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邦株 李 雪
(井岡山大學,吉安343009;山東英才學院,濟南250104)
語篇作為一種話語實踐必然體現(xiàn)說話人對現(xiàn)實世界的評價,體現(xiàn)說話人的觀念形態(tài)。言語實踐中,作者/說話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必然通過語篇中的各種詞匯語法手段體現(xiàn)出來。同一種語言中,語類不同,表達觀點、態(tài)度的詞匯語法手段及其分布也不一樣。評價復雜性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評價本身是對事物的主觀比較,包含著評價者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么遵循常規(guī),要么偏離常規(guī)。(2)評價對象,可以區(qū)分成對事件/實體的評價和對命題的評價。復雜的是,有時這二者并不能很好區(qū)分,需要借助一定語境。(3)實現(xiàn)評價的手段呈現(xiàn)多層次、多種類的特點。評價體現(xiàn)在語言的不同層面,音系層可體現(xiàn)為非標記的重讀和調(diào)式;詞匯層可體現(xiàn)為帶有評價傾向的詞匯項;語法層則表現(xiàn)為一些特別句式,如It+系動詞+形容詞詞組+小句(Hunston&Sinclair 2000:84-91)。楊信彰(2003)指出,語篇中小句的邏輯語義關系、信息單位和及物性系統(tǒng)中的有些過程也存在人際意義,表示評價。語篇層可表現(xiàn)在敘事角度和語義連貫上。評價手段的識別,語境因素十分重要(李戰(zhàn)子2004)。(4)在術語使用和區(qū)分上,不同學者喜歡使用不同術語,這無疑增加評價研究的復雜性。例如Lyons(1977)使用 connotation,Labov(1984)使用 intensity,Chafe(1986)使用evidentiality,Besnier(1993)使用affect,Halliday(1985)使用 attitude,Conrad 和 Biber(2000)使用stance,Martin(2000)和White(2001)使用 appraisal,Hunston(1994)使用 evaluation.(5)評價內(nèi)部的分類,存在不同分類方法,最為系統(tǒng)的要數(shù)Martin等人的評價系統(tǒng)分類,將評價區(qū)分為態(tài)度、介入和級差3種,每種類別又有次分類。目前,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詞匯評價上,而Hunston等人則使用參數(shù)標準對評價分類,如重要性評價和預期性評價等。
早期的評價研究主要從篇章的結(jié)構(gòu)層面開展,將評價作為語篇結(jié)構(gòu)的重要組成部分。Labov和Fanshel在對敘事結(jié)構(gòu)提出的6個要素(點題、指向、進展、評價、結(jié)果或結(jié)局、回應)中,把評價作為敘事宏觀結(jié)構(gòu)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Hunston 2000:5)。評價指敘事中用來表明為什么那些情景和事件值得敘述。當然,他的模式引起眾多爭議,逐漸取得的共識是,評價不是敘事流程的一個步驟,而是由于其韻律特征分布在整個語篇中,這與功能語法的認知不謀而合。Hoey在討論語篇類型(text type)時,將評價看成對語篇組織起重要作用的組成部分,其語篇類型模式包括情景-問題-回應-評價(Hoey 1983,2000),可以看出一些語篇類型模式以評價為結(jié)束。語篇中的評價顯示出作者在具體情境中的思想、情感和解釋。以Sinclair和Coulthard(1975)為代表的伯明翰話語分析將課堂會話結(jié)構(gòu)概括為IRF模式,即起步(initiative)-回應(response)-反饋(feedback),該模式以教師的反應(評價)為結(jié)束。隨著研究深入,評價研究逐漸轉(zhuǎn)移到詞匯和語法層,學者們也采用不同視角,歸納起來大致有4種。
