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 韋成信 曹健斌
食管癌是指發(fā)生于食管的原發(fā)性惡性腫瘤,患者主要以進行性吞咽困難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食管癌在我國發(fā)生率較高,已成為肺癌、胃癌及肝癌后導致患者死亡的第四位惡性腫瘤[1]。食管癌的治療方法主要有手術、放療、化療等方法,而手術方法以食管癌根治術為主流手術方式[2]。近年來我院對胸段食管癌患者實施小切口食管癌根治術,并且與常規(guī)食管癌根治術進行比較分析,旨在探討小切口食管癌根治術在胸段食管癌治療中的臨床療效及應用價值,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共收治9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入選病例均為胸段病變,病理檢查確定為食管癌,并且無腹部及遠處淋巴轉移,長度≤7 cm,治療前患者尚能進半流質飲食,既往均無其他腫瘤病史及胸腹部手術病史。98例患者其中男55例,女43例;年齡44~79歲,KPS評分均≥70分。按照手術方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觀察組56例,其中男37例,女19例;平均年齡(64±4)歲;腫瘤直徑≤5 cm 48例,腫瘤>5 cm且≤7 cm 8例;病理分期Ⅰ期14例,Ⅱ期33例,Ⅲ期9例。對照組42例,其中男28例,女14例;平均年齡(65±4)歲;腫瘤直徑≤5 cm 36例,腫瘤>5 cm且≤7 cm 6例;病理分期Ⅰ期10例,Ⅱ期27例,Ⅲ期3例。2組患者性別比、年齡、腫瘤直徑、病理分期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2組術前均行術前放療,采用60Co體外照射治療,2 Gy/次,2次/d,每周行放射治療2次,共40 Gy,放射次數(shù)20次,療程2周,放射野要求寬度在6 cm,上下界一般要求超過腫瘤外界的3~5 cm。
1.2.1 對照組:采用放療術后行常規(guī)食管癌根治術治療?;颊呷橄氯¢L約25~30 cm的外側切口,切口皮膚、皮下組織、肋骨、背闊肌及胸大肌,暴露食管顯露腫瘤組織,切除腫瘤及距離上下緣5 cm內的食管及其周圍組織,對食管區(qū)域淋巴結進行進行,摘除≥5 mm的所有淋巴結。
1.2.2 觀察組:采用放療后行小切口食管癌根治術治療。患者麻醉方式為全麻,取左側臥位,在肩胛下角后外側2 cm至腋前線10~15 cm切口,切口肋骨平行,以第6肋間上緣作為進胸肋間,逐層切口皮膚、皮下組織,僅切斷第6肋骨后支的1 cm肋骨,術中用牽開器牽開肋骨,切開背闊肌及肋間肌,位前方達肋弓旁,后方達脊柱旁,后繼胸內操作和對照組相同。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中清掃淋巴結情況、術后引流量及術后臥床時間,術后并發(fā)癥等情況。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術中及術后各相關指標比較 觀察組手術切口長度、術后臥床時間、上肢功能恢復時間、術后鎮(zhèn)痛藥物使用時間均較對照組明顯縮短(P<0.05),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清掃淋巴結數(shù)目及術后引流量2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2組術中及術后各相關指標比較±s
表1 2組術中及術后各相關指標比較±s
?
2.2 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高于觀察組(P<0.05)。見表2。
表2 2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例(%)
食管癌在我國發(fā)病率較高,主要呈現(xiàn)地區(qū)性分布特征,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認為與生活環(huán)境、飲食習慣、遺傳、生活條件等因素均有相關性,是各種因素共同作用所致[1]。食管癌的治療方法依然以手術方法為主,早期診斷并且手術多能達到根治目的,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據(jù)臨床資料報道顯示食管癌的手術切除率可以高達91.30%,而總的5年生存率可達到31.6%[3]。
食管癌根治術是食管癌手術的主要術式,傳統(tǒng)標準治療切口取外側切口,長度一般需要30~35 cm,術中需要切開肋骨、部分胸大肌及背闊肌,雖然手術視野暴露良好,但是手術創(chuàng)傷性較大,術中需要牽拉肩胛骨因而術后患者常會發(fā)生上肢功能障礙,影響患者術后恢復[4,5]。本院采取左側小切口入路行手術治療,術中切口較小,肋骨僅切斷第6肋骨后支的1 cm肋骨,切斷肌肉組織也較少,相對傳統(tǒng)根治術對胸壁的組織破壞?。?,7]。本文觀察了2組患者手術治療效果,從清掃淋巴結數(shù)目、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術后引流量之間比較,小切口食管癌根治術與傳統(tǒng)食管癌根治術之間并無明顯差異,顯示兩種術式療效相當,小切口根治術完全可以達到傳統(tǒng)食管癌根治術的手術治療效果。從術后臥床時間、上肢功能恢復時間、術后鎮(zhèn)痛藥物使用時間進行比較,行小切口的觀察組均較對照組明顯縮短,考慮為術中由于對組織損傷較小,因而術后臥床時間較短、術后疼痛也較輕,并且術中不需要牽拉肩胛骨,術后上肢功能恢復也較早,而小切口從心理上來說患者更易接受,心理負擔較輕也利于術后恢復。分析2組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小切口食管癌根治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3.33%,觀察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4.29%,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高于觀察組,其主要原因是因為小切口減少了喉返神經損傷,患者術后臥床時間短,減少了肺部感染、肺不張發(fā)生幾率。從臨床研究看,認為小切口食管癌根治術即達到了根治目的又是微創(chuàng)術式[8],值得臨床關注。
1 胡品津主編.內科學.第1版.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5.283-285.
2 李彬,倪嘯塵.食管癌外科臨床護理路徑在快速康復流程中的應用.河北醫(yī)藥,2011,33:1896-1897.
3 呂文強,張志峰,林曉竹,等.經右胸、腹聯(lián)合切口手術治療胸下段食管癌臨床研究.中國基層醫(yī)藥,2012,19:540-542.
4 張志庸.早期食管癌診療新進展.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09,3:1231-1237.
5 蔡少松.手術治療食管癌的臨床分析.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0,4:116-117.
6 路東明,韓開寶,汪棟.胸部小切口實施食管癌根治術的臨床研究.山東醫(yī)藥,2008,48:78-79.
7 杜仕建,張秀瓊.胸腔鏡輔助小切口食管癌根治術的臨床效果觀察.四川醫(yī)學,2011,33:1633-1634.
8 劉全喜.術前放療并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術治療胸段食管癌156例臨床觀察.山東醫(yī)藥,2010,50: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