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提出了編輯學理論教學中長期存在的課程角色困惑問題,探討了在教學實踐中如何確立編輯學理論課的主體性。文章認為,傳播視閾的引入可以提升編輯學的理論內(nèi)涵,拓寬編輯出版的研究視野。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通過教材選取、內(nèi)容安排、視野引導來達到這一目的。
關鍵詞 編輯無學 編輯學概論 傳播 教學
羅映純,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編輯出版系講師,暨南大學新聞學在讀博士。
自1985年我國首設編輯學專業(yè)以來,該專業(yè)就一直承受著自創(chuàng)設以前就存在的“編輯無學”觀念的審問與質(zhì)疑。盡管曾有過很多支持的聲音,如1983年胡喬木寫信至教育部,要求在幾個高等學校試辦編輯學專業(yè),他認為“并不是一般基礎課學得好即能勝任編輯”。同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在一次講話中提到“編輯工作是一門科學,要創(chuàng)立編輯學”,然而,在近30年的發(fā)展中,編輯學專業(yè)從面臨困境到逐步找到自己位置,確實經(jīng)歷了非常艱難的探索,而作為專業(yè)基礎的理論課程——《編輯學概論》,其承受的困惑之重尤甚。
一、角色之惑:理論課還是實踐課
在編輯出版學專業(yè)的課程設置中,專業(yè)模塊包括3個板塊的設置:編輯理論、編輯史、編輯實踐。三大板塊課程互相配合,各司其職,形成完整的專業(yè)課程體系。然而,長期以來,實際教學中的《編輯學概論》,無論從教材內(nèi)容看,還是從實際授課看,都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到底是理論課還是實踐課?如果是理論課程,其理論內(nèi)涵又體現(xiàn)在哪里?
教材是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傳授知識與技能的載體,也是教學的基本依據(jù)。長期以來,《編輯學概論》教材理論內(nèi)涵薄弱,與編輯專業(yè)應用類教材區(qū)別不大,失去其本有的意義。
第一本冠名“編輯學”的教材是1949年廣東國民大學新聞學系李次民教授著的《編輯學》,廣州自由出版社出版。該書共22章,其中有19章的篇幅大量講述新聞紙的編輯知識和方法,同時又特設3個專章,分別講雜志編輯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方法,以及報紙文藝副刊的編輯特征和藝術方法。顯然,這本編輯學教材的內(nèi)容側(cè)重于編輯的知識與技能??紤]到當時編輯專業(yè)尚未建立,理論內(nèi)涵的單薄尚可理解。
編輯出版學教材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高校開辦編輯出版專業(yè)以后,有過4次較大規(guī)模的出版,[1]所出版教材中,編輯學理論教材的基本情況如下:黑龍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葉再生《編輯出版學概論》(1988年);遼海出版社只有《出版學概論》,沒有涉及普通編輯學理論的教材;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王振鐸《編輯學通論》(1989年);蘇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潘樹廣《編輯學》(1997年)。
此外,還有一些其余時間出版的教材,如向新陽的《編輯學概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方毅華的《編輯學概論》(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年),吳平的《編輯學原理》(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年),邵益文、周蔚華的《普通編輯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等。
從內(nèi)容分析,以上教材與應用類課程教材的區(qū)分不明顯,學理不足的問題較為突出。可以選取幾本主要的教材進行分析(見表1)。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編輯學理論教材的主要內(nèi)容與基本體例基本沒有變化,一般由基本原理與實際操作內(nèi)容組合而成,并且以實際操作內(nèi)容為主。這種狀況,雖然是編輯出版專業(yè)應用性特點的反映,但也說明長期以來該專業(yè)理論思想滋養(yǎng)匱乏,這種現(xiàn)象給授課帶來一些困惑:如何確立該門課程的主體地位?如何避免與其他課程尤其是實踐課程的低層次重復?
