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當代中國審美文化研究的三個學術維度*

2013-01-22 04:02戴孝軍
關鍵詞:美學文化研究

戴孝軍

(山東大學 文藝美學研究中心,山東 濟南 250100)

當代中國審美文化研究的三個學術維度*

戴孝軍

(山東大學 文藝美學研究中心,山東 濟南 250100)

上世紀90年代,當代審美文化以前所未有的特點和規(guī)模在中國大地上迅猛發(fā)展,一方面造成了傳統(tǒng)美學的生存困境和嚴重危機,另一方面也促進了中國學界向審美文化研究的學術轉型的漸趨自覺和蔚成熱潮。這種審美文化研究大致表現(xiàn)為三個學術維度,一是對審美文化概念本身的學理性探討維度;二是對當代審美文化實踐的批評維度;三是對傳統(tǒng)審美文化資源的研究維度。

當代中國;審美文化研究;學術維度

“審美文化”這一概念最早產(chǎn)生于西方,在德國美學家席勒1793年-1795年間撰寫的《美育書簡》中首次出現(xiàn)。席勒從自己的現(xiàn)代性啟蒙理想和美學思想體系出發(fā),將“審美文化”列為與道德文化、政治文化相對的一種文化形態(tài)。稍后的英國文藝家阿諾德以“美的文化”學說,繼承和發(fā)展了席勒式“審美文化”的理想原則與精英意識。英國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1820-1903)則把阿諾德所主張的文化正式定名為“審美文化”,成為較早使用“審美文化”概念的另外一人;而阿多諾、克拉考爾、洛文塔爾、布爾迪厄、伊格爾頓等現(xiàn)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家,在其論著中也對“審美文化”多有涉及,只不過語義變得較為復雜了。西方學者談“審美文化”有一個共同特點,即強調(diào)的重點雖有不同,卻始終未曾拋卻席勒式審美救世的啟蒙情懷、理想原則和精英意識。

在中國,首次在嚴格意義上使用“審美文化”這一術語的是由葉朗教授主編的《現(xiàn)代美學體系》。該書初版于1988年,專設了“審美文化”一章,對審美文化的構成、特性、生產(chǎn)、消費等問題做了理論上的表述,指出所謂審美文化,就是人類審美活動的物化產(chǎn)品、觀念體系和行為方式的總和,它是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又通過一代一代的“社會遺傳”而繼承下去。[1](P242)到了20世紀90年代,隨著當代審美文化以前所未有的特點和規(guī)模在中國大地上的迅猛發(fā)展,同時也隨著由此而導致的有關“(傳統(tǒng))美學出路何在”的“學術焦慮”的越來越凸顯、越來越滯重,中國學界向審美文化研究的學術轉型最終漸趨自覺,蔚成熱潮。

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關注、探討、研究審美文化問題的學術成果相繼涌現(xiàn),聲勢日隆,有力地引導、推動了中國當代審美文化理論和實踐的發(fā)展進程。我們不妨對其中影響較早、較大的這類著作,作一點掛一漏萬的學術巡覽。

從總體上說,這種啟動于上世紀90年代的審美文化研究大致表現(xiàn)為三個學術維度,一是對審美文化概念本身的學理性探討維度;二是對當代審美文化實踐的批評維度;三是對傳統(tǒng)審美文化資源的研究維度。

有一些審美文化研究著作屬于立足于審美文化基本理論建設而做的研究。如林同華《審美文化論》、李西建《審美文化學》、傅謹?shù)取秾徝牢幕摗贰埦е骶帯墩搶徝牢幕?、余虹《審美文化導論》等等。這些著作的研究話題主要涉及審美文化研究的對象與范圍、審美文化的基本內(nèi)涵及其與意識形態(tài)的關系、審美文化的當代性、審美文化的研究與美學學科和美學史的關系、審美文化理論的建構和發(fā)展及其具體的操作方法和實施方略等一系列有關審美文化的基本理論問題。

正因為重在探討有關審美文化的基礎理論問題,所以這些研究著作的突出特點,就是對審美文化概念都作出了不同的理解和闡釋。這在學術上,標志著“審美文化”這一概念從一開始就進入了理論的視域,學者們對于審美文化這一概念含義的理解就不盡相同,甚至迥然異趣。

