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逵夫
《詩經(jīng)·國風》中有組詩,以前學者未能注意到這一點,郭晉稀先生《國風蠡測》一文提出一個看法,引起學界的關(guān)注。趙沛霖《詩經(jīng)研究反思》一書將郭先生此文作為劉師培《〈毛詩〉〈荀子〉相通考》(1905年發(fā)表)以來八十多年中《詩經(jīng)》研究的42篇重要論文之一,加以介紹。郭先生此文的《組詩初探》部分說:“民風本來有很多是組詩,由于入選,有所刪節(jié),加之入選以后,篇次幾經(jīng)改動,所以后人認為各自成篇,中間并無有機聯(lián)系。如果仔細推敲,有些組詩依舊保存了下來?!闭撐氖紫确治隽恕蛾愶L》中的《衡門》、《東門之池》、《東門之楊》一組,并說:“至于《宛丘》、《東門之枌》兩篇,與此三篇,可能也有關(guān)系,但是否屬于此一組詩之內(nèi),那就更待考證。”后在《風詩蠡測末篇》一文中對《宛丘》和《東門之枌》又加以論證,認為此兩詩為一組,敘一事,也可能是同一作者的作品。今合兩首而讀之。
《詩序》說:“《宛丘》,刺幽王也。淫荒昏亂,游蕩無度焉?!编嵭豆{》即以詩中“子”指陳幽公??追f達《疏》以來皆順此為說,然而從詩中看不出有刺譏之意。朱熹《詩集傳》說:“國人見此人常游蕩于宛丘之上,故敘此事以刺之?!陛^合詩意。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又同“陳夫人好巫,而民淫祀”之風俗聯(lián)系起來,以為“正事巫覡歌舞之事,非泛言游蕩”。則有利于對其社會背景的了解。宛丘,陳國丘名,在陳國都城(今河南淮陽)東南?!睹珎鳌罚骸八姆礁咧醒胂略煌鹎稹!边@種地形近于今日有觀摩臺的體育場,觀看時不會出現(xiàn)前面的人堵住后面人視線的狀況,可以避免擁擠。上古青年男女歡聚娛樂多在城東,因為古人觀念,五行于東為春,有生發(fā)之意?!多嶏L·東門之》寫男女相唱和,其地在城東;《出其東門》寫男女群會,說“出其東門,有女如云”;《陳風》的《東門之枌》及《東門之池》、《東門之楊》,都是以青年男女相會唱歌談心或約會為題材的。
關(guān)于《東門之枌》,《詩序》說:“《東門之枌》,疾亂也。幽公淫荒,風化之所行,男女棄其舊業(yè),亟會于道路,歌舞于井市耳?!睂υ姷膬?nèi)容的看法大體不誤。朱熹《詩集傳》說:“此男女聚會歌舞,而賦其事以相樂也?!币才c詩意相合。兩詩并讀,更能加深對詩的理解。
先看《宛丘》。此詩實寫詩人愛慕一個常在宛丘擊樂舞蹈的女子,而沒有勇氣追求。鄭玄《詩譜》說:“大姬無子,好巫覡祈禱,鬼神歌舞之樂,民俗化而為之?!笨磥黻悋雍梦璧?,同南方荊楚民風相近。此詩所寫舞蹈者未必是娛神舞蹈,而側(cè)面反映出當時民俗游藝的狀況。女巫或在民間祭祀中常配合歌唱的女子在每月的某些吉日,于市廛游藝之處歌舞以為生計的情形,應該也是有的。下面是原詩:
子之湯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無望兮!
坎其擊鼓,宛丘之下。無冬無夏,值其鷺羽。
坎其擊缶,宛丘之道。無夏無冬,值其鷺。
子,指舞蹈的女子。本詩用了向女子傾訴的語氣。湯,借作“蕩”,《楚辭·離騷》王逸注即引作“蕩”。這是用以形容其低昂搖擺、婆娑起舞的樣子?!颁▁ún)有情兮”,洵,誠然,實在。“而”讀為“能”。郭晉稀《詩經(jīng)蠡測·風詩蠡測末編·三》:“‘而當讀為‘能,謂其‘信有深情,能不想望乎?‘而、‘能通讀,此例最多?!秴斡[·士容》云:‘柔而堅,虛而實。注:‘而,能也。《淮南·原道》:‘行柔而剛,用弱而強。注:‘而,能也?!兑住ね汀罚骸私ê疃粚?。《釋文》:‘鄭讀而曰能。皆其例也?!边@兩句說:我確實對她有著很深的愛慕之情啊,我能不去看她嗎?可以想見,詩人暗戀著這個女子,時時擠在人群里看她,看到她的種種樣子都能使詩人動心和滿足。
第二章“坎其”,同于“坎坎”,敲擊鼓、缶的聲音。“值”通“植”。此句說女子的頭上插著鷺鷥的羽毛。這是舞蹈時的打扮,是這個女子裝束上突出的特征之一,也是令詩人一想起來就動情的地方。