須要指出,雖然語篇中評價研究的視角不同,但是也取得了以下共識。(1)評價研究都強調(diào)評價既是主觀的又具有主體間性特征。評價既是個人觀點的表述又需要讀者和作者在共同價值觀基礎上互動進行。(2)評價建構(gòu)作者和讀者之間的觀念形態(tài)。這也是評價主觀性的一個方面。評價在一定社會和意識形態(tài)框架中發(fā)生?;与p方在一個共同價值系統(tǒng)中進行評價。評價與意識形態(tài)的關系可以從兩方面看,一方面由于讀者和作者擁有共同價值觀,從而使得隱性評價在語篇中能夠運作;另一方面,分析者可通過分析語篇中的評價,推測語篇背后的意識形態(tài)。如 Benwell和Stokoe認為,從對廣告中化妝品和化妝手法的分析,可以推測一個民族的健康、外貌和生活方式等文化意識形態(tài)(Benwell&Stokoe 2006)。(3)實現(xiàn)評價意義的層面眾多,如詞、詞組、短語、語法結(jié)構(gòu)和語篇等。評價有隱性和顯性之分,Martin和White區(qū)分Afforded(隱性,通過提供證據(jù)評價)和Inscribed(顯性,通過使用評價詞匯進行評價)(Martin&White 2005)。(4)語篇中的評價與語境關系密切,同時兼具累積特征,且評價中語境和累積性可同時起作用。如scholarly在書評中既有中性意義,也兼具積極評價意義。評價是累積的,如Hoey(2000)認為,有時整個語篇充當評價,評價常常聚集在一起,如書評。(5)評價涉及3個要素,評價的客體、來源以及評價本身。通常一個人評價一個事物或者客體,評價的性質(zhì)取決于評價客體的性質(zhì)。如Martin和White(2005)將行為或者能力評價稱為判斷,將事物評價稱為鑒賞。語篇中的評價來源也區(qū)分為作者自己的評價和借用別人觀點進行的評價(Thompson&Hunston 2000)。下面,分別論述語篇評價意義研究的4種視角:功能語言學視角、語料庫語言學視角、專門用途英語視角和綜合視角。
韓禮德把評價視為人際意義的次范疇。隨后,在“得體寫作”項目推動下,作為提高學生寫作水平而開展的研究的一部分,Martin和White(2005)創(chuàng)立評價理論(appraisal theory),將評價定位為語篇語義層面的實現(xiàn)方式。該理論是功能語言學的重要發(fā)展,是功能語言學人際意義研究中發(fā)展起來的新詞匯-語法框架,它關注語篇中可以協(xié)商的各種態(tài)度(李戰(zhàn)子2004)。
Martin的評價系統(tǒng)主要由介入、態(tài)度和級差3個次系統(tǒng)組成,3個次系統(tǒng)都可以從更詳細的角度加以區(qū)分。其中,態(tài)度可次分為鑒別、情感和判斷,介入可以有多聲和雙聲等次維度,而級差可以分成語勢和聚焦兩個次維度(王振華2001,唐麗萍 2004,Martin & Rose 2007)。
國內(nèi)的語篇評價研究大多借鑒Martin和White的評價理論,應用評價理論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分類來分析不同語類中的評價和體現(xiàn)方式。王振華分析法庭語篇中的評價體系,該系統(tǒng)將語法分析和詞匯分析納入語言評價系統(tǒng),語言的評價價值體現(xiàn)在從詞匯到篇章的各個語言層面,但以小句為單位,從小句輻射到其他層面。唐麗萍分析書評中的評價,分析在介入層面上進行,著重分析書評中的“主體間性”(唐麗萍2004)。
Martin和White的評價理論更像是對評價的描寫而不是分析,因為他們的分析是主觀的(Hunston 2011:21)。該理論體現(xiàn)功能語言學的系統(tǒng)特征,將評價系統(tǒng)化,強調(diào)分析語篇中的詞匯,運用定性方法。其優(yōu)點在于能夠系統(tǒng)地、全方位地分析和描寫語篇中的評價詞匯。有人甚至已經(jīng)將語篇中的這種評價特征通過軟件識別實現(xiàn)可視化(visualize)(Bandhar 2011)。不足之處在于忽視揭示語篇中詞匯以外的評價特征,評價的分類標準有時不是很清晰,主觀性較強。評價需要結(jié)合語境和上下文逐一歸類。