在審美文化研究之初,有的學者把審美文化也稱為美學文化,如林同華先生認為:“美學系統(tǒng),即是美學文化系統(tǒng),實質上,都是審美文化系統(tǒng)。美學文化學,就是審美文化學?!盵2](P4)這顯然是著重在美學與文化的關系中來理解審美文化,側重于把審美文化理解為整個文化系統(tǒng)的一個子系統(tǒng),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tài),理解為美學與文化學的一種結合體。這種觀點一般是較早的一種看法,就思維上來看,還帶有從過去理性抽象的思辨性美學向注重感性具體的審美文化學轉型的明顯痕跡。

也大體在這個起初階段,學者們還在自覺突破思辨美學的“抽象性”局限的同時,也某種程度地流露出把審美文化學向文化學擴展、靠近、甚至“泛文化”的理論傾向。如李西建先生指出:“審美文化學是一門介于審美學與文化學之間的邊緣學科。”審美學相當于通常講的“美學”。顯然,這個“審美文化學介于審美學與文化學之間”的看法與前述林同華的觀點基本相同。但作者又認為,文化學作為“研究人類文化現(xiàn)象的基礎理論學科”,“從某種意義講,文化學的宗旨與其所包涵的廣泛內(nèi)容,正是審美文化學力求解決的基本任務?!盵3](P1,3)這也就意味著,審美文化學從本質上不是美學或審美學,而是更與文化學相近相通了。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fā)展和國內(nèi)外思想相互交流的加深,審美文化界掀起了對審美文化的大討論,學者們對審美文化的概念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概括,形成了幾種影響較大的觀點:一是認為審美文化是人類文化的審美層面,是指人以審美的態(tài)度來對待各種文化產(chǎn)品時出現(xiàn)的精神現(xiàn)象。這是當時大多數(shù)學者贊同的觀點。[4]二是認為審美文化主要是指當代人的生活和當代文化的審美化,是對當代文化的規(guī)定性表述,它包含或整合了傳統(tǒng)對立的嚴肅文化與俗文化,但展現(xiàn)為流行性的大眾文化形態(tài),不是在價值判斷的意義上,而是在文化形態(tài)的意義上,可以把審美文化指稱為大眾文化。[4]三是認為審美文化是人類文化與文明發(fā)展到高級階段的文化。在這一階段,隨著整個文化領域中的藝術和審美部分的自治程度和完善程度的增加,其內(nèi)在原則就開始越出其自治區(qū),向文化的“認識”領域和“道德”領域滲透,對人們的政治意識、社會生活、教育模式、生產(chǎn)與消費方式、裝飾服裝、工作與職業(yè)等領域同化和改造。徐碧輝認為:審美文化,它是一種注重精神品位、以高尚的審美趣味和精神追求來引導和提升生活實踐、使之更符合人的真正需求的文化模式。[5]四是認為審美文化是以文學藝術為核心的、具有一定審美特性和價值的文化形態(tài)或產(chǎn)品。它不僅包括當代文化(或大眾文化)中的審美部分,也可涵蓋中西乃至全世界大眾文化中的有審美價值的部分。對“審美文化”一詞的理解不應只從概念出發(fā),而應從它的實際使用來分析。[6]

這些對“審美文化”概念的學理性梳理,盡管顯得不盡相同,迥然異趣,但在基本問題上也存在著共識,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那就是都承認藝術和審美的發(fā)展和提高能夠促進整個“文化”的完善和提高,使之更加的審美化,即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變化,“文化”的各個層面都會逐漸審美化、藝術化、美學化。這是文化向審美的逐漸靠攏,逐漸等同,這為學術界大力提倡“日常生活的審美化”和“審美的日常生活化”提供了理論基礎。第二,學者們在梳理“審美文化”概念時,基本上都堅持了一種精英主義的學術立場,即都堅持審美的高層次、高品位,認為審美是人類文化的高級階段、高尚層面,面對文化的市場化、商品化,審美文化仍然要保持人文主義的終極關懷,要給人以美的超越性和愉悅性,以提高人們的日常生活質量和精神生活的高尚。這也流露出學者們面對審美文化的日益市場化趨勢的疑慮和擔心而心懷抵觸的態(tài)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審美文化概念形成的同時,也伴隨著學者們的強烈質疑和詰難,使得審美文化概念的學理梳理更加的深入,從而引發(fā)了對更多的熱點問題的討論。如關于審美文化的當代性問題,有的學者指出把審美文化直接等同于大眾文化具有明顯的局限性。原因在于:首先,“審美文化”是否是個現(xiàn)代性概念還很難確定。其次,既是一個現(xiàn)代概念,也不等于只能指涉現(xiàn)當代文化現(xiàn)象。一個概念的出現(xiàn)、問世的具體時間與該概念適用的時空(歷史)范圍是兩回事。再次,把西方現(xiàn)代文化簡單概括為“審美文化”,也失之片面。因為西方現(xiàn)代文化既有大量商業(yè)化、技術化的“形象游戲性”的玩意,也有很多反異化、反商業(yè)化、反技術化的文化藝術。最后,對“審美”的解釋不恰當,它僅僅從形式上(即“形象游戲”的外表且“游戲”亦非康德的“自由游戲”之意)把當代大眾文化的商業(yè)化、技術化包裝上升為“審美的”,卻忽略了其詞在西方文化傳統(tǒng)中更為實質性的一些含義,如“自由性”、“非功利性”、“超越性”、“愉悅性”等。這就把審美降低為一種純粹低級的功利的感官享樂,也是對“審美”一詞反傳統(tǒng)解釋。鑒于此,作者認為審美文化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廣義的理解是將審美文化意指古今中外以文學藝術為核心的一切具有審美特性與價值文化產(chǎn)品與形態(tài);狹義的理解則將審美文化用來專指當代文化或大眾文化。[7]這就將審美文化概念的適用性擴大了,顯示了理論的包容性與開放的學術胸懷。

