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瓊
日本武士道心理基礎(chǔ)探微
李瓊
武士道是日本武士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必須遵守的倫理訓條,它是一種精神文化,其心理學基礎(chǔ)主要是佛教、儒家思想和神道教;它是本土宗教與外來宗教結(jié)合的產(chǎn)物,同時也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既仁義又兇殘,既禮儀又粗暴,既自尊又自卑。
武士道;佛教;儒家思想;神道教;心理基礎(chǔ)
武士興起于藤原氏專權(quán)政治背景下的日本,出現(xiàn)在平安時代(794-1192)中期。當時的莊園主組織私人武裝對抗專擅朝政,他們強占民地,擴大莊園,引起社會動亂。武士集團在1192年自上而下建立起了以武士為核心的統(tǒng)治體系,并在鐮倉時代建立起了以武士階層為基礎(chǔ)的統(tǒng)治中心——“幕府”,開始了日本歷史上長達676年的幕府統(tǒng)治時期。第一部關(guān)于武士的法律——《偵永式目》于1232年由鐮倉幕府制定,加上室町幕府制定的《建武式目》、江戶幕府時期制定的《武家諸侯法度》,武士階層的道德法則得以最終確立。此間,武士道也不斷演進,形成了一種建立在理論之上的“士道”。武士道作為一種精神文化,其主要來源是佛教、儒家思想和神道教。
(一)禪宗
禪本身就是一種意志的宗教,它與理性主義相對而更重視直覺主義,這就吻合了武士比較單純、不善于哲學思考的特點。禪宗的思想是武士道的心理基礎(chǔ)。
第一,禪宗的修行主張是武士人生哲學的重要內(nèi)容。馮友蘭稱禪宗為“靜默的哲學”[1],日本禪學家講求“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追求事物的本質(zhì)、絕對的精神世界。
第二,禪宗的生死悟造就了武士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即武士道的義、勇。禪宗的本體論是它的“空無觀”。參禪悟道的第一要義是生死觀,這種“生死如一”的思想自然會迎合武士的“勇武”心理,給武士以巨大的心理支撐。勇氣寓于人的靈魂的姿態(tài),表現(xiàn)為平靜,即內(nèi)心的沉著[2]。
第三,禪宗修行中要求“內(nèi)省”,這種反思方法使武士保持內(nèi)心世界的清醒,樹立了武士獨立自尊的精神。
第四,佛教禪宗里面的禁欲主義是武士克己的心理基礎(chǔ)。禪宗強調(diào)苦心靜修的禁欲主義的生活方式,崇尚疏食蔽衣,粗茶淡飯,這與武士倡導的廉儉操守相一致,因此為武士所推崇。飲食講究七分飽,不奢華,尚節(jié)儉。新渡戶稻造在《武士道》里也提出,自殺和復仇制度是武士道所達到的頂點,而且是最好的表現(xiàn)。
然而,禪宗在傳入日本時,為了適應日本統(tǒng)治階級的需求,也在某些方面發(fā)生了異化現(xiàn)象,這些異化了的因素促進了武士道的形成。
(二)儒學
孔孟之道給了武士們嚴格意義上的道德教義。武士從孔孟之道中汲取了下列一些思想。
1.“義”。“義”要求武士必須遵守社會中的義理和道德,它是武士準則中最嚴格的道德教義。義理包括人情、情義等含義,在日本人生活中起道德約束作用。義理的原來意義不外乎義務[2]。義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產(chǎn)生的類似于道的約束的力量。孔孟對“義”的解釋是仁義,《禮記》中載:義者,藝之分,仁之節(jié)也。
2.“勇”。除了禪宗賦予武士道勇敢之外,孔孟思想中也不乏“勇”之說?!墩撜Z》云:見義不為,無勇也。勇敢是武士必備品質(zhì)之一。武士道的“勇”要求武士在擁有高強武藝的同時應具備敢做敢為、堅忍不拔的精神。但是“勇”不是魯莽行事,而是為值得的事情有智謀的勇。
3.“仁”??鬃釉疲喝收邜廴恕C献诱f:“人者,仁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盡心下》)儒家在政治、思想、教育、人格培養(yǎng)等方面的理論基礎(chǔ)就是其有關(guān)“仁”的學說。 “仁”使武士具有寬容、愛心、同情、憐憫的美德,而不至成為黷武主義的武夫。
4.“禮”。儒家重視禮,孔子說過:“非禮,無以節(jié)事天地之神也;非禮,無以辨君臣上下長幼之位也;非禮,無以別男女父子兄弟之親,婚姻疏數(shù)之交也。”孔子注重“禮之本”,“禮”不僅僅是風度,是發(fā)自仁愛和謙遜的動機,還是同情他者、他人的情感的外在表現(xiàn)。武士道的“禮”使日本成為一個注重“禮儀”的國家。武士道追求的“禮”滲透到日本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5.“誠”?!罢\”即“直”,直者內(nèi)不以自欺,外不以欺人??鬃釉凇吨杏埂防镒鸪缯\,賦予它超自然能力,幾乎把它與神等量齊觀?!罢\者,物之終結(jié),不誠無物”。武士道里的“誠”要求武士忠君、誠實,要恪守本分,忠誠侍奉。
