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寧遙
(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福建廈門 361005)
論初級漢語教材生活言語場言語材料的選編及運用
肖寧遙
(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福建廈門 361005)
針對現(xiàn)有漢語教材問題,提出生活言語場概念,并對生活言語場言語材料進行梳理,探討生活言語場16類言語材料的不同程度地處理辦法及各類運用形式,并以實例進行支持。旨在建立適宜初級階段漢語習得者的生活言語場語料庫,以期編寫生活言語場言語材料支撐的新型漢語教材及教輔。
初級漢語;教材;生活言語場;選編;運用
現(xiàn)有的對外漢語課本一直秉承傳統(tǒng)語言教材方向。主要以語言點、語法點的設(shè)置為綱,多運用情境教學法或任務(wù)教學法,對課文進行編排。在這樣的編排中,趣味性被放到相對次要的位置?,F(xiàn)有漢語教材語言較平淡,注重表義,弱化表情;重視說清楚,忽略說精彩。習得者普遍反映現(xiàn)有漢語教材,綜合課課文內(nèi)容平淡,缺乏興奮點,難以形成較為深刻持久的印象;說話課教材較平白;聽力課教材內(nèi)容較枯燥。好的語料,可以使綜合課課文印象深刻,幫助漢語習得者更好地記憶語法點及語言點,并通過課文得以貫穿。同樣,好的語料可使習得者在說話課上表達欲更強,新語言點應(yīng)用率更高;亦可使聽力課有趣、生動。
其二,現(xiàn)有初級課本的課文不是選自現(xiàn)有的鮮活生動的言語材料,并不是來源于最真實的生活,而是按照功能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的需要編出來的。而真實的生活言語才是真實的民族精神、民族習慣的體現(xiàn)。各國文化差異需要二語習得者不僅進行語言的學習,還需要了解中國人的語言習慣,在合適的情境說得體的話,透過言語來學習語言,但最終以言語為依歸。因此,習得者學習來自真實生活的言語材料,才能說出真正地道的中國式漢語,真正融入中國式漢語情境中?,F(xiàn)有的漢語教材往往將這類言語作品放到中、高級階段(在中國,至少為學習一年以上的階段;在海外,至少為學習兩年以上的階段),而很大一部分漢語習得者學習漢語的時間往往只有1年。這不利于這一部分學生更好地學習中國語言、文化,也會影響習得者學習的熱情。
其三,現(xiàn)有初級漢語教材涉及的語體單一,這就造成讀寫課與說話課內(nèi)容重復(fù)的問題。而不同的文體形式在初級課文中適當?shù)厣婕耙部韶S富初學者的語言。
其四,現(xiàn)有初級漢語教材注重語法點的操練,忽視了詞的操練。趙元任先生說:“……在學詞匯的時候,你得在句子里頭學詞的用法,記的時候兒啊,要是光記一個詞等于你本國語一個意義,那樣子一定學得不對。你得記短語,記句,這樣子意義才靠得住。”且“你記的句子越多越好”[1]。要能記住更多的這些短語、句子,則需要來自生活、且生動鮮活、或平淡或有趣的言語作品作為記憶的勾連。
針對現(xiàn)有初級教材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在編選漢語教材中,需要更為生活化的、鮮活的、真正來自中國人生活的言語材料。從各個不同的方面激起初學者對漢語的興奮點,使課文變得立體、生動、鮮活、有個性,并將中國各方面的文化浸潤其中。因此,在對外漢語大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下,各國別化教材的編訂中,建立生活言語場意識勢在必行。法國學者布迪厄認為,文學的生產(chǎn)、消費與分配與商品生產(chǎn)、消費與分配一樣,后者被稱為“市場”,那么前者就被稱為“文學場”[2]?;谶@一點上,進入真實的、現(xiàn)實的中國人生活(包括日常生活、吃穿住用行、工作、娛樂等所有生活狀態(tài))的言語,并進行各種方式的運用、交流,這樣的言語我們稱作“生活言語場材料”,而構(gòu)成這些言語的圈子,我們稱作“生活言語場”。
