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仁,卞俊,蔣雪濤,原麗慧(1.解放軍第411醫(yī)院藥學(xué)科,上海20044;2.江西中醫(yī)學(xué)院藥學(xué)院,南昌 0004;.第二軍醫(yī)大學(xué)藥學(xué)院,上海 2004)
近年來,隨著時間生物學(xué)和時辰藥理學(xué)的發(fā)展,釋藥方式符合人體晝夜節(jié)律變化的口服脈沖釋藥系統(tǒng)受到藥學(xué)研究者的廣泛關(guān)注[1]。目前,國內(nèi)、外已設(shè)計和研究了多種不同釋藥機制的定時釋藥制劑,主要包括脈沖片劑和脈沖微丸[2,3]。阿莫西林(Amoxicillion,羥氨芐青霉素)是一種半合成青霉素藥物,因其可口服給藥而廣泛用于臨床[4]。青霉素類抗生素屬時間依賴性抗菌藥,當藥物濃度在病原體最低抑菌濃度(MIC)以上時,發(fā)揮抗菌作用;當濃度為最低殺菌濃度(MBC)的4~5倍時,殺菌作用達到飽和,此時再提高藥物濃度已不能提高殺菌作用[5]。因此臨床應(yīng)用阿莫西林時為少量多次給藥,以使血藥濃度超過MIC的時間維持到最長。為使患者睡眠時藥物濃度能維持在MIC之上,又避免半夜服藥帶來的不便,本試驗設(shè)計制備了阿莫西林脈沖釋藥微丸,其可在晚上臨睡前(22:00)時服用,間隔4 h后于次日凌晨釋放出治療量的藥物,以達到使血藥濃度超過MIC的時間維持到最長的效果。
Mini Glatt流化床(德國Glatt公司);85-2型恒溫磁力攪拌器(上海司樂儀器廠);HL-2恒流泵(上海新波無線電廠);SE3001F電子天平(奧豪斯儀器上海有限公司);UV-2550紫外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公司);ZRS-8G智能溶出試驗儀(天津天河醫(yī)療儀器有限公司);標準篩(浙江省上虞市紗篩廠)。
阿莫西林原料藥及對照品(珠海聯(lián)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3081032009,純度:99.6%);空白蔗糖丸芯(杭州高成生物營養(yǎng)技術(shù)有限公司,規(guī)格:直徑0.4~0.6 mm);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型號:E5)、乙基纖維素水分散體(Surelease,固含物:25%)均由上??房蛋录夹g(shù)有限公司提供;羧甲基淀粉鈉(CMS-Na,上海晶純實業(yè)有限公司);阿莫西林脈沖釋藥微丸(解放軍第411醫(yī)院藥學(xué)科自制,含量:18.1%)。
精密稱取阿莫西林對照品適量,加蒸餾水溶解、稀釋,制備成濃度為133 μg·mL-1的阿莫西林對照品溶液,按紫外分光光度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二部附錄ⅣA)[6]在200~700 nm波長范圍內(nèi)進行紫外掃描,同時將制劑所用輔料按處方比例用水制備成溶液,搖勻過濾后進行掃描。結(jié)果顯示,阿莫西林在272 nm波長處有最大吸收,而輔料在此吸收可忽略。同法對阿莫西林在0.1 mol·L-1鹽酸(以下簡稱鹽酸)和pH6.8磷酸鹽緩沖液(PBS)中進行紫外掃描,吸收峰位和強度與在水中的相似,所以選擇272 nm作為測定波長。阿莫西林和輔料在水中的紫外掃描光譜見圖1。
圖1 紫外掃描光譜圖A.阿莫西林;B.輔料Fig 1 UV spectrumA.amoxicillin;B.excipients
精密稱取阿莫西林對照品適量,置于量瓶中,分別以蒸餾水、鹽酸、PBS為溶出介質(zhì),制備成1 mg·mL-1的對照品母液,再分別精密吸取0.5、1.0、1.5、2、2.5 mL置于10 mL量瓶中,分別加對應(yīng)溶出介質(zhì)稀釋,得濃度分別為50、100、150、200、250 μg·mL-1的溶液,以各自的溶出介質(zhì)為空白,于272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Y)。以Y對濃度(X)進行線性回歸,得回歸方程:水:Y=0.002 7X+0.005 4(r=0.999 9);鹽酸:Y=0.002 6X+0.013 9(r=0.999 9);PBS:Y=0.002 7X+0.008(r=0.999 9)。
按處方量80%、100%、120%精密稱取阿莫西林對照品各3份,按處方量比例加入100%標示量的輔料,加溶出介質(zhì)搖勻,過濾,取續(xù)濾液于272 nm波長處分別測定吸光度,計算。結(jié)果,低、中、高濃度平均回收率分別為(99.75±0.63)%、(100.23±0.74)%、(99.94±1.22)%,總平均回收率為99.97%,RSD=0.86%。
按“2.2”項下方法操作,制備濃度分別為100、150、200 μg·mL-1的低、中、高3個樣品溶液,每個濃度的溶液各于第1天重復(fù)測定5次,以后每天測定1次,連續(xù)測定5 d。根據(jù)標準曲線方程計算含量,得日內(nèi)RSD=0.86%,日間RSD=0.96%。
