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增
【摘要】漢語拼音教學是小學低年級學生繼續(xù)學習的基礎,也是教學難點,特別是少數民族低年級學生漢語教學中,學生普遍感覺學習拼音較為吃力。筆者根據在藏區(qū)漢語教學的經驗,提出教師在拼音教學中要掌握教材,因材施教,選擇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
【關鍵詞】少數民族 拼音教學 因材施教
【中圖分類號】G623.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6-0019-01
小學漢語拼音是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特別是說好普通話尤其重要。為了讓學生盡快掌握這一工具,我們教師首先必須深入研究漢語拼音這一教學方法。
1.挖掘教材,對重點和難點加以重視
挖掘教材,懂得教材的編排,熟悉每個單元及每一課的重點難點。比如:在每一課中,每個字母都配有一幅圖,借助圖提示了字母的讀音和形狀。如 a,畫了一位醫(yī)生給小女孩檢查嗓子,叫小女孩張大嘴,發(fā)“啊”的音,這個音就是字母 a 的音:小女孩的頭,連同小辮,形狀與 a 相似,又如 ü,畫了一條吐泡的魚,借助“魚”的音學習 ü,魚嘴和上面的兩個水泡,形狀與ü相似,借以記憶字母的形。在每個字母的下面,還安排了四聲,為學生準確而熟悉地掌握普通話語音的聲調,提供了重要的練習內容。另外還安排了書寫拼音字母的四線三格及每個字母在格中的位置,為正確書寫兩筆以上的字母,安排了書寫筆順。
1.1教學聲母
應讓學生懂得,聲母發(fā)音不響亮,不能獨立完成音節(jié),是用來和韻母拼音的。要達到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必須掌握每組聲母的發(fā)音特點和發(fā)音方法的規(guī)律,學會發(fā)聲母的本音,否則拼讀音節(jié)時,會發(fā)生困難。但聲母的本音發(fā)音不響亮,教師無法教,學生無法學,為此,教材在字母下面安排用呼讀音的形式。聲母的發(fā)音是學好拼音的關鍵。為幫助學生發(fā)好字母的音,記住字母的形,教材為每個聲母設計了一副形象的圖畫。有的能表音,如 f,r,借助佛像和日光圖來學習字母的音:有的能表形,如 n,t,借助圖上門洞,雨傘的形狀,學習字母的形:有的既能表音又能表形。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了字母的音和形。比如 b 的音,收音機的形狀與 b 相似,收音機的外殼像 b 的右半圓,天線像 b 的一豎,借以幫助學生記憶字母的形。又如 k,圖上畫了水草和蝌蚪,蝌蚪的“蝌”讀得輕短些就是k的音。字母y, w也配了插圖。y畫了形似 y 的樹杈,樹杈上涼了一件衣服,用來表示 y 讀作“衣”。w,畫了一幢屋頂很別致的房子,屋前有水池,水中的倒影形似 w,借以幫助學生記憶字母的形;屋子的“屋”的音,幫助學生記音。這些圖畫,設計都非常形象,巧妙,實用,教師教學聲母時要充分利用好它們。
1.2教學復韻母
要告訴學生復韻母是由兩個母音復合而成的,發(fā)音時嘴形狀和舌頭的位置都有一個活動變化的過程。與單韻母相比,無論是字母的形,或是字母的音都比較復雜。學生掌握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每課新學的字母要反復再現,練習多次,形式多樣,而且是以看圖拼音為主,用來吸引學生主動積極地練習。如學習 ao 這個字母,有 ao 的四聲,有ao和聲母z, zh, c, ch, y的拼音練習,有ao和韻母i,聲母j, q, x的拼音練習,還有看圖拼音練習。又比如:er 的特殊韻母,它不和聲母相拼,只能獨立使用。
1.3教學鼻韻母
告訴學生鼻韻母分前鼻韻母和后鼻韻母。它們共同的特點是發(fā)音時氣流從鼻腔中出來,前鼻韻母的鼻尾音是 n,發(fā)音時舌尖頂住上顎前部,從鼻腔中出聲出氣。如an,小學生都認識天安門,只要會說天安門的“安”,就會發(fā) an 的音。老鷹——圖既可以幫助記憶字母 ing,又可以記住ying 這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其中ang, eng, ong 的圖,不是直接表音,是借助圖,通過分析音節(jié)的方法,從“yang”中分析出后鼻音“ang”;從“fēng”中分析出“eng”,“zhōng”中分析出“ong”來學習發(fā)音的。
1.4音節(jié)教學
音節(jié)教學的內容形式多樣,開始就是用圖畫輔助教學拼音方法。圖上有一個小女孩推卡片,表示把 b 和 a 推在一起,ba 這個音節(jié)就出來了。練習拼音的形式有拉線的,如:l-u;有整體認讀的,大部分音節(jié)還提供了圖畫,為了方便拼讀,有的先出現聲母、韻母、然后出現音節(jié),如:p-a-pa。ü 上的兩點的拼寫規(guī)則是在實際練習中讓學生掌握的。如j、q、x、和 ü 相拼省略兩點的形式。告訴學生 j、q、x、和ü 不能拼音,所以 j、q、x、和 ü 相拼,ü 上的兩點要省去,寫成 ju、qu、xu。可教給學生兒歌以幫助記憶:小 ü 小 ü 有禮貌,見了 j、q、x 就脫帽。
1.5整體認讀音節(jié)
它們與聲母同時出現,如學習 z 時出現 zi;學習 zh 時出現 zhi。字母后邊加上 i,就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字母的音拉長點,讀響點,就是音節(jié)的音。引導學生在比較記憶過程中,區(qū)分字母與音節(jié)的不同。標聲調也可以教學生兒歌,以便記憶。如:看見a母不放過,沒有 a 母找 o、e、i、u 并列標在后,遇到輕聲不標調,i 上標調把點抹。
2.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法
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睗h語拼音的教學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在設計練習中突破學生的學習難點,每一個題要盡量具有典型性,豐富題型鞏固學生所學。
3.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進度不盡相同,教師作為學生靈魂的工程師,對學生的學習乃至一生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必須對每位學生負責,為了更好的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要重視因材施教。
3.1成績好的學生要鼓勵自學
學習能力突出的學生,如果因為照顧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進度而感覺在課堂上“吃不飽”,往往就會影響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造成成績的不穩(wěn)定,甚至打擊他們的自信心。因此,針對這部分學生,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鼓勵他們自己學習,預習以后要學習的內容,不懂的內容可以請教老師。這樣,學生學習會有更大的興趣和積極性,也能促成課堂有益的良性競爭,提高學習氛圍。
3.2照顧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進度
一般來說,大多數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進度相差不大,因此在教學進度上,教師要照顧大多數學生的學習能力。只有大多數學生都能趕得上老師的進度和課程設計,才能提高總體成績。
3.3幫助學習成績差的學生
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總會有少數學生學習吃力,跟不上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進度和老師的課程安排。針對這些學生,老師不能放棄他們,要積極鼓勵,并有針對性的“加小灶”。老師可以造課余時間或自習時間給他們補課,對他們不能理解的難點進行詳細講解,幫助這部分學生跟上進度。
4.結語
漢語拼音教學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如果不能培養(yǎng)學生扎實的功底,就會對他們日后的學習造成障礙。因此教師在漢語拼音教學中要挖掘教材,因材施教,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反復多練,定能收到可顯著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沈慧靜,施玲英. 激發(fā)求知興趣 優(yōu)化拼音教學——讓拼音教學的課堂充滿活力[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9,(7).
[2]戴曄. 淺談拼音教學現狀及教學策略[J]. 網絡財富,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