一般認為,生活言語場材料進入漢語教材的障礙有三:其一,不符合語法規(guī)則;其二,難度受限;其三,江湖漢語不登大雅之堂。
首先,在編入課文時可對不合語法規(guī)則及難度較高的部分,進行一定程度的處理及修改,或?qū)Σ煌y度的材料進行不同層次的編排。文學類作品往往被認為文字艱深,在高級漢語教材中也只是少量涉及。自白話文運動后,相當一部分作家開始用俗白的文字創(chuàng)作文學。如老舍從創(chuàng)作《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開始就有意“用頂俗淺的字”來描寫一切了[3]。有的句子更是簡單生動,形象地反映出人物個性。例如
(1)“嘿!你真把我急死了:說話!”(老舍《趙子曰》)
(2)“有人賣,有人買,我不過在中間幫幫忙,能怪我嗎?”(老舍《茶館》)
(3)“我不說,打死我也不說!”(老舍《茶館》)
“頂俗淺的字”可表義清晰,也可表情,更讓人印象深刻,且生動形象,貼切適用。
其二,作為一個國家的言語,廟堂言語與江湖言語都是民族語言的一部分,都被該民族人民廣泛應(yīng)用,都直接進入人民生活進行交流,偏廢其一則影響交流的有效性。因此,將江湖漢語請進漢語教學課本勢在必行。
而筆者旨在“生活言語場”中選取鮮活、生動、形象,最能反映中國文化習慣及文化內(nèi)涵的或平淡或有趣、符合語法習慣、適宜漢語習得者學習的語料庫,而本研究更針對初級階段習得者,建立適宜初級階段漢語習得者的生活言語場語料庫,以期有利于編寫語言鮮活、語法系統(tǒng)、文化厚實豐富、課文有趣生動、完全貼合中國人生活場景的新型漢語教材。
生活言語場語料包括:1.電影、電視劇、話劇、有聲動畫片劇本;2.小品、相聲、二人傳等劇本;3.報刊文章;4.各式中文書籍;5.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6.博客文章;7.短信;8.笑話;9.電視節(jié)目;10.謎語、腦筋急轉(zhuǎn)彎;11.兒歌、童謠;12.歌曲歌詞;13.菜譜、中國傳統(tǒng)工藝制作法;14.旅游景點介紹資料;15.電影短片、網(wǎng)絡(luò)flash等。
16.江湖漢語。通俗并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或是語言結(jié)構(gòu),簡練而形象化,有的具有約定俗成性。其中包括俗語、俚語、諺語、歇后語、流行語等,我們稱作江湖漢語。例如
(4)哥/姐+V的不是+名詞,是寂寞。
a.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b.姐種的不是菜,是寂寞。
句子結(jié)構(gòu)具有約定俗成型。以“哥”“姐”自稱具有一定約定俗成性,而沒有出現(xiàn)“媽”、“爸”、“我”等稱呼。選取流行語需選擇使用最廣泛、有較強生命力的流行語。
17.新詞。在漢語的實際運用中,每年都會有一些新造的詞匯出現(xiàn),有的詞匯曇花一現(xiàn),有的詞匯則沉淀下來成為固定意義的代表。例如:“給力”——有幫助,有作用,給面子;“囧”——尷尬,郁悶,無奈。
由于初級階段難度的限制,某些原始語料存在的不合語法處,以及某些語料的特殊性,須對不同的原始語料進行不同的處理,方可編入教材。
對于符合語法及初級難度的內(nèi)容進行完全保留。
對于一些有名的文學作品,如大部分歌曲、童謠、繞口令,其本身具有約定俗成性,則需要進行完全保留。例如
(5)冰心《春水·一五八》
我的朋友!
雪花飛了
我要寫你心里的詩
(6)冰心《春水·一六四》
我的朋友!
別了
我把最后一頁
留與你們!
