今,考核,或者被考核,它都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一個很大的產業(yè)呢。

肆邊角料呢?朱元璋反腐一劍封喉

有個曾經守邊的將領曾經對朱國楨說了個事,令他義憤填膺而又無可奈何。這是典型的下級忽悠上級,或者邊將忽悠皇帝的事情嘛。

邊將守邊關,天經地義的職責是保衛(wèi)祖國,保衛(wèi)祖國按我的理解有兩層意思:一是保國家的平安,不讓外敵侵犯;二是保邊境老百姓的平安,如果邊關不穩(wěn),那里的百姓則無法生活。

但是,守邊關的重任就在邊關的將士身上,將領的素質決定了一切。明朝的邊疆萬里長,太長了也難管理,有時經常聽說邊將殺平民報功,人所共知的事,上級如何考察?說不定也是為了應付考核呢?長久無戰(zhàn)事,你的政績如何體現呢?而消息又不是那么靈通,誰能查得清楚是侵犯的來敵還是平民呢?反正殺的都是外國人外族人。

這還算好的,更有讓人跌眼鏡的例子呢。有時有投降的蒙古人,身體強健,又能說幾句漢語的,就留為家丁,讓他們改穿漢服。而那些老弱的以及言語不通者,就把他們另外集中起來,高墻深鎖,嚴加看管,并讓他們保持原來的飲食、發(fā)式、服裝。一旦邊境有事,或者打了敗仗,就拖出去斬首,或三五個,或十余個,砍下頭往上報,上級一查驗,哎,都是真的蒙古人的首級哎,邊將因此不但逃掉了罪職,而且還有功,有賞,這樣的做法,竟然從來沒有人懷疑。

讀者都非常明白,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做法,明顯的作弊,大大的欺騙。這樣的結果我們馬上就可以引發(fā)聯想:

第一種,不利于皇帝掌握國家外交政策。一個國家和另一個國家的關系,就如一個村里一戶人家和另一戶人家的關系一樣,村里有強勢的,有弱勢的,有村長,還有其他村領導,鄰里的關系有好的,也有一般的,還有交惡的,關系非常復雜,如果兩家關系好,那是睦鄰友好,今天你家新摘的菜,會送一碗到我家,明天我家買了兩斤糖,會送幾塊到你家,兩家互相幫助,互相關照,絕對不會發(fā)生言語或者肢體的沖突。但是,明明兩家關系非常好,你卻要說他家對我們家不敬,經常犯邊,報告給家長,家長就會很惱火,以致于判斷失誤,甚至大動干戈,邊將常殺平民,就會給國家假情報,造成兩國關系緊張。

第二種,國家安全存在嚴重的隱患??偸怯腥藖韴蠊?,皇帝就會認為他的邊關將領實力很強,常勝將軍,從而在國防事務上有所松懈,大軍如果長久疏于訓練,一旦發(fā)生戰(zhàn)事,那些異族就會長驅直入,因為,小打小鬧的邊將其實不堪一擊,到那時,為時已晚,這樣的事,歷史上也不是沒有發(fā)生過。

性質再往嚴重些說,整個軍隊也會因為弄虛作假,而戰(zhàn)斗力大大下降,從而出大的亂子。

那些邊將的上級,或者上級的上級,未必不知道這樣的內情,然而他們卻很平靜,他們絕對不會報告給什么人。朱國楨書生一個,氣憤是自然的事了。

對于這樣的事,真的是防不勝防。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應該說是個鐵腕人物,尤其是在治理腐敗方面。

明朝開國之初,朝廷命令各縣鄉(xiāng)制作軍衣。有個鄉(xiāng)長叫章叔良的,工作非常認真和仔細。鄉(xiāng)里按分配到的衣料制作完后,章多了個主意,他將剩余的邊角料布用來縫軍衣的衣襟,并且將管理和縫制人員的姓名寫在上面,也就是說,他那個時候就考慮到了,每件產品要保證質量,責任一定要到人,如果質量有問題,一查工號,馬上就可以知道責任是誰了。其實,章還有一層深意,別人都不理解,他深深地知道朱皇帝是個極認真的人,要想騙他實在不容易,他也知道,公家的東西半分半厘都不能沾手,他還聽說了,有的地方有的人,將多余的邊角料拿回去做各種衣物,但他不這樣干,他將所有的邊角料全部用上。

