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樹:馬先生,前幾期您從打孔工藝談古玉的鑒別方法,在讀者間反響很大。本期約訪,我們繼續(xù)討論一下古玉鑒賞方面的話題,換一個角度怎么樣?
馬鵬:好,就從線條工藝特征方面來談談古玉的鑒定?
吳樹:可以。
馬鵬:古玉的線條表現(xiàn)手法在商周之前一直比較單一。從西周開始,線條出現(xiàn)了多變性,而且線條的加工工具大量出現(xiàn)砣具加工。
吳樹:可不可以這樣理解,砣具的運用,將中國遠古的制玉工藝發(fā)展到一個新階段?
馬鵬:可以這樣講,這里說明一點:砣具的出現(xiàn)可能會早于周代。
西周一期的工藝表現(xiàn)以周穆王時期為分水嶺,穆王之前的傳統(tǒng)細陰線的表現(xiàn)方法承襲了夏商時期的陰線表現(xiàn)方法,但此時期線條的規(guī)整程度比之前更具完備性,還有就是兩條細陰線來刻畫紋飾圖樣(我們常說的“雙陰擠陽”),穆王之后出現(xiàn)了一面坡,又結合一面坡線條和一條細陰線來表現(xiàn)紋飾,即一條細陰線和一面坡工藝。
吳樹:我看所謂細陰線表現(xiàn)手法,在良渚文化時期的玉器中也很多見,而且十分精美。
馬鵬:對,傳統(tǒng)的細陰線表現(xiàn)手法,追溯起來比較早,在良渚紋飾上比較突出。比如:圖1-1良渚獸面神徽(浙江余杭反山12號墓出土的玉琮王)神獸冠上就出現(xiàn)了很多細陰線,還有草結紋的表現(xiàn)也是運用傳統(tǒng)細陰線,這兒的草結紋細陰線有點特殊,屬于短刀相接,即每一條細陰線長度較短,多條短細陰線相接組成一條長陰線(注:研究古玉,這件獸面紋飾應該印在腦子里面)。
吳樹:精美的細陰線是良渚玉器的基本特征之一,表現(xiàn)方式也多種多樣,怎樣從各種不同的表現(xiàn)方式中窺探當時制玉的真諦,應該對于區(qū)分后代仿制品有重要意義。
馬鵬:沒錯。比如圖2那件三岔神器上的細陰線,大量出現(xiàn)折角、彎角特征,是使用短刀相接的辦法形成,有利于表現(xiàn)出弧度。細如毫發(fā)的曲線是斷續(xù)連接的,松緊有序,斷續(xù)有度,前一刀收刀接后一刀,在高倍放大鏡下可以看到槽溝內光滑細膩。而圖3(為良渚玉器細觀圖放大200倍)應該是使用了一些硬度較高的尖型工具加工的0,線條手工痕跡相當明顯。
吳樹:在討論古玉時,大家經常會提起一個詞匯——“跳刀痕”。什么是“跳刀痕”?怎么識別?
馬鵬:圖1-2是一件良渚玉器的線條放大200倍后所看到的結果,這就是良渚玉器工藝里表現(xiàn)出來的跳刀痕,如果收藏者手中有良渚玉器,放大200倍看看,那些線條扭在一起,有如麻花絞著一般。出現(xiàn)這樣的跳刀,雖然從工藝上解釋目前尚有困難,但出現(xiàn)這種“跳刀痕”的器物一定正確無疑?,F(xiàn)在有些人對跳刀不肯承認,但我想說:您用現(xiàn)代蛇皮麻花鉆給我做一個肉眼看著是線條,放大200倍成麻花狀的紋飾來看看?
吳樹:從您提供的圖片2、圖片4里,似乎有一個沖線的概念,在圖4上部有很多呈倒“丁”字形的交叉直線和弧線,其中豎線的頂端會沖出與其相交的橫線,形成“倒傘形”的痕跡。這種現(xiàn)象也是良渚玉器的工藝特征嗎?
馬鵬:您可以將圖4沖線的局部放大圖片與圖2上部的線條刻畫做比較,這種現(xiàn)象只是良渚玉器在制作紋飾時刀法運用上產生的痕跡,還不算是良渚玉器的工藝特征。
吳樹:現(xiàn)在市場上出現(xiàn)的良渚玉器仿制品很多,有沒有辦法借助某種線條特征一票否決?
