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攀峰
探究題雖然是近幾年才出現(xiàn)的新名詞。但實際上在以往的一些試卷中,命題人已經(jīng)悄悄地將與之相關的觀念和要求設置在試題里了,只不過沒有明確地提出名稱而已。比如就文中的關鍵詞語、主要語句、某一手法或亮點進行由表及里、由實到虛的評價、賞析,其實就是探究題。本文就從考點、試題特點、命題原則及特點和應答策略等方面對探究性試題進行闡述。
考點闡釋:
1.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發(fā)掘作品的豐富意蘊。要求從思想內容和藝術表現(xiàn)的各個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
2.探討作品中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從人物形象、時代背景、環(huán)境氛圍、細節(jié)描寫、語言表達等方面入手,探究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體驗文本,獨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
試題特點:
“探究”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上是“探索研究”、“探尋追究”的意思。探究既不是對信息的篩選整合,也主要不是對藝術性的評說鑒賞,而是對作品思想內容的發(fā)掘、探討、特有解讀和質疑。探究側重于作品人文性的一面,只有注重了探究,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才算真正得到落實?!疤骄俊庇嘘P題型有“探究性擴展試題”、“鑒賞文本技巧”、“評述思想感情”、“點評類試題”、“理論性賞析短文”、“擴寫改寫縮寫”等題型。其特點如下:
第一,一般現(xiàn)代文閱讀題,往往答案就在文中,或根據(jù)文本內容分析解說,關鍵在于發(fā)現(xiàn)、篩選、整合、吸收。探究題的答案,既要根據(jù)文本,又要借助于一定的思想理論水平。要懂得哲學,才能從哲學的高度進行探究;要懂得審美理論,才能從審美的角度進行探究;要了解時代和社會,才能聯(lián)系背景進行探究……否則,就文解文,斷然不能把文章擺到恰當?shù)奈恢?,不能洞察文章的深邃內涵,不能準確把握文章的藝術風格。
第二,從理論上來說,探究與創(chuàng)新是緊密相聯(lián)的,可以有新見,有不同的探究結果,因此,答案不可能也不應該求同,允許有不同的答案,只要能根據(jù)文本和有關原理,合乎邏輯地展開論述,言之成理即可。
探究性試題命題原則及特點:
1.設題重實際:它以高中學生應有的知識文化積累、閱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為基礎,適合高中生作答。
2.設題有規(guī)律:一般在文章的重點、疑難等關鍵處設題。如文中的議論、抒情處。
3.設題講根據(jù):一般依據(jù)材料的內容探討研究,而不是任意發(fā)揮。
4.思考有層次:要求考生從不同層面或角度作思考,一般文本中少有現(xiàn)成的答案。
5.答案有限制:它不會像平時可以“見仁見智”。閱卷時總會給出一個相對統(tǒng)一的參考答案,也就是說答案肯定不會“百花齊放”,“任爾東西南北風”。
探究性試題的解題應對策略:
依據(jù)上述特點,探究性試題一般要從以下四個方面應對:
1.按規(guī)定的角度進行探究
2011江蘇卷第14題:請?zhí)骄课闹凶匀痪拔飻懙纳羁淘⒁?,以及對表現(xiàn)人物的作用。
試題解讀:解答此題,應該依據(jù)題干規(guī)定的角度思考,結合文章的情節(jié),以情節(jié)為依托,尋求景物與情節(jié)的相似性,從“相似性”上去尋找景物的寓意。這道題,追求答全即可。
參考答案:“雪”:一是自然界的雪;二是象征籠罩著的越來越近的外敵入侵的戰(zhàn)火;三是象征應征入伍作翻譯的消息;四是象征師生之間的親疏關系?!把迸c“臘梅林”:象征青年們志愿獻身保衛(wèi)祖國的純潔無瑕、迎難而上的愛國情?!把庇纱蟮酵5较诘淖兓^程,喻示人物關系的和緩,更喻示著救國有望的情結。