朱皇帝就是這么細心,這些軍衣運到京城,他就檢查了,質量問題自然重要,但他關注的是,那些邊角料到哪里去了?他下令,凡是將邊角料貪污拿回家的,查到一個,處罰一個,處罰的結果是永遠充軍。結果是,每縣都有被充軍的人家,唯獨章叔良管理的這個鄉(xiāng),沒有人出事,因為他們把所有的邊角料都用上了,都可以查到出處。皇帝很高興,大大嘉獎了章鄉(xiāng)長。

表面上看,章叔良是免禍,但實質上他是有效防范。這樣的有效防范給我們的啟發(fā)很多。

公私分明。能將公私分明的,實在是不那么容易的。當官不發(fā)財,請我也不來。十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那各級官員,理論上每月的薪俸是極其有限的,國家的財力還遠遠沒有到可以一下大面積地發(fā)給官員那么多的薪酬,因此,我們看到的聽到的,往往是官員的財產和他的實際收入不相符,大大的不相符,法律上有一個名詞,叫“不明財產”,財產的不明,大部分出現在公私不明上,公私不明,或者公權私用,那么就會招財進寶了。朱皇帝太知道這中間的界限了,于是制定了近乎極端的殘酷刑罰,什么剝皮充實啊,炮烙啊,太多了。

制度嚴厲。這應該是所有一切的前提,這種制度一定要讓人害怕,害怕到他哪怕做一次也不敢。在開國之初,百廢待興,如果不用重典治吏,那么可以想見的不僅是人心的渙散,更是紀律的拖沓,任意枉為,魚肉百姓,如果民都不聊生,那么離下一次的揭竿而起已經不遠了。制度的高壓下,人就會感到一種壓力,當壓力成為一種自覺的行動并且化為日常的行為準則時,所謂的廉政教育也就落到了實處。

朱皇帝大大嘉獎章叔良,無疑是一個強有力的號召,他在全國范圍內樹起了一面廉政為公的旗幟,大家都來學習吧,這樣的人才是我們大明需要的。

伍“走轉改”,公安局長周甘是個好榜樣

時間往后倒推三百多年,這樣的場景還是可以上報紙頭版的。因為這是一個明代的縣領導下基層“走轉改”途中活生生的實踐案例。

浙江樂清縣東邊有個叫左原的村莊,村中有口非常深的古井。正值冬季,天少下雨,井中水位很低。

一個很平常的早上,幾個姑娘嘻嘻哈哈,擔著水桶去井中打水。打水其實也是個技術活呢,一般的程序是,用繩子吊著水桶,慢慢放到井里,然后反轉水桶猛扎一下,水就貯滿了,然后提上來,要一定的力氣才行,影視中常見這樣的鏡頭。不過,這一天卻出了點小意外,繩子在放桶的時候突然斷了,水桶一下子就掉進了深井。

哎呀,麻煩,我們還要回去燒水做飯呢,姑娘們很著急!這個時候,恰好一男青年經過井邊,他毅然脫去衣服,跳到井中去撈水桶。沒想到的是,桶還沒有撈上來,突然轟隆一聲巨響,井石崩塌了,井很深,石頭很多很重,人們認為那男青年一定壓成了粉末。姑娘們都嚇呆了,只好含著淚離開。

三天后,縣公安局長(縣尉)周甘到左原村走訪調查,考察工作。當地群眾就向他反映了這樣一件事。周局長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見義勇為事件,一定要好好挖掘和宣傳一下。于是,他來到了事發(fā)地點,圍著井口仔細觀察,對見義勇為青年深表同情,要求隨行工作人員,一定要好好安葬他。他馬上召集有關人員,開始清理現場,挖了很長時間,都不見尸體。忽然,營救人員聽到了一種聲音,大家都很害怕,認為是男青年的鬼魂,周局長立即說:是他還活著,我們必須趕快救他。周為了讓營救人員加快速度,還主動現場激勵:我拿出一年的工資,誰出力就獎給誰!在金錢的刺激下,救援速度明顯加快。不一會,男青年的頭就顯露出來了。

正當大家認為大功即將告成的時候,又發(fā)生了意外,井石又開始松動滑落,搶救的人嚇得要逃。周局長急中生智,臨時調整救人方案,用木板加固井壁,還把救人的獎金提高了一些,大家于是再拼命相救。

長時間的施救,周局長是空著肚皮在指揮,下屬送來飯讓他吃,他推辭說:我一定要等著把人救活后才吃飯!