第三章“缶”,陶制樂器,形如瓦盆或寺院中的磬。《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藺相如讓秦王親擊缶,即其物。李斯《諫逐客書》中言秦聲有“擊甕叩缶”,學者們遂以為缶只是秦地樂器,由此詩看,江淮一帶國家也有之。第三句“無夏無冬”,今本《詩經(jīng)》同第二章一樣作“無冬無夏”。但本詩第二章四句的末尾一字皆押韻:“鼓、下、夏、羽”四字于古韻皆在魚部。第三章同第二章結(jié)構(gòu)、文字基本相同,第三句卻不押韻。今據(jù)郭晉稀先生說改。“冬”于古韻在冬部,同幽部的“缶、道、”是可以對轉(zhuǎn)相葉的(參《風詩蠡測》之九《談“倒字就韻”與“互換就韻”》)。《詩經(jīng)·國風》的重章疊句,往往每句換一兩字或稍作變化。第三章對第二章來說一、二、四句都各變一字,第三句不能變字,只有顛倒次序。如果第三句沒有變化,第一、二、四句末一字的變化也就沒有意義了。“”(dào),用五彩羽毛做成的扇形舞具,也名“翳”?!锻躏L·君子陽陽》“左執(zhí)”,陳奐《詩毛氏傳疏》:“翳者,謂以翳覆頭也?!边@句是說頭上戴著有一排彩色羽毛的頭飾,這也是女子裝束上的一個突出特征。
這首詩首先敘述了所喜愛的人物帶有職業(yè)特征的動作,及詩人對她的強烈的愛慕之情。第二、三章通過對自己眼中女子裝扮的描述,表現(xiàn)了對她的印象之深,而通過“無冬無夏,值其鷺羽”等描寫,說明詩人對她持續(xù)地、長期地關(guān)注著。詩中描述這個女子在宛丘之上及宛丘周圍擊著鼓、缶之類樂器舞蹈,她的頭上插著鷺羽,戴著鷺的頭飾。她舞蹈的姿態(tài)、奇特的打扮和敲擊樂器的動作顯得分外迷人。她的形象總是在詩人頭腦中不能離去。從事表演的女子必漂亮而能歌善舞,這是使人產(chǎn)生愛慕之情的一個重要原因。
本詩第一章句式同后二章不同。陳繼揆《讀詩臆補》引陳僅說:“首章四‘兮字,用變調(diào)入手,使游蕩輕薄之人,神情態(tài)度脫口如生,真?zhèn)魃衩钍?。自宛丘之上、而下,無地不熱鬧;無冬無夏,無時不熱鬧,直揭出一國若狂景象?!彪m然帶有一點道學家的口吻,但由詩的形式而體會詩情,聯(lián)想到當時陳地的風俗,對理解此詩,很有啟發(fā)性。
抒情主人公應是一位青年男子。詩中寫這位善舞的女子“無冬無夏,值其鷺羽”、“無夏無冬,值其鷺”,實際上是表現(xiàn)詩人自己無冬無夏地天天看她。這里有一種無形的引力,他不去看,會心神不寧,只有在見到她的時候,才會感到愉快、欣慰。這便是詩第一章說的“洵有情兮,而無望兮”。后兩章是對第一章前二句的具體描寫,又體現(xiàn)著第一章后二句的意思。第一章前二句是全詩關(guān)注的焦點,也是詩人注意力所在。后二句則是主題所在。
下面看《東門之枌》:
東門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穀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績其麻,市也婆娑。
穀旦于逝,越以鬷邁。視爾如荍,貽我握椒。
《東門之枌》與《宛丘》所詠為同一事。郭晉稀先生《詩經(jīng)蠡測·風詩蠡測末編·二》說:“詩雖分為兩篇,所詠實同,不當有所分別也。知者,兩詩所寫之地相同,《宛丘》云‘宛丘之上、‘宛丘之下、‘宛丘之道,《東門之枌》云‘宛丘之栩,同在宛丘,一也;兩詩所寫之人相同,《東門之枌》云‘子仲之子,《宛丘》云‘子之湯兮。《宛丘》單言子者,蓋承上篇,子仲兩字可省。詩之句數(shù)、字數(shù),求其整齊,所以省耳。同詠子仲之子,二也。兩詩所寫之事相同,《宛丘》云‘坎其擊鼓、‘值其鷺羽,又云‘坎其擊缶、‘值其鷺,《東門之枌》云‘婆娑其下、‘市也婆娑,同寫歌姿舞態(tài),三也?!笨芍^卓見。
“東門”,陳國都城的東門,宛丘在東城外偏南。枌(fén),白榆樹。古代民眾聚會活動常在東門之外多林木之地?!多嶏L·萚兮》寫歡會對歌,言“萚兮萚兮”。樹葉紛紛落下,自然在林中?!蛾愶L·東門之楊》起興一句即暗示詠男女之事?!多{風·桑中》寫男女情愛,說“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也在林中,“上宮”似亦祀神之地。古之祀神,近于后代的廟會,青年男女借以交流感情。本詩同《宛丘》中詩人所愛女子可能是巫女,或常參加祀神歌舞的女子?!拌颉保▁ǔ),柞樹。此與上句互文見義,言東門外宛丘一帶多白榆樹和柞樹?!白又僦印?,姓子仲人家的女兒。子仲為姬姓的分支?!捌湎隆?,指跳舞盤旋搖擺于白榆樹與柞樹下。
