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蓮芝
【摘要】概念是反映客觀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依據(jù)新課程的標準,科學概念教學是初中科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科學概念是進行判斷、推理的基礎,清晰的概念是正確思維的前提。筆者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的初中科學課堂教學模式為探索目標,歷經(jīng)在理論與實踐上的反復探索,結合自身的經(jīng)驗以及在學習階段與同事之間的交流結果。形成了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為目標的初中科學課堂教學模式。
【關鍵詞】科學概念; 課題教學
一、探究科學概念產(chǎn)生的實際背景
教師活動:
課前準備,問題設計學生預習。
1.什么叫質量?質量有哪幾個單位?用什么儀器測定物體的質量?
2.怎樣用刻度尺測定長方體的體積?指出兩三個常用的體積單位?
3.單位換算:1千克=?克;1米3=?厘米
學生活動:①有體積相同的木塊、鐵塊、鋁塊(或其他的物體)、一杯水和一杯酒精,它們有什么不同,你能把它們分辨出來嗎?②說明你是怎么分辨的?
課前:布置探究問題;提供查詢方向,將學生探索的結果進行引導、加工、組合。
學生活動:學生課前根據(jù)教師的問題通過多渠道查詢,準備答案及素材;親身體驗有趣而豐富的調(diào)查研究結果的過程,并形成一定的觀點、看法;學生之間交流、討論并與教師交流所獲得的信息,加工信息,寫出結論。
教學活動:學生舉例收集(選擇部分內(nèi)容):①要分辨物質,就要知道并且利用物質所具有的一些特性。顏色、氣味、軟硬,就是物質的不同的特性。根據(jù)這幾種特性,利用我們的眼、鼻、手等感覺器官,就能將上面五種物質分辨出來。②通過測量發(fā)現(xiàn),體積相同的鐵塊、鋁塊、木塊質量不相同。③體積相同、種類不同的物質質量是不同的,如果是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體積會怎樣呢?
二、提出科學新概念
教師活動演示:①把體積相同的鐵塊和鋁塊,放在已調(diào)好的托盤天平的兩個盤中,看到它們的質量不相等且鐵塊質量較大。②把盛有同體積水和酒精的燒杯,放到托盤天平的兩個盤中,質量也不相等,且水的質量較大。③把橡皮泥、木塊放到托盤天平的兩個盤中,它們的質量相等,但體積不相等。木塊體積較大。
小結:盡管鋁塊與鐵塊的顏色和軟硬程度差不多,水與酒精顏色相同。但當它們的體積相同時,質量卻不同。橡皮泥和木塊的質量雖然相同,但體積卻不同.可見,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它們的質量不相等;而不同物質,質量相等,體積不同。這也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三、思考和建議
初中科學概念教學是科學教學當中的首道工序,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是否準確,將直接影響到后續(xù)數(shù)學學習的效果,下面結合本人這幾年來的教學感受,談談自己對如何上好概念課的幾點建議和感想,以作拋磚引玉之用。
1.在生活情景引入概念
概念屬于理性認識,它的形成依賴于感性認識,學生的心理特點是容易理解和接受具體的感性認識。所以在講述新概念時,從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有關具體生活事例,比較容易揭示概念的本質和特征。例如上面這位教師對于密度的概念引入時,充分應用在生活中的事例為切入點引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的激情、為新概念學習奠定了情感基礎。
2.在情境運用中感悟概念
許多科學概念都是從現(xiàn)實生活中抽象出來的,既讓學生感到不陌生,又有利于形成生動活躍的學習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概念形成過程,如果忽視概念的形成過程,把形成概念的生動過程變?yōu)楹唵蔚摹皸l文加例題”,就不利于學生對概念的理解。例如,密度的概念由學生的應用疑問中產(chǎn)生,再結合實驗為例來體會概念,使學生在這層層的鋪墊中,有充分的時間理解抽樣的概念,課堂上反映出的較好的教學效果。
3.在理解基礎上剖析概念
科學概念是科學思維的基礎,要使學生對科學概念有透徹清晰的理解,教師首先要深入剖析概念的實質,引導學生弄清一個概念的內(nèi)涵與外延。例如上述案例中密度運算式而不是決定式進行加深理解,使學生掌握某一種物質的ρ(密度)值與m及V無關.物質的密度由物質的種類(本身特性)決定的特性。使學生深刻理解密度的內(nèi)涵;,同時又突出密度的外延。
4.在問題設計中鞏固概念
心理學原理認為:概念一旦獲得,如不及時鞏固,就會被遺忘。鞏固概念,首先應在初步形成概念后,引導學生正確復述,這里絕不是簡單地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而是讓學生在復述過程中把握概念的重點、要點、本質特征(例如密度概念的引出之后,進行有關運算探究和討論)。
5.在體驗知識中應用概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體會科學在實際生活的實用價值,增強用科學的意識。教學過程中,應挖掘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的因素,使學生掌握概念,并應用概念解決實際的問題。上述案例從探究中引出概念后,大部分時間分配在應用片段,并應用密度概念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不僅體會了概念的內(nèi)涵和外延,而且體會新概念的必要性和科學的價值性。
6.在啟發(fā)引導中提升概念
建構主義認為“科學學習是學生自我建構科學知識的活動”,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造自由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自己感悟概念;而學生對新概念感悟、理解、反思、應用,這需要一定的思考時間;所以需要教師善于等待,善于啟發(fā)。
7.在課堂小結中內(nèi)化概念
課堂小結有利于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內(nèi)化和掌握,使知識脈絡更清晰,提升科學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求知欲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概念課中更要重視這環(huán)節(jié),它既可以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又幫助學生歸納解題方法和技巧。
科學概念課的教學,必須引起每位教師的高度重視,因為學生只有理解掌握了概念,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落實“雙基”,認識科學的思想和本質,進一步地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同時也要求教師要精心設計,怎樣使概念課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中學到知識,體驗成功喜悅,體會科學價值,提高探索科學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
[2]張紅霞.科學究竟是什么[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3]畢漁民,孫文英.新課程教學設計.北京首都大學出版社,2005
[4]郭睿.我國科學概念教學二十五年[J].教育科學研究,2006(4)
[5]蔡鐵權,姜旭英.概念轉變的科學教學[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