(7)歌曲《桃花朵朵開》《兩只老虎》《祝你生日快樂》。
(8)繞口令: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對于基本符合難度的語料,可整體保留,進行部分修改。
其中,根據(jù)不同階段課文的難度,用相近或相似的甲級詞匯或意義相近的句子,對一些詞匯進行處理。
1)非甲級詞的處理。
對少部分非甲級詞作為補充生詞保留,對使用頻率較低的非甲級詞進行刪改。例如
(9)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十一片,飛入梅花看不見。
(宋·林逋)
(10)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十一片,飛入草叢皆不見。
(清·鄭板橋)
“草”、“花”屬于甲級詞匯,而“叢”、“梅”屬于非甲級詞匯,但“叢”由甲級詞匯“從”“一”構(gòu)成,“梅”由甲級詞匯“木”“梅”構(gòu)成,學生較易記憶,且數(shù)量少,可作為補充生詞進行保留。而“皆”在現(xiàn)代漢語中較少單用,可換為“都”。
2)化石詞?;~是在白話文運動初期人們廣泛運用,而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化后已改變了表達形式不再表達以前意義的詞匯。例如
(11)我是月底光,
我是日底光,
(郭沫若《天狗》)
(12)大海呵,
那一顆星沒有光?
那一朵花沒有香?
(《繁星·一百三十一》)
例(11)中“底”即為現(xiàn)代漢語的“的”,例(12)中的“那”是現(xiàn)代漢語的“哪”。
3)自創(chuàng)詞。
4)方言詞。
5)時代特征詞。
6)不合語言規(guī)范或習慣的語句。
在此過程中,還要注意標點符號的規(guī)范。
有的語料難度偏大,但可針對其有意義有意思的語料框架可進行一定程度的改寫,以降低語料難度,適合教學難度。有的改寫可按照練習的意圖進行,亦可回避敏感問題、民族問題及不禮貌問題。例如
(13)昨天夢見上帝他說可以滿足我一個愿望,我拿出地球儀說要世界和平,他說太難了換一個吧,我拿出你的照片說要這人變漂亮。他沉思了一下說拿地球儀我再看看。(原手機短信)
昨天我夢里看見了神,神說:“你有什么希望,我都可以變成真的?!蔽艺f:“我要每個人都有兩套房子、兩輛車、二十雙鞋子、兩條河?!鄙裾f:“太難了,換一個吧?!蔽艺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想了想,說:“你說的第一個是什么?”
(改寫后文段)
該語料的改寫,其一,從間接引語改為直接引語,簡化句子結(jié)構(gòu),將長句改為短句。其二,將“愿望”、“沉思”分別改為甲級詞匯“希望”、“想”。并省去非甲級詞“和平”,將“地球儀”換為“房”、“車”、“鞋”、“河”。其三,語料的改寫則練習了“二”和“兩”的不同用法。并對“套”、“輛”、“雙”、“條”比較難記的量詞進行了復(fù)習和鞏固。其四,對空格部分的設(shè)想,激發(fā)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其五,評論長相的美丑是較為敏感、不禮貌的問題,通過空格形式對或填以其他方面的內(nèi)容進行回避。
對有趣、實用但對于初級習得者難度偏大的成語故事、古典人物故事、文學作品、戲劇劇本等語料進行有意義的縮寫,讓其符合初級難度,并保留故事的趣味性。
對一部分有意義的材料框架,進行適宜習得者難度的內(nèi)容填充,既保留了趣味性,又適宜于教學難度。例如
(14)筆者運用2010年5月10日某報紙一則新聞:一男子因太愛上網(wǎng)而引起離婚這一新聞(亦是80后的典型現(xiàn)象)而編造一個故事,內(nèi)容包括了婚戀所需的主要詞匯。內(nèi)容包含:認識→相愛→求婚→訂婚→結(jié)婚→生孩子→離婚。
根據(jù)故事主要框架,用對話體劇本的形式表現(xiàn)這一過程,使材料回避了真人真事之嫌,也容易包羅需要加入的語言點、語法點。
