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春艷
建構(gòu)黑人女性主體三部曲
——從《最藍的眼睛》《秀拉》到《寵兒》
焦春艷
托尼·莫里森是迄今唯一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黑人女作家,她以自己獨特的女性視角和經(jīng)驗,深入到黑人女性的內(nèi)心世界,講述她們在種族和性別的雙重壓迫之下的身心重創(chuàng),以至于喪失了作為人的主體性。通過《最藍的眼睛》《秀拉》和《寵兒》三部作品,作者描述了黑人女性主體從喪失、覺醒反抗到最終建構(gòu)的艱辛過程。
黑人女性主體性;喪失;覺醒;建構(gòu)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美國黑人女性文學(xué)蓬勃發(fā)展,文壇上涌現(xiàn)出一大批優(yōu)秀的黑人女作家,掀起了又一次的黑色浪潮,她們將筆觸伸向了一直不為人所重視的邊緣群體— —黑人女性,刻畫了她們在遭受種族和性別的雙重壓迫之下的身心重創(chuàng),從一個新的角度揭露奴隸制和種族歧視的罪惡。而托尼·莫里森無疑是其中最令人矚目的代表作家。她也是迄今唯一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黑人女作家。作為黑人和女性,她清晰地意識到自己身上所肩負的責(zé)任,“以現(xiàn)代藝術(shù)和人性的光芒實現(xiàn)對諸如黑人女性這樣的雙重(多重)弱勢群體的觀照與關(guān)懷,為他(她)們和他(她)們的心靈作史?!薄吧頌楹谌撕团?,我能進入到那些非黑人、非女性者不能進入的情感與感受的廣闊領(lǐng)域。”[1]所以莫里森作品中的主人公多為黑人女性,她對黑人女性傾注了全部的熱情和關(guān)懷,為長期失語的民族和群體吶喊。她深入到黑人女性的內(nèi)心世界,向我們揭示了她們由甘于現(xiàn)狀、逆來順受到主體意識逐步覺醒,最后到奮起反抗的心路歷程。本文擬從《最藍的眼睛》《秀拉》和《寵兒》這三部作品出發(fā),講述黑人女性主體意識從喪失、覺醒到最終建構(gòu)的艱辛過程。
在二十世紀初的美國社會,黑人雖然獲得了解放,但他們屬于弱勢群體,沒有政治權(quán)利和經(jīng)濟地位,處于社會的邊緣。由于種族主義的影響,白人無論是在政治、經(jīng)濟還是社會地位上,都占據(jù)著統(tǒng)治和主導(dǎo)地位,因此白人的價值觀和審美觀也居于主導(dǎo)。白人理所當(dāng)然地認為白皮膚、藍眼睛是美麗而高貴的標(biāo)志;黑人則是低賤丑陋的。莫里森的處女作《最藍的眼睛》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深受白人審美觀殘害的黑人小女孩佩科拉的故事。她在家里處境尷尬,在外面受盡凌辱,她把這一切都歸結(jié)為自己丑陋的黑人外表,因此做夢都渴望能有一雙美麗的藍眼睛,最后被生父強奸,產(chǎn)下死嬰,精神分裂。
白人的這種審美標(biāo)準通過各種方式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并成為主流??藙诘蠇I家里用來喝牛奶的杯子上印有白人小童星秀蘭·鄧波兒的頭像;“孩子們圣誕節(jié)收到的最貴重、最特殊、最可愛的禮物總是藍眼睛的布娃娃;大人們、大女孩們、商店、雜志、報紙、櫥窗——全世界都一致認為所有的女孩兒都喜愛藍眼珠、黃頭發(fā)、粉皮膚的布娃娃?!保?]連佩科拉愛吃的糖果上都印有瑪麗·珍的頭像,“一張笑盈盈的白臉和飄逸的黃頭發(fā)。一雙藍眼睛從一個清潔舒適的世界里向外看著他?!保?]此外,白人還通過學(xué)校教育以及電影、雜志等報刊傳媒極力宣揚白人的生活方式,正是這種無處不在的宣傳內(nèi)化了黑人的審美觀,扭曲了他們的心靈。在這種強勢文化的熏陶之下,黑人女性把她們得不到關(guān)愛和重視并深受壓迫和歧視的原因歸咎于自身,歸咎于自己黑色的皮膚和丑陋的外表,使她們無法意識到“作為大地上生靈的一部分,黑人也是人,而且是各方面都不比其他人種差的人,人生而平等,黑人理應(yīng)享有作為人的一切權(quán)利”。[4]
