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源 賴錦玲
【摘 要】 作為“十二五”規(guī)劃的開局之年,2011年迎來了新一輪的個稅改革。本次個人所得稅法的修改,是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的重大舉措,在此背景下,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更具有戰(zhàn)略意義。如何規(guī)避納稅風險,在有限的空間內盡可能地降低個人所得的稅收成本,從而達到納稅人整體效益的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文章基于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相關規(guī)定,結合實例分析,對工資薪金所得的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進行研究,旨在使納稅人稅負水平最小化。
【關鍵詞】 個人所得稅; 工資薪金; 納稅籌劃
一、前言
個人所得稅是指對個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征收的一種稅,其中工資薪金所得稅在個人所得稅收入中占主導地位。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是指納稅人為達到節(jié)稅目的而進行科學的節(jié)稅規(guī)劃,即在稅法規(guī)定的范圍內,通過對個人的經(jīng)營、投資、理財?shù)然顒邮孪冗M行合理籌劃,以達到少繳個人所得稅稅款目的的一種合理合法的理財活動。2011年6月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以下簡稱新稅法)規(guī)定我國個人所得稅對工資、薪金所得免征額從2 000元提高到3 500元,并將9級超額累進稅率調整為7級,第1級稅率為3%(見 表1)。修改后的個人所得稅法于2011年9月1日起施行,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免征額的提高,稅級和稅率的變化,為納稅人進行稅收籌劃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二、工資薪金所得納稅籌劃分析
影響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因素有兩個,即應納稅所得額和稅率。降低稅負,就是運用合法及合理的方法減少應納稅所得額,或者事先通過周密的設計和安排,使應納稅所得額適用較低的稅率。在實行超額累進稅率的條件下,費用扣除越多,所適用的稅率越低;在實行比例稅率的情況下,經(jīng)過事先的籌劃安排,使個人所得適用較低的稅率?;谏鲜鲇嘘P稅收政策,從納稅人的角度分析,通過相應的納稅籌劃,可以使納稅人工資薪金所得的稅負水平達到最小化。
(一)減少名義工資的納稅籌劃
1.提高福利水平減少名義工資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個人所取得的工資薪金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用于與工作相關的支出,或者有一部分個人支出可以由所在單位支付,如交通費、午餐費等。如果能將這些收入從個人領取的工資薪金中扣除,以企業(yè)的名義對個人進行支付,這樣,名義上工資薪金就減少了,并因此降低所適用的稅率,減輕稅負。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企業(yè)為員工提供交通設施;
(2)企業(yè)為員工提供免費工作餐;
(3)企業(yè)為員工提供培訓機會;
(4)企業(yè)統(tǒng)一為員工租房解決住宿問題等。
例1:A先生某年來北京工作,擔任某公司工程師,月薪 8 500元。其每月主要支出為:房租2 000元,伙食費1 000元,交通費500元。請問在新稅法下,納稅人如何籌劃可以少交個稅?
工資薪金個稅=(8 500-3 500)×20%-525=475(元)
納稅籌劃:
(1)A先生和公司簽訂合同,房屋以公司名義租賃,房租以公司名義支付,實際由A先生工資支付。
(2)公司下發(fā)文件,單位食堂費用在福利費中支付,員工在食堂用餐領用餐券,費用在員工工資賬戶支付。
(3)公司下發(fā)文件,公司統(tǒng)一購買交通券在福利費交通補助中列支,然后費用在員工工資賬戶支付。
納稅籌劃后:
(1)A先生每月實發(fā)工資:(8 500-2 000-1 000-500)=5 000(元)
(2)A先生應繳納個稅(5 000-3 500)×3%=45(元)
納稅籌劃效果:
經(jīng)過此籌劃,A先生節(jié)約個人所得稅430(475-45)元,效果明顯。
2.利用稅收優(yōu)惠政策來減少名義工資
個人所得稅法規(guī)定,企事業(yè)單位按照國家或省級人民政府規(guī)定的繳費比例或辦法實際繳付的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基本醫(yī)療保險費和失業(yè)保險費,免征個人所得稅;按照國家或省級人民政府規(guī)定的繳費比例或辦法實際繳付的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基本醫(yī)療保險費和失業(yè)保險費,允許在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單位和個人分別在不超過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12%的幅度內,其實際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允許在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因此在不增加企業(yè)負擔的情況下,可以利用上述政策進行籌劃,減少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提高納稅人的實際收入水平。
例2:例1中,A先生月薪8 500元,住房公積金提取比例為7%,不考慮其他稅前扣除因素,請問在新稅法下,A先生應進行怎樣的個人所得稅籌劃?
