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戰(zhàn)場花是血,騎路柳為鞭”

2012-04-29 00:44:03鐘明奇
古典文學知識 2012年2期
關鍵詞:詩史戰(zhàn)亂李漁

鐘明奇

明清之際的文學家李漁以小說戲劇創(chuàng)作名世,其詩在中國文學史上并不居有顯赫的地位。不過,袁枚《隨園詩話》卷九認為李漁的詩“有足采者”。黃協(xié)塤《鋤經(jīng)書舍零墨》卷一也說,“笠翁以詞曲知名于時,而詩句亦往往有可采者”。而現(xiàn)代李漁研究的開山人物孫楷第在《李漁與十二樓》一文中,對李漁的詩詞與散文有一番總體的比較,認為他的詩“頗有穩(wěn)諧之作”。在筆者看來,作為卓有成就的通俗文學家,李漁的詩“有足采者”,或者說“往往有可采者”,并不值得驚奇;而說他的詩“頗有穩(wěn)諧之作”,則似乎說得過于籠統(tǒng)。通覽李漁近1100首詩,筆者認為,李漁詩作中最有價值的,是那些他寫于明清易代之際與戰(zhàn)亂相關的詩,以及描寫清初有關漢民族統(tǒng)治政策的詩,其數(shù)量雖然不多,卻每每飽含真情,秉筆直書,是那一個“天崩地解”時代有關重要史實的真實記錄,有如杜甫描寫安史之亂前后社會現(xiàn)實的那些詩,直可稱之為“詩史”。

ァ洞嗆!罰ㄉ蝦4鞘槌靄嬪2000年版)引宋祁在《新唐書·杜甫傳贊》中說“(杜)甫又善陳時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號詩史”,釋“詩史”為“指能反映某一歷史時期現(xiàn)實情況的詩歌”;《漢語大詞典》簡編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8年版)則引唐代孟棨《本事詩·高逸》中說“杜(甫)逢祿山之難,流離隴蜀,畢陳于詩,推見至隱,殆無遺事,故當時號為‘詩史”,釋“詩史”為“指能反映某一時期重大社會事件有歷史意義的詩歌”。據(jù)此而論,則李漁的上述詩作,由于如實地記述了他所處的明清易代之際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有關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若干重大的社會事件,乃是用詩歌形式敘寫的歷史,有其獨特的歷史價值,稱之為“詩史”,并不為過。

值得指出的是,李漁的“詩史”有意識地繼承了杜甫的“詩史”傳統(tǒng)。李漁在《甲申紀亂》一詩中說:“昔見杜甫詩,多紀離亂事。感憤雜悲凄,令人減幽思。竊謂言者過,豈其遂如是。及我遭兵戎,搶攘盡奇致。猶覺杜詩略,十不及三四。請為杜拾遺,再補十之二?!笨梢娝麑憫?zhàn)亂,確是自覺地以杜甫為楷模。故顧赤方評李漁的詩,謂《甲申紀亂》“深得杜理”,《應試中途聞警歸》則“沉著有氣力,少陵能事”,而王安節(jié)認為李漁的《婺城亂后感懷》(七律)“悲憤蒼涼,似少陵天寶歸來諸作”。當然,李漁“詩史”之遙承杜甫“詩史”傳統(tǒng),并不僅僅在于前者描寫戰(zhàn)亂比后者更詳細、具體,而主要在于繼承了杜甫“詩史”的“實錄”精神,以及杜甫“詩史”所具有的愛國憂民的人文情懷;同時,李漁“詩史”中若干重要的作品,在詩歌藝術(shù)上,也頗得杜甫“詩史”之精髓。

