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偉雄
【摘要】音樂能陶冶人的情操,調(diào)動人的積極性,開發(fā)人的智慧,振奮人的精神,提高審美情趣。在語文教學中恰當運用音樂,能營造一種情景交融的氛圍,讓學生的思想伴著音樂進發(fā),拓寬思維空間,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 引入 音樂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4-0023-01
新課標指出:“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nèi)容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如何讓新課標這些新理念落到實處,顯示語文課的活力,讓學生享受語文真、善、美的熏陶?筆者認為,音樂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手段之一。音樂能培養(yǎng)人的情感體驗和感知、想象及思維能力,有著啟迪學生智慧、陶冶學生情操、培養(yǎng)學生審美之功效。因此,如果能把音樂在語文中恰到好處的運用,能為課堂教學創(chuàng)建一定的氛圍,調(diào)節(jié)學生的情緒,增強教學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能輕松愉快地學習語文,達到極佳的教學效果。
一、利用音樂導入新課,能激發(fā)學習興趣,拓展學生思維。
運用音樂導入新課,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創(chuàng)設(shè)一種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開發(fā)學生的思維,使學生乘著音樂的翅膀自由翱翔在課堂上。比如我在教學《口技》導入新課時,在課堂上播放《百鳥朝鳳》這首歌,一下子激起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學生對課文產(chǎn)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歌中“群鳥朝賀”的樂曲使學生對“口技”這一藝術(shù)有了較為充分的認識,為后面理解文章中心“口技表演者技藝的高超”作了很好的鋪墊。音樂的導入,既參與教學,又激發(fā)興趣,引發(fā)學生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讓學生得到了生動形象的感受,并很快將自己的這一感受融入課文,加強了對課文的理解,達到了理想的效果。
二、欣賞音樂,感受課文時代背景。
語文課本中有些文章,選取的不是跟學生同一時代的作品,遠離學生的生活,學生對那一時代的狀況不了解,教學時,教師通常只作一些簡單的背景介紹,方法陳舊、單一,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厭倦心理,感到語文枯燥乏味,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果不好。若我們在此時能借音樂這一輔助手段,選取與課文所反映的時代背景一致的歌曲播放,會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在教《土地的誓言》時,播放了《松花江上》這首歌,學生聽著歌中悲傷的旋律,九一八之后東北人民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的慘狀和悲痛,強烈撞擊學生的心靈,產(chǎn)生強烈的震撼。學生的情感被調(diào)動起來,作者那濃郁的眷戀鄉(xiāng)土飽滿深沉的愛國熱情被學生深深的領(lǐng)會。學生很輕松的學完了課文。筆者正是借助音樂強烈的感召力,實現(xiàn)了這一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品味音樂,領(lǐng)悟課文思想內(nèi)容。
音樂是一種抒情性極強的藝術(shù)形式,選一首與課文情感一致的樂曲播放,將學生拉進樂曲的意境和情感之中,在音樂的浸潤下,那動人心弦的節(jié)奏、跌宕起伏的旋律、凝練感人的歌詞,很容易為學生所接受并產(chǎn)生共鳴。如我教《背影》一文時,我就利用音樂滲透其中。這篇課文,就是要我們感受到父子親情——父親對兒子的疼愛和兒子對父愛的感念。這是人間至情,這也是家庭美德,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組成部分。在課文的最后我就播放了《兩地書,母子情》這一首非常感人的歌:“孩子啊孩子,春天我想你,小燕做窩銜春泥,小燕做窩銜春泥。你在遠方守邊疆,何時何日是歸期,何時何日是歸期,依呀兒喲喲依。媽媽啊媽媽,春天我想你,咱家的果園可曾綠,媽媽啊媽媽我想你,……”。聽完這首歌,很多學生都哭了。此情此景,我看出了孩子們已經(jīng)真正理解了父母的愛,真正理解了《背影》中父子相愛相憐這一人間至尊至愛的情感。抓住這一契機,我問同學們: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的愛,你們應當怎樣對待父母?同學們暢所欲言:平時幫父母做飯,在他們生日時候送上我們親手做的生日禮物……。歌曲不僅調(diào)動了課堂氛圍,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配樂朗讀,體會文章意境。
許多課文中作者所表達的感情,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朗讀,反復揣摩,然后適當講解學生是能體會的。如果再借助音樂這種情感的藝術(shù),激發(fā)學生的想像力,使學生的思想感情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那學生就會對課文所表達的情感品味變深。如《你一定會聽見的》一文,這篇課文語言曉暢有趣,很適合十幾歲的少年朗讀,講授這篇課文時,我就把重點放在朗讀上,在反復朗讀中自然理解課文含義。上課時,我播放班德瑞的《森林狂想曲》,由一名學生配樂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品析課文,接著又變換朗讀方式(全班朗讀、分組朗讀)。這節(jié)課中的很多背景音樂都選自班德瑞的《寂靜山林》專輯,因為這些音樂節(jié)奏舒緩親切,更重要的是,音樂中夾雜著不少大自然中的聲音,如鳥鳴聲、流水聲、蟬鳴聲,風格與內(nèi)容與課文的風格內(nèi)容相一致,而且容易觸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音樂為學生的朗讀提供了一個相應的情景和輕松的環(huán)境,一節(jié)課在音樂中開始,在音樂中結(jié)束。學生在溫馨、和諧、優(yōu)美、輕松的課堂氛圍中朗讀、品析,音樂那歡快優(yōu)美的節(jié)奏、旋律,將朗讀者拉進了樂曲的意境和情感中,使他們在文學與樂曲交匯的海洋中神游,在情景交融的聽、讀中,自然地領(lǐng)悟了課文的真諦: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只要對大自然對生活充滿愛,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靈去聆聽和感悟,你就一定能聽見生活中各種美好的聲音的。
五、用音樂創(chuàng)設(shè)寫作氛圍,激發(fā)學生寫作靈感。
作文教學歷來都是語文老師感到困惑、棘手的問題,大多都感嘆說:想教人作文很難。但本人在作文教學中發(fā)現(xiàn),通過先播放樂曲再行文卻常??梢曰y為易。我在上以“母愛”為話題的作文時,就用王宏偉唱的《兒行千里》開頭:“衣裳再添幾件飯菜多吃幾口,出門在外沒有媽熬的小米粥,一會兒看看臉一會兒摸摸手,一會兒又要囑咐的話裝進兒的兜……”,最后我又用閻維文的《母親》作結(jié):“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你愛吃的那三鮮陷兒,有人她給你包,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啊這個人就是娘啊這個人就是媽,這個人給了我生命給我一個家,啊不管你走多遠無論你在干啥,到什么時候也離不開咱的媽……”。學生聽了以后,淚流滿面,深深領(lǐng)會了母愛的真諦:母愛就是母親點點滴滴的付出,平時默默無聞的關(guān)心、叮嚀……。學生的寫作空間頓時得到了充分的拓展,課后佳作迭出:《我愛媽媽的嘮叨》,全面地反映了“煩嘮叨” “談嘮叨” “想嘮叨” “愛嘮叨”等真情實感,從媽媽的嘮叨聲中折射出媽媽那濃濃的愛;《老媽的問卷調(diào)查》,把媽媽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guān)愛集中體現(xiàn)在一封短信與一份小小的問卷上,正所謂“一滴水反映出太陽的光輝”……。事實證明,在寫作教學中若能恰當?shù)剡\用音樂,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開拓學生的寫作思維,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總之,語文與音樂有著天然的廣泛的聯(lián)系,讓音樂走進語文,不但可以增添語文的魅力,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而且還能讓學生在音樂的陶冶和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審美情趣,大大提高教學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