綜上所述,對審美文化概念的學理性梳理,雖然沒有得出讓人接受的一致意見,但在梳理的過程中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果,那就是對審美文化概念內(nèi)涵及適用性的分析,還有產(chǎn)生的原因、特征及研究的核心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由此引發(fā)了諸如審美文化的當代性、審美文化與大眾文化、日常生活審美化等熱點問題的探討。為下一步當代審美文化的運用和批評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隨著中國社會經(jīng)濟和文化交織在一起的深入發(fā)展,審美文化研究在21世紀初進入了一個側重實際運用和研究范圍的全面拓展階段。

這表現(xiàn)在一些審美文化研究著作是針對中國當代審美文化發(fā)展中的現(xiàn)實問題而進行的審美文化批評和研究。如周憲《中國當代審美文化研究》、姚文放《當代審美文化批判》、陶東風《社會轉型期審美文化研究》、王德勝《擴張與危機:當代審美文化理論及其批評話題》、陳炎主編《當代中國審美文化》、張晶、范周生主編《當代審美文化新論》等等。這些著作從總的傾向看,基本把中國當代審美文化解讀為一種大眾文化、市民文化,或者主要是大眾文化、市民文化;而對它的態(tài)度,按時間順序,則前后有所變化,大致說來,從最先秉持一種精英主義學術立場,逐步過渡、發(fā)展到一種平民主義的學術態(tài)度;從最先的拒絕、指責乃至否定,逐步過渡、發(fā)展為相對接納、寬容乃至理解。

一種理論的建構主要是為了實用,美學之用就是“批判理性”,“就是以文化批判的形式張揚一種變革精神和進取精神,它所操持的是文化的批判,是運用理論對現(xiàn)實中的社會文化現(xiàn)象進行批判考察,同時它也要考察流行的觀點、思想、學說,包括對于美學自身的批判,當然這種批判不只是否定、駁斥和譴責,而且也是忠告、引導和提高,最終達到這樣的目的,即使得社會文化和理論學說這兩個方面都產(chǎn)生積極的變革?!盵8]近年來中國當代審美文化研究直面現(xiàn)實社會生活的新情況、新問題,對現(xiàn)代都市社會文化生活中出現(xiàn)的新的文化現(xiàn)象始終保持了理論闡釋的敏感性和全面的參與性,呈現(xiàn)出專題研究和個案分析逐漸增多、理論思辨逐漸減少的傾向。這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是全景式的闡釋和批評當代社會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審美文化現(xiàn)象。如現(xiàn)代都市大眾日常生活中出現(xiàn)的一類或某一個別的審美現(xiàn)象不僅被納入了審美文化研究的視野,而且已經(jīng)成為審美文化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如《當代中國審美文化》以洋洋五十萬言從服飾、建筑、文學、美術、音樂、舞蹈等諸多方面展示了中國當代審美文化的不同側面和不同景觀。類似的還有周憲的《中國當代審美文化研究》、陶東風的《社會轉型期審美文化研究》等。