二、傳播視閾中的《編輯學概論》教學實踐
正如20世紀80年代我國新聞學對傳播學的理論吸納讓新聞學的研究視野豁然打開一樣,傳播學理論的滋養(yǎng),同樣也可以讓編輯理論走出一直難以擺脫的形而下的境地,煥發(fā)新的生命力。
從本質(zhì)來說,編輯活動是一種傳播行為。遠古時期的編輯活動主要在于收集、選擇和整理文獻資料,使之便于儲藏,同時也使之利于當時的統(tǒng)治階級和上流社會人士閱讀,無疑,這種活動與傳播有很密切的關系。大眾媒介社會興起以后,編輯活動的傳播特性就更加明顯。2007年,河南大學王振鐸先生“編輯學是中國特色的傳播學”“編輯與出版本是傳播媒體的內(nèi)容和形式兩個方面”的主張,[1]正是考慮到編輯活動本質(zhì)上是一種傳播行為而提出來的。此視野一打開,編輯學就不再只局限于組稿、選稿、編審、校對、發(fā)行等具體流程的研究,而提升到了人類傳播行為的層次。
在近10年的編輯理論教學中,當我真正把視野投向人類傳播行為這一層面的時候,《編輯學概論》的教學,從內(nèi)容到體系都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思路,并且找到了該門課程自身的立足點:這是一門普通編輯學,而非具體編輯工作的編輯學。我主要從以下方面來努力貫徹這一思路:
1. 教材選取。編輯學理論教材有幾十甚至上百種,但真正具有內(nèi)在完整體系和理論內(nèi)涵的教材不多,大多是流于實踐操作的泛泛之談。對眾多教材作了比較后,我選取了王振鐸先生的《編輯學原理論》(中國書籍出版社2004年修訂版)。該書擺脫了《編輯學通論》(1989年版)中的陳舊思路,建立了一個全新而完整的理論體系,并有意識地體現(xiàn)了對編輯活動作為一種傳播行為的思考。全書除了結(jié)論和附錄外,主要內(nèi)容大致可分為編輯概念論、編輯原理論、編輯管理論和編輯教育論4個模塊,系統(tǒng)地闡述了普通編輯學(或曰理論編輯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把全部的編輯實踐活動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在各種專業(yè)編輯理論的基礎上歸納眾多編輯活動的共同特征”[2](于友先語,見該書序),避免了其他教材就事論事、拘泥于具體編輯工作的缺點,真正體現(xiàn)了一本概論教材高屋建瓴的眼光。
因為該教材針對的是本科高年級學生,在給大二學生開設該課時,我把河南大學出版社的《編輯出版學概論》(張?zhí)於ň幹┳鳛榕涮捉滩?。該教材核心?nèi)容與《編輯學原理論》一致,但在具體章節(jié)設置與內(nèi)容表達上,抽象思辨色彩沒有后者強烈,更適合本科低年級學生接受。
2. 內(nèi)容安排。考慮到授課對象為本科低年級學生,并且編輯出版屬于應用性專業(yè),在實際授課中,我對授課內(nèi)容作了適當調(diào)整與補充。
“編輯概念”與“編輯原理”是該門課程的重中之重,在課時安排上,我給予了充分強調(diào),分配了整個課時(36課時)的1/3(12課時)。在“編輯概念”一章中,除了闡述清楚編輯概念的三個不同階段——“收藏編輯”“著述編輯”“出版編輯”外,我還引入了學界對“編輯”與“出版”關系的爭議這一內(nèi)容,供學生思考探索。在“編輯原理”中,安排了8個課時,從符號、訊息傳播、文化建構(gòu)3個維度講授“符號建模原理”“訊息傳播原理”“文化締構(gòu)原理”,使學生真正懂得普通編輯活動的內(nèi)涵。作為一種傳播行為,它通過對符號的恰當使用,選擇和傳播各種訊息,從而最終建構(gòu)起整個社會的精神文化大廈,它不是任何具體的編輯活動可以替代的,高于具體的編輯活動,但其原理又體現(xiàn)在各種具體的編輯活動中。