A先生住房公積金個人繳存額=8 500×7%=595(元)
應納稅所得額=8 500-3 500-595=4 405(元)
應納稅額=4 405×10%-75=365.5(元)
公司的實際負擔=8 500+595=9 095(元)
A先生的實際收入=8 500+595-365.5=8 729.5(元)
如果A先生用足稅收優(yōu)惠政策,使住房公積金的提取比例由7%提高到12%,為不增加企業(yè)負擔,則應使A先生工資A滿足下列條件:
8 500+595=0.12A+A
A=8 120.54(元)
納稅籌劃:按12%提取住房公積金時,A先生的繳稅及收入情況為:
住房公積金=8 120.54×12%=974.46(元)
應納稅所得額=8 120.54-3 500-974.46=3 646.08(元)
應納稅額=3 646.08×10%-75=289.6(元)
實際收入=8 120.54+974.46-289.6=8 805.4(元)
經(jīng)過此籌劃,A先生實際收入提高了75.9(8 805.4-8 729.5)元,即前后兩次個人所得稅額之差(365.5-289.6)。
(二)合理發(fā)放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籌劃
1.均衡各月工資收入水平
特定行業(yè)的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稅款,可以實行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的方式計征。因此這些行業(yè)的納稅人可以利用這項政策使其稅負合理化,其他行業(yè)納稅人遇到每月工資變化幅度較大的情況時,也可借鑒該項政策的做法。
例3:B先生是某企業(yè)員工,每年6個月淡季每月工資為 2 000元,6個月旺季每月工資為8 500元,請問在新稅法下,B先生應該進行怎樣的個人所得稅籌劃?
方案一:企業(yè)采用月薪制績效工資,則應納稅額和稅后收入情況:
B先生應納稅額=[(8 500-3 500)×20%-525]×6 =2 850(元)
應得的稅后收入=(2 000×6+8 500×6)-2 850 =60 150(元)
方案二:企業(yè)采用年薪制績效工資,則應納稅額和稅后收入情況:
B先生應納稅額={[(2 000×6+8 500×6)÷12-3 500]×10%-75}×12=1 200(元)
應得的稅后收入=(2 000×6+8 500×6)-1 200 =61 800(元)
納稅籌劃的結果表明,采用方案二比方案一稅負減輕1 650(2 850-1 200)元。由此可見,對于收入不均衡的企業(yè),采用年薪制比采用月薪制更能為員工減輕稅收負擔。
2.獎金合理發(fā)放
對于納稅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可以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稅法規(guī)定,以雇員當月內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個月,按其商數(shù)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再將雇員當月內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按所確定的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計算全年一次性獎金的應納稅額。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該計算辦法只允許采用一次。
例4:假設某公司業(yè)務員C先生和D先生某年12月份工資均已繳納個人所得稅。12月底,C先生取得年終獎金18 000元,D先生取得年終獎金18 120元。請問在新稅法下,C先生與D先生的年終獎金稅后的凈收入情況及籌劃。
(1)C先生年終獎金稅后凈收入情況:C先生月均獎金1 500元(18 000÷12),故適用3%的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為0。則C先生的年終獎金應納個人所得稅額=18 000×3%=540(元)
稅后凈收入=18 000-540=17 460(元)
(2)D先生年終獎金稅后凈收入情況:D先生月均獎金1 510(18 120÷12)元,故適用10%的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為75。則D先生的年終獎金應納個人所得稅額=18 120×10%-75=1 737(元)
稅后凈收入=18 120-1 737=16 383(元)
納稅籌劃分析如下:
C先生的年終獎金比D先生少120元,可是,他的稅后凈收入?yún)s比D先生多1 077(17 460-16 383)元,其原因在于我國個人所得稅對年終獎的速算扣除數(shù)的確定是以月平均數(shù)為標準,而用于計算的數(shù)據(jù)是全年獎金。如果企業(yè)發(fā)的年終獎剛剛處在兩檔之間的分隔點附近,就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因此,企業(yè)在發(fā)放年終獎金時應根據(jù)情況適當調整年終獎金的額度以及合理制定年終獎金的支付時點和數(shù)額。
(三)工資薪金與勞務報酬轉換的納稅籌劃
