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玢
(青海大學 社會科學系,青海 西寧810002)
由于社會現(xiàn)實情況的不斷變化和主客觀方面的影響,高校學生的心理特點較以前產生了很大變化,當前高校德育工作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失效現(xiàn)象,探究問題的原因所在,改進高校德育工作刻不容緩。
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化發(fā)展,高校德育工作顯得準備不足,傳統(tǒng)的觀念、方法和模式已不適應高教改革發(fā)展需要和復雜多變的現(xiàn)實情況。我們有必要認清當代青年學生的心理轉變和心理特點,給德育客體作一個較為準確的定位,才能切實推進高校德育工作的開展。
不同階段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心理特點,總的來說,當今青年學生心理特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好奇心強,思維活躍,關注并易于接受新的事物。當代大學生是青年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文化層次高,求知欲強,容易對新生事物感興趣并樂于好學,但他們思維活躍的同時又比較敏感,極易在情緒和心理上對自己反感的內容產生抵觸,逆反心理較強。所以,對他們來講,有時候苦口婆心的說教更易出現(xiàn)相反的效果,說得越多,次數(shù)越頻繁,他們的對立情緒就越強烈,長此以往,影響了德育效果,也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
第二,價值取向更加多元化。我國社會轉型和深刻變革引起社會利益結構變化,給人們的思想觀念帶來了猛烈沖擊,人們尤其是青年學生群體的價值觀念因此而產生了很多新的變化。比如價值觀核心由社會本位向個人本位偏移;價值目標由理想主義向現(xiàn)實主義轉變;價值信仰由一元主導向多元并存發(fā)展;價值取向由單一型向多樣化發(fā)展;價值評價標準由內在精神型轉向外在功利型;價值實現(xiàn)的途徑由外控取向轉向內控取向。從這一點上說,傳統(tǒng)的德育教育顯然不能適應這些新的變化。我們不能要求學生的思想觀念倒退以適應舊有的標準和體系,而只能為舊體系注入新的動力,使之適應現(xiàn)實的需要。
第三,更加注重從自身需要出發(fā),尋求實現(xiàn)個人價值的最大化。青年學生要求個人與社會并重,事業(yè)與利益兼得,愿意為他人服務,但又重視社會的尊重和他人的回報。這種變化是人們自我意識增強的表現(xiàn),從根本上講是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促成的,一定程度上也是適應市場經濟發(fā)展需要的。我們不能認為學生追求個人價值是錯誤的,德育教育工作的任務在于加強引導,防止出現(xiàn)極端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傾向。
當代學生的心理特點給高校德育帶來了新的情況和難題,也對實際的德育效果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具體來說,高校德育低效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內容缺乏現(xiàn)實性;方法缺乏靈活性;效果評估缺乏科學性。
第一,內容缺乏現(xiàn)實性。這其中包括兩方面涵義:首先,教育目標方向性強調太多、太高,顯得不切實際。我們目前一提起德育教育就是講方向,從小學到大學講的都是一樣的空洞的政治話語,缺乏與學生實際年齡和學歷相應的理論解釋和升華,忽視了理想性與實踐性的有機統(tǒng)一,結果是說教成分多,可操作性內容少。正如茅于軾先生所說:“道德說教之所以蒼白無力,就在于缺少理性分析,說教者板著面孔,說出一堆自己也不能自圓其說的主張。”[1]其次,社會的變化日新月異,青年學生因其思想上的活躍性和敏感性,始終站在潮流的前端,因此對他們的教育內容更應當積極回應時代和現(xiàn)實的挑戰(zhàn),不斷充實更新。所以,對于教育者來說,不僅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武裝學生頭腦,教育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更要堅持以人為本,把引導人與關心人結合起來,不斷豐富德育教育工作的內容,努力增強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同時,加強思想政治內容建設,不能忽視“增強社會責任感”這個重要內容。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是我們父輩那一代學生的普遍精神風貌。而這些年來,面對各種社會現(xiàn)實,閉目塞聽的逃避者、視而不見的旁觀者多了,“以天下為己任”的思考者少了,這不能不引起我們更深的憂慮與思考。除此之外,學生的德育教育也應包含心理健康方面的內容。近年來,學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礙等原因不惜傷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件時有發(fā)生,且有上升的趨勢。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自殺或致傷、致人死亡的事件頻有發(fā)生,給學生家庭帶來極大的心靈傷害,在學校和社會上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人們普遍認為,大力推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當前擺在學校德育教育工作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對此,我們應充分認識到任務的緊迫性與重要性。
第二,方法缺乏靈活性。方法的最大問題在于陳舊和重復。目前,在對大學生的道德教育中,仍然是普遍采用理論灌輸?shù)姆椒?,對大學生群體的特殊性考慮甚少,甚至有時理論的講解也很不透徹,缺乏應有的吸引力。如果21世紀的道德教育,尤其是對站在時代前列的大學生的道德教育還是如此單一和貧乏的話,其有效性勢必越來越低。高校應該切實加強和改進高校公共理論課的教學,充分重視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把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納入教學規(guī)劃,為大學生深入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培養(yǎng)品格提供有利條件。與此同時,要充分發(fā)揮互聯(lián)網的積極作用,有效利用好網上道德教育陣地。