杜甫的“詩史”確乎有其鮮明的記述歷史的“實錄”精神。何謂“實錄”?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贊》中稱《史記》“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謂之實錄”。而《新唐書·杜甫傳贊》既說杜甫的詩“善陳時事”,孟棨《本事詩·高逸》又說他于安史之亂時所寫的詩“推見至隱,殆無遺事”,則作為“詩史”的杜甫的詩,有其記述歷史的“實錄”精神顯而易見。杜甫“詩史”這種毫無諱飾的“實錄”精神自然包舉了他對社會的強烈的批判意識。與此相關,李漁在《甲申紀亂》一詩中既說要補杜甫“詩史”之略,又說“有詩不忍盡,恐為仁者盡”——這其實成為李漁寫作“詩史”的一個基本原則,其要義并不僅僅在于如前所說描寫的詳盡,更在于不為統(tǒng)治者諱,信而有征地寫出了當時歷史的真相。李漁這種寫作“詩史”的基本原則,因此無疑與前述孟棨所說的杜甫“詩史”的“推見至隱,殆無遺事”同,顯示了李漁早期勇敢的社會批判精神。

誠然,畢竟李漁與杜甫所處的時代不同,李漁“詩史”盡管繼承了杜甫“詩史”的許多重要方面,然猶有其鮮明的時代特點與個性特征。

第一,李漁的“詩史”是明清易代之際浙東人民所遭受的罕見戰(zhàn)爭劫難的真實記錄。即如前述《甲申紀亂》一詩,就寫到當甲申年(1644)天下大亂之時,浙東金華等地區(qū)的百姓誠如詩中所說“既為亂世民,蜉蝣即同類”,危在旦夕,而明朝官兵在那里“搶攘”百姓竟然勝過“流賊”:“又慮官兵入,壺漿多所費。賊心猶易厭,兵志更難遂。”至1645年,清軍攻占南京,弘光朝崩潰。同年6月,以趙明寰為首的明朝潰軍洗劫浙東;不久,南明方國安部數(shù)萬敗軍襲擊金華、蘭溪。1646年8月,清軍攻陷金華,大肆屠殺。李漁于上述兵禍,大多親歷親證。其《避兵行》一詩,就特注明“乙酉歲(1645)各鎮(zhèn)潰兵騷擾浙東時作”。此詩開首即云:“八幅裙拖改作囊,朝朝暮暮裹糇糧。只待一聲鼙鼓近,全家盡涉山之岡?!睘闀r刻準備著逃離,女子居然將裙拖改作囊來盛裝干糧。這一當時戰(zhàn)亂環(huán)境中有特定歷史特點的細節(jié),足以見當年戰(zhàn)爭之殘酷。如果不是李漁將此記述下來,后人難以想象,明清易代之際,浙東人民竟是如此費盡心機,以避兵災。更凄慘的是,就是逃到深山老林之中,也不能躲避潰兵的騷擾。該詩寫到:“新時戎馬不如故,搜山熟識桃源路。始信秦時法網(wǎng)寬,尚有先民容足處?!币驗闊o處可以避兵亂,即“下地上天路俱絕”,為了不受侮辱,以李漁自己來說,如詩中所寫,就曾想“舍生取義”,即“先刃山妻后刃妾”,然后伏劍而死?!舵某切械鹾傺苤泻病穭t記述了清軍在婺城即今金華殺人如麻這一重大社會事件:“婺城攻陷西南角,三日人頭如雨落。輕則鴻毛重泰山,志士誰能不溝壑。”而戰(zhàn)亂后的情景是一片凄涼,令人心有余悸?!舵某莵y后感懷》(五律)有“骨中尋故友,灰里認居?!敝Z,《避兵歸值清明日》則有“戰(zhàn)余柳尚烽煙色,兵去花仍劍戟看”之句,凡此等等,莫不是對戰(zhàn)爭罪惡的強烈控訴,而李漁的愛國憂民之情,無不躍然紙上??傊?,李漁以其充滿悲憤的詩心史筆,如實地記錄下了那一場發(fā)生在浙東地區(qū)慘無人道的戰(zhàn)亂,多有正史所不載的他個人獨特的經(jīng)歷,因而有著特別珍貴的史學價值。

