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廷珍
小學生說話,是我們教師,特別是我們廣大的農村教師最易忽視的問題。要知道,當前社會太需要一個人具備較強的說話能力。實施素質教育,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需要。小學語文作為基礎性、工具性學科,擔負著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素質人才的重要任務。而說話是人類進行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說話訓練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呢?
一、培養(yǎng)口語興趣,讓學生想說話
根據(jù)小學生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要培養(yǎng)提高小學生的說話能力,就必須激發(fā)他們對說話訓練產生濃厚的興趣,使他們在說話訓練中表現(xiàn)出主動性和積極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選擇適當?shù)姆椒?,激發(fā)學生樂于說話的興趣,說自己想說的話,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思想。如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課中,學生在認識了各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和用途后,教師問學生:“你最喜歡什么小動物,請你把它的樣子說出來”。這樣,學生就很樂意說,而且每個學生都有可說的內容。
二、排除心理障礙,讓學生敢說話
俗話說“童言無忌”,兒童語言表達往往不分場合,不分是非,不分輕重,想說就說。但是這種表現(xiàn)僅局限于兒童圈子或親人的圈子,面對教師他們卻一反常態(tài),很少說話,或者問一句說一句,有的甚至回避教師,這說明教師和學生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距離,學生對教師有畏懼感,怕與教師交流。要消除學生這種心理障礙,教師要想法親近學生,讓他們敢于說話。
首先,學會把微笑帶給學生。教師要多給學生一些親切感,不要成天擺出一副嚴肅的面孔,使學生感到害怕。
其次,把好心情帶給學生。教師在學生中始終保持著極大的熱情,與學生一起活動、一起聊天,與他們談家常、談愛好、談理想,以此來拉近師生距離。
再次,學會贊賞學生。喜歡表揚是兒童共性,但就兒童目前的心理發(fā)展,平淡的表揚已對他們刺激不足,只有對學生加以贊賞,才能排除心理障礙,使之敢于說話。
三、引導參加討論,讓學生會說話
引導學生學習討論,是《新課程標準》綜合性學習的要求,“樂于參與討論,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是《新課程標準》階段目標,因此,通過討論問題練習讓學生說話,是一種好方法。討論的問題不管是由老師提出,還是由學生提出,只要提出的問題切合實際,都容易激發(fā)學生思考和發(fā)言的興趣。
如教學《蝙蝠和雷達》一課,有位學生問:蝙蝠是一種哺乳動物,和雷達有什么關系呢?教師認為這個問題提得好,就不失時機地組織學生討論,同學們各抒己見,踴躍發(fā)言,這無疑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激趣,從而達到練習學生說話的能力。
四、加強朗讀訓練,讓學生多說話
多讀,是培養(yǎng)說話能力的基礎。葉圣陶指出:“文字語言的訓練,我認為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就是對語文敏銳的感覺?!币氤隹诔烧?,必先“入口”成章,課堂上可采用分段、分組讀的方法引導學生朗讀,也可以采用讓學生傾聽和模仿錄音朗讀。讀是理解,說是表達。先吸收后表達,以讀促說。如教學《小珊迪》一課,為了讓學生掌握說話技巧,教師先范讀,接著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再評讀,最后告訴學生:因為人物的地位、處境不同,所以說話的語氣、方法和態(tài)度就各不相同。
總之,無論從社會發(fā)展還是從個體發(fā)展來看,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作為小學教師應采取有效措施,培養(yǎng)學生既想說又敢說,既敢說又會說、善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