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英
〔關鍵詞〕 多媒體;初中思想政治課;作用
〔中圖分類號〕 G633.2〔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13—0062—01
現(xiàn)代教學過程應該是由教師、學生、教材、媒體四個因素構成的。在政治課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借助它的聲、形、色,創(chuàng)建出與課堂教學相適應的情景和意境,能起到喚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誘發(fā)學生好奇心、提高學生學習政治課積極性的作用。
一、運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課的積極性
政治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傳統(tǒng)的初中政治課教學枯燥乏味,而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以聲、形、色創(chuàng)建和諧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能激發(fā)學生感情上的參與,誘發(fā)他們的好奇心,提高他們學習政治課的熱情。
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有些教學內容抽象,理論性強,干燥乏味,又遠離學生生活。為了增強教學效果,教師應該多采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例如在講“鄧小平理論”時,利用多媒體播放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偉大成就等內容的錄像,筆者收到了良好效果。學生提高了學習知識的興趣,增強了愛國主義的熱情,對鄧小平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二、運用多媒體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
電教媒體在教育中的最大優(yōu)勢就是能集聲、文、畫于一體,以直觀鮮明的圖像,生動精煉的語言,極富感染力的音樂創(chuàng)設一種情境,使學生深深地被吸引、被感動,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師的熏陶,提高學習的興趣。教學內容與電教媒體是一種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恰當?shù)慕虒W形式有利于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常常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講到有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內容時,為了更好地理論聯(lián)系實際,我特意剪輯了《心理訪談》的兩個片段:一個是反映母女關系非常緊張的,一個是反映母子關系緊張的。我把它運用在教學中,通過文字、圖像、聲音,讓他們去分析應該如何解決緊張的母女、母子關系。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積極開展討論發(fā)言,從而懂得了什么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隨著信息的網絡化,學生獲取信息的方法和途徑也很多、很廣。因此在初中政治新課改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運用電教媒體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服務。老師要做到網上網下“兩棲”全能。揚長避短,使網絡這一利器為我所用。利用網絡信息的豐富性,彌補教學信息量的不足;利用網絡信息傳播的便捷性,增強教學活動的實效性。例如在講授“分配制度”時,我要求學生課前預習,利用網絡技術,查找現(xiàn)階段我國主要有哪些分配方式。在上課時,學生在講臺上展示自己收集的信息,其他同學根據(jù)展示的信息,判斷是哪種性質的分配方式。學生利用網絡技術,既完成了教學任務,也深深地感受到分配制度在我國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理解現(xiàn)階段我國改革完善分配制度的意義、作用。
初中政治新課程改革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從具體事件中深入地思考問題,透過現(xiàn)象抓住本質,逐漸培養(yǎng)起深刻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例如在講市場經濟時,筆者分別運用多種電教媒體,通過直觀的形象對比,引導學生思考,使他們真正認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二者本質的不同。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電教媒體把相關知識設計成表格,網絡圖等形式,便于學生整理知識。例如在講我國的投資方式時,我就運用電教媒體把“股票與債券,三種債券,商業(yè)保險與社會保險”的異同點顯示出來,學生看了一目了然。
三、運用多媒體可以使政治課教學的課堂氣氛活躍
在政治課堂中運用電教媒體,使那些比較單調的認知過程變得生動活潑,變厭學為樂學。對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參與性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教學中,教師自己要充分投入,始終保持高度熱情,以此感染學生,調動學生情緒。同時,還要運用各種電教媒體手段,補充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實例,深入淺出地講清道理,使學生感覺學習既不枯燥,也不神秘。課堂活起來,師生之間的感情就容易溝通,情感共鳴就能產生,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就能增強,教師就更能發(fā)揮在教育教學中的導向作用,從而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編輯:楊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