太陽落山了,井里一片黑暗,營救人員點起蠟燭繼續(xù)干,最后,在幾百人目光的注視下,那男青年被救了上來。大家都歡呼了起來,認為是個奇跡。

朱國楨在《仿洪小品》卷二十二中,飽含深情地記載了這件事。

陸春祥就事論事并結合當下現實評論道:

一、 左原村風淳樸,助人為樂見義勇為已成生活常態(tài)。助人為樂有多個層次,此謂雷鋒先生說的,做一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女青年擔水出了麻煩,男青年助人為樂,但在冬季,要脫掉衣服,下到深不見底的井里撈桶,這個難度還是大的,而且還有危險,然而男青年奮不顧身,這里,首先要感謝的是那無名氏男青年,他的精神高度,遠遠超出佛山“小悅悅”事件中見難而不救的那些無名氏??梢韵胍姷氖?,雖是揀桶之小事,但這樣的風氣形成,卻需要時日。

二、 周局長深入基層。一般的縣領導,如果不是什么很特別的事,比如到先進村去打打前站,因為過幾天大領導要來視察,一般很少會深入到村。但周局長不是,他深入基層,基層才能聽到真正的民聲。

三、 周局長體恤民情。他聽到男青年撈桶而被壓這樣一件事,敏感度很高,立即決定要厚待他,這樣的決定是瞬間作出的,是周領導平時一貫的作風所決定的,對待人民群眾要像冬天里的烈火那樣溫暖。而不是像有些領導那樣,在鏡頭里,裝裝樣子,送一袋米兩桶油到貧困戶家里,也要跟著一大群的媒體記者,唯恐人家不知道。

四、 周局長厚德。在救人途中,事情幾經轉折,他都臨危不亂,并且指揮有方,他沒有再向上級匯報,他將自已的工資拿來做激勵獎金,我還沒有聽說過,從古到今也沒有聽說過。只聽說過,礦難發(fā)生時,有副礦長跑進礦去臉上抹成黑狀跑出來,假冒在現場,聽說過拿國家大把的錢去平息事態(tài),進而推卸責任。這些人都不能和周局長比。他沒有唱高調,他只是在按他的基本道德做事,這樣的德比我們有些人厚多了?!耙欢ㄒ讶司瘸鰜聿懦燥垺?,真是讓人感動得要落淚。

周縣尉救人,對周縣尉本人來說,是平常事一樁。不過,好人好事,總是有人提起的,記掛的,積德的,當然還會流芳百世的。

陸考試,沒有一毛錢關系也是你死我活

文人寫書,自然少不了寫關于考試的事情。

考試有多難?只要看看錄取名額就知道了。第一第二第三,狀元榜眼探花,都只有一名,后面的二甲,也不會錄取很多,即使是鄉(xiāng)試,也是難度極大,就是縣試,考個秀才都挺不容易的,有的書生胡須都考白了,還是個童生,文學作品里,這樣的人多了去了。

我的家鄉(xiāng)老分水縣就有一個唐朝狀元,狀元叫施肩吾。其實,他只是個進士,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施肩吾以第十三名的優(yōu)秀成績和另外28人榮登進士榜。一個遼闊而欣欣向榮的大唐,沒幾把刷子,想從數千均帶著必勝信心的考生中勝出,根本就不可能,可見難度。因此,進士也是不得了的事情。

