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惠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我們的祖先遺留下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包括極為珍貴的流傳至今的浩如煙海的歷史文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二十四史”。不過,“二十四史”應(yīng)該是對所謂“正史”的一個概稱,它的得名和發(fā)展也是有若干變化的;雖然都是“正史”,但它們的名稱卻有“書、史、記、志”的區(qū)別。
一、“二十四史”的產(chǎn)生和得名
所謂“二十四史”,指的是得到官方認定的“正史”。按《四庫全書總目》卷四十五的說法,正史類“凡未經(jīng)宸斷者,則悉不濫登。蓋正史體尊,義與經(jīng)配,非懸諸令典,莫敢私增”,即未經(jīng)皇帝批準,不得列入正史。
我國編修史書具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各個朝代都設(shè)有史官,專門記載朝廷發(fā)生的事件。在唐朝之前一般是個人編修史書;從唐朝開始設(shè)立史館,幾個人共同編修,由宰相監(jiān)管。我國官修制度的建立,保證了史書編修的延續(xù)不斷。自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問世以后,歷代著名的紀傳體的史書就編修了若干部,但其中被官方列為“正史”的僅有24部,所以稱為“二十四史”。
三國時期社會上已有“三史”之稱?!叭贰蓖ǔJ侵浮妒酚洝?、《漢書》和東漢劉珍等寫的《東觀漢記》?!逗鬂h書》出現(xiàn)后,取代了《東觀漢記》,列為“三史”之一。
《三國志》面市后,與《史記》、《漢書》、《后漢書》被稱作“前四史”。這四種史書是“二十四史”最早的,寫作質(zhì)量比較高,是“二十四史”中的精華。
歷史上還有“十史”之稱,它是記載三國、晉朝、宋、齊、梁、陳、北魏、北齊、北周、隋朝十個王朝的史書的合稱。后來出現(xiàn)了“十三史”?!笆贰卑恕妒酚洝?、《漢書》、《后漢書》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礎(chǔ)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書》、《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明代又增以《宋史》、《遼史》、《金史》、《元史》,合稱“二十一史”。
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總名“二十二史”。清代著名史學(xué)家趙翼的《廿二史札記》就是據(jù)此命名的。后來又增加了《舊唐書》,成為“二十三史”。
《舊五代史》佚失后,在《四庫全書》編撰過程中,館臣邵晉涵等自《永樂大典》中輯出五代史料,用數(shù)十種典籍作為考異附注,大體按原書篇目編排而成《舊五代史》。重新編完的《舊五代史》雖然還是150卷,但已被清朝史官篡改,不是《舊五代史》的原貌。不過,經(jīng)乾隆皇帝欽定,列為正史,于是合稱“欽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欽定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規(guī)模匯刻。
“二十四史”總共3249卷,約有4200萬字。它記敘的時間,從《史記》記敘傳說中的黃帝起,到《明史》記敘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止,前后歷時4000多年,用統(tǒng)一的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二十四史”的內(nèi)容非常豐富,從經(jīng)濟、政治、文化藝術(shù)和科學(xué)技術(shù)等方面系統(tǒng)、完整地記錄了清以前各個朝代的歷史。
“二十四史”有不同的版本,聲譽比較高的是張元濟先生編訂的“百衲本”?,F(xiàn)在通行的是中華書局調(diào)集全國百余名文史專家投入巨資整理的289冊排印本。
在“二十四史”確定以后,清末民初的史學(xué)家柯邵忞利用明清時期有關(guān)元史研究的新成果,又吸收了西方有關(guān)元史的資料和書籍,對元史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前后用了30年時間于1920年編撰成《新元史》。北洋軍閥政府總統(tǒng)徐世昌明令把《新元史》列入正史,于1922年刊行。這樣,“二十四史”就成了“二十五史”。但是,由于當時國家沒有統(tǒng)一,所以“二十五史”的說法并未得到社會公認。