其次,是多維視角的個案研究。針對當代社會生活的某一種文化類型,選擇不同的角度進行闡釋和批評,力求揭示出某種文化類型的審美內(nèi)涵。當然這種涉及面也是很廣泛的,幾乎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審美文化與媒介文化、消費文化、快餐文化、廣告文化、都市文化、青年文化、審美教育、文化工業(yè)等。李衍柱教授借鑒加拿大傳媒學者馬歇爾·麥克盧漢的《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強調(diào)以電子計算機為標志的媒介革命使人們的審美和文化生活可以超越時空限制,但它也加劇了技術理性與審美情感的矛盾。[9]當代學者也普遍承認以網(wǎng)絡文化為標志的當代信息文化潮流對當代審美文化建設有著積極意義,“它催生了一些新的人際關系和審美關系,凸顯了許多新的審美問題,孕育了新的審美精神,拓展了審美文化空間。”[10]伴隨著當代審美文化從生產(chǎn)本位向消費本位的轉變,不少學者也開始用鮑德里亞的媒介批判理論來正確解釋消費社會中符號消費、商業(yè)廣告等文化現(xiàn)象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指出其媒介批判理論的局限性是夸大了當代傳媒技術對社會和人們?nèi)粘N幕畹挠绊?。同時,對其徹底否定消費主義社會下受眾面對符號消費和商業(yè)廣告的無能為力提出了質疑,并指出受眾面對媒介的負面信息具有一定的抵制、化解的能力。[11]強調(diào)“人們對文化的接受也屬于一種消費行為……通過文化消費建立起大眾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這無疑是審美文化中最重要的變化之一。”[12](P241)姚文放先生認為當代審美文化成為一種消費文化反映了當今文化話語權的轉換。也有不少學者從審美教育的角度強調(diào)當代中國審美文化有著感官化、形式化、物欲化、商業(yè)化等等消費特征,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審美活動中的形而上意味和理性主義內(nèi)容,在這種情況下,當代審美教育應致力于培養(yǎng)新型的文化人格,使人們“學會審美地生存”。[13]

這些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現(xiàn)象都是靠現(xiàn)代技術手段生產(chǎn)出來的,運用大眾傳播媒介傳播開來,具有一種濃厚的商業(yè)色彩的文化現(xiàn)象。當代審美文化理論在闡釋這些文化現(xiàn)象時,基本上都批評到了這些文化現(xiàn)象的商品化、消費化、大眾化、世俗化、流行化、休閑化、生活化等特征,并且還深入地揭示產(chǎn)生這些特征的社會、經(jīng)濟、哲學等原因,以便從中挖掘這些文化現(xiàn)象的審美內(nèi)涵,便于引導和提高消費大眾的精神境界。這種理論的闡釋和批評避免了傳統(tǒng)美學純理性思辨的局限,直接將理論和日常感性的社會文化、日常生活緊密融合在一起,積極地參與、介入和批評洶涌而至的當下審美文化現(xiàn)象和思潮,表現(xiàn)出自己鮮明的特異的參與性的學術立場、思維視角和理論特色。這是中國當代美學發(fā)展中的一個值得肯定的學術轉變。

但是當代審美文化研究也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如在對日常生活中或當下流行的審美現(xiàn)象進行闡釋和批評時,有些批評就只流于現(xiàn)象的描繪而缺乏深層次的理論分析,使研究流于表面化、膚淺化,不利于將審美文化研究與所謂的審美泛化區(qū)別開來。另外,在審美文化與影視、旅游等其他學科專業(yè)結合研究的過程中仍存在簡單嫁接的傾向,還沒有真正做到完全意義上的滲透融合,沒有很好地以審美文化理論為依托和研究視角去分析闡釋這些領域中的審美因素。