所以,范進中舉,他才會有那樣的舉動,實在是不容易。

于是,考生與考生無形中也形成了競爭,考試就是你死我活的事情。

甲乙兩秀才是很要好的朋友,都因為攻讀《春秋》而聞名鄉(xiāng)里。秋季大考的前一天晚上,他們兩人同床而睡。甲秀才等到乙秀才睡熟之后,偷偷取出乙的行李,找出用來謄寫試卷的考試筆,把筆尖全部截掉??荚嚨臅r候,乙秀才抽出毛筆用時,發(fā)現筆毛全部禿了,大為驚訝,只好用打草稿的筆來代替,但是寫起來又粗又黑,墨跡浸濕了試卷一大片,卷面非常不整潔。他向鄰座求助,又都被拒絕,乙秀才失聲痛哭,想想自己幾年的努力要毀于今天了,幾乎想要棄考退出。疲倦打盹的時候,乙秀才忽然感覺到有人在背后指著他說:寫。再看那禿筆,忽然完好無損了,他一邊疑惑一邊不停地抄,寫完以后,又變成了禿筆。交卷后走出門來,甲秀才問他:你考得還好嗎?乙說:沒有什么特別的好,只是剛剛做完試卷罷了。甲秀才面紅如赤,就搬到別的房間去睡了。第二天,甲秀才沒有進入下一輪考試,而乙秀才不僅考取了第一名,緊接著還中了進士。

乙秀才似乎有神助,但故事情節(jié)還是合理的,心理作用有時具有強烈的暗示性,不管怎么說,卷子一定要答完整,考官終究是以文章的好壞為標準的,卷面非常重要,但絕對沒有文章重要,我想,這大概是乙秀才能考上的原因。

至于甲秀才這樣的人,他的理解絕對狹隘,他只盯住他的好朋友,他好像還不知道考試是在一個大平臺上比較的,拉下了乙,你也不一定能上。此所謂損人不利已。

損人不利已的事情太多了。也許是我不好,你也別想太好的心理在作祟吧。

美國人前些時間,一定要通過一個什么法,目的就是讓人民幣升值,連他們自己的專家都說了,咱美國的經濟不景氣,和中國幣沒有關系的,損了人卻不利己??墒?,那些議員們不聽,堅持認為中國錢損害了他們。我們的有關部門又說了,那你們多賣點東西給我們啊,我們十分愿意化錢,十分愿意買你們各類產品,可是,他們又說,這個不能賣,涉及國家科技,那個不能賣,涉及國家機密。

昨天,我碰到一位朋友,他是中層領導,他說很郁悶,為什么呢?年終考核的時候,有一些人給他打了“不稱職”,而不稱職的票數多了,那是要被找談話的,甚至還有落任的危險??赡芎退墓ぷ魉接嘘P系,但是,有些人的評判標準不是工作,如果真是工作不稱職,那也算了,更多的是人事紛爭,你得罪過我,你和我不是一路人,那么,對不起了,我就要打你“不稱職”,縱然,這個“不稱職”和他一毛錢的關系也沒有,即使他調離了,也輪不上你啊,但,“不稱職”還是要打的。

因此,總有一些人的心理和甲秀才是一樣的,也因此,暗算人的事也就層出不窮了。

宋代端拱年間,有一年的狀元是梁灝。這個第一名本來應該歸古成之,古是什么人呢?他是宋朝廣東省的第一位進士,號稱“嶺南首第”,以文章見長,政治也很有成效,胸懷大略。當時,有兩個叫張賀、劉師道的人,嫉妒廣南人超過他們,晚上一起喝酒的時候,偷偷在古的酒中放了啞藥,結果第二天,皇帝宣布成績:第一名,古成之!哎,這古成之居然發(fā)不出聲來,不能答應,宋太宗大怒,將他趕出去,再舉他人登第,這個事故于是造就了前面的故事。后來,宋太宗搞調查研究,知道了這回事情,要將張、劉兩人繩之以法,成之卻替他們辯護,說沒有這回事。皇帝于是更加敬重古成之了。

啞藥的成功,是因為張劉們知道臚唱的規(guī)矩,點名不應,隨即取消資格。而古成之的寬容和大度,即便遭人暗算,他也很無所謂,學問在自己的腦子里,第一名第二名真的無所謂。

但事實上,第一名和第二名完全是兩回事。如果比賽,冠軍總是春風得意,功成名就,而那一屆的亞軍都不太有人會記得。每一年的高考狀元更加了,更多的體現在商業(yè)行為上,雖然有很多的禁止,但仍然有人喜歡打狀元牌,不亦樂乎。至于眼下最熱最難的各類公務員招生考試,故事更多。

前些時山西出現了第一名被第二名取代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由于第一名的抗爭,最終事情解決圓滿,第一名如愿以償,將第一名設置各類關卡的相關人員也得到了相應的處罰。而最近一個第一名被第二名取代的事情,卻沒有那么幸運,第二名被取消,但第一名還是沒能錄取,原因是,我們可以不錄取第二名,但我們?yōu)槭裁匆欢ㄒ浫〉谝幻??講道理?人事的江湖上是沒什么道理可講的,不錄取就是不錄??!

