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標本采集中心,山東 青島 266100)
臨床操作選擇手腕部頭靜脈穿刺時,由于其特殊解剖位置需要謹慎處理,處理不當極易引起此處橈神經損傷。我科遇到1例靜脈穿刺致橈神經淺支損傷病人,本文分析了其致傷原因,并提出了相應護理對策。
病人,女,58歲。2010年8月來我院行靜脈采血,因其肘窩處的血管不明顯,即選擇在其手腕部頭靜脈處穿刺,進針后,病人感覺穿刺處疼痛并向手指處放射,出血不暢,遂拔出針頭,按壓穿刺點止血,并重新選擇穿刺點采血成功。1周后病人來院自述穿刺點仍疼痛、發(fā)脹、手指麻木,經神經科會診,肌電圖檢查診斷為橈神經淺支損傷。根據醫(yī)囑給予維生素B1、B12各一支肌肉注射,口服營養(yǎng)神經藥物,囑局部熱敷,避免活動,3~4周后癥狀明顯緩解。
①沒有充分認識到溝通的重要性:因門診病人多,工作繁忙,往往忽視與病人溝通,不易了解病人的需求及感受,病人易產生緊張、恐懼心理,不利于穿刺者操作。②對橈神經淺支與頭靜脈的局部解剖不熟悉:頭靜脈由橈神經淺支淺出到橈骨莖突的一段,均與橈神經緊密伴行[1],此處穿刺易損傷橈神經。③對穿刺技術過于自信:腕關節(jié)處頭靜脈暴露比較明顯,穿刺者易過于自信,快速進針,結果往往不回血,反復穿刺增加橈神經損傷機會。④對老年病人的血管情況估計不足:老年人的血管脆性大,血管彈性較差,如輕率進針易損傷橈神經[2]。⑤進針角度過大:因此部位靠近關節(jié),脂肪層較薄,進針角度過大易刺破血管,進入到皮下,影響穿刺成功率。
門診采血工作緊張而繁忙,對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病人本身已受病痛折磨,為減輕病人痛苦,需要工作人員精湛的技術操作水平及很好的溝通能力。工作人員須衣著得體大方,親切熱情地接待每一位采血病人,以友善、自信的微笑,和藹的語言消除病人的緊張情緒,使病人對采血者產生信任感。給予心理疏導,使病人在采血過程中消除緊張、焦慮情緒,配合操作,避免因為緊張情緒引起血管攣縮,給穿刺帶來麻煩。在操作過程中如果病人疼痛明顯,且感覺如過電般疼痛時不容忽視,往往預示著神經損傷,這時就必須采取措施終止操作,重新選擇靜脈血管穿刺。
平時要注意多學習,多了解相關解剖知識,橈神經淺支淺出后與頭靜脈緊密伴行,橈神經淺支在其淺出處至橈骨莖突段多位于頭靜脈的外側,至橈骨莖突附近,橈神經淺支經頭靜脈的深面與其交叉,而后行于頭靜脈的內側,此處穿刺很容易損傷橈神經淺支。
此部位靠近關節(jié),脂肪層較薄,應小角度進針,且應直接穿刺血管,避免在皮下盲目進針或者是先進針到皮下再刺破血管,增加損傷橈神經的機會。頭靜脈暴露后,進行頭靜脈注射時以橈骨莖突為界,如在橈骨莖突上方選擇進針點,應在頭靜脈的內側進針,如在橈骨莖突下方選擇進針,則應在頭靜脈的外側進針,一般不選擇橈骨莖突正上方做穿刺點[3]。根據病人的血管情況選好最佳進針角度,進針不宜太快、太深,以免誤傷橈神經。
采血時盡量選擇肘部大血管、手背靜脈,避免在關節(jié)、神經豐富處進行穿刺。老年病人由于血管滑、彈性差、不易固定等特點,在選擇穿刺部位時尤其要謹慎。要選擇好固定、彈性相對較好的血管進行穿刺。在工作中要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穿刺技術水平,以減少或避免因為操作不當給病人帶來的不便。
①明確診斷后,因局部的痛疼會使病人產生焦慮,應告知病人橈神經損傷經治療后可以慢慢恢復,消除病人的顧慮。②囑病人盡量少活動腕關節(jié),以免局部因受力影響血液循環(huán),加重局部腫脹,影響神經恢復。③局部可做理療,按摩,交替冷熱敷,增加血液循環(huán),促進神經感覺的恢復。④根據醫(yī)囑給予維生素B1、B12各一支肌肉注射,口服營養(yǎng)神經藥物。
[1] 李高峰,田得虎. 橈神經淺支與頭靜脈關系的解剖學研究[J]. 河北醫(yī)藥, 2010,32(15):2057-2058.
[2] 蔡巧玲. 頭靜脈穿刺致橈神經淺支損傷的預防及護理[J]. 中華顯微外科雜志, 2009, 3(2):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