除了這些無孔不入的“白人是美的”贊揚之外,佩科拉的家庭也非常不幸。她的父親年少時受到白人的羞辱,婚后生活毫無目標(biāo),終日酗酒;母親波琳深受白人文化的侵害,鄙視自己以及兒女的黑人血統(tǒng),向往白人美麗的外貌和優(yōu)雅富裕的生活方式,在服裝發(fā)式上花大量時間和金錢希望得到鄰居的贊美,對家庭不聞不問,一心都撲在她工作的白人家庭上。她溺愛白人家的孩子,對親生女兒佩科拉卻非??量蹋?dāng)女兒不小心打翻了雇主家的盤子而被燙著時,她對女兒又打又罵,卻對白人小女孩百般呵護??梢哉f,此時的波琳已經(jīng)被白人文化異化到了變態(tài)的程度。她的這種分裂的人格更加促使佩科拉對藍眼睛產(chǎn)生渴望,這種母愛的缺失是導(dǎo)致佩科拉最終精神分裂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而波琳自己同樣也是白人文化侵蝕下的犧牲品。在家庭之外,佩科拉同樣備受欺凌和侮辱。在學(xué)校她總是受到同學(xué)們的欺負,大家叫她“小黑鬼”;去糖果店買糖,她把錢遞給老板時,老板都不愿意碰到她的手,她知道“在下眼簾的某個部位表現(xiàn)出來的是厭惡之感,在所有白人的眼神里她都曾見到過。他們的厭惡一定是針對她的,針對她的黑皮膚的”。[5]在這種被歧視被厭惡的環(huán)境中成長,佩科拉逐漸變得脆弱而敏感,只能被動的接受白人文化強加給她的審美標(biāo)準,而這種強勢文化已經(jīng)融入到她的意識里,使她懷疑和否定自己的一切,自認丑陋,自慚形穢,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每到夜晚,她就祈求得到藍眼睛,從不間斷。”[6]
佩科拉對藍眼睛的渴望和祈求是對白人文化價值和審美標(biāo)準的認可,也是對自我的否定。在強大的白人文化霸權(quán)下,黑人的心靈深處產(chǎn)生一種無可排解的文化自卑情結(jié)和劣根民族的痛苦。部分黑人的價值觀尤其是審美觀被逐漸扭曲和同化,不知不覺中,他們把這種白人的價值觀以及審美觀內(nèi)化,“白”即是“美”。一切與“白”相關(guān)的也是美的,而“黑”是丑陋的。佩科拉對藍眼睛的渴望、對自我的否認就在這種白人審美觀與黑人自身生理特征沖突下產(chǎn)生的。在這種主流文化的價值和審美觀中,黑人永遠不可能達到這種美的標(biāo)準,只能被邊緣化。佩科拉按這種標(biāo)準判斷自我,只能得出自己是丑陋的結(jié)論。至此,她完全依賴別人的標(biāo)準來確定自身的價值,這樣一種現(xiàn)實和精神面貌使她完全疏離了自我,淪為失去主體的非人存在,只能生活在癲狂和幻想之中。[7]
莫里森隨后發(fā)表的《秀拉》在某種程度上是《最藍的眼睛》的繼續(xù)。秀拉的少女時代在“底層”黑人社區(qū)度過,然后外出求學(xué),十年后她重返梅德林。歸來后的秀拉過著與眾不同的生活,她以放蕩不羈的生活方式挑戰(zhàn)傳統(tǒng),找了一個又一個情人并拋棄他們。她的這種生活方式在“底層”掀起層層波瀾,遭到人們的非議和敵視,最后在孤獨中死去。
自小生活在“底層”(白人將黑人趕到土地最貧瘠的山頂,并美其名曰“天堂底部”)的秀拉耳聞目睹了上一輩的黑人備受白人的歧視,生活極其困苦,新一代的黑人依然逆來順受,舉步維艱。黑人的悲慘遭遇固然引人同情,但那種逆來順受的屈辱態(tài)度更激人憤懣。因此早在童年時代,秀拉和她的密友奈爾就認識到“他們既不是白人又不是男人,一切自由和成功都沒有她們的份,她們應(yīng)該創(chuàng)造一些別的東西”。在種族歧視的男權(quán)社會,作為黑人、女人,她們總是處于無奈的弱勢處境,要想得到別人的認同,只有積極反抗。12歲的秀拉就已經(jīng)具有強烈的反抗精神:她和奈爾在放學(xué)的路上受到四個白人小男孩的欺負,面對威脅,秀拉拿出一把小刀,削去了自己的手指尖,白人男孩子們嚇得四散逃竄。秀拉用這種血淋淋的自殘方式來保護自己和同伴的安全,寧可同歸于盡也絕不屈服。