第二章“穀旦于差”,言選擇了好日子。這是一種固定的句式,在動詞前加“于”或“是”,而將賓語提前?!胺Y”,善,吉。“旦”,早晨,這里指時日?!安睢?,選擇?!澳戏街保笘|門以南的平地,大體相當于《宛丘》中說的“宛丘之下”或“宛丘之道”?!翱兟椤?,搓捻麻線。聯(lián)系《東門之池》的“東門之池,可以漚麻”一句看,則此地婦女平時多從事漚麻、搓捻麻線之類的勞動。“市也婆娑”,言在人多的地方翩翩起舞。市,指集市人多的地方。
第三章“穀旦于逝”,言在她舞蹈的好日子前往(觀看)。逝,往。越以,句首語助詞。陳奐《詩毛詩傳疏》說:“越讀同粵?!稜栄拧罚骸?,于也。《采蘩》、《采》、《擊鼓》皆云‘于以,此云‘越以,皆合二字為發(fā)語之詞?!睆娬{(diào)了下面“鬷邁”的語氣?!棒i(zōng)邁”,屢次,頻繁地前往。這句是說詩人常常去看女子的舞蹈。“視爾如荍(qiáo)”,相當于說:“看你美得像錦葵花?!鼻J,又名錦葵,花紫紅色或白色,帶有深紫色條紋?!百O”(yí),贈送?!拔战贰?,一把花椒。椒,因其味香,上古時陳楚之地用以獻神;又因其結(jié)籽繁,古人也用以喻多子,有新婚儀式上給新人房中撒花椒的風俗。看來,詩人所愛慕的女子將自己的花椒給詩人一把,祝其多子多福,以報答這個對她癡情的人。
這首詩同上一首寫同一事,應是一人所作。兩首聯(lián)系起來,較完整地寫出了詩人的感情經(jīng)歷。從詩中可以體會出這么兩點:一、 詩人所愛慕的女子是職業(yè)的舞者,“不績其麻,市也婆娑”就反映了這一點;二、 兩詩都著重寫心儀的女子的行為、活動,無形地表現(xiàn)了對這個女子的深切關(guān)注。只要有這個女子舞蹈之事,他必去,在他的心目中,她就是一朵錦葵花。而這個女子呢?似乎只是對他的深情表示感謝,給他一把花椒予以安慰,與《邶風·靜女》所寫不同,二人之間還有一定距離。因而,這兩詩都突出地表現(xiàn)著一種單方面的愛情。我們從詩中看到的女子,是舞蹈的美。在男子是“視爾如荍”、“洵有情兮”,在女子則雖感到男子對她深切的愛,但僅僅“貽我握椒”而已。他們之間的愛會有怎樣的結(jié)局,給讀者留下了深長的思考。然而,詩中表現(xiàn)的真摯與執(zhí)著,已足以感動讀者。
兩詩語言通俗,結(jié)構(gòu)上采取重章疊句的形式而又有所變化,而且兩詩結(jié)構(gòu)方式,都是第二、三章大體相同或相近,而第二章同第一章只第二句顯示出了關(guān)聯(lián)性?!锻鹎稹返牡谝痪洹白又帯薄桥拥奈钁B(tài)正是使詩人神魂顛倒、意亂心迷的原因,故脫口而出;而宛丘也正是詩人時時前往、不去于心的所在,故重復出現(xiàn)?!稏|門之枌》變換章法,先點出此女舞蹈之地的背景,然后寫其“婆娑其下”??梢哉f兩詩都構(gòu)思精巧,頗具匠心。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召南》的《關(guān)雎》、《漢廣》,《陳風》中的《宛丘》、《東門之枌》、《東門之池》、《月出》、《澤陂》等,都表現(xiàn)出一種深深的單戀之情,而且一般是表現(xiàn)男子對所愛女子的愛慕思念與追求。這在其他諸侯國、其他地區(qū)的風詩中是沒有的。這同江、漢、汝、淮一帶的社會習俗有關(guān)。陳、楚兩國都信巫而重祭祀,而且同北方各國受周初以來禮樂制度影響重禮儀程式的情形不同,民俗特征突出,多以歌舞表演的形式表現(xiàn)對神靈的感激愛慕與思念,而年輕漂亮的女子自然會成為配合巫覡表演而合唱的成員,甚至被選中承擔主要角色?!冻o·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山鬼》等演唱體制就說明了這一點。這樣,一些能歌善舞的女子會引起很多青年男子的愛慕,在民歌中也便產(chǎn)生了一些抒發(fā)這種情感的作品。這種情調(diào)對楚地文人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屈原《離騷》中寫的“求女”情節(jié)及所表現(xiàn)的“苦戀”情節(jié)同此有很深的關(guān)系。這是以往研究《楚辭》者所沒有注意的,也是研究《詩經(jīng)》者所忽略了的問題。
(作者單位: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