按《中國藥典》2010年版二部附錄ⅩD釋放度測定法第一法(籃法)裝置[6],水為釋放介質(zhì),轉(zhuǎn)速100 r·min-1,介質(zhì)溫度(37±0.5)℃,在預(yù)定時間間隔內(nèi)(每隔1 h取樣1次,共取樣12 h)取樣10 mL,0.45 μm微孔濾膜過濾,并即時補加介質(zhì)10 mL。為考察介質(zhì)pH對釋放度的影響,分別以水、鹽酸、PBS為釋放介質(zhì)進行試驗,用紫外分光分度計在波長272 nm處測定吸光度,計算藥物累積釋藥百分率。
3.1.1 含藥層包衣液處方與制備。處方:5%的阿莫西林原料藥+2%HPMC。制備:取黏合劑HPMC溶于適量熱水中,磁力攪拌至完全溶解,再緩慢加入藥物,攪拌均勻,制備成HPMC質(zhì)量分數(shù)為2%、藥物質(zhì)量分數(shù)為5%的混懸液,將此混懸液過120目篩,以防止在包衣過程中小顆粒堵塞噴嘴。
3.1.2 溶脹層包衣液處方與制備。處方:3%的CMS-Na的乙醇-水混懸液。制備:將CMS-Na分散在乙醇-水(1∶1,V/V)混合液中,攪拌均勻。
3.1.3 控釋層包衣液處方與制備。處方:乙基纖維素水分散體。制備:取乙基纖維素水分散體用水稀釋成固含物為10%的溶液,攪拌均勻即得,備用。
將空白蔗糖丸芯置于流化床內(nèi),按含藥層、溶脹層、控釋層的順序依次包衣,進風溫度55℃,噴液速率1.5~1.8 mL·min-1,流化壓力0.25~0.28 bar,霧化壓力1.8 bar,以底噴方式進行包衣,每次包衣完成后流化干燥20 min。包衣增重計算公式:包衣增重(%)=(包衣后重-包衣前重)/包衣前重×100%。
按“2.5”項下方法考察含藥丸芯(只有含藥層,未包溶脹層及控釋層的微丸)的釋放度。結(jié)果表明,含藥丸芯中藥物在30 min內(nèi)基本釋放完全,因此,含藥丸芯不會成為阻滯藥物釋放的因素。釋放曲線見圖2。
圖2 含藥丸芯體外釋藥曲線Fig 2 Dissolution profiles of core containing drug in vitro
3.4.1 溶脹層(CMS-Na)包衣增重對藥物釋放的影響。保持控釋層增重28%,以CMS-Na為溶脹層材料,改變?nèi)苊泴影略鲋胤謩e為12%、16%、20%,制備包衣微丸,并分別進行累積釋藥百分率測定,釋放曲線見圖3。
圖3 溶脹層不同包衣增重時微丸體外釋藥曲線Fig 3 Dissolution profiles of pellets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 of swelling layer in vitro
圖3結(jié)果表明,溶脹層包衣增重達到一定的厚度時,才能獲得較好的脈沖釋放效果。保持控釋層包衣增重28%、溶脹層增重12%時,釋藥曲線類似緩釋曲線,這可能是由于溶脹層薄,所產(chǎn)生的膨脹力不足,無法撐破控釋層衣膜形成裂口,導(dǎo)致藥物層被溶解的藥物只能通過已被脹大、但未破裂的控釋層衣膜擴散所致[7],因此藥物釋放量少;當溶脹層包衣增重達16%時,溶脹層已經(jīng)產(chǎn)生足夠的膨脹力來撐破控釋層衣膜,于4 h時滯后開始釋藥,隨后的4 h累積釋藥百分率達80%以上;當溶脹層包衣膜增重到20%時,時滯為2 h,時滯已達不到要求。因此本試驗選用溶脹層包衣增重16%。
3.4.2 控釋層(乙基纖維素水分散體)包衣增重對藥物釋放的影響。保持溶脹層包衣增重為16%,改變控釋層包衣增重分別為24%、28%、32%,制備包衣微丸,并分別進行累積釋藥百分率測定,釋放曲線見圖4。
圖4 控釋層不同包衣增重時微丸體外釋藥曲線Fig 4 Dissolution profiles of pellets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 of controlled-release layer in vitro
圖4結(jié)果表明,保持溶脹層包衣增重16%、控釋層包衣增重24%,釋藥時滯為2 h,達不到理想要求;控釋層包衣增重32%,釋藥曲線并沒有呈現(xiàn)出期望的脈沖釋放效果,而是呈現(xiàn)出一種緩釋的狀態(tài);而控釋層包衣增重28%時,藥物釋放可時滯4 h,并達到脈沖釋放的效果。
3.4.3 介質(zhì)pH對藥物釋放的影響。將溶脹層包衣增重16%、控釋層包衣增重為28%的脈沖控釋微丸分別置于水、鹽酸、PBS釋放介質(zhì)中進行累積釋藥百分率測定。結(jié)果,藥物在3種介質(zhì)中的釋放無顯著性差異,即微丸中藥物的釋放不依賴于介質(zhì)pH值。
按照上述因素考察得出的優(yōu)化條件,制備了3批微丸,以水為釋放介質(zhì)測定其累積釋藥百分率,考察其重現(xiàn)性。結(jié)果表明,優(yōu)化的條件重現(xiàn)性良好。12 h內(nèi)累積釋藥百分率(1、4、9、12 h)數(shù)據(jù)如表1,釋藥曲線見圖5。
表1 3批樣品累積釋藥百分率Tab 1 Accumulation drug release rate of 3 batches of samples