其他章節(jié)的設置則充分考慮知識的承接性。如在“編輯概念”之前,我增添了“編輯活動”一章,概念是對實踐的抽象,使學生對編輯活動的歷史有所了解后,能更好地理解編輯概念。此外,在“編輯原理”后,我增添了“編輯素養(yǎng)”一章,讓學生了解編輯基本的職業(yè)素養(yǎng)與倫理道德。最后,考慮到與實際操作課程的銜接性,我補充了“圖書媒體簡介”“期刊媒體簡介”“報紙媒體簡介”3個章節(jié)。在這3章中,我避免了其他教材的不足——對具體編輯方法與技巧過多強調(diào),而只從宏觀角度介紹3種媒體的基本知識、特點與發(fā)展狀況,讓學生有所了解即可,為他們即將進入實際操作課程的學習作些鋪墊。因為專業(yè)必修板塊已開設相應課程如《報紙編輯》《期刊編輯》《圖書編輯》,如果在理論課中過多講授實際操作,一是失去了理論課的意義,二則造成與實際操作課程不必要的重復。至于電視、廣播、網(wǎng)絡媒體則略去不講。因為紙質(zhì)媒體歷史悠久,其基本編輯原理與規(guī)律其實同樣適用于聲像媒體,例如在“符號建?!薄坝嵪鞑ァ钡仍淼闹v授中,電視媒體與廣播媒體的傳播符號、傳播形態(tài),就有詳細的分析。
以上內(nèi)容,構(gòu)成了一個完整而系統(tǒng)的課程體系。
3. 視野引導。專業(yè)概論課都帶有導入性,能幫助學生掌握該門學科的性質(zh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與規(guī)律、基本倫理規(guī)范,為后面的專業(yè)學習打下基礎。
從歷史發(fā)展來說,編輯活動的最初對象是檔案文獻與圖書,這種思維延續(xù)到今天,形成了一種狹隘的編輯觀。在《編輯學概論》的教學中,我強調(diào)學生要打破狹隘的圖書媒體觀念,把目光投向更大的社會與傳媒視野中,并以這個視野為背景,來觀照自己感興趣的媒體。
例如,借鑒傳播學“5W”模式,我們可以對編輯出版學獲得更新也更深入的認識?!?W”模式1948年由美國政治學家拉斯韋爾提出來,在這個模式中,“誰”(who)是傳播者,在傳播過程中擔負著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傳遞的任務。傳播者既可以是單個的人,也可以是集體或?qū)iT的機構(gòu)?!罢f什么”(Says what)是指傳播的訊息內(nèi)容,它由一組有意義的符號組合而成,符號包括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扒馈保↖n which channel)是信息傳遞所必須經(jīng)過的中介或借助的物質(zhì)載體。它可以是諸如信件、電話等的人際媒介,也可以是報紙、廣播、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對誰”(To whom)就是受傳者或受眾。受眾是讀者、聽眾、觀眾等的總稱,它是傳播的最終對象和目的地。“效果”(With what effects)是信息到達受眾后在其認知、情感、行為各層面所引起的反應,它是檢驗傳播活動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由“5W”模式引出了傳播學五大研究領域——“控制研究”“內(nèi)容分析”“媒介研究”“受眾研究”和“效果分析”,這五大研究領域,也非常適用于分析編輯出版學的讀者、作者、編輯、出版物等話題。同時,這5個研究領域,融匯了社會學、符號學、政治學、歷史學、人類學等理論與方法,以這樣一種視野來觀照編輯出版的話,我們能夠超越傳統(tǒng)思維的狹與局限,也能彌補應用性專業(yè)在理論思辨上的不足。事實上,這五大研究領域,給新聞學與廣告學也帶來了很大的啟發(fā),新聞學界與廣告學界的研究者也承認傳播理論的融入,拓寬了這些學科的視野。
結(jié) 語
編輯出版學是應用性專業(yè),它的實踐應用性在近些年一再被強調(diào),在課程方案的設計中,一些實際操作課程、與市場對接的課程,也受到了很大的重視。但在對市場與實踐強調(diào)的同時,我們常常忽略了另外一種現(xiàn)象:學生思考能力下降,視野狹窄,在一些要求較高的工作單位發(fā)展后勁不足。
其實,各種技能技巧的背后,最終還是思想與方法的較量。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拓寬他們的視野,在今天浮躁的市場時代尤顯重要。這也是我在教學編輯學理論課程中所追求的理想之一。
參考文獻:
[1] 王振鐸. 編輯學:中國特色的傳播學[J]. 新聞與傳播研究,2007(2).
[2] 王振鐸. 編輯學原理論[M]. 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