第二,李漁的“詩史”忠實地記述了戰(zhàn)亂對圖書的毀壞?!兜鯐氖住?兵燹后作)其一有云:“鄴架群書逐類分,總因世難靖狂氛。蠹魚辟盡香成霧,亥豕刊來墨是云?!币驗閼?zhàn)亂,作為文化瑰寶的大量圖書皆化為灰燼。此詩其三則具體寫到了戰(zhàn)亂中有關圖書是如何被毀滅的:“將軍偶宿校書臺,怒取縑緗入灶煨。國事盡由章句誤,功名不自揣摩來。三杯暖就千編絕,一飯炊成萬卷灰。猶幸管城能殉汝,生同幾案死同堆。”在這位頗有情緒的將軍看來,國事之壞盡由儒生與圖書,因此竟將圖書盡入灶煨,付之一炬。該將軍似乎不能明白,這些圖

書其實是前代文化人性命與俱的可貴的文化精神遺產(chǎn)。故李漁在此詩其二中寫到:“時流莫謂吊書迂,儂與前人性命俱?!庇谩皟z”字稱圖書,寫出了李漁心頭對前代文化遺產(chǎn)的無限眷戀及其被毀的無盡哀痛。此詩“其四”則更有極其憤激的敘寫:“心肝盡貯錦囊中,博得咸陽片刻紅。終夜敲推成夢囈,半生吟弄付飄風。文多罵俗遭天譴,詩豈長城遇火攻。切記從今休落筆,興來咄咄只書空?!币驗閳D書全被燒毀了,則世間自無讀書種子,這正如此詩其二所云:“始信焚坑非兩事,世間書盡自無儒。”李漁將戰(zhàn)亂之毀圖書與讀書人,直比作秦始皇之焚

書坑儒,這其實寫出了當時戰(zhàn)亂之殘酷的另一個重要的方面。中國古代文獻寫戰(zhàn)亂對圖書的破壞,并不鮮見,但像李漁的“詩史”,通過“將軍偶宿校書臺”這樣一個典型特例,生動地描寫戰(zhàn)亂中圖書之如何被銷毀,則實為中國古代圖書聚散史上極其難得的重要個案。

第三,李漁的“詩史”,也是清初實行的侮辱性的同化漢民族統(tǒng)治政策此一重大社會事件的見證。1645年,清兵屠揚州城后,即于是年五、六兩月,連下剃發(fā)令。其詔曰:“今中外一家,君猶父也,子猶民也。父子一體,豈可違異。若不畫一,純屬貳心。自今布告之后,京城內(nèi)外限旬日,盡令剃發(fā)。遵依者為我國之民,遲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轉(zhuǎn)引自單錦珩《李漁年譜》,見《李漁全集》第十九卷,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此詔精髓即是所謂“留頭不留發(fā),留發(fā)不留頭”。而儒家文化認為:“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經(jīng)·開宗明義章》)因此,清初統(tǒng)治者的剃發(fā)令,對漢人來說,顯然帶有侮辱性。當時的李漁雖有民族氣節(jié),但尚不敢以身試法,于是便在詩中發(fā)泄其憤懣。李漁《薙發(fā)二首》其一云:“一束勻成幾股分,不施膏沐也氤氳。趁伊尚未成霜雪,好去妝臺襯綠云?!逼涠疲骸皶云鸪趼勡岳蛳悖改閹锥渚Y芬芳。遍尋無復簪花處,一笑揉殘委道旁?!边@無疑是對剃發(fā)詔令的極大調(diào)侃與諷刺。李漁于1646年所寫的《丙戌除夜》與1647年寫的《丁亥守歲》,其實也表達了對剃發(fā)令的憤怒?!侗绯埂吩疲?/p>

“禿盡狂奴發(fā),來耕墓上田。屋留兵燹后,身活戰(zhàn)場邊?!薄抖『ナ貧q》則謂:“骨立先成鶴,頭髡已類僧。每逢除夕酒,感慨易為增?!崩顫O的著作因此曾被禁毀?!肚宕麣俊そ麜偰俊费a遺有云:“《一家言》系李漁撰,卷六內(nèi)有《剃發(fā)詩》,甚為狂?!瓚堜N毀?!崩顫O的上述詩作,以其強烈的民族正義感,無情地批判了清初統(tǒng)治者野蠻的民族統(tǒng)治政策,無疑是對正史記載廣大漢人反抗剃發(fā)令的精彩補充。

