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錫林 (湖北省襄陽五中)
東晉著名的畫家顧愷之關(guān)于如何摹畫人物形象,有兩個看似矛盾的論斷:要把一個人物畫得逼真?zhèn)魃?,就要畫好他的眼?要畫好一個人物,就要在細微處下工夫,要善于在他的臉上加上三根毫毛。
關(guān)于要畫好眼睛,《世說新語》記載:
顧長康畫人,或數(shù)年不點目睛。人問其故。顧曰:“四體妍蚩,本無關(guān)于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p>
顧愷之的話雖然簡約,但其道理卻十分深刻。他的意思是一個人物最傳神的地方,不在形體的狀貌上面,而是在眼睛上。他畫人物,數(shù)年不點睛,一旦點睛,就要點得好,所以他說: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鞍⒍隆笔恰斑@個”“這里”的意思。在顧看來,“這個”就是人物的眼睛。顧愷之的“畫眼睛”說,實際上提出了一個“特征”的理念,他認為人物的精神并不表現(xiàn)在人的肢體上面,不是任何一個地方都具有特征,只有人的“眼睛”是人的靈魂的窗戶,這是最具特征的地方。
關(guān)于要在恰當?shù)奈恢眉由先?,《世說新語》記載:
顧長康畫裴叔則,頰上益三毛。人問其故,顧曰:“裴楷俊朗有識具,正此是其識具?!笨串嬚邔ぶ?,定覺益三毛如有神明,殊勝未安時。
這個“頰上三毛”的典故說:顧長康給名士裴叔則畫像,臉頰上多畫了三根胡子。有人問他是什么原因,顧長康說:“裴楷俊逸爽朗,很有見識才具,這三根胡須恰恰是他的見識才具?!笨串嫷娜藢の镀甬嬒駚恚_實覺得增加了三根胡子才更有氣韻,遠遠勝過還沒有添上的時候。
畫人物,有時要在畫好眼睛之后,還要在細小的地方深加工,即在關(guān)鍵的部位加三毛,這是非常獨到的見解?!爱嫼萌宋锏难劬Α笨梢岳斫鉃槭菍Α耙プ∈挛锏奶卣鳌钡男蜗竺枋?,“頰上三毛”則可以理解為是對“有時那些看似細微、不足道的細節(jié)恰能傳達豐富的意蘊”的藝術(shù)體現(xiàn)。顧長康的繪畫理論不僅給后世的畫家許多啟發(fā),也影響了后世的文學創(chuàng)作。讓我們來欣賞作家們在塑造人物形象時,是怎樣為他們筆下的人物的臉上加上“三毛”的。
課文《鴻門宴》的主要情節(jié)是項羽想設宴除掉先入關(guān)且有稱王野心的劉邦,而劉邦巧妙周旋,終于將一場血腥化為烏有。鴻門宴上,劉邦的能屈能伸、能言善辯、善于用人、靈活變通、心思縝密的特性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劉邦本來想稱王,可得知項羽殺氣騰騰,馬上就前去貶低自己,抬高項羽,為的是化解項羽的殺氣,可謂能屈能伸;與項伯是敵我關(guān)系,但因為項伯可以利用,于是就展開三寸不爛之舌,竟然與項伯成為親家,可謂能言善辯、能拉攏人;鴻門宴上危機四伏,借機如廁果斷抽身,安全離開,可謂靈活變通;留下張良答謝,拖延時間,以確保自己安全脫身,可謂心思縝密。
上述性格特征是劉邦一統(tǒng)江山的主要原因。但是文中還運用“頰上三毛”的手法,透露了劉邦狡猾多疑的毛病,這與他流氓無賴的出身很吻合。
文中有兩處為劉邦這個人物加上了“三毛”。一是當張良連夜向劉邦報告項羽第二天要前來攻打的消息,劉邦趕緊向他重用的軍師求救,張良就為他出謀劃策,推薦項伯。憑著劉邦與張良的交情以及張良的本事,劉邦應該繼續(xù)聽完張良的計策,然后依計而行??墒歉呙鞯乃抉R遷卻突然為劉邦設計了一句插問:“君安與項伯有故?”這一貌似漫不經(jīng)心的問話,正是劉邦臉上的“三毛”,它像一面多棱鏡,照出了劉邦的謹慎、多疑、警惕等。盡管張良足智多謀,對劉邦忠心耿耿,提出了許多良策,可是張良推薦的人畢竟是項羽的叔父啊。項羽的叔父怎么可能連夜將這么重要的情報泄露?張良跟項伯到底是什么關(guān)系?這是不是陷阱?現(xiàn)在情況危急,張良不會有二心吧?聽到張良的解釋合情合理,這才打消了劉邦的疑慮,然后才安心地使用張良的計策。一句可有可無的問話,展示了劉邦瞬間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一句可有可無的問話,可能會要了張良的性命,而中國的歷史也有可能改寫了。這“頰上三毛”實在太精彩!