我國美學界剛開始研究審美文化時,不僅重視審美文化只適應當代性或現(xiàn)代性的時間維度,還重視只從國外尋求學術思想源泉的事實,因此這樣就否定了審美文化研究的歷史傾向,忽略了審美文化研究的民族特點,割裂了審美文化研究的歷史脈絡,不能給人以全面的印象。鑒于此,有的學者早就對此進行呼吁:“我們對‘審美文化’一詞的意義理解亦不應只從概念出發(fā),而應從它的實際使用(法)來分析”,“一旦‘審美文化’這一概念被引進和認可,隨即便得到廣泛的使用,并迅速成為流行的書面語詞。而在這種廣泛使用和流行的過程中,該詞的意義范圍大為擴展。遠不只指當代大眾文化,而是意指古今中外以文學藝術為核心的一切具有審美特性與價值的文化產(chǎn)品或形態(tài)”。[7]鑒于此,學界掀起了一股研究中國古代審美文化,縱向挖掘審美文化史的研究進程。這股中國古代審美文化史研究之風涵蓋了從先秦一直到明清等重要王朝的審美文化研究,出版面世了一大批系統(tǒng)的、較有影響的中國古代審美文化和審美文化史的專著。這些審美文化研究著作,則專注古代,重讀傳統(tǒng),同時又超越了古代美學思想研究這一曾經(jīng)的熱門視域,而對更為廣泛的中國傳統(tǒng)審美文化話語事象進行更加全面系統(tǒng)的解讀和闡釋。如陳炎教授等人編著的四卷本《中國審美文化史》,周來祥先生主編的《中華審美文化通史》,吳中杰《中國古代審美文化論》等,與此相關的是一些斷代中國審美文化史研究著作,如儀平策教授的《中古審美文化通論》等。

在對中國古代審美文化研究中,突出的貢獻有三點:一是在抽象的理論思辨成果與感性具體的實證材料的融合統(tǒng)一基礎上建構了全新的美學史。原先的美學史往往偏重于美學概念與概念之間的純粹思辨研究,缺乏考察和分析實際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審美文化研究,因此美學研究也就成了美學思想史研究,與現(xiàn)實日常生活缺乏緊密的聯(lián)系。陳炎教授等人編著的四卷本《中國審美文化史》彌補了這種缺憾并具有開拓性的貢獻。這種貢獻在于:它以文化處于“道”與“器”之間的中間性質,來界定“審美文化”既不同于邏輯思辨的‘審美思想史’,又不同于現(xiàn)象描述的‘審美物態(tài)史’,而是以其特有的形態(tài)來彌補二者之間存在的裂痕:一方面用實證性的物態(tài)史來校正和印證思辨性的觀念史,一方面用思辨性的觀念史來概括和升華實證性的物態(tài)史。因此,它建構了一個既不是一種單純的思辨推理,也不是一種單純的實證分析,而是一種建立在思辨成果和實證材料基礎上的解釋和描述的審美文化史。因此可以說,它的出現(xiàn)將意味著美學史研究形態(tài)的真正成熟。[14](P3)遺憾的是《中國審美文化史》只寫到明清,這種缺憾被周來祥先生主編的《中華審美文化通史》所補充。但是《中華審美文化通史》又是具有自身特點的審美文化史,它是以弘揚和闡述中華審美文化的和諧精神與和諧傳統(tǒng),以和諧文化貫穿始終的一部審美文化通史,被稱為“第一部弘揚中華文化和諧精神的審美文化史著作”,也是我國第一部從石、陶的遠古文化寫到20世紀90年代的審美文化通史,開拓了美學研究的新領域。

二是認為中國古代也存在審美文化,古代審美文化的理念和精神應該成為當代審美文化的源泉和動力。這方面朱立元、陳炎、儀平策等先生都非常重視研究中國自身的審美文化問題,認為中國古代也存在著一種審美文化,自覺搜索和梳理中國古代審美文化發(fā)展的歷程和學理脈絡,對中國本土審美文化理論資源進行批判繼承,主張“當代審美文化的崛興……與中國傳統(tǒng)審美文化之間保持著某種深刻的歷史性關聯(lián)”,應當將“道不遠人”這一傳統(tǒng)文化精神與當代審美文化建設結合。[15]應當積極借鑒儒家依靠“中庸之道”的原則來平衡人與自然、理智與情感之間辯證關系的審美文化理念,認為儒家的審美觀念以“仁學”為核心,確立了人在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核心地位,并設計出一套“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貴人賤物”、“愛有差等”的生態(tài)價值體系。形成了一種以“善”統(tǒng)“美”的倫理本位立場,并通過“君子比德”的方式賦予自然界的審美對象以社會價值,通過“微言大義”的方式賦予藝術作品中的自然情感以倫理價值。[16]

