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乙
摘要: 教育是一門藝術,必須抓住關鍵,采用適當的方法才會事半功倍,否則只會無功而返。一個班級整體水平如何,光靠優(yōu)等生是遠遠不夠的,后進生尤其重要。
關鍵詞: 成因轉化后20%學生
愛因斯坦上小學時,因為很少說話,同學們笑他笨,老師也不喜歡他。慶幸的事,通過做小板凳,老師改變了對他的態(tài)度。每一位孩子都寄托著家長百分之一百的希望,老師也希望自己教出來的學生個個優(yōu)秀。但遺憾的是,由于種種原因,一些孩子成了后20%學生,受到其他同學的歧視,自卑、自暴自棄,令老師“頭疼”,也令家長心痛。我就如何提高后20%學生的學習成績,發(fā)揮他們在班級中的作用,結合近幾年教育教學實踐,談談體會。
一、找準原因,是轉化的基礎
通過觀察、詢問、調查,發(fā)現產生困難的原因各不相同,其成因是極其復雜和多方面的,從教育教學角度可將其形成分為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一)內部原因
1.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上進心,意志不強。大多數后20%學生認為升學無望,讀書無用,無心學習,還認為學習是一種負擔。
2.自卑心理嚴重,缺乏自信心。由于后20%學生長期處于班級的“底層”,造成對教師缺乏信任,很少主動提問和回答問題。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導致對自己學好功課缺乏自信心。
3.依賴心理強。上課依賴老師校對答案,作業(yè)依賴同學報答案,把學習的希望寄托在老師和同學身上。
(二)外部原因
1.家庭的原因。一些家長認為對學生的教育是老師的事,不主動與教師配合,助長了這些學生的不良行為,挫傷了教師的積極性,也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突發(fā)事件的影響。如父母離異、生病、去世等,致使學生學習中斷及心靈遭受重創(chuàng),出現心理偏差,造成學習困難。
二、對癥施治是轉化的關鍵
要想完全消除后20%學生是不可能的、難度很大,但根據不同后20%學生的形成原因,采取正確的方法、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縮短差距,做到成功地轉化和預防是完全有可能的。
(一)優(yōu)化評價制度。
只憑一張試卷進行期末考試與評價已不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經過這幾年的努力,我在觀念上有了較大的轉變,深深感受到了優(yōu)化評價方案的重要性,并逐漸完善了評價方法,使之更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所以我在制訂評價方案時特別注重平時評價的比例,并將之作為學生最后綜合性評價的主要依據。學生的評價主要包括平時上課,由作業(yè)完成情況及期中、期末這幾個部分組成。平時上課占總成績的20%,作業(yè)占總成績的20%,期中期末各占30%,這樣,學生上課能積極參與,平時作業(yè)能認真完成了,成績就一定能提高,從而形成良性的循環(huán),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消除心理障礙,樹立學習信心,培養(yǎng)積極的自我意識。
后20%學生心理素質差,內心脆弱,自卑感強,經不起老師、同學、家長等方面的冷落和刺激,教師要根據他們的心理特點,給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捕捉后20%學生的閃光點,給予肯定和表揚,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三)加強學法指導。
方法比知識更重要,學習方法是否科學、正確,直接影響學習效率的高低。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不失時機地創(chuàng)造機會,指導學生學習,使他們不但能“學會”而且能“會學”。盡可能地讓后20%學生掌握較多的科學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善于調控自己學習過程和靈活應用各種科學知識的能力。
(四)在班級管理方面,充分發(fā)揮班干部的帶頭作用。
選班干部時一定要選出責任心強的同學作為班干部。干得好,那是大家的榮譽,干得不好,由老師承擔責任,消除了他們的后顧之憂。而且老師能不插手的盡量不插手,同時利用百分制對學生進行量化管理。平時多創(chuàng)造機會讓后進生參與到班級活動中去,盡量把機會傾斜給后20%的學生,讓他們時時感受到自己是班級中的重要的一員,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在期末評出百分制優(yōu)勝者和進步者,讓后進生也有機會拿獎。
總之,教學實踐表明,只有把好后20%學生的脈,才能對癥下藥,有效地調動后20%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增強自信心,才能有助于他們獲得知識,提高能力,才能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使教育真正體現為不同的人在學習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的教育,真正體現為品格意志教育、全面發(fā)展的教育。
參考文獻:
[1]教育思考.人民日報出版社,2004.
[2]新課程評價操作與案例.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