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鍇
【摘要】“任務驅(qū)動法”是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它是以信息處理為核心,以學生為主體對象,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本文通過“任務”設計的四個方面,論述了“任務驅(qū)動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任務驅(qū)動法
二十一世紀,信息技術作為一門獨立的新學科,走進了中小學的校門。它實踐性強、極富創(chuàng)造性、具有明顯的時代發(fā)展特點。“任務驅(qū)動法”是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它研究教學的出發(fā)點是,抓住信息技術學科的特點,以信息處理為核心,以學生為主體對象,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整合的技能,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自學能力、理論聯(lián)系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
一、“任務”設計要有明確的目標
“任務”教學法的關鍵,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jù)學習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每一個學習模塊的內(nèi)容細化為多個容易掌握的“任務”,把教學內(nèi)容巧妙地設計隱含在單個的任務中,讓學生以完成任務的方式領會學習的核心內(nèi)容,來實現(xiàn)總的學習目標。
1.“任務”要有層次感
“任務驅(qū)動”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關鍵是要注意如何選擇合適的任務作為目標,總的原則是,教師根據(jù)所學內(nèi)容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知識層次等客觀因素來綜合考慮。在設計“任務”時,要始終以學生的角度考慮,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來設計每一個模塊,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來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也就是說要“任務”要有層次感。
2.“任務”設計要注意分散重點、難點
學生掌握知識是一個不端積累的過程。因此,教師在設計“任務”時,每個任務中涉及的知識點不宜過多,最好不要有兩個以上的重點、難點,過多會增加學生學習的難度;任務的規(guī)模宜小不宜大,規(guī)模過大,會偏離“任務驅(qū)動法”的本意;前后任務之間能有一定的聯(lián)系是比較理想的,但不要強求,否則也會加大難度。任務是手段,便于學生學習、掌握有關的知識、思想和方法才是“任務驅(qū)動法”的目的。一般不提倡設計一個統(tǒng)領全局的任務,而是要注意由點到面,逐步介紹各知識點。一開始先讓學生有所了解,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熟悉以及相關知識的積累后,再深入理解,然后適時地加以概括和總結。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認識、運用有一個逐步深入的“螺旋式”上升過程。
二、“任務”的設計要具有可操作性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創(chuàng)造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的課程?!皩嵺`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教學中,讓學生親自上機動手實踐遠比聽老師講、看老師操作要有效得多。實踐證明,信息技術課的理想教學環(huán)境是“單人單機”,學生上課的最佳過程是邊聽講(或邊看書)邊操作。通常,教師對知識進行講解、演示后,關鍵的一步就是讓學生動手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知識、技能。因此,教師在進行“任務”設計時,一定要注重“任務”的實踐性,要設計出只有通過上機操作才能完成“任務”,是用非計算機手段難以實現(xiàn)的。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1.初級探索階段
學生通過努力不僅解決了當前的任務,更為后續(xù)任務的探究創(chuàng)造了條件,同時學生因此獲得探索的成就感,進一步激發(fā)起自主探究的積極性。
2.布置的任務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難度
如果設計的“任務”太難,學生會產(chǎn)生畏懼心理,不敢去進行嘗試,這樣會增加教學的難度。如果“任務”太容易,學生很輕而易舉就完成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降低。所以教師一定要把握分寸,對學生的認知水平充分的了解,滿足各層次學生學習的需要。
3.任務必須有明確的可觀察、可評估的目標
任務必須有明確的可觀察、可評估的目標,便于學生朝著一個明確的方向進行努力,也便于任務完成后的評估。
三、“任務”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特點
首先,“任務”設計時要注意學生特點、知識接受能力的差異。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甚至同一年齡段的學生,他們接受知識的能力往往會有很大的差異。教師設計一個好的學習任務,應該能適應不同的學生,并能引發(fā)學生思考,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進行“任務”設計時,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充分考慮學生現(xiàn)有的文化知識、認知能力、年齡、興趣等特點,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漸進等原則,做到精心設計好每一個“任務”。因為“任務驅(qū)動”教學法是要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掌握知識,“任務”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因此,“任務”的設計至關重要。對于新內(nèi)容或一些有難度的“任務”,教師最好能事先演示或給出清晰、詳盡的操作步驟,便于學生自主學習。
四、“任務”的設計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思維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任務”設計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從各個方向去解決問題,用多種方法來解決同一個問題,注重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與輔合思維相結合的能力,防止思維的絕對化和僵硬化。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產(chǎn)生大量疑問、不受固定模式約束的能力,還要鼓勵學生學會大膽猜想、判斷,并將其猜想作為邏輯推理的一種形式和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一種重要手段,幫助學生克服思維定式。同時,培養(yǎng)能力、領會思想方法重在“滲透”和“潛移默化”,不應該把方法當作知識向?qū)W生灌輸。因此,教學中讓學生完成的教學任務,要注重講清思路,理清來龍去脈,在不知不覺中滲透處理問題的基本方法。讓學生在掌握了基本方法后,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開闊思路,增加完成類似任務的能力,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能夠盡可能多地產(chǎn)生學習遷移。
同時,很多學生喜歡獨立地獲取知識,教學任務設計要注意留給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探索和自我開拓的余地,培養(yǎng)學生用探索式學習方法去獲取知識與技能的能力。
總之,在進行“任務”設計時,要仔細分解每個知識點,設計一系列典型的“任務”,讓學生從完成教學任務中掌握知識、技能與方法。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一系列良好的學習習慣,訓練他們的各種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全面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