民國初年,北洋政府組織編寫了《清史稿》。它編寫出來后,雖有人將其列入正史,合稱“二十六史”,但仍未得到普遍認可。所以,正史還是“二十四史”;至于“二十五史”或者“二十六史”的說法,都是非正式的,民間的。
二、“二十四史”中的“書”和“史”
如果我們把“二十四史”全部擺在一起,會發(fā)現(xiàn)一個關(guān)于“二十四史”書名的有趣現(xiàn)象,即在《舊五代史》之前的17部史書,除了《史記》、《三國志》和唐朝時才撰寫的《北史》、《南史》外,所有史書的名稱都是“書”,而從《舊五代史》開始,所有史書的名稱都是“史”。
什么是“書”?《說文解字》說:“書:著也?!薄爸猴埣家病!薄皶笔枪糯d記的通稱,司馬貞在《史記索引》中說:“書者,五經(jīng)六籍總名也?!奔词钦f,古代的所謂“書”,是非常珍貴的,這不僅在于它所記載的內(nèi)容是傳播思想、知識,積累文化的重要手段,更在于當時“寫書”的過程是很艱難的。在唐代以前,所有的“書”都是由人工書寫;春秋到兩漢時,能夠作為書寫材料的還只能是簡和帛,東漢以后才逐漸為紙張所代替;唐宋以后,由于印刷術(shù)的興起,書籍逐漸由手抄改為刻版印刷再到活字印刷,書籍這才開始普及和廣泛傳播。宋代歐陽修、宋祁等編寫的《新唐書》是“二十四史”最后一本稱為“書”的“正史”。當時印刷術(shù)已經(jīng)普及,《新唐書》之所以還稱“書”,是因為它是在五代后晉時官修的《唐書》的基礎(chǔ)上完成的,故只能加“新”字以示區(qū)別。
什么是“史”?《說文解字》說:“史:記事者也。”“凡史之屬皆從史。”即是說,所謂“史”,就是記載過去事跡的書?!岸氖贰敝械谝槐颈环Q為“史”的是《舊五代史》,它是由宋太祖詔令編纂的官修史書。因為當時印刷術(shù)普及了,此書不再由人工抄寫,發(fā)行的數(shù)量必然遠甚于過去“正史”書籍。
三、“二十四史”中唯一的“記”
在“二十四史”中,只有《史記》和《三國志》很例外,一個稱為“記”,一個稱為“志”。其實,這是有原因的。
所謂“記”,《說文解字》說:“記:疏也?!薄笆瑁和ㄒ??!薄坝洝痹诠糯臼且环N公文,如“奏記”、“牘記”,表示分條陳述;“記”的本意是記錄、記載,《漢書·藝文志》說:“左史記言,右史記事?!奔词钦f,古代史官對君主的言論和發(fā)生的相關(guān)事件這些與“歷史”有關(guān)的東西所作的記錄、記載,就是所謂“史記”。
被稱為司馬遷所作的《史記》,其實面世時并不是這個名稱。司馬遷和他的父親司馬談都是西漢時的史官“太史公”。在司馬遷之前,司馬談已經(jīng)著手寫了部分章節(jié)。公元前110年司馬談去世,遺命司馬遷完成自己的心愿。前104年,司馬遷繼承父志,開始續(xù)寫《太史公書》。前98年,李陵敗降匈奴,司馬遷因替他說情而遭受宮刑。此后,他忍辱負重,繼續(xù)寫作,約于前91年完成130卷的后來被稱為《史記》的這本書。
《史記》是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偉大著作,是我國歷史學(xué)上一個劃時代的標志,是司馬遷對我國民族文化特別是歷史學(xué)方面的極其寶貴的貢獻,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馬遷的這本書創(chuàng)造了“紀傳體”的史書體例,以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成一個完整的敘事網(wǎng)絡(luò)。其中的本紀、世家、列傳記錄不同階層人物的生平,最具文學(xué)價值。當時的人們都將這本書稱為《太史公書》、《太史公記》,或簡稱“太史公”。由于這本書在面世后比較廣泛地傳播流行,大約是在東漢中期以后即有人以“史記”作為司馬遷著作的專稱。據(jù)現(xiàn)知材料考證,最早稱司馬遷這部史著為《史記》的,是東漢桓帝時出現(xiàn)的《東海廟碑》。不過《史記》這個名稱當時還說不上廣泛流行,因為還有許多人仍在使用“史記”來指稱別的書。
例如,班固和其父班彪雖然也曾稱司馬遷之書為“史記”,但在班氏父子的辭典中,“史記”卻是作為一個比較通用的名詞而非專稱出現(xiàn)的。在《漢書·藝文志》中就有“與左丘明觀其‘史記,據(jù)行事,仍人道”;在《漢書·司馬遷傳·贊》中有“孔子因魯‘史記而作《春秋》”。在這兩段話中出現(xiàn)的“史記”顯然不是指的司馬遷之書。這說明,“史記”一名在班氏父子那里還是個通稱。又如初唐人釋玄應(yīng)所撰的《一切經(jīng)音義》:“‘史記云:‘籀者,周時史官教國子學(xué)童之書……?!边@里的“史記”指的是《漢書》(詳見《漢書·藝文志》)。再如敦煌寫本《貞男》稱:“顏叔子,魯人也……周時人,出‘史記。”這里的“史記”指《后漢書》中的一條注。