更有搞笑的在后頭。

紹興人范春,有文學之才。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他參加考試,試卷謄完后,他拿著自己的卷子,再校對一遍,很是得意,今天發(fā)揮得不錯,至少可以考個解元。正在此時,突然狂風大作,一下子把他的試卷刮到了天空中,飛啊飛,再也找不到了。范春只好丟棄筆墨,退出考場,嘆息說:命中注定??!

一則《事業(yè)單位公招驚現2.2分進資格復審》的帖子,使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成為了輿論熱點。在該縣2011年事業(yè)單位招考中,一名考生以2.2分的筆試成績進入資格復審(筆試滿分為100分),一時引來眾多非議,甚至有網友懷疑這屬于“蘿卜招聘”。記者調查后得知,這是殯儀館的尸體修整和火化崗位,屬冷門職位,報考該職位的只有3人,而真正參加筆試的只有兩人。第一名61.8分,第二名2.2分。而據對第二名的考生了解后得知,他在殯儀館長期做編外員工,考試因不懂答題規(guī)則而造成這樣的局面。

我不知道安岳縣最后的錄取結果,但是,這個2.2分考生絕對要比范春運氣,至少他進入了面試。范春卷子飛走了,功夫自然白費,任何解釋都沒有用;而那個2.2分考生,不論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中,都存在著極大的機會。

所有的這一切,我都把它們當作事故,因為它完全具有事故的非正常性特點。

關于考試的有趣事故仍然在繼續(xù)。一定還會更精彩。

柒朱說陸評,短章五則

1.李紳和嚴嵩

李紳的《憫農詩》家喻戶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但他為官后馬上變了一張臉。一餐的耗費多達幾百貫,甚至上千貫。他還特別喜歡吃雞舌,每餐一盤,耗費活雞三百多只,院后宰殺的雞堆積如山。與李紳同一時代的韓愈、賈島、劉禹錫、李賀等,無不對其嗤之以鼻。

嚴嵩的惡也是婦孺皆知。然而史載他曾經也極有聲望,不但詩和文章寫得好,而且為人剛正,很有風骨,在鈴山曾隱居讀書九年。

陸布衣曰:人之初,性本善?抑或,人之初,性本惡?兩者皆有可能。不過,李紳比嚴嵩幸運,因為人們只記住了李紳的善和嚴嵩的惡。然而,歷史卻不會因為某個人而斷章取義的。

2.戴鵲

朱國楨真是害得我不輕。

他在卷二十九《鳥之屬》中,開頭丟下一句“鳥之孝者名曰戴鵲”后就什么也不寫了。孝是傳統,我很想把它搞清楚,這可是鳥類活雷鋒呢。

能在鳥類孝史上有地位的,只有烏鴉?!墩f文解字》都這樣寫:烏,孝鳥也。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它們會反哺,老烏鴉跑不動了,待在家里,小烏鴉們會找來吃的,報答養(yǎng)育之恩。

沒有戴鵲,堅持找。《辭?!分小按鳌弊珠_頭的,有兩只鳥戴菊鶯,戴勝;“鵲”字開頭的也有兩只鳥:鵲鴝,鵲鴨。這四只鳥,都沒有說它們是孝子,朱國楨那個時候,全中國都普遍找得到這些鳥兄弟們。

忽然想起有“鵲橋”一說。七月七,鵲鳥們會銜接為橋,以渡銀河。是不是做好事也可以稱做孝的呢?我想是可以的。戴鵲,偏正結構,重點在鵲,只有這樣解釋了。

戴鵲啊,你在哪里呢?我們人類孝的隊伍中需要你助威呢!