2.依據(jù)文本內容進行探究
2009年遼寧卷第十一題第(3)題:小說最后描寫了蠻兒一幫年輕人炸掉了遺璞,并用它去修水渠。作者在結局上的這種處理是否合理?請結合小說具體內容,談談你的看法和理由。
試題解讀:解答這一題,需要在深入解讀文本的基礎上,對“遺璞”這個意象指什么進行解答。當然,對于“遺璞”的象征可以指一種守舊思想與生活方式,也可以指傳統(tǒng)寶物。如是前一種理解,可以聯(lián)系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分析年輕人炸掉遺璞的象征意義;如是后一種理解,可以從合理開發(fā)、生活情理的角度分析。
參考答案:觀點一:作者在結局上的處理是合理的。
①從情節(jié)上說,遺璞村人為之自豪的石頭被一群年輕人突然炸掉,這樣的處理可以產(chǎn)生出人意料的藝術效果;②從主題上說,“沒有用”的遺璞是一種守舊思想與生活方式的象征,這樣的處理有助于小說思想內涵的表達;③從時代上說,這樣的處理符合20世紀80年代初期改革開放的精神,有現(xiàn)實意義。
觀點二:作者在結局上的處理是不合理的。
①從情理上說,遺璞村人世世代代視為寶物的東西,為之自豪的石頭被一群年輕人輕易地炸掉,不合情理,違背了生活的邏輯;②從敘事上看,炸掉遺璞修水渠的必要性并沒有在小說中明確交代出來,缺乏藝術上的邏輯性;③從現(xiàn)實講,這種結局也不符合保護文物、合理開發(fā)的現(xiàn)代理念。
3.對題干中的關鍵詞、疑問點進行探究
2009年寧夏卷第十一題(4)題:孕婦并不認識石碑上的字,也不會寫字,卻十分努力地描畫著它們,后來還感嘆:“字是一種多么好的東西啊!”小說這樣來寫孕婦,有人認為讓人感動,也有人認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
試題解讀:抓“十分努力地描畫”關鍵詞探究:“十分努力”是說“孕婦”對文化知識的朦朧追求和尊重。抓疑問點:為什么不識字的孕婦描寫石碑上的字呢?她的做法有什么深刻含義?假如是你,你會這樣做嗎?有沒有別的辦法呢?根據(jù)疑問點,整理答案。
參考答案:觀點一:這樣寫讓人感動。
①突出了孕婦對文化知識的朦朧追求,雖然她不識字,但這不影響她對文化的尊重;②揭示了一個沒有文化的農(nóng)村女人在將為人母時的責任感,在她看來,學會認字,將來就不擔心孩子的提問了;③表現(xiàn)了孕婦認識到文化知識對孩子未來成長的重要性,也表明她在盡可能地彌補自己文化知識的不足。
觀點二:這樣寫有些做作。
①觸動她描畫字的原因主要應該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不只是路邊一塊廢舊的石碑;②孕婦自己不會寫字,想臨摹石碑上的字,可以請放學的孩子幫忙,不必那么費勁,非要自己描畫;③作為未來的母親,孕婦識不識字,其實都不影響她對孩子的責任與愛。
4.要對文本深層含義進行探究
2009年江蘇卷第十四題:請?zhí)骄慷冀咛N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幾層深意。
解讀試題:這是對文章的內涵進行探究。要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礎上進行深入思考。在文中“上善若水”中的“上善”指什么?是什么事?什么人?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李冰等人是上善之人。
參考答案: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筑和維護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人可謂上善之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
總之,做探究題一定要立足于文本,然后結合自己的感悟、體驗進行表述。緊扣問題要求,在文本內尋找依據(jù)提取有效信息,通過聯(lián)想和思考,在所提供的信息、試題要求和自己的人生體驗、感悟及已有知識間搭起一座橋梁,才能為成功解答鋪平道路。
(作者單位:宿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