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彩娣 孔園珍 任迎 林美蓉
低溫透析防治透析后期透析低血壓療效觀察
單彩娣 孔園珍 任迎 林美蓉
低血壓是血液透析的最常見并發(fā)癥之一,發(fā)生率達50%~75%[1],不僅影響透析治療的順利進行,導致透析不充分,還使內(nèi)瘺閉塞,導致心功能受損,甚至危及生命。目前,臨床上關(guān)于防治透析相關(guān)低血壓的研究已有很多,包括可調(diào)鈉透析、超濾程式和透析液溫度等,是在全程透析過程中采用低溫透析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療效[2]。但同時也存在低溫時間長,易出現(xiàn)寒戰(zhàn),不能耐受等不良反應(yīng)[3]。近年來,我院對在長期維持性血液中反復發(fā)生低血壓的患者采用在透析后期低溫透析的方法,取得了與全程低溫透析相仿的療效,且不良反應(yīng)減少,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7-08-12收治的透析患者20例,均為長期維持性透析過程中反復出現(xiàn)低血壓,男9例,女11例,年齡38~81歲,平均58.5歲。首次透析前均已達到尿毒癥診斷標準,即腎小球濾過率(GFR)<10ml/min,血肌酐>707μmol/L。原發(fā)?。郝阅I炎14例,慢性腎盂腎炎3例,梗阻性腎病2例,痛風腎1例。
1.2 方法 患者維持性血液時間為6~23個月,2~3次/周,透析時間4~5h/次。均采用碳酸氫鹽透析液,金寶AK-95系列透析機,透析器為東麗PMMA膜,膜面積1.6m2,透析液Na+濃度140mmol/L、Ca2+濃度1.5mmol/L、K+濃度2.0mmol/L、HCO3-濃度34mmol/L,透析液流量500ml/min,血流量250~280ml/min,超濾率為500~1 000ml/h。透析開始后前2h透析液溫度為37.0℃,2h后降為35~35.5℃。均采用自身對照方法,行常溫透析480例次,透析后期低溫透析400例次,分別測量透析前、后0.5h及透析過程中每小時的血壓、脈搏、自覺癥狀,記錄出現(xiàn)低血壓及相關(guān)癥狀的次數(shù)。
1.3 低血壓診斷標準 (1)透析過程中任何1次平均動脈壓比透析前降低 30mmHg,或收縮壓下降至90mmhg或以下(平均動脈壓=舒張壓+1/3脈壓),且出現(xiàn)出冷汗、胸悶、惡心等低血壓表現(xiàn)。(2)雖達不到上述標準,但已出現(xiàn)低血壓癥狀,如打哈欠、出冷汗、胸悶、便意、惡心、腓腸肌痛性痙攣、呼吸急促等,需緊急處理者。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1.5 結(jié)果 透析后期低溫透析過程中,出現(xiàn)低血壓57例次(14.3%,57/400),出汗28例次(7%,28/400),肌肉痙攣8例次(2%,8/400),畏寒2例次(0.5%,2/400);常溫透析過程中,出現(xiàn)低血壓112例次(23.3%,112/480),出汗68例次(14.08%,68/480),肌肉痙攣29例次(6.04%,29/400)。低溫透析過程中低血壓、出汗、肌肉痙攣的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常溫透析(均P<0.01)。
在標準常溫血液透析和超濾過程中,血容量和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是低血壓的重要原因[4]。有研究認為,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壓的發(fā)生主要緣于血液透析過程中熱量蓄積[5-6]。通常人體在冷環(huán)境中體溫控制系統(tǒng)以外周血管收縮反饋致血壓升高,熱環(huán)境中以外周血管擴張反饋,再加上透析超濾減少循環(huán)血容量,血壓降低,機體以收縮外周血管反饋應(yīng)對,而外周血管收縮引起身體散熱受阻,熱量蓄積,體溫調(diào)節(jié)反饋擴張外周血管,開放外周血管床,降低對超濾的耐受性,反饋平衡被破壞,致血壓下降,甚至降至危險水平。
由于透析過程中熱量蓄積需要一個過程,因此大多數(shù)患者有低血壓傾向,在透析前期血壓正常甚至略偏高,而低血壓往往出現(xiàn)在透析結(jié)束前的1h至結(jié)束后的0.5h。當透析至一半時間時,熱量蓄積已達到一定程度,此時降低透析液溫度,體溫控制系統(tǒng)就以外周血管收縮反饋,外周阻力增加,血壓就不至于下降或緩慢下降,透析可以順利進行。這不僅改善了患者對血液透析的耐受性,保證了超濾除水的進行,同時也改善了患者心血管耐受性,尤其對于老年患者,能保持中心血容量和心搏出量,增進總外周阻力。另外,低溫透析也能提高血漿兒茶酚胺水平,使血管收縮和末梢血管阻力增加而升高血壓[7]。
本文結(jié)果顯示,在透析后期降低透析液溫度,絕大多數(shù)患者能夠像全程低溫透析一樣,很少出現(xiàn)低血壓,能順利完成透析。而且由于低溫時間縮短,大多數(shù)患者能耐受,畏寒癥狀很少出現(xiàn)。由此可見,低溫透析簡單易行,經(jīng)濟有益,能有效防治透析相關(guān)低血壓的發(fā)生。但由于樣本數(shù)少,其療效還需臨床多中心、大樣本、長期深入研究。
[1] 劉虹,劉伏友,彭佑銘,等.可調(diào)鈉血液透析對透析低血壓的預(yù)防作用[J].中國血液凈化,2002,1(8):21-23.
[2] 林愛武,嚴玉澄,錢家麒,等.低溫透析對改善患者透析過程低血壓發(fā)生的觀察[J].中國血液凈化,2003,(6):301-302.
[3] 王曉京.低溫血液透析過程中畏寒反應(yīng)15例報告[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7,2(18):45-46.
[4] 趙學偉,周偉,張智敏,等.可調(diào)性透析液溫度與鹽濃度對血液透析過程中低血壓發(fā)生的干預(yù)評價[J].中國血液凈化,2005,4(8):443.
[5] Maggiore Q,Pizzarelli F,Santoro A,et al.Study group of thermal balance and vascular stability.The effects of dialysis patients:results of the European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Am J kidney Dis,2002,40:280-290.
[6] Maggiore Q I.Sothermic dialysis for hypotension-prone Patients [J].Semin Dial,2002,15:187-190.
[7] 王質(zhì)剛.血液凈化學[M].2版,北京: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3:79.
2012-01-04)
(本文編輯:歐陽卿)
312030 紹興,中國醫(yī)科大學紹興醫(yī)院腎內(nèi)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