盡管身處險惡的環(huán)境,承擔(dān)著物質(zhì)和精神的種種重壓,秀拉仍然能認清自己,說明她的主體意識已經(jīng)開始覺醒,已經(jīng)意識到自己是個獨立的個體,面對不公就應(yīng)該堅決的反抗,捍衛(wèi)自己的權(quán)利。然后秀拉外出闖蕩十年,再次回到家鄉(xiāng),此時她的身上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不愿意再過那種循規(guī)蹈矩的黑人女性相夫教子的生活,她覺得這樣的生活只能泯滅自我,為了使自己的個性不受壓抑,她挑戰(zhàn)強加于她身上的枷鎖,打破舊有的模式,尋找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她不結(jié)婚,不生子,不接受傳統(tǒng)女人的生活方式,不做男權(quán)社會男人的附屬品。因為她厭惡婚姻,覺得婚姻只是將女人淪為男人的下屬工具,一旦結(jié)婚,女人就會失去了自我,自己的身體也將在生兒育女、操持家務(wù)中耗盡。所以秀拉探索自我的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單身,但她盡可能多的和男人發(fā)生性關(guān)系,因為“床第上是她能夠得到她所尋求的東西的唯一之處:不幸和深深體味到的傷感……讓她有機會會見自己,歡迎自己,并將自己融入無與倫比的和諧之中?!保?]她和奈爾的丈夫茍合,從而和她最親密的朋友分道揚鑣。她的這種放蕩不羈的生活方式和驚世駭俗的舉動為整個黑人社區(qū)所不容,但她的存在竟使他們“互相保護和熱愛了。妻子開始疼愛丈夫,丈夫開始眷戀妻子,父母開始保護他們的子女,大家動手修理住宅。還有最主要的,他們還抱起團兒來反對他們中間的那個害群之馬”。[9]
秀拉不甘心承受黑人女性的苦難,她以獨立的人格和放縱的生活方式給舊世界以致命的打擊。她敢于超越黑人傳統(tǒng)的藩籬,冒著違反黑人社會習(xí)俗的大忌勇敢的尋求自我,但她的反叛行為由于受到性別、種族以及性格等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變得太過極端而怪異,最終成為一個脫離黑人社區(qū),失去一切關(guān)愛的孤獨的探索者。作為一個孤臣逆子,秀拉致死都相信她在這個世界上實實在在的“像紅杉一樣地生活過”,而不像社區(qū)中的其他的黑人婦女,她們的生活無非就是在等死,“像樹樁一樣地死”。秀拉是孤獨的,但她認為“這種孤獨是她自己的,不像有些人的孤獨是別人給與的”。[10]
由于秀拉拒絕融入黑人群體,拒絕接受黑人文化和歷史,拒絕他人的尊嚴和社會責(zé)任,她對主體性的探索以失敗而告終。但秀拉對自我身份和主體的不懈追求使她短暫的一生猶如刺破黑暗天空的一道絢麗閃電。若干年后,人們發(fā)現(xiàn)事實上忘不了秀拉,無論他們口頭上是否承認,秀拉已成為他們心目中傾慕的獨立、大膽和自由精神的化身。是秀拉把黑人的斗爭從以往的一時的激憤引導(dǎo)到成熟的愿望,她的死更喚起了黑人的覺醒。在秀拉死后的15年,黑人和婦女權(quán)利運動已進入高潮,而秀拉墓碑上的全名:秀拉·梅·匹斯,合起來恰恰是“秀拉可以安息了”的意思,意味著有她充當(dāng)急先鋒的運動已經(jīng)風(fēng)起云涌,足以告慰亡靈了。也許再過若干年,人們會為她豎起一座紀念碑,那銘文應(yīng)該是“她曾經(jīng)像紅杉那樣活過”。[11]
發(fā)表于1987年的《寵兒》是莫里森的巔峰之作,她也因此獲得了1988年的普利策獎?!秾檭骸分v述的是美國內(nèi)戰(zhàn)末期,黑人女奴塞絲帶著她的三個孩子逃離奴隸莊園“甜蜜之家”,奴隸主知道后趕來追捕他們。為了不使兒女們再受奴隸制的殘害,塞絲毅然用手鋸隔斷了兩歲女兒寵兒的喉嚨。18年后,寵兒以肉身返回人間,向母親索愛。
