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龍
《弟子規(guī)》里講:“無心非 名為錯 有心非 名為惡 過能改 歸于無 倘掩飾 增一辜”。意思是說:“錯行”和“惡行”的區(qū)別在于是否是“有意而為之”,若是有無意違犯即是“錯”行,若是有意違犯即是“惡”行;如果有過能改,就沒有什么了,如果有過不改,反加掩飾,就錯大了,等于罪加一等。
生活中有很多的錯誤不是自已故意做出的,特別是小學生,他們經(jīng)常不自覺的犯錯誤,這是由兒童心理發(fā)展特點所決定的。作為老師和家長如果不能容忍他們犯錯誤,總是批評、責備,甚至大吼大叫,以至打罵,肆無忌憚地傷害孩子們的自尊心,讓他們幼小的心靈打上自卑、恐懼、愛責備他人的烙印,這個印痕可能讓孩子的一生再也揮之不去了。但是,一定要搞明白,“容忍”孩子犯錯誤,而不是“縱容”孩子去犯錯誤,關鍵是要從孩子犯錯的主觀上分析犯錯的性質(zhì),有針對性引導孩子如何長善、救失,要“過能改”,讓他主動改。只有主動改才是真正改,因為“內(nèi)因是變化的根本,外因是變化的原因”。
歌德說:“人不能孤立地生活,他需要社會。”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僅能給人生帶來快樂,而且能助人走向成功。而寬容的品質(zhì)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基石,在相互寬容諒解中求得共同的發(fā)展和進步是一種良好的愿望。一個人只有具備寬容的品質(zhì),才會懂得理解和尊重他人,才會有愛人之心,有容人之量,成為識大體、顧大局的人。有條件的寬容能讓人既能找回自尊,又能發(fā)現(xiàn)自已的缺陷而奮發(fā)圖強。
我讀過兩則故事,很受啟發(fā)。故事大意是這樣的:
故事1:有一位寺院長老發(fā)現(xiàn)小和尚踩著凳子翻墻去寺外玩耍,待小和尚走后,他就在坐在這個凳子上靜靜地等小和尚回來。小和尚玩到半夜又翻墻進來,這時,正踩在長老的頭上。長老當時沒有責備小和尚,只說了一些非常關心小和尚的話,但小和尚在感激的同時仍惶恐不已。過了很長時間,長老壓根兒沒再提這“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小和尚從長老的沉默和寬容中獲得了啟示,他收住了心再沒翻墻出去,而是刻苦的修煉,漸漸地成了寺院的佼校者,若干年以后,成了這所寺院的主持。小和尚是在長老的關愛、寬容繼而感化之下,才有了自動的改變,才成就了日后的大器。這種寬容是有條件的:是以關愛、感化為前提的。
故事2:有位老師發(fā)現(xiàn)一名學生上課不專心聽講,發(fā)現(xiàn)他在本子上畫老師的漫畫,而且畫得比較怪誕。這時,學生非常緊張,就等著老師的指責和批評。可是,這位老師拿起學生的作品以欣賞的表情看了看,再深情地對視了一下學生的眼睛,微微一笑,扒在該學生耳邊輕輕說了一句:“如果畫得更加神似會更好,課后再勤加練習”。學生此時已沒有絲毫的緊張與害怕,而是被這位教師有條件的寬容下所產(chǎn)生的自責、自信所代替。從此,這位學生再也沒有在美術課以外的課堂上畫過畫,專心聽講,在課余時間刻苦用功學習繪畫。后來,他真的成為一位很有造詣的漫畫家。
小和尚和學生的成功,與當初長老和老師這種有條件的寬容不無關系,是這種寬容喚醒了他們的自尊心,糾正了他們的人生之舵。
寬容是一種智慧,寬容是一種力量。有條件的寬容,能讓人有知恥之心,能讓人悟到自已的不足、錯誤或罪惡,激發(fā)改變自已的信心和決心;無條件的寬容,就是縱容,只能讓人失去目標和動力,更加茫然,更加頹廢。
寬容需要“海量”,更是一種修養(yǎng)促成的智慧。心胸開闊是一種修養(yǎng),而只有心胸開闊之人才會自然而然地運用寬容;而心胸狹窄之人永遠不會寬容他人,他們不但不會寬容他人,而且會把指責、批評、埋怨、憎恨等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可能有犯錯的時候,為什么不能正確看待呢?“海量”要靠我們在平凡的生活和學習中一點一滴地去修煉才成??!
寬容是一種修養(yǎng),寬容是一種智慧,寬容是一種力量。當然,寬容是條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