第三,效果評估缺乏科學性。目前對道德教育效果的評估基本上還是停留在格式化的考試上,一方面量化標準很難衡量學生真實的道德水平,另一方面則容易使學生把道德修養(yǎng)作為單純的知識來掌握,出現(xiàn)更嚴重的言行分離問題。再加上評估過程中往往容易伴隨著嚴重的形式主義,評估的結果就更難體現(xiàn)真實性和準確性。德育評估的根本問題在于評估的標準。傳統(tǒng)的觀點是以考試成績作為教育效果好壞的標準,這一觀點延續(xù)至今,無疑模糊了道德教育與其他教育的界限,也嚴重影響了教育方法的實施。我們知道,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道德的內化然后影響到人的實踐,即教育的作用是對人的各方面素質的形成施以影響,所以,我們的評估應該以此為導向,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育的有效性。
針對當代青年學生的心理變化及心理特點,對于創(chuàng)新高校德育途徑,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第一,不放松正面灌輸,但應結合當前形勢和條件的變化。開展理論教育時緊扣大學生關注的國內外熱點問題,使他們成為教育的積極參與者,并自覺進行人生觀、價值觀的正確選擇。大學生普遍對形式主義教育極其反感,與時事結合就可以避免這一缺陷。正面灌輸仍然是道德教育的一個基本方法,但運用上需要創(chuàng)新。應當用現(xiàn)代意識豐富德育的內容,力求觸及學生的思想并因勢利導。大學生是青年中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政治熱情較高,對國內外的局勢相當關注。教育者如果能夠緊扣熱點問題實施教育,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形勢,客觀冷靜地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評判問題,讓他們的滿腔熱情轉化為實際的行動,用到學習和工作之中,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注重社會實踐。實踐性是德育的本質特性之一,德育是以人為實踐對象的活動,其出發(fā)點和歸宿都只能是實踐,德育的價值也只能在實踐中實現(xiàn)。通過一定的社會實踐活動,不僅可以讓大學生覺察到個體的發(fā)展必須從屬于一定的社會群體,增強社會責任感、集體榮譽感,尊重他人,而且還可以使其覺察到個體在群體中或社會結構中的地位,即對自己角色的認知,更好地認識自身,實現(xiàn)自身的全面發(fā)展。
第三,注重德育的情意性。注重情意性即是德育要從泛政治化、抽象化的說教王國里走出來,回歸生活和情感。教育者應當直面開放的社會和多元的價值這一現(xiàn)實,對社會道德問題進行解釋,回答大學生道德價值觀的沖突問題,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市場經濟情況下各種復雜的人際關系,培養(yǎng)學生處理現(xiàn)實生活中各種矛盾的道德智慧和能力。道德教育是一項以心換心的工作,大學生多有自己的個性,只有對他們的個性特點給予充分的重視和尊重,在情感上真正與之貼近和交流,才能有針對性地做好工作。
第四,善于規(guī)范和批評。人都是需要一定規(guī)范約束的,沒有約束就會滋生散漫的作風和浮躁的情緒。對于青年學生尤其如此。適當?shù)囊?guī)范能夠加強大學生的組織紀律性,令其投入到一種積極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之中,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夠抵制不良風氣的侵蝕。同時結合一定的批評教育,能夠起到正面教育所起不到的作用。當然,這需要一定的方法和藝術。批評不像表揚那樣容易使人接受,學生自我意識的增強突出地表現(xiàn)在自尊心的增強,一旦批評失當,就會給受教育者造成嚴重的心理傷害,導致逆反行為。因此,教育者自身專業(yè)水平的訓練和提高至關重要。教育者應積極進行自我規(guī)范和自我批評,尤其是在進行評估的時候,要對受教育者所反映出來的新情況及時作出反應,絕不能用既定的標準簡單地否定受教育者的品德發(fā)展狀態(tài),力求用實踐來作自我檢驗,自始至終做到客觀和協(xié)調。
學校擔負著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使命,而高素質人才,不僅要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也要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以及心理素質,為德育工作的改善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給予大力支持??傊?,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傳遞時代精神,塑造時代品格的生機和活力,要與時俱進。我們必須摒棄那些不適應現(xiàn)實的德育方法,注重對當前德育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注重當前學生思想上的狀況和變化,然后才能找到切合現(xiàn)實的、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德育發(fā)揮更積極的作用。
[1]茅于軾.中國人的道德前景[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8:98.
[2]李英林.高校德育主體的矛盾困惑及其價值分析[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6):205-208.
[3]杜鵑,王雅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下的高校思政教育[J].現(xiàn)代交際,2010(11):226-227.
[4]曹有光.高校德育問題芻議[J].文教資料,2010(12上):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