起初塞絲也和其他的奴隸一樣,懵懂無知的生活在看似田園牧歌似的“甜蜜之家”,默默地忍受著白人強加給他們的任何苦難,這也是當(dāng)時所有黑人奴隸的狀態(tài)。塞絲主體性的覺醒源于一次偶然的偷聽,她無意間聽到奴隸主“學(xué)校老師”對他的侄子說“把塞絲的人的屬性放在左邊,動物的屬性放在右邊”,這話使塞絲突然驚醒,意識到自己只不過是奴隸主眼中的動物,她感到從未有過的震動和絕望,同時也開始醒悟。塞絲認識到自己有權(quán)利獲得身體的自由,有權(quán)力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她要對自己和孩子負責(zé),不能再讓她的孩子們的屬性歸于動物一類,而要改變被這種被奴役被剝削的狀況,只有逃亡。因此大腹便便的塞絲毅然決然的踏上了荊棘遍布的逃亡之路。人內(nèi)心深處的主體意識一旦被喚醒,就會爆發(fā)出無窮無盡的為自由而戰(zhàn)的力量,塞絲不僅成功的把已經(jīng)出生的三個孩子送到已獲自由的婆婆薩格斯那里,而且還在艱辛的逃亡途中生下了第四個孩子寵兒。而逃亡本身就是不折不扣的主動出擊,是一種反抗和自我解放的方式,在此過程中,塞絲的主體意識也在不斷揚棄的過程中由自發(fā)到自覺,繼而得到進一步的深化和拓展。
當(dāng)奴隸主循蹤而至,塞絲情急之下做出了殺嬰的舉動。這么做并不是因為塞絲不愛自己的孩子,恰恰相反,就是因為她對孩子的愛“太濃了”才讓她做出這樣的驚人之舉。塞絲十分清楚奴隸過的是一種什么樣的生活,在她看來,與其讓孩子繼續(xù)為奴,繼續(xù)飽受折磨,還不如結(jié)束她的生命。此時的塞絲剛從黑暗的非人制度中逃脫出來,但是她還沒有完全擺脫奴隸制帶給她的折磨和精神上的創(chuàng)傷,她用這種極端的方式詮釋她的母愛,“其意義在于,一個奴隸第一次真正成為自己生命的主宰,她身上人性的高貴、豐盈和美麗全系于那挑戰(zhàn)歷史必然的非理性方式”。[12]盡管塞絲的行為有點極端和自私,但這卻是一個奴隸母親在當(dāng)時的社會條件下所能采取的最無助也是最強烈的反抗方式,是黑人奴隸第一次以母親的身份主宰自己孩子的命運,是她們主體性最充分的發(fā)揮,是黑人對種族壓迫的強烈反抗,更是黑人女性主宰生命的權(quán)利的最深刻的體現(xiàn)。通過這種革命性的反抗,塞絲宣告了她作為一個有獨立思維和完整人格的人而存在,她不再是附屬于奴隸主的財產(chǎn),而是具有獨立思想和行為能力的人,塞絲在追求主體性的道路上又向前邁進了堅實的一步。
自由既包括身體上的自由,也包括精神上的自由。成功出逃的塞絲經(jīng)歷了弒女的悲劇之后,雖然獲得了身體上的自由,但是卻限于精神囹圄之中。她沉湎于對過去的回憶中不能自拔,離群索居,過著與世隔絕的孤獨生活。因此走出過去的陰影是塞絲獲得精神解放,建立主體性的關(guān)鍵一步,當(dāng)然要走出過去,就要團結(jié)起來,即黑人個體必須和黑人社區(qū)團結(jié)起來,依靠集體的力量,才能真正走出困境。保羅·D的到來喚醒了塞絲麻木的主體意識,他將塞絲從死亡的邊緣拯救過來,給她重新面對生活的勇氣。保羅·D不僅是所有苦難的見證者,也是奴隸制的受害者,更是塞絲重獲主體性的拯救者。每當(dāng)塞絲陷入回憶而痛苦迷茫時,他總是鼓勵她:“盡可能潛入你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但要確?;氐浆F(xiàn)實?!保?3]他安慰塞絲:“你自己才是最寶貴的,你才是呢!”這句話說出了黑人女性生存的根本:只有擁有主體性,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未來,才能療救歷史的創(chuàng)傷。不僅保羅·D給了塞絲極大的幫助和鼓勵,塞絲的女兒也已經(jīng)長大成人,她意識到“輪到自己來擔(dān)負重擔(dān)了”,[14]她走出院子,向黑人社區(qū)求助。如果說丹芙以前一直膽小怕事,內(nèi)向孤僻,那么她走出家門求救這一舉動說明她已經(jīng)擺脫了思想上的束縛,作為一個獨立女性開始生活。而且丹芙還意識到,不能等待別人的施舍和救濟,她決定打工養(yǎng)活家人,找到屬于自己的生存空間,以經(jīng)濟獨立顯示其女性的存在和主體意識。丹芙對自己主體性的建構(gòu)贏得了黑人群體的尊重,在艾拉的帶領(lǐng)下,三十個黑人女性來到塞絲的房前,為她驅(qū)鬼祈禱。放下嫉妒之心的黑人團體和拋棄驕傲冷漠的塞絲終于又緊密的團結(jié)在一起。在)保羅·D、丹芙和黑人群體的幫助下,塞絲最終走出了過去的陰影,獲得了身和心的自由,也在真正意義上站起來了,成為一個自由人,完全建立了黑人女性的主體性。