3.名譽頭銜

朱國楨統計過:宰相領使最多者,唐楊國忠,領四十余使,元燕帖木兒,領五十余使,又元人曰:我官銜半版寫不盡。

我不知道楊國忠的四十余個職位,到底是妹夫賜給他的呢,還是一些民間團體拍他馬屁請他兼職的。但現實中這樣的虛職還是不少,一般的領導不兼?zhèn)€三五個數十個,那就顯得不重要,報載某省一副省長身兼臨時機構組長之類的職務二百多個。

濫賜官爵,虛職滿身,形式內容有所變化,骨子里人浮于事、華而不實的本質卻一點未變。

4.推舉酒

明武宗南巡經過保定,酒量頗大的巡撫伍符設宴款待。君臣二人玩抓鬮賭大杯酒游戲,恰巧武宗輸了,很不高興,連罰伍符好幾杯,以至于伍醉倒在地,匍匐爬到臺階前,武宗大笑,引以為樂。

保定知府王蕖看不下去了,挺身而出:伍符年老不經罰,我來請求代替!武宗斜眼看他:區(qū)區(qū)小官能喝幾杯?王蕖回答說:我雖然敵不過天子,但遠遠超過巡撫大人。武宗聽了很高興,親手倒三大杯賜他喝下。事后,伍符對王蕖表示感謝:今天我差點沒命了。因此想要推舉王蕖,王卻說:這是推舉酒,聽起來看起來都不雅,人們會議論我的。最終還是推辭了。

陸布衣曰:官場上的人想升官,目標雖然一樣,手段卻各有不同。酒友、棋友、牌友、球友,都是不錯的途徑。王蕖不做推酒的官,還算有自知之明,但肯定會有不少人背后罵傻的。

5.三不寶

明朝嘉靖年間的郭文通,因多次剿賊寇建立功勛,被提升為廣東肇慶府同知。

郭曾經有言:我這個人把三件東西不看作寶貝,一是官,二是錢,三是命。

朱國楨曰:不把官位當寶貝,那是高士;不把錢財當寶貝的,那是清士;不把性命當寶貝的,那是圣賢豪杰。

陸布衣曰:官也可以當寶貝,一定要倍加珍惜;錢財也可以當寶貝,一定要取之有道;性命更要當寶貝,一定要妥善保護,那是革命的前提。切忌為了前面兩個寶貝而丟了第三個寶貝

本文所引材料按順序索引如下:

1. 《卷一?西苑農壇》;

2. 《卷六?陵祭》;

3.《卷八?兩佐伯》、《卷八?增年待劾》、《卷十?講讀學士免考》;

4.《卷二十八?報功之弊》、《卷十七?免禍》;

5.《卷二十二?主梅溪詩》;

6.《卷七?爵筆》、《卷十?館長》、《卷七?闈中定命》;

7.《卷九?焦嚴終始》、《卷二十九?鳥之屬》、《卷九?使相》、《卷十一?代罰》、《卷十一?三不寶》。

猜你喜歡
考核
內部考核
童話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 11:53:22
“表里不一”如何識別——富平增強考核洞察力
當代陜西(2019年13期)2019-08-20 03:54:18
考核偏向:錯把經過當結果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2:02
思政課“翻轉授課”式考核改革實踐審思
創(chuàng)新完善機制 做實做優(yōu)考核
當代陜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40
發(fā)揮考核“指揮棒”“推進器”作用
當代陜西(2018年12期)2018-08-04 05:49:08
師德考核“ 量化”實踐與思考
輔導員(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1
展演期間基本功考核
影劇新作(2017年4期)2017-03-22 05:47:21
如何考核院長是難點
公立醫(yī)院 如何考核?
正安县| 电白县| 剑川县| 西盟| 中江县| 紫金县| 新余市| 盘山县| 三台县| 鹿泉市| 长寿区| 农安县| 贵德县| 襄垣县| 木兰县| 五大连池市| 金沙县| 青河县| 甘谷县| 滦南县| 安塞县| 琼结县| 璧山县| 姜堰市| 河北省| 城固县| 合山市| 平阳县| 志丹县| 荥阳市| 花莲市| 景德镇市| 沁水县| 邹平县| 米林县| 扎鲁特旗| 新化县| 温泉县| 和静县| 全南县| 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