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在機關、團體、學校、部隊、企事業(yè)單位及其他組織中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各項報酬,是個人從事非獨立性勞務活動的收入;而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獨立地通過各種技藝、提供各項勞務所取得的報酬。兩者的主要區(qū)別是,前者提供所得的單位與個人之間存在著穩(wěn)定的雇傭關系,而后者不存在這種關系,由此可見,將雇傭變?yōu)榉枪蛡?,或將非雇傭變成雇傭都能改變稅收負擔,兩者之間的轉換,實際就是勞動合同的簽訂與否。從納稅籌劃的思路看,在不同的個人收入水平下,選擇以工資薪金的方式或以勞務報酬的方式繳納個人所得稅所承擔的個人所得稅稅負是不相同的。一般來說,當應納稅所得額較少時,工資薪金所得適用的稅率比勞務報酬所得所適用的稅率低,可以考慮通過簽訂勞動合同將勞務報酬所得轉化為工資薪金所得,這樣可以繳納較少的個人所得稅;當應納稅所得額較高時,以勞務報酬的形式比工資薪金的形式繳納的稅額少。
例5:E教授在某大學任教,月薪6 800元,同時應某營銷公司邀請,每月為該公司營銷人員講學一次,每次收入9 000元,在新稅法下,如何幫助E教授籌劃每月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1)如果E教授與營銷公司存在雇傭關系,兩項收入應合并,按工薪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應納稅額=(6 800+9 000-3 500)×25%-975=2 100(元)
(2)如果不存在固定的雇傭關系,兩項收入應分開計算 繳納:
工薪所得應納稅額=(6 800-3 500)×10%-75=255(元)
勞務報酬應納稅額=9 000×(1-20%)×20%=1 440(元)
合計稅額=255+1 440=1 695(元)
通過比較,采用第二種方法可以比第一種方法節(jié)稅405 (2 100-1 695)元,全年可以節(jié)稅4 860元。因此,E教授最好不要與營銷公司簽訂勞動合同,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節(jié)稅。
例6:F先生某年10月從單位取得工資收入2 200元,同月F先生在某廣告公司提供技術服務,當月取得報酬3 800元,在新稅法下,F(xiàn)先生應如何籌劃每月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1)如果不存在固定的雇傭關系,兩項收入應分開計算繳納:由于工資薪金沒有超過免征額3 500元,所以不需要交稅,而勞務報酬應繳稅,即
應納稅額=(3 800-800)×20%=600(元)
(2)如果存在固定的雇傭關系,則由廣告公司支付的3 800元作為工資薪金收入,應和單位支付的工資合并繳納個人所得稅:
應納稅額=(2 200+3 800-3 500)×10%-75=175(元)
通過比較,采用第二種方法可以比第一種方法節(jié)稅425(600-175)元,全年可以節(jié)稅5 100元。因此,F(xiàn)先生應該與廣告公司簽訂勞動合同,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節(jié)稅。
以上分析可得,當應納稅所得額較少時,工薪所得適用的稅率比勞務報酬所得適用的稅率低,可以考慮在可能的情況下,將勞務報酬所得轉換為工資薪金所得;當兩項收入都較大時,將工資薪金所得和勞務報酬所得分開計算可以節(jié)稅。
三、結語
以上通過不完全歸納法,介紹了2011年6月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情況下,工資薪金所得納稅籌劃的幾種方法。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是一項較為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在不影響對員工激勵的前提下,工資薪金所得納稅籌劃既有利于單位節(jié)約工資成本,又增加了員工實際收入,是一項能夠實現(xiàn)雙贏的經(jīng)濟行為。在稅收實踐中,納稅人必須熟練掌握國家稅收政策并根據(jù)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尋求最佳方案,以達到納稅人整體效益的最大化?!?/p>
【參考文獻】
[1] 蘇永玲,張舒.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案例淺析[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8(11).
[2] 長森.工資薪金所得納稅籌劃淺探[J].經(jīng)濟師,2010(2).
[3] 朱敏霞.論工資、薪金的個稅籌劃路徑選擇[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9(17).
[4] 應小陸,趙軍紅.稅務籌劃[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5] 童錦治.稅收籌劃[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6]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46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執(zhí)行修改后的個人所得稅法有關問題的公告[EB/OL].國家稅務局網(wǎng)站,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