三、注重中西審美文化比較研究。在對中國傳統(tǒng)審美文化資源進行研究的時候,既有上面我們所說的縱向歷史的全面梳理,也有很多的個案分析,涉及到中國傳統(tǒng)的彩陶、青銅、玉器、瓷器、漆器、服裝、園林、建筑、雕塑、家居、茶、酒等,從這些類型中分析探討中國的審美文化精神,以期為當代審美文化建構自身的理論淵源。思維方式上,也一改傳統(tǒng)美學研究的純思辨抽象思維,而更注重思辨抽象與感性具體的相互結合,顯得更加具有說服力。更為突出的是,在進行個案分析時,有意識地進行中西審美文化比較研究成為最為明顯的特色,研究的內(nèi)容也豐富多彩?!皬某橄蟮睦碚摳拍钊缰形鞣綄徝牢幕恼軐W起點、審美理想、審美意識、審美心理、審美方式、審美范疇等,到具體的中西方著名的學者的美學思想、美學著作或者文藝著作中體現(xiàn)的審美思想、審美內(nèi)容、審美意象、審美風格等無一遺漏地都涵蓋于中西審美文化比較研究的視域內(nèi)”。[17](P27)抽象的理論概念的比較主要涉及到中西審美文化的本源性研究,這主要源于中西方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以及發(fā)展軌跡的不同。而具體的比較則是找出中西方文化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加深對中西方審美范疇的清晰界定,以期找出中西審美文化的相同與相通之處。

這些中國古代審美文化研究作為我國當代審美文化研究的一種重要探索,對于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審美文化,弘揚中華文化的民族精神,發(fā)出我國美學自己的獨特的聲音有著不可忽視的、積極的意義。但也有一些問題,這種研究多是強調(diào)中國傳統(tǒng)審美文化是當代審美文化的源泉,當代審美文化應積極地多向中國古代文化汲取養(yǎng)分和活力,卻忽略了對當代審美文化這一外來語匯的理論來源做必要的歷史梳理。另外,有些學者把整個中國古代文化都看成具有審美性質,研究的內(nèi)容過于寬泛,把一些不具有審美性質的內(nèi)容也當成審美文化來研究,有點牽強附會。這些都不利于中國審美文化的建構,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有誤導之嫌,這是應該警醒的。

[1] 葉朗.現(xiàn)代美學體系[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 林同華.審美文化學[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2.

[3] 李西建.審美文化學[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

[4] 馬宏柏.審美文化與美學史學術討論會綜述[J].哲學動態(tài),1997,(6).

[5] 聶振斌,滕守堯等.關于審美文化的對話[J].哲學動態(tài),1997,(6).

[6] 朱立元.何為“審美文化”[J].大連大學學報,1998,(1).

[7] 朱立元.“審美文化”概念小議[J].浙江學刊,1997,(5).

[8] 姚文放.當代審美文化的批判理性[J].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4,(4).

[9] 李衍柱.數(shù)與美繪制的時代鏡像[J].東方論壇,2003,(2).

[10] 何志鈞.信息文化潮流與當代審美文化的范式轉換[J].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2007,(1).

[11] 李娟.鮑德里亞消費社會媒介批判理論的反思[J].江淮論壇,2013,(2).

[12] 姚文放.當代審美文化批判 [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9.

[13] 曾繁仁.審美教育:一個關系到未來人類素質和生存質量的重大課題[J].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2002,(6).

[14] 陳炎主編.中國審美文化史:先秦卷[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0.

[15] 儀平策.當代審美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精神[J].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4).

[16] 陳炎,趙玉.儒家的生態(tài)觀與審美觀[J].孔子研究,2006,(1).

[17] 楊存昌.中國美學三十年——1978年至2008年中國美學研究概觀[M].濟南:濟南出版社,2010.

ThreeAcademicDimensionsofAestheticCulturalResearchinContemporaryChina

Dai Xiaojun

(Center for Aesthetic Studies,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

In the 1990s, the contemporary aesthetic culture developed rapidly with unprecedented characteristics and scale in China, which, on the one hand, caused the living dilemma and serious crisis of traditional aesthetics, and on the other hand promoted the academic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to aesthetic cultural research. This kind of aesthetic cultural research has three academic dimensions: one is academic discussion of the concept of aesthetic culture itself; the second is the criticism of contemporary aesthetic cultural practice; the third is the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aesthetic culture resources.

contemporary China; aesthetic cultural research; academic dimension

I01

A

1672-335X(2013)06-0112-05

責任編輯:高 雪

2012-06-15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中華審美文化傳統(tǒng)與有中國特色的當代審美文化建設問題研究”階段性成果(10JJD750004)

戴孝軍(1971- ),男,山東菏澤人,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阜陽師范學院文學院講師,專業(yè)方向為文藝美學和審美文化學。

猜你喜歡
美學文化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盤中的意式美學
年味里的“虎文化”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外婆的美學
EMA伺服控制系統(tǒng)研究
誰遠誰近?
純白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