借題發(fā)揮分兩種:其一,運用教材中所學生詞,適當加入新詞,對一個眾所周知的故事、情節(jié)進行描述作為范文或主體課文,旨在建立學生對所學語言的自信,激發(fā)其表達的欲望。其二,根據(jù)一個眾所周知的故事、情節(jié),要求學生運用課文中所學到的生詞進行寫作,從而增強習得者對所學語法點及語言點的印象,活學活用,鍛煉成段表達能力。例如
(15)運用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漢語教程》一年級教材第一冊下第22課以前生詞以及重要語言點寫作《小紅帽》。
1)詞。
小紅帽 Xiǎohónɡm(xù)ào—small red hat,the girl’s name
狼 lánɡ—wolf
村子 cūn zi—village
點心 diǎnxīn—ssert
獵人 liè rén—chaser,hunter
殺 shā—kill
2)重要語言點。
深 淺 合適 肥 瘦
當然 正好 打算 準備 一定
愉快 好吃 帶 以前 爬山
準時 感興趣 順便
雖然……但是…… 一邊……一邊……
又……又…… 先……然后……
要么……要么…… ……如果……
為增強學生表達的熱情,教師運用所有詞語進行示范寫作。示范稿為742字。在筆者所教授班級的練習中,習得者29人,漢語習得時間3個月。其中,字數(shù)最多者為1 531字,字數(shù)第二者為740字,字數(shù)最少者為281字。
將一些有意思、有意義的文段材料轉(zhuǎn)化為對話,以降低難度。
將一些有意思、有意義的對話材料轉(zhuǎn)化為文段,以提高難度,進行長句練習。
散亂的需要運用在教材的不同部分才能發(fā)揮其應(yīng)有的作用。
主體課文可以任務(wù)教學法分理的情景為綱,運用生活言語場材料對課文進行編排。例如
(16)改編自《反光鏡》的小品劇《我想睡覺》,內(nèi)容搞笑,可貫穿“抱怨工作累”、“情人吵架及和好”、“和人講道理”、“問時間”、“賣東西”等場景,其中還有對漢語句子歧義的初探,適宜成為主體課文。
(14)談戀愛。通過相識→相愛→求婚→訂婚→結(jié)婚→離婚這一框架,把涉及婚姻的詞匯內(nèi)容集合在一起,便于記憶和課后討論。
對一些交際功能較少但學生感興趣的語段可作為練習部分閱讀材料或較次要的主體課文,以擴寬學生知識面,增加對文段的興趣,激發(fā)其表達欲望。例如
(17)“旅行”一課的課后閱讀及成段表達材料。
文段一,故宮。
故宮在北京市中心,以前叫紫禁城(zǐjìnchénɡ)。故宮是皇帝(Huánɡdì)住的地方,也是皇帝辦公的地方。故宮建(build,jiàn)于 1406年,1420年建好。1998年,故宮成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yíchǎn,World Heritage List status)
文段二,××大學(習得者所在大學)。
文段三,鼓浪嶼(交際練習)。
A——你
B——你女朋友/男朋友的爸爸
C——你女朋友/男朋友的媽媽
任務(wù):a.在飛機場——A介紹自己;b.打車,帶他們?nèi)バ滦秋埖?c.(在車上)說去旅行的事情;d.介紹你現(xiàn)在住的城市,說旅行計劃。
介紹故宮為書面語,較為正式。通過提示詞練習便于習得者對這個文段進行成段表達。第二段通過對××大學的介紹,通過對××大學各等級教師及各類學生數(shù)目的介紹,再次練習習得者對數(shù)目大的數(shù)字的敏感,后半部分則練習對方位詞的表達。通過筆者鼓浪嶼的游覽日志,對鼓浪嶼的吃喝玩樂進行介紹,用游記的形式寫成,口語和書面語都得到運用。
最后練習可以復(fù)習“介紹自己”、“在出租車上”,并對本課主體課文旅行計劃,課后閱讀進行鞏固、加強、驗收,并貫穿本課內(nèi)容,將其集中。
習得者記住印象深刻的例句更有利于語法點、語言點在大腦中留下深刻印象。例如
(18)“得”。
a.童謠《兩只老虎》
b.長大后我開始明白,為什么我跑得比別人快,飛得比別人高。
——周杰倫《聽媽媽的話》
