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雪蓮(江蘇省江陰市青陽中學)
《人是能思想的葦草》是蘇教版教材(必修五)所選的一篇哲理散文。本文選自法國思想家、文學家帕斯卡爾的《思想錄》。本書采用的是獨白式的寫作方式,思想精練,充滿了思辨的色彩;內容豐富,展示了內心的世界;文字雋永,蘊含了文學的意味。課本所選文本較短,表述抽象,含義深刻,而且文字間跳躍性強,有時確實給人以“零星無序”的感覺。所以,教學有相當的難度。以至于有些教師讓學生隨便讀讀,或者干脆略過不講,美其名曰“大膽取舍”。那么,對于這樣的哲理散文究竟應該如何處理呢?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些淺顯的看法。
法國的維克多·吉羅說過:“如果整個法國文學只能讓我選擇一部書留下,我還是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留下《思想錄》,它是一個崇高的純粹法國天才的標本。”可見這篇文章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思辨性強,如何引導學生去把握文章的思想呢?
雖然《思想錄》里很多記錄的都是“偶然閃現(xiàn)出的思想”,而且課文節(jié)選部分的標題也是編者所加。但畢竟這個標題突出了人的二重性(或者相反性),即脆弱性和偉大性,或者是普遍性與特殊性。因此也成為類似于“我思故我在”(笛卡爾語)般眾人皆知的名句。那么,抓一句及其余的方法應該較為適合本文的教學。標題是一個比喻的說法,“葦草”是中心詞,可見人具有一種幾乎是與生俱來的脆弱性。從這個“本源”看,人與其他事物并無二致。但人又是“能思考的”,這就突出了人作為人的“特殊性”。而這個性質形成了人的偉大。認真深入地揣摩標題的內涵,就抓住了文本的關鍵,可以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
純理性的文字給學生的理解帶來較大障礙,因此有必要補充一些感性材料。如從知人論世的角度,作者的經歷是再有說服力不過了:
帕斯卡爾的理性主義思想不僅僅來自抽象的理論思辨,更是一種真切的生命體驗。這位英年早逝的哲學家在他短短三十九年的生命當中,有一多半時間是在病魔纏身中度過的,才十八歲身體就開始羸弱不堪,二十剛出頭就發(fā)生過中風,糟糕的健康狀況甚至令他終生沒有結婚。正是這種切膚之痛使他相信一個人的自然生命同一棵葦草沒有什么區(qū)別,脆弱到可能因為一口氣、一滴水而被毀滅。然而另一方面,帕斯卡爾又實在是世間罕見的天才。只說他作為《思想錄》的作者在哲學史上就已占據崇高的地位了。一個如此脆弱的軀體內竟蘊藏著如此巨大的思想能量,帕斯卡爾本人不正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嗎?對于他的一生,恐怕沒有比這個比喻更為貼切的評述了。
梭羅評價帕斯卡爾說:“正如他是一個偉大的文學家一樣,他的書也是他自己的精神自傳?!贝_實,我們從以上這段文字能夠看出,帕斯卡爾可以說就是“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葦草”的代言人。他身上集中地體現(xiàn)了作為人的“脆弱與偉大”矛盾統(tǒng)一的特點。學生結合這樣的拓展材料來理解課文中的格言式文字時,就會更好地調動自己知性和感性兩種思維,從而更好地體會文本的內涵。
比如有的教師在教學本文時,先設置這樣的一個預習:
閱讀周國平的《人的高貴在于靈魂》?!度说母哔F在于靈魂》入選蘇教版初中二年級語文教科書。文章開篇以帕斯卡爾的名言“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引入,兩篇文章有著潛在的共通之處。學生課前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做圈點批注,自由暢談對“人的高貴在于靈魂”這一論點的認識。
由于理解本文有難度,先來閱讀一篇與之有緊密關聯(lián)且難度稍低的文章,并且寫了個人的閱讀體會。這樣學生可以在思維方面先“預熱”一下,之后再更看好文。本會容易一些,也更有體會,效果自然也