那么,為什么儒學沒有在中國產(chǎn)生武士道精神而在傳入日本后卻成為了武士道的心理基礎(chǔ)之一呢?其主要原因是儒學的日本化。儒學日本化的過程就是儒學不斷改造并為日本發(fā)展所用的過程。武士道在發(fā)展的初期,其主要理論背景是中國的朱子理學。日本的一些儒學家將武士道理論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終于成為整個武士社會準則。中國儒學在傳入日本后,不再是以深層的價值觀念為支撐的文化體系和具有鮮活文化生命的存在方式,而是轉(zhuǎn)變?yōu)椤皩嵱眯浴钡娜毡救鍖W[3]。中國人重視仁、孝,日本人更重視忠,儒學日本化后最大的思想特色是忠君大于孝道。在忠與孝對立時,便舍孝取忠,忠君與愛國全然一致。我們雖然也可以舉出武士道的種種德目,但都可歸結(jié)為 “忠君”二字。
儒學的“義”、“勇”、“仁”、“禮”等賦予了武士們?nèi)鍖W性質(zhì)的世界觀、人生觀。朱子學把日本社會世俗化,根據(jù)社會的要求傳授了人倫思想,人倫思想中的核心部分是關(guān)于“仁義”的思想,這是武士道中的主要思想。同時,日本朱子學把社會的上下差別以及自己出生的身份解釋為先天的,主張安分守己,這為武士們心甘情愿地服從于指揮打下了心理基礎(chǔ)。與這個價值觀相配套的是類似于“忠誠”、“服從”等道德品格。這種政治秩序道德化,主要是由日本儒學,具體來說是儒家朱子學和陽明學來完成的[3]。日本儒家學者的主要思想任務就是通過儒學的論述和傳播,將外在的社會政治秩序轉(zhuǎn)換為建立在人們內(nèi)心的道德秩序。德川時代的儒學,作為奠定身份制度的一種倫理確實發(fā)揮了作用。同時,作為世俗社會的倫理對日本人的認識層面發(fā)揮了啟蒙作用。受過儒家合理主義思想洗禮的日本人不再相信迷信和中世的世界觀,武士的教養(yǎng)也發(fā)生了變化[3]。
黑住真教授在《儒學與近世社會中》中分析道,日本的儒學之所以得到發(fā)展,是因為武士政權(quán)選擇了避免依存于朝廷文化,試圖在自身霸權(quán)掌握之下,利用其權(quán)勢在某種程度上自己掌管,處理文化生產(chǎn)之事[4]。所以,儒學之所以成為武士道發(fā)展的心理基礎(chǔ),是因為儒學適應了武士階層的統(tǒng)治需求。
(三)神道教
上述來自佛家和儒家的元素并不能滿足武士道的要求,于是,日本的神道教填補了這些空白。日本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是其本土的神道信仰系統(tǒng)。神道學說是以原始種族宗教為基礎(chǔ)的,通過對日本古典(特別是《日本書紀》)的闡發(fā)而形成的日本本土宗教體系。神道作為一個民族的精神和情感的歸宿,日本人即使在佛教、儒學、西洋文化的強勢沖擊下,也沒有斷裂自己的精神命脈,而將文化生命保持下來。大多數(shù)日本武士家庭都保持和祖先神社的聯(lián)系,作為尊重家世榮譽的象征[3]。神道的教義即對君的忠誠、對祖先的尊敬、對父母的孝行,是武士性格中服從性、愛國心和忠義的心理基礎(chǔ)。在日本,忠比孝大,忠與孝對立時,便舍孝而取忠,忠君與愛國全然一致。忠義和愛國就成了武士道乃至日本民族感情生活中的特點。
神道教強大的感召力又導致武士道嗜殺、野蠻和殘暴。日本國民盲從協(xié)助侵略戰(zhàn)爭的深層歷史方面的因素就是神教道[5]。它被賦予了政治功能,成為天皇統(tǒng)治的精神支柱之一,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重要思想根源。
武士道是日本本土民族宗教與外來宗教本土化的產(chǎn)物,它適應了當時社會歷史的發(fā)展。中國禪宗經(jīng)過日本的本土化賦予了武士道超脫的生死觀,義、勇的行為,規(guī)制戒訓等豐富的內(nèi)涵,它的主要功能在于將武士情感里、精神上、人格中的積極因素加以傳統(tǒng)化、神圣化,使武士們的心理得到滿足,并致力服務于君主。儒學中的核心思想“仁義”,賦予了武士人性化的一面,即在超脫生死觀平靜外表下也隱藏著一顆仁義的心。神道教相比前兩者更具有政治功能,它在賦予武士“忠”的同時,又導致了武士道嗜殺、野蠻和殘暴的性格,這種性格產(chǎn)生了武士特有的血腥的制度——切腹與復仇??傊?,武士道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它既仁義又兇殘,既禮儀又粗暴,既自尊又自卑,對日本民族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1]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2]新渡戶稻造.武士道[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
[3]王健.儒學在日本歷史上的文化命運:神體儒用的辨析[M].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212.
[4]張寶三,徐興慶.德川時代日本儒學史論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5]王福春.戰(zhàn)前日本的民族意識與侵華戰(zhàn)爭[J].南開學報,2003(6).
C912.6
A
1673-1999(2012)16-0030-02
李瓊(1987-),女,安徽六安人,安徽大學(安徽合肥230601)社會與政治學院碩士研究生。
2012-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