當然,從總體看,李漁的“詩史”,所反映社會生活的廣度與深度,遠不及杜甫的“詩史”。前者著重描寫的是戰(zhàn)亂帶給浙東人民的災難及大批珍貴圖書的因之被銷毀,并對清初侮辱性的同化漢民族統(tǒng)治政策以嚴厲的批判,而后者不但描寫了戰(zhàn)亂及其帶給百姓的災難,也如實地描寫了安史之亂前后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與其他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另一方面,李漁的“詩史”,對明清易代之際戰(zhàn)爭發(fā)生的歷史原因并不作思考,更沒有寫出明王朝的必然滅亡,而杜甫的“詩史”,則寫出了安史之亂爆發(fā)的社會原因,揭示了唐帝國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必

然,因此,其思想的深刻性顯然不及杜甫的“詩史”。

如果從藝術(shù)的角度觀照,李漁的“詩史”中有不少詩作,也頗得杜甫“詩史”之神韻。概括地說,這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

首先,李漁的“詩史”,不但如杜甫“詩史”以“實錄”精神秉筆直書,亦如杜甫“詩史”那樣,并不是沒有情感色彩的純客觀史實的記錄,而是肝膽俱見,直如郭九芝評《吊書四首》(兵燹后作)其一所云,有“無限牢騷”,即顯示極其強烈的個人愛憎與社會批判傾向。杜甫《兵車行》云“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三絕句》云“聞道殺人漢水上,婦女多在官軍中”,《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云“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如此等等,皆不是純粹的紀實,而寄托個人深深的憤慨。而如“武皇開邊意未已”,在相當程度上揭示

了當時戰(zhàn)爭的根本原因,表達了強烈的對唐玄宗的批判態(tài)度——雖然杜甫在骨子里是忠君的。李漁的“詩史”亦然。如《避兵行》所云,“始信秦時法網(wǎng)寬,尚有先民容足處”,認為他所處的明末清初戰(zhàn)亂之際,還不如秦始皇時代,則李漁的政治態(tài)度異常鮮明。《薙發(fā)二首》、《丙戌除夜》、《丁亥守歲》等詩,更是毫不留情地對清初侮辱性的同化漢民族統(tǒng)治政策作了猛烈的抨擊。它們既是一個時代有關重要史實的真實寫照,同時也抒寫出了李漁個人心頭的辛酸與血淚,因而有著深刻而巨大的感人的力量。

其次,更可貴的是,李漁有關不愧“詩史”之名的作品——這主要是描寫戰(zhàn)亂的五言律詩與七言律詩,亦能如杜甫“詩史”那樣,將熾熱的感情包藏在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之中,即以“敏銳的詩性直覺”,把它們“點化為審美意象”(楊義《李杜詩學》下編),由此讓客觀事物本身去打動讀者,因此寫出了不少精警透辟、充滿詩性之美的警句。杜甫“詩史”中最典型的警句即是《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中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而如《春望》中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洗兵馬》中的“三年笛里關山月,萬國兵前草木風”,《羌村

三首》中的“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同樣膾炙人口,千古流傳。在筆者看來,李漁的“詩史”中這樣的警句有:《乙酉除夕》中的“天寒烽火熱,地少戰(zhàn)場多”,《清明前一日》中的“戰(zhàn)場花是血,騎路柳為鞭”,《避兵歸值清明日》中的“戰(zhàn)余柳尚烽煙色,兵去花仍劍戟看”,《婺城亂后感懷》(五律)中的“骨中尋故友,灰里認居?!?,它們皆如杜甫“詩史”那樣,以看似不事雕琢、充滿詩性直覺的細節(jié)描寫,讓人感受到驚心動魄殘酷的戰(zhàn)爭場面,而其中卻滲透著了無矯飾的強烈的個人感情與社會批判精神,深得杜甫“詩史”語言藝術(shù)特色之真?zhèn)鳌?/p>