對于類似《思想錄》的語錄體文本,有時需要選取一些關鍵語句,比如“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于思想”等,要求學生以其為核心,擴寫一段文字。這樣不僅可以使文本中的哲理內化為學生自己的收獲,而且也訓練了他們的語言表述能力。所以,對于哲理性較強的文本采取這種“以寫促讀”的方式還是比較適合學生的學習的。它會“逼迫”著學生有意識地深入思考,并且還得盡可能地擴展思維“尋找”到自己閱讀中或生活中相對應的實例來闡釋。這個過程既訓練了學生在輸入信息方面的接受、理解能力,也帶動了輸出信息方面的表述、闡釋能力。當然,應以前者為主。
這是由整體到局部的閱讀順序。比如教學本文應先讓學生了解一下全書的大概:
帕斯克爾的思想理論集中地表現(xiàn)在他的《思想錄》中,此書于笛卡爾的理性主義思潮之外,另辟蹊徑:一方面它繼承與發(fā)揚了理性主義傳統(tǒng),以理性來批判一切,同時另一方面它又在一切真理都必然以矛盾的形式而呈現(xiàn)這一主導思想之下指出理性本身的內在矛盾及其界限,并以他所特有的那種揭示矛盾的方法從兩極觀念的對立入手,考察了所謂人的本性以及世界、人生、社會、歷史、哲學知識、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理論問題。其中既夾有若干辯證思想的因素,又復濃厚地籠罩著一層悲觀主義的不可知論。
看了以上這段話,對于有些課文中的句子可能理解就會更容易、深入一些。比如課文的一句話:“思想由于它的本性是何等的偉大啊!思想又由于它的缺點是何等的卑賤啊!”這樣兩句話是既對立矛盾,又有機統(tǒng)一。既體現(xiàn)了思想本身矛盾的一面,又體現(xiàn)了其辯證的一面。
雖然是節(jié)選文本,但是我們的教學中不可能也不必要做到面面俱到。節(jié)選部分總體還是會有一個相對獨立和完整的意思,因此不能“以全概偏”“只見森林不見樹木”。比如教材節(jié)選的部分(《人是能思想的葦草》)主要意思包括人的思想性、人的偉大性。所以,教師應該把教學的內容主要定為這樣的思想傳達與引導。正如:“就讓人尊重自己的價值吧。讓他熱愛自己吧,因為在他身上有一種足以美好的天性……讓他愛自己吧:他的身上有著認識真理和可以幸福的能力?!?/p>
翻譯的作品總是給人帶來一定的“隔閡”。因為這是翻譯本身帶來的矛盾。直譯帶來語言的“陌生化”,意譯有時無法最大限度地傳達作者的思想。雖然教材所選均為權威譯本,但畢竟國外的哲理小品語言上和直接用母語寫作而成的哲理散文還是有些區(qū)別的。但一般來說鑒于作者翻譯文本(尤其是哲理性文本)時更側重傳遞作者的思想,所以教師就不應將品味語言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當然,這不是完全不關注語言。只是關注語言的目的是更好地理解、領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而不需從語言的應用方面對文本精細化研討,即處理語言“不是那種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的嚴謹”。有的教師對待此類文本和對待經典的母語文本時不加區(qū)別,執(zhí)著于個別詞的選用、個別句子的表述上,應該說側重點的確定是有所偏差的。
當然,同為外國哲理小品,理解的難度還是有所不同。這和文本本身所表述思想的抽象性以及這種思想和讀者自身的距離等多種因素有關。比如蘇教版教材同一單元的《人是能思想的葦草》和羅素的《我為什么而活著》,在理解的難易程度上還是有差別的。后者接近我們對學生經常教育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內容。其主要不同是面對同一問題時存在著的東西方文化差異。比如對待愛情的態(tài)度,會有學生難以理解作者把愛情提高到如此的程度。教師可以在這方面多加引導、解釋。
參考資料:
1.徐興無《〈人是能思想的葦草〉解析》,《語文(必修五)教學參考書》,江蘇教育出版社。
2.劉巖《評帕斯卡爾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語文建設》2005年第9期。
3.劉丹妮《〈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教學設計》,《語文建設》2008年第11期。
4.何兆武《經典七日談》,北京大學出版社。
5.徐敏南《三種類型文本的教學思考——兼談〈一點眼淚換一滴水〉的教學》,《中學語文教學參考:高中版(西安)》,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