Biber和 Finegan(1988,1989),Biber等(1999),Conrad 和 Biber(2000)以及 Biber(2006a,2006b)一直致力于研究評價,使用的術語是“stance”。他們更多從語料庫角度研究不同語域中的評價分布。在早期著作中,Biber和Finegan將評價定義為說話人的情感、態(tài)度、判斷以及對命題真實性的顯性表達,關注狀語(如副詞、介詞短語和從句等)的評價意義(Biber&Finegan 1988)。后來,Biber等區(qū)分3種不同類型的評價:認知型評價(epistemic stance)、態(tài)度型評價(attitudinal stance)和風格型評價(style stance)。認知型評價指說話人對確定性和可靠性的評價;態(tài)度型評價指說話人的情感表達(有些類似于Martin評價理論值的affect),而風格評價指說話人或作者交際本身的評價,如“honestly,literally and briefly”。他們同時指出,3種類型的評價有時很難區(qū)分(Biber et al.1999,Conrad & Biber 2000)。他們調(diào)查了口語、學術和新聞3個語域中評價狀語(adverbial stance)(實現(xiàn)方式包括副詞、介詞短語和從句)的分布特征。語料庫分析表明,口語會話中評價狀語的使用頻率高于學術和新聞語域,單一副詞使用頻率高于其他語法形式,如短語和從句的使用頻率。但是,介詞短語在學術語域中使用的頻率高于其他兩種語域。在所有語料中,認知型評價狀語使用最多,風格型評價狀語在會話中比態(tài)度性評價狀語的出現(xiàn)頻率高,但是態(tài)度型評價狀語在學術語域中的使用頻率高于風格型評價狀語。
隨著評價研究的深入(Biber 2006a,2006b),他們細化語域的類型(如包含課堂教學、實驗報告、教科書、課程資料、學習小組和校園生活服務),擴大評價研究范圍(如情態(tài)動詞和能夠后接不定式to或者that從句作補語的動詞、名詞和形容詞等),進而提出評價(stance-taking)概念,將評價看成一種行為動作??梢哉f,他們考察具有評價意義的標志詞或者短語,而不是評價作為一個抽象概念本身(Hunston 2011)。
研究專門用途英語的學者通過研究學術語篇中的元語篇(meta-discourse)來探索評價意義。他們強調(diào)語篇中讀者和作者的互動,而評價作為語篇互動形式之一,也必然成為其關注對象。研究專門用途英語的學者,如Hyland等人認為,語篇由主語篇和元語篇(meta-discourse)組成。前者側(cè)重新命題的生成,體現(xiàn)語篇的概念功能,后者側(cè)重于作者和讀者的互動,作者用它幫助讀者理解語篇,交代語篇的結(jié)構(gòu)安排,引導或者告知讀者哪些命題重要,同時評價命題,體現(xiàn)語篇的人際和互動功能(Hyland 2005)。元語篇可以區(qū)分文本交互性手段和作者讀者相互間性手段兩種(徐海銘 潘海燕 2005)。前者如 however,therefore,in conclusion等,都是作者組織語篇的資源和手段,同時也是幫助讀者更好理解語篇的一種努力,不具有評價功能;后者如 hedges,boosters,attitude markers等,其中部分具有評價功能。Hyland等人在作者與讀者互動基礎上研究評價,他們提出學術論文中的互動,涉及兩個方面:一個為評價(stance),指在語篇中對命題的評價。這種評價建立在共同語篇社團的價值基礎之上;另一個是介入(engagement),它指作者邀請讀者一起,承認讀者存在,考慮讀者感受,二者是一個硬幣的兩個方面,相互交叉重疊。
通過考察人文、社會和自然科學論文摘要中評價詞匯和情態(tài)動詞的使用,Stoelsbury(2003)認為,人文和社會科學論文摘要中評價詞匯的使用頻率比自然科學高,后者似乎更愿意使用情態(tài)結(jié)構(gòu)表達作者的評價。Hyland和Tse也考察了465篇學術論文摘要和二語學習者的學位論文摘要,分析that-結(jié)構(gòu)(evaluative that)的評價特征(Hyland&Tse 2005)。論文主要從that結(jié)構(gòu)評價的對象、評價人態(tài)度、評價來源和使用的評價表達法4方面考察,區(qū)分有經(jīng)驗作者和二語學習者在這一結(jié)構(gòu)使用上的不同。也有不少研究通過考察學術語篇中轉(zhuǎn)述動詞的結(jié)果來研究評價(Swales 1990;Thompson&Ye 1991;White 2004;Charles 2006a,2006b 等)。
須要指出,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專門用途英語的學者越來越傾向于使用個人自建語料庫,研究學術語篇內(nèi)部體現(xiàn)作者與讀者互動的詞匯和語法結(jié)構(gòu)的評價特征。但是,他們對評價理論建構(gòu)本身貢獻很少。