普渡大學(xué)(Purdue University)教授兼作家約翰·N.杜瓦爾(John N.Duvall)認為“莫里森小說創(chuàng)作是其不斷建構(gòu)自我身份的表現(xiàn),而其創(chuàng)作也反映出作家建構(gòu)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矛盾,困惑以及信念”。[15]從《最藍的眼睛》到《秀拉》再到《寵兒》,黑人女性的主體性從完全喪失到逐步覺醒直至最終完全建構(gòu),黑人女性也從倍受壓迫和歧視的失語的“他者”成長為有身份有尊嚴、具有獨立人格和主體意識的平等個體,雖然過程曲折而艱辛,有矛盾也有困惑,但結(jié)果是令人欣喜和安慰的,也體現(xiàn)了作者一貫的堅定信念“我的作品源自希望的愉悅,而非失望的凄愴”。
[1]托尼·莫里森.寵兒[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社,2000:III,IX.
[2][3][5][6][8][9][10]托尼·莫里森.最藍的眼睛[M].陳蘇東,胡允恒,譯.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13-236.
[4]翁德修,都嵐嵐.美國黑人女性主義文學(xué)[M].長春:吉林大學(xué)出版社,2000:115.
[7]曹云.黑人女性的身份建構(gòu)之路——莫里森《秀拉》和《最藍的眼睛》的啟示[J].飛天,2010.
[11]托尼·莫里森.譯序:從祈求到反抗[A].最藍的眼睛[M].陳蘇東,胡允恒,譯 ???南海出版公司,2005.
[12][13][14]托尼·莫里森.寵兒[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社,2000:IX-46.
[15]唐紅梅.種族、性別與身份認同:美國黑人女作家艾麗絲·沃克、托尼·莫里森小說創(chuàng)作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34.
The Trilogy of Construction of Subjectivity of Black Women
Jiao Chunyan
Toni Morrison is the only black woman writer who won the Nobel Prize for her literary works.With her unique female perspective and experiences,she goes deep into the inner world of black women and talks about their body and mind hit under racial and sexual oppressions which makes the subjectivity of black women lost.Through her three books The Bluest Eye,Sula and Beloved,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hard process for black women from losing the subjectivity to the awakening and subjectivity reconstruction for black women.
subjectivity of black woman;loss;disillusioned;construction
I712.074
A
1672-6758(2012)05-0122-2
焦春艷,碩士,講師,鹽城師范學(xué)院外國語學(xué)院,江蘇·鹽城。郵政編碼:224002
Class No.:I712.074Document Mark:A
(責(zé)任編輯:蔡雪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