圖5 3批樣品體外釋藥曲線Fig 5 Drug release profiles of 3 batches of samples
本試驗采用雙層包衣模型制備脈沖釋藥微丸,該模型溶脹層為水溶脹型材料,控釋層為惰性高分子材料,藥物的釋放通過外層膜的破裂而觸發(fā),與滲透壓調(diào)節(jié)原理[8]和有機酸誘導(dǎo)原理[9]所制備的脈沖控釋微丸相比,該模型時滯后的釋藥速率快,藥物釋放不受外界pH值的影響。
含藥包衣液要過120目篩,防止藥粉中的細小顆粒堵塞噴嘴。溶脹層材料CMS-Na分散在乙醇-水(1∶1)混合液中,以減小黏度,防止包衣過程中微丸之間的粘連。
對優(yōu)化的條件進行了驗證試驗,結(jié)果表明,該優(yōu)化條件下包衣得到的3批微丸的重現(xiàn)性良好,說明優(yōu)化條件穩(wěn)定可靠。制備的阿莫西林脈沖釋藥微丸具有體外脈沖釋放作用。
阿莫西林口服后吸收迅速,約75%~90%可自胃腸道吸收,食物對藥物的吸收影響不顯著,阿莫西林在多數(shù)組織和體液中分布良好,口服阿莫西林0.25 g達峰時間為1~2 h。因此為了能維持普通制劑單日內(nèi)6~8 h間隔給藥的療效,本試驗設(shè)計了時滯為4 h左右的脈沖釋藥微丸,時滯后4 h釋藥達到80%左右,目的是在4 h脈沖釋放的阿莫西林在有即刻吸收相之外還具有延遲吸收相,使得在給藥間隔期內(nèi)的大部分時間內(nèi),阿莫西林的血藥濃度都能維持在MIC之上,達到高效的抑菌能力,同時能滿足制劑的設(shè)計要求[10,11]。
張瑜[12]等制備了鹽酸維拉帕米脈沖控釋微丸,其內(nèi)層溶脹層采用CMS-Na,中間阻滯層選用HPMC,外層衣膜采用含致孔劑的乙基纖維素,制得的脈沖微丸釋藥曲線與本試驗的釋藥曲線類似。與其相比,本試驗減少了包衣層數(shù)(無需包中間阻滯層),簡化了包衣過程,并考察了溶出介質(zhì)pH對微丸釋藥的影響。
[1]楊亞萍,王 柏.脈沖釋藥系統(tǒng)的新進展[J].藥學(xué)進展,2009,33(6):260.
[2]何紹雄.時間藥理學(xué)與時間治療學(xué)[M].天津:天津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94:114-120.
[4]陳新謙,金有豫,湯 光.新編藥物學(xué)[M].第1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44.
[5]William A,Craig MD.A review of newer antimicrobial formulations for overcoming pneumococcal resistance[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2004,117(3A):16.
[6]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二部)[S].2010年版.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附錄ⅣA、ⅩD.
[7]鄭春麗,郭 濤,宋洪濤,等.雙氯芬酸鈉脈沖控釋微丸的制備與體外釋放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國藥學(xué)雜志,2003,38(2):113.
[8]Schmltz P,Kleinebudde P.A new multi-particulate delayed release system.PartⅠ:Dissolution properties and release mechanism[J].J Controlled Release,1997,47(2):181.
[9]Shinji N,Minako N,Yoshiyuki H.An organic acid-induced sigmoid release system release system for oral controlled-release preparations.Ⅲ.Elucidation of the anomalous drug release behavior through osmotic pumping system mechanism[J].Int J Pharm,1997,148(1):85.
[10]孟 玲,王 永,張 靜,等.阿莫西林顆粒劑人體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J].藥學(xué)與臨床研究,2008,16(1):29.
[11]王 平,余 寧,馮林會.根據(jù)阿莫西林藥代動力學(xué)參數(shù)制定臨床用藥方案與常規(guī)用藥方案的療效比較[J].西部醫(yī)學(xué),2010,22(8):1 525.
[12]張 瑜,魏變芬.鹽酸維拉帕米脈沖控釋微丸的研制[J].中國醫(yī)藥工業(yè)雜志,2003,34(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