Hunston和Bednarek等人研究語篇評價意義則采用綜合視角。(1)其研究更為全面,關注評價對象、評價意義和評價來源,嘗試建構(gòu)評價的局部語法(local grammar);(2)其研究方法主要以語料庫語言學為主,研究包括學術論文在內(nèi)的多種語類中的評價,綜合以上各種方法的長處。
Hunston(1989,1994,2000,2011)一直關注學術論文中的評價研究。(1)她提出評價現(xiàn)象研究的3步評價行為模式(three-move evaluative act),即評價研究應該包含評價對象的識別和分類、評價者對客體的賦值和評價來源3個要素。Hunston的模式既強調(diào)評價對象、評價意義本身、評價意義表達,也關注評價來源。(2)評價對象可以區(qū)分為命題和實體,評價區(qū)分為對人或者事件(unity)的評價和對命題(proposition)的評價(Hunston 2000)。借鑒Sinclair對語篇互動層面和自主層面的區(qū)分(Sinclair 1981),Hunston認為,在互動層面,評價針對命題,評價的是作者本人的觀點或者是他人的觀點;在自主層面,評價針對個人或者事件,體現(xiàn)作者對世界的看法。(3)評價可以是自身評價和借助他人語氣進行評價,即語篇中別人的聲音和作者自己的話語。別人的話語通常用轉(zhuǎn)述性動詞引導,不同轉(zhuǎn)述動詞體現(xiàn)作者的不同評價,如discourse shows表示作者贊同;而say則表示作者賦予的真實價值很低,其內(nèi)容作者不負責任,作者運用對其評價可以讓讀者賦予作者話語更高的評價;averral則是作者自負責任。兩種話語都能通過不同方式減輕作者的責任。(4)就評價分類而言,他們認為可以用參數(shù)或維度方法,將評價區(qū)分為重要性評價、相關性評價、確定性評價和預期性評價等。如Thompson&Hunston認為學術論文中的評價可分為重要性、確定性、預期性和相關性評價等(Hunston&Thompson 2000:22ff);而Bednarek則認為評價在新聞語篇中可以區(qū)分為6個核心評價參數(shù)(可理解性、情感性、預期性、重要性、可能性、可靠性評價)和3個邊緣評價參數(shù)(實證性、心理狀態(tài)和風格評價)(Bednarek 2006:22)。(5)他們借助語料庫語言學方法開展大規(guī)模語料中的評價研究,試圖建構(gòu)評價局部語法(Bednarek 2008)。他們綜合考察評價要素——評價主體、評價賦值、評價客體和評價來源,尋求它們之間在不同語類中的搭配規(guī)律。Hunston專門考察評價語法模式和功能(Hunston 2011)。
語篇中的評價研究是一個十分復雜的論題,這由評價本身所具有的韻律性特征所決定,有時是顯性的,有時又是隱性的(Hunston 2011)。本文梳理評價研究的4種不同視角,以期對評價研究進行全面、完整描寫。評價研究的4種視角各有側(cè)重,功能語言學視角注重從語篇語義學角度系統(tǒng)闡述評價詞匯、評價類型,卻忽視評價主體、評價來源。語料庫語言學視角注重研究具有評價意義的狀語在不同語域中的分布。專門用途英語研究關注學術論文中讀者與作者互動,據(jù)此研究評價。Hunston等人的綜合視角嘗試描繪語篇評價的完整圖,涉及評價研究中的評價分類、評價主體和評價對象,關注評價在不同語類中的分布特征,進而建構(gòu)評價語法。目前,各種視角大多借助語料庫語言學方法展開評價研究,這是一個明顯的發(fā)展趨勢。
李戰(zhàn)子.評價理論:在話語分析中的應用和問題[J].外語研究,2004(5).
唐麗萍.學術書評語類結(jié)構(gòu)的評價分析[J].外國語,2004(3).
王振華.評價系統(tǒng)及其運作[J].外國語,2001(6).
徐海銘潘海燕.元語篇的理論和實證研究綜述[J].外國語,2005(6).
楊信彰.語篇中的評價手段[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1).
Bandhar,A.A.A.Visualizing Appraisal[D].Sydney:U-niversity of Sydney,2011.
Bednarek,M.Evaluation in Media Discourse:Analysis of a Newspaper Corpus[M].London:Contiuum,2006.
Bednarek,M.Emotion Talk Across Corpora[M].London:Palgrave,2008.