把司馬遷這本書正式定名為《史記》并賦予其官方權(quán)威色彩的是唐代的名相長孫無忌。長孫無忌與魏徵、于志寧、李淳風(fēng)等人聯(lián)合撰成《隋書》,時間為公元656年。在其記古今圖書存佚及其源流的《經(jīng)籍志》上有這樣一段話:“《史記》一百三十卷,目錄一卷,漢中書令司馬遷撰……《漢書》一百一十五卷,漢護軍班固撰?!边@樣便將《史記》與《漢書》并列,使之在官修史書中出現(xiàn),正式確定了《史記》的名稱。
從公元前1世紀到公元7世紀,已在地下修文七百余年之久的司馬遷,終于為自己的嘔心瀝血之作“爭”來了一個正式名稱。應(yīng)該說,將過去用作記載歷史專稱的“史記”來做司馬遷著述的專稱是很有意義的,因為一是可以從中窺見史學(xué)前輩司馬遷進行史學(xué)創(chuàng)作時所經(jīng)歷的千辛萬苦;二是司馬遷這本書畢竟不同于當時都是斷代史的史書。《史記》記載的是長達兩三千年的歷史,這在“二十四史”中是獨一無二的。
四、“二十四史”中唯一的“志”
在“二十四史”中,《三國志》是唯一的書名被稱為“志”的“正史”。
所謂“志”,《說文解字》說:“記志也。”它原本指的是記事的書和文章。
《三國志》是陳壽撰寫的,但是這本書的原名并不叫《三國志》。陳壽撰寫三國時期的歷史,采用的是司馬遷在撰寫《史記》時所開創(chuàng)的紀傳體。所謂紀傳體,就是以人物為中心的史書體載。表面上,陳壽是以曹魏政權(quán)的歷史為正統(tǒng)的,在《三國志》的三“書”中,他只在《魏書》中安排了曹魏政權(quán)的武帝(曹操)、文帝(曹丕)、明帝(曹叡)、三少帝(曹芳、曹髦、曹奐)這四個“本紀”來提挈這一時期歷史的大事,全書其他的都是“傳”。但是在實際上,他是將三國歷史分別撰寫的,三個國家的歷史是獨自成書的。這在客觀上就表述了三個國家在這一時期鼎立的歷史事實。
陳壽采用三國歷史并敘的方法,而且書名并列分署為《魏書》、《蜀書》、《吳書》(這也是非常符合在《舊五代史》之前的所有“正史”書的名稱都是“書”的慣例),這就真實、準確地反映了當時三足鼎立的形勢?!段簳?、《蜀書》、《吳書》這三本書寫出后,從西晉時期一直到北宋初期這七百年間,都是獨立地刊行面世的。后來,司馬光首先把三部書合在一起,取名為《三國志》??墒恰度龂尽愤@個名稱,既不與傳統(tǒng)的“書”、“史”相吻合,而且就《三國志》本身而言,偏偏沒有史書應(yīng)具備的禮樂刑法、天文地理、食貨藝文等屬于“志”的內(nèi)容。那么,司馬光為什么偏要取這個名字呢?
其原因,從司馬光編撰的《資治通鑒》來看,很可能是來自他對三國難以理清所謂正統(tǒng)的看法。也許在他看來,三國這個特殊的年代,既然不好厘定誰才是正統(tǒng),那就只有在厘定的“書”、“史”之外增加一個“志”,以示區(qū)別。當然,從司馬光的思想傾向看,他更偏向于以曹魏為正統(tǒng)。
北宋元豐七年(1084年),司馬光在《資治通鑒》卷六十九《魏紀一·文帝黃初二年》中“論正閏”時認為:“昭烈(劉備)之于漢,雖云中山靖王之后,而族屬疏遠,不能紀其世數(shù)名位,亦猶宋高祖稱楚元王后,南唐烈祖稱吳王恪后,是非難辨,故不敢以光武及晉元帝為比,使得紹漢氏之遺統(tǒng)也?!?/p>
據(jù)劉羲仲《〈通鑒〉問疑》(該書由劉恕口述,其子劉羲仲筆錄而成)所記:司馬光的這種說法,當時就引起不少文人的質(zhì)疑,連為司馬光撰寫這段歷史的劉恕也發(fā)表了不同的意見。劉恕還與司馬光直接辯論說:“然漢昭烈竄巴蜀,似晉元。吳大帝興起于江表,似后魏。若謂中國有主,蜀不得紹漢為魏,則東晉非中國也?!?/p>
司馬光的這種立場在后世引起的攻擊,恐怕是他做夢也不曾想象到的。在明代,就有人直指司馬光為晉司馬氏后人,所以偏向曹魏和司馬氏。如許自俊《研潛堂文集》卷三十八附《〈資治通鑒補〉序》就寫道:“余少時嘗作《〈通鑒〉三大失論》,一為依陳壽《三國史》,帝魏寇蜀,則失之亂;一為晉魏禪代,不直書司馬懿父子篡弒,自以晉裔而為尊者諱,則失之誣?!碧貏e有趣的是,據(jù)《宋文鑒》(下冊),蘇軾在司馬光去世后為其所寫的《司馬溫公行狀》中稱:“其先河內(nèi)(今河南溫縣)人,晉安平獻王孚之后?!倍椤稌x書·安平獻王孚傳》,可以知道,這位司馬孚,正是司馬懿的三弟。蘇軾確實將司馬光抓了個正著。
但是,司馬光及其《資治通鑒》的影響畢竟太大了,而且將《魏書》、《蜀書》、《吳書》合為一部書,偏向以魏為正統(tǒng),也并沒有“違背”陳壽的“本意”,所以,《三國志》這個書名還是被大家所接受并且流傳下來。
作者:重慶師范大學(xué)歷史與社會學(xué)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