不過,從整體看,杜甫襟懷博大,筆力雄健,他的“詩史”,將強烈、真摯、深沉的思想情感與純熟完美的藝術(shù)手法結(jié)合在一起,由此形成沉郁頓挫、波瀾老成的詩風,兼之內(nèi)容豐贍,終成為中國古典詩歌史上的藝術(shù)巔峰,這自然是李漁“詩史”所無法比肩的。相比之下,李漁寫于明清易代之際的那些重要的詩篇,固然也是情感強烈,然往往直截明快、自然真率有馀——徐世昌《晚晴簃詩匯·詩話》即謂李漁的詩“直率而近俚”,而沉摯深入、跌宕起伏不足,因此,特別是他描寫戰(zhàn)亂的五言古詩與七言古詩,如《甲申紀亂》與《避兵行》等作品,時或失之平易淺露,但鑒于它們確乎是當時有關殘酷社會現(xiàn)實,包括若干重大的社會事件的“實錄”,并不妨礙其足以當“詩史”之目。

概乎言之,李漁的“詩史”,是明清易代之際歷史的珍貴記錄,而在藝術(shù)上也有不俗的成績,在中國詩歌史上,理應占據(jù)其應有的一席之地。

(作者單位:杭州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文學與文獻研究中心)

好書推薦

《中華大典》是建國以來最大的一項文化工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的重大文化出版工程,國家文化發(fā)展綱要的重點出版工程項目,新聞出版總署列為“十一五”國家重大工程出版規(guī)劃之首,在我國文化事業(yè)史和出版史上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吨腥A大典》共有23個典,《文學典》由鳳凰出版社(原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主編程千帆先生?!段膶W典》共分六個分典:《先秦兩漢分典》、《魏晉南北朝分典》、《隋唐五代分典》、《宋遼金元分典》、《明清分典》、《文學理論分典》。文學典全部六個分典已于2009年出齊?,F(xiàn)經(jīng)由鳳凰出版社與江蘇鳳凰電子音像出版社聯(lián)合推出《中華大典·文學典》光盤版,共六碟,每碟一典,包含了原紙質(zhì)大典的全部內(nèi)容。界面清晰,檢索便易,欲購者請與鳳凰出版社發(fā)行部聯(lián)系。電話:02583223462

定價:200元 六CD

猜你喜歡
詩史戰(zhàn)亂李漁
百年詩史巨著——《百年詩頌》
中華詩詞(2021年12期)2021-12-31 09:05:42
Searching for lost daughter 戰(zhàn)亂分離母女終團聚
“東亞漢詩史(多卷本)”簡介
東疆學刊(2021年4期)2021-02-12 01:50:18
SOLES OF WIT
漢語世界(2020年2期)2020-04-29 09:53:56
6年戰(zhàn)亂
杜詩“詩史”說檢討
杜詩“詩史”說檢討
逃離家鄉(xiāng)
廉政瞭望(2017年1期)2017-02-10 18:30:00
李漁的養(yǎng)生之道
紅土地(2016年3期)2017-01-15 13:45:38
日本中世女性文學走向衰落的原因研究
青春歲月(2015年13期)2016-01-14 12:48:19
寻甸| 西乌| 青田县| 桑植县| 开阳县| 汉川市| 南皮县| 宣恩县| 湖州市| 桂平市| 兰西县| 和平县| 和田县| 嘉定区| 黎平县| 卢龙县| 定州市| 乌什县| 曲周县| 疏附县| 疏勒县| 临武县| 凤台县| 山西省| 区。| 阿勒泰市| 紫阳县| 进贤县| 海原县| 无棣县| 银川市| 襄樊市| 微博| 孝义市| 庐江县| 临湘市| 牟定县| 台东县| 波密县| 遵义市| 武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