(19)結(jié)果補語。
西紅柿炒雞蛋的做法——a.西紅柿切成塊。b.雞蛋炒熟,炒香。c.放入西紅柿。d.炒好了。
可運用生活言語場有趣適用的材料進行語言點操練,旨在練習語法,擴大知識面,閱讀量。例如:
(20)結(jié)果補語語法操練。
介紹地三鮮做法,填寫動詞及結(jié)果補語。
部分材料交際功能稍弱,但有趣或可增進學生對中國了解的材料可作為聽力材料。以筆者編寫2010年春季學期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統(tǒng)考期末考試材料為例,其中例(22)在考試中學生名與教師名都為真名,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記憶極為深刻。入該文后名字代以×或××:
(21)用拼音回答問題。
a.女:你覺得廈門什么地方最好玩?男:我覺得鼓浪嶼最好玩。
問:男的覺得什么地方最好玩?
b.男:這種藥不能亂吃,一天只能吃兩次。女:這是什么藥啊,我看看,哦,阿莫西林。
問:這種藥叫什么名字?
(22)有一天,全班同學正在很認真地上課,聽老師講作業(yè)。這時,××走了進來?!晾蠋焼?“××,現(xiàn)在幾點鐘了?”××說:“現(xiàn)在八點半?!薄晾蠋熣f:“我的意思是,你為什么現(xiàn)在才來?你遲到了半個小時?!薄痢琳f:“不好意思,我今天在路上遇到了小偷!”×老師很驚訝,說:“小偷?是嗎?他偷了你的東西嗎?”××說:“是啊,他偷了我很重要的東西。”×老師問:“他偷了你的錢嗎?”××說:“沒有?!薄晾蠋焼?“他偷了你的護照嗎?”××說:“沒有?!薄晾蠋焼?“那他偷了你什么重要的東西?”××說:“我的作業(yè)?!?/p>
對于難度較大、非甲級詞匯較多或需要保存文章原貌的材料,則適宜放在課外閱讀部分,增加識字機會,擴展知識面,培養(yǎng)閱讀中文的習慣。
構(gòu)建生活言語場初級漢語習得語料,旨在讓課文、語法點、語言點有個性,易記易誦,為語言點、語法點加上記憶的勾鏈,讓課文更鮮活生動,有深度,讓中國文化浸潤在教材中。運用“雜家”語料,使習得者對中國人整個真實生活在初級階段的漢語學習中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從而增加習得者學習的興趣,以及運用漢語的熱情。
以上材料筆者曾分別在三個高校海外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進行了一年的運用、實踐,教學效果突出,不僅對于善于語言交際的歐美學生,對于相對語言交際較弱的亞洲學生甚至是日本學生都有很大的幫助,受到了學生一致的歡迎與喜愛。習得者開口度普遍偏高,言語更為豐富;對中華文化、中國社會的認識及了解較豐富、深入。在此基礎(chǔ)上,如果我們能重視生活言語場的建設(shè)及運用,勢必會對對外漢語教材的建設(shè)、課堂教學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更有利于國別化教材的編寫,也有利于學生在語言學習中掌握中國文化,“潤物細無聲”,達到雙贏的效果。
[1]趙元任.外國語的學習與教學.趙元任全集:第一卷[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2:126-128.
[2]皮埃爾.文學場的生成和結(jié)構(gòu)[M].許寶強,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137.
[3]老舍文集:第十五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182-191.
(責任編輯 魏艷君)
H195.4
A
1007-7111(2012)03-0053-04
2011-01-16
肖寧遙(1982—),女,碩士,研究方向:對外漢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