Besnier,N.Reported Speech and Affect on Nukulaelae Atoll[A].In J.Hill& J.T.Irvine(eds.).Repsonsibility and Evidence in Oral Discourse[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Benwell,B.& E.Stokoe.Discourse and Identity[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6.
Biber,D.Stance in Spoken and Written University Registers[J].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2006a(5).
Biber,D.University Language:A Corpus-Based Study of Spoken and Written Registers[M].Amsterdam:Benjamins,2006b.
Biber,D.& E.Finegan.Adverbial Stance Types in English[J].Discourse Processes,1988(11).
Biber,D.& E.Finegan.Styles of Stance in English:Lexical and Grammatical Marking of Evidentiality and Affect[J].Text,1989(9).
Biber et al.The 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99.
Chafe,W.& J.Nichols.Evidentiality:The Linguistics Coding of Epistemology[C].Norwood,N J: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86.
Charles,M.Phraseological Patterns in Reporting Clauses Used in Citation:A Corpus-based Study of Theses in two Disciplines[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6a(25).
Charles,M.The Construction of Stance in Reporting Clauses:A Cross-disciplinary Study of Theses[J].Applied Linguistics,2006b(27).
Conrad,S.& D.Biber.Adverbial Marking of Stance in Speech and Writing[A].In S.Hunston& G.Thompson(eds.).Evaluation in Text[C].Oxford:OUP,2000.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85.
Hoey,M.P.On the Surface of Discourse[M].London:Allen and Unwin,1983.
Hoey,M.P.Pattern of Lexis in Text[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Hoey,M.P.Textual Interaction:An Introduction to Written Discourse Analysis[M].London:Routledge,2001.
Hunston,S.Evaluation and Organization in Academic Discourse[A].In M.Coulthard(ed.).Advances in Written Text Analysis[C].London:Routledge,1994.
Hunston,S.Evaluation and the Planes of Discourse[A].In S.Hunsten & G.Thompson(eds.).Evaluation in Text[C].Oxford:Oxford Univesity Publication,2000.
Hunston,S.Corpus Approaches to Evaluation— Phraseology and Evaluative Language[M].London:Routledge,2011.
Hunston,S.& G.Thompson.Evaluation in Text:Authorial 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Hunston,S.Evaluation in Experimental Research Articles[D].Birmingham:University of Birmingham,1989.
Hunston,S.& J.Sinclair.A Local Grammar of Evaluation[A].In S.Hunston & G.Thompson(eds.).Evaluation in Text[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ublication,2000.
Hyland,K.Metadiscourse:Exploring Interaction in Writing[M].London:Continuum,2005.
Hyland,K.& P.Tse.Hooking the Readers:A Corpus Study of Evaluative that in Abstracts[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5(24).
Labov,W.Intensity[A].In D.Schiffrin(ed.).Meaning,F(xiàn)orm,and Use in Context:Linguistic Applications[C].Washington: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84.
Labov,W.& F.David.Therapeutic Discourse:Psychotherapy as Conversation[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7.
Lyons,J.Semantics[M].Cambridge:CUP,1977.
Martin,J.R.Beyond Exchange:Appraisal Systems in English[A].In S.Hunston & G.Thompson(eds.).Evaluation in Text[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Martin,J.R.& D.Rose.Working with Discourse: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M].London:Continuum,2007.
Martin,J.R.& P.White.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Appraisal in English[M].Basingstoke:Palgrave,2005.
Sinclair,J.M.Planes of Discourse[A].In S.N.A.Rizvi(ed.).The Two-Fold Voice:Essays in Honour of Ramesh Mohan[C].Salzburg:University of Salzburg,1981.
Sinclair,J.& R.Coulthard.Towards an Analysis of Discouse:the English Used by Teachers and Pupils[M].Oxford:OUP,1975.
Swales,J.Genre Analysis:English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M].Cambridge:CUP,1990.
Thompson,G.& Y.Y.Ye.Evaluation in the Reporting Verbs Used in Academic Papers[J].Applied Linguistics,1991(12).
White,P.R.R.Appraisal Outline[M].www.grammatics.com/appraisal/,2001.
White,P.R.R.Subjectivity,Evaluation and Point of View in Media Discourse[A].In C.Coffin(ed.).Applying English Grammar:Functional and Corpus Approaches[C].London:Arnold,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