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娟
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更是提高語文能力的關鍵。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指導學生的讀書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
一、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fā)起來,那么,學校所規(guī)定的功課,就被當做一種禮物來領會?!北R梭也曾指出:“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yǎng)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時一定要激發(fā)起學生閱讀的興趣,發(fā)揮獨一無二的學習動力。在指導學生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時,我采用了激趣導入法:同學們,你們讀過丹麥童話大師安徒生先生寫的童話嗎?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安徒生的童話世界,結識一位和我們年齡差不多的小女孩,看看她有著怎樣的遭遇。你們想不想認識她?好,讓我們一同走進課文,打開書自由朗讀。然后我出示預設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在學習《黃河之水天上來》一文時,我先讓學生在課前搜集有關黃河的資料,導入時我首先板書黃河,然后找同學介紹黃河,突然我話鋒一轉:這奔騰的黃河之水真的是天上來的嗎?請同學們讀課文,看誰最快讀明白這課的內容。這樣做能抓住學生的興趣點以及他們的好強心理,激起他們讀書的愿望,使學生能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課文中去,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探索。
二、培養(yǎng)學生自覺的讀書習慣
心理學和實踐證明,一個人的習慣形成多在兒童早期,大約從出生到十二歲之間,教師應該多注意學生多種習慣養(yǎng)成的教育,讓其終身受益。葉圣陶先生說過:閱讀教學之目的,我以為首在養(yǎng)成讀書之良好習慣。教師輔導學生認真誦習課本,其意乃在使學生漸于善讀,終于能不待教師之輔導而臻于通篇明曉。葉老先生強調了讀書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讀書的習慣呢?
1.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在學習每篇課文之前,我都要求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小學生的自覺性很隨意,在教師的監(jiān)督下,他們都會去預習,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種習慣。在習慣初步定型后,教師再放手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預習,這時學生已經嘗到預習的甜頭,也掌握了預習的一般方法,他們就會樂于預習。
2.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教師對學生的教學,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要“授之以漁”。我在指導學生預習時圍繞“為什么”、“怎么樣”這些形式設計問題,這樣設計的題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通用性。學生通過長期的訓練,會悟出預習的規(guī)律,掌握預習的一般方法,為今后自學課文打下扎實的基礎。
3.及時進行反饋,促進習慣形成。學生在預習剛剛開始階段,存在很大的心理依賴性,如果老師不及時持久地對學生的預習情況加以檢測、反饋,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就會滋長,習慣的養(yǎng)成就成了一句空話。我非常注重對學生預習的反饋,每節(jié)課都利用一些時間進行檢測,對學生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給予解決。由于教師的重視,學生也悟出了預習的重要性,他們知道光依靠老師是行不通的,依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三、指導學生讀書的方法
讀,作為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基本訓練,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兒童正處于書面語言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通過閱讀不僅能夠理解課文內容,而且能夠掌握規(guī)范的書面語言,從而準確、有條理地表達思想,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習慣。不注重讀書的要求和方法,把閱讀簡單地看成“萬能鑰匙”,就會走入“勞而無功”的誤區(qū)。正如葉圣陶所批評的:“把文章讀得爛熟,結果毫無所得,甚至把頭腦讀糊涂了是非當有益而有害?!彼栽陂喿x教學的指導中,我極其注重學生讀書的方法。
1.帶著問題讀書。只有帶著問題去讀書,學生才會“有的放矢”,不會做“勞而無功”的事情。我在指導學生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時,先提出幾個問題:①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②從哪里可以看出小女孩的生活非常貧窮?③小女孩幾次擦燃了火柴,每次看到什么幻覺,為什么會看到這些幻覺?這樣就使學生避免了讀書的盲目性,在老師的激趣下,學生會帶著發(fā)現、探索事物的心理,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中去,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以發(fā)展。
2.結合時代背景和生活實際去閱讀。有些課文中很多內容的時代背景離現在很遠,生活環(huán)境也相差很大,學生讀起來很困難。如《明珠回歸》這篇課文,學生如果不結合當時清政府是怎樣被迫租借香港簽訂不平等條約的,就很難體會中國人民為什么那么熱切盼望香港回歸的心情?又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中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蔽覀凅w會其含義,就要回到當時的生活環(huán)境中去,引導學生從當時人剝削人的資本主義制度和小女孩悲慘的現實生活中去體會。小女孩有可能過上她幻覺中的幸福生活嗎?那意味著什么?這樣,學生就會很容易明白,小女孩只有死了,才能“沒有寒冷、沒有饑餓、沒有痛苦”。接著通過小組討論進一步挖掘,如果要讓小女孩過上幸福的生活應該怎么辦?學生結合當時的社會情況就會自然的想到:只有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窮人才能翻身,過上好日子,這樣句子的含義和中心思想就一目了然了。
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培養(yǎng)閱讀習慣,關鍵在于教會學生讀書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實踐,既獲得知識又掌握讀書的能力,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責任編輯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