二是張良夜闖劉邦營帳,責怪劉邦時機不成熟卻過早暴露稱王的野心,結(jié)果得罪了項羽,引來麻煩:
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秦地可盡王也?!事犞??!?/p>
當時,項羽兵力四十萬,劉邦兵力十萬,雙方打起來,劉邦敗北是無疑的。第二天就要開戰(zhàn),危急關(guān)頭,張良想的是如何應對,一心為劉邦考慮,可是劉邦卻虛與委蛇,瞞天過海,一幅流氓的嘴臉。他用“鯫生”的回答來搪塞張良的責問。那個鯫生何許人也?難道對張良也不能說嗎?是不是真有這么個人,還是劉邦對張良不信任,或是劉邦自己稱王的野心控制不住而得意忘形?作者用這“三毛”勾勒了劉邦的狡猾善變。
秦晉圍鄭,鄭國危在旦夕?!叭羰範T之武見秦君,師必退”,佚之狐的推薦可謂慧眼識英雄。燭之武臨危受命,夜縋而出,智說秦軍,最終使秦穆公心悅誠服,鄭國轉(zhuǎn)危為安。
不難想象,一位須發(fā)盡白的老者,腰里系著粗糙的繩子,在夜色的掩護下,悄悄地從高高的城墻上一點一點地放下,是多么的艱難而危險;當他拄著拐杖走進秦營,又是何等地大義凜然、視死如歸;而他向秦伯侃侃而談時,拆散秦晉的聯(lián)盟,進而形成秦鄭聯(lián)盟,其舌尖上的力量真不啻千軍萬馬。這些,都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我更在意作者為燭之武加上的“三毛”——燭之武出征前的一番牢騷:“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這番牢騷,不是矯情,不是拒絕,更不是向鄭伯講條件的砝碼,而是壓抑多年、終于有一個機會一吐胸中塊壘的脫口而出,英雄末路的深重喟嘆啊。
燭之武一出,鄭國危險就煙消云散,可見燭之武英才蓋世,舉國無雙。然而,這樣的人才只在生命的盡頭被發(fā)現(xiàn),被重用,而如果鄭國沒有這場危難,恐怕燭之武的才華將永無見天之日!這樣的現(xiàn)實,于個人于國家都是悲劇。它讓我們穿過叢叢迷霧,看到了中國漫長的歷史中無數(shù)個燭之武:忠君愛國卻被流放的屈原,正直無私敢于直諫卻遭排擠的馮唐,年輕時就馳騁沙場令金軍聞風喪膽而后卻被南宋賦閑至老的辛棄疾,轟轟烈烈虎門銷煙卻被發(fā)配伊犁的林則徐……這就是中國封建專制社會的用人制度,黃鐘毀棄,瓦釜雷鳴,真正的人才由于不善交際、不善取悅龍顏而被埋沒、受打擊,正是“浮云蔽白日”。一部中國歷史,甚至可以說是一部壓抑人生史。這是多么沉痛的體驗。
然而,燭之武給人的感受不僅在此,更在于他深明大義,以國家利益為重,不計較個人恩怨,只身入虎穴。古往今來,有多少志存高遠之士,不論社會、命運如何不公,但到了緊要關(guān)頭,依然挺身而出,為國家為蒼生獻出自己的光和熱。燭之武就是這樣一個讓我們敬佩不已的人。
《赤壁之戰(zhàn)》側(cè)重寫戰(zhàn)前曹操、劉備、孫權(quán)三方的準備、決策過程。面對曹操大軍壓境的緊急形勢,劉備方、孫權(quán)方的謀士們都意識到聯(lián)手的必要性。于是,魯肅要說服孫權(quán),諸葛亮要說服劉備,而后是諸葛亮要說服孫權(quán),以及周瑜要給孫權(quán)定心丸,孫權(quán)最后下定決心等。不同人物圍繞曹操展開舌戰(zhàn),欣賞不同對象的游說,我們看到了三國時期風云人物的颯爽英姿:魯肅憨厚樸實,獨具慧眼。智謀高遠,堅守執(zhí)著。著眼大局,冷靜謹慎;諸葛亮眼光卓越,學識淵博,心思縝密,愛國忠君;周瑜膽識超群,雄才大略,力挽狂瀾,雄姿英發(fā);孫權(quán)不甘受制于人,廣開言路,深思熟慮,堅決果斷。
這里,作者又給不同的人物臉上加上了“三毛”——不同人物對曹操的不同稱謂,展現(xiàn)了豐富精微的內(nèi)容。曹操,名操,字孟德。古人稱他人時一般用字,以表對對方的尊重。自稱或者彼此很熟才稱名,因此稱他人字,往往表示對他人的輕視。魯肅、諸葛亮在對話中直稱曹操,表示對曹操的輕蔑,也表示抗曹的決心,所以不稱其字。張昭私心重,考慮個人的得失,擔心東吳不是曹操的對手,所以主張降操,于是他稱曹操為“曹公”。其膽小怕事、懦弱無能真是昭昭。周瑜直揭曹操的老底就是“漢賊”,痛快淋漓,英氣逼人。孫權(quán)對曹操的稱呼最多變,在與諸葛亮的交鋒中是直稱曹操,可見并無降操之心,而有不甘受制于人的志氣。但是東吳內(nèi)部主降者眾多,孫權(quán)心里翻江倒海,一方面不知有無勝算,一方面又不能向曹操稱臣。當周瑜慷慨激昂地分析戰(zhàn)情,并立下軍令狀,孫權(quán)似乎看到打敗曹操的希望,于是大罵曹操為“老賊”,抗曹的信心更足了。但是,畢竟曹操吹噓擁有八十萬大軍,這一仗到底怎么打?孫權(quán)還是有顧慮的,等到周瑜再向他分析敵我雙方的情況后,他心里更有底了,于是稱呼曹操的字“孟德”。這里的稱字,不是表示禮貌,而是表示鄭重其事,決定已定,不可更改。曹操—老賊—孟德的稱謂變化,就是孫權(quán)由不愿居人之下到深思熟慮再到痛下決心最后堅定決心做出具體部署、要親自與曹操決一雌雄的變化。小小稱謂的變化,折射了多么豐富精微的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