馬鵬:我有一些心得可以講出來供大家參考。前不久,朋友發(fā)來幾張良渚玉器圖片,圖5是在一件雞骨白的大玉蠶身上出現(xiàn)了三岔神器上常見的草結紋,圖2上部和圖4出現(xiàn)上面講述的帶沖線紋飾,從表象看似乎符合工藝特點,但仔細分辨,該帶沖線的紋飾里面沒有發(fā)現(xiàn)沖線的存在,而不該出現(xiàn)沖線的地方卻出現(xiàn)了沖線。加上器物中的“草結紋”做得比較松散,刻畫痕跡也不明顯,甚至看不到有“毛刀”(圖2中看到線條兩邊的毛邊一樣的細微線條)痕跡,三岔神器上的紋飾沒有見過出現(xiàn)在玉蠶上。綜上所述,通過這些線條工藝特征,便可判斷這件玉蠶是仿品。
吳樹:各種工藝特征適用于不同樣式的紋飾與器型,其中很有規(guī)律可行,您剛才講的是不是這個意思?
馬鵬:對的。早期文化的古玉一般都有比較嚴格的紋飾劃分,特定的器型配特定的紋飾,雖然不絕對化,但仍然有規(guī)律可循,所以收藏者必須多看館藏典型器,并記住相應的紋飾特征,留意與市場上的贗品作對比。收藏說到底其實就是一種對比的技術,任何憑想象而妄為者,勢必會跌跟斗吃大虧。
吳樹:據(jù)我所知,不同時期的玉器,在刻劃紋飾線條時,使用的工具有很大差異,這也為玉器斷代進一步提供了新的方向,對嗎?
馬鵬:對。比方說吧,在仰韶文化晚期已出現(xiàn)了小型的銅制工具,在公元前1000年到2000年之間的黃河上游(齊家文化后期的區(qū)域青銅文化)、中游(殷墟期商文化)、下游(殷墟期商文化),長江上游(三星堆、十二橋文化)、中游(二里崗商文化后的區(qū)域青銅文化)、下游(馬橋文化等以后的區(qū)域青銅文化),這些時期的青銅冶煉技術逐漸成熟,所以在這一段時期里面出現(xiàn)青銅加工工具的可能性也極大。
吳樹:能具體舉例談談嗎?
馬鵬:我們具體分析一下圖6這件出土于河南新鄭市望京樓新村的牙璋吧,這件玉璋長39.2cm,寬10.2cm,下部孔上方有幾道陰刻線,它的制造和使用時間大約在夏商一段時間范圍內。
1.這件牙璋上的陰刻線,長度至少在5cm以上,從細觀圖(6-2)中可以看出,這些細陰線比較規(guī)整,同一線條上基本上見不到接刀痕跡,若沒有使用金屬工具加工,很難達到這樣的效果。(接刀:即為一條長線條由若干短小的線條組成)
2.同圖我們還可以看出,其中的線條是使用長片狀帶刃的刀具在器物表面反復刻劃而成。這樣的線條雖然規(guī)整,但每一根線條都有寬窄,線條寬窄的原因也可能是片狀工具在不斷的磨削的過程中不斷的消耗,消耗得多磨削出現(xiàn)的線槽就細窄,消耗得少,磨削線條就寬些。這種低速加工線條兩邊沒有出現(xiàn)崩茬痕跡,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軟磨硬,雖然比較費時,但在沒有高速莖加工可用的時代,做出來的東西比單一的砸、磨、鑿等手段更具有規(guī)整性。
3.結合圖7和圖6-2分析一下崩茬,線條兩端的崩茬也是在鑒定古玉時的一個角度,先看一下圖7,每條陰刻線兩端的壁端都出現(xiàn)崩茬,而且比較嚴重,崩茬狀態(tài)多是呈三角形或者斜三角形,這樣的崩茬狀態(tài),非常類似現(xiàn)代機械工藝在中速以上硬性接觸玉件質料時出現(xiàn)的崩茬狀,有些為了掩蓋機械工痕,再用手工刀具(比如瑪瑙一類寶石刀)在上面繼續(xù)做手工刻畫痕跡來掩飾機械痕跡。但如若要求線條的細度,又要避免崩茬,難度必然很大。所以鑒定古玉遇到這種嚴重呈斜三角形,并且有很多崩茬的時候,需要多加注意。
吳樹:一言以蔽之,線條兩端的崩茬現(xiàn)象也是鑒定古玉的參考依據(jù),對嗎?
馬鵬:是的。這里需要強調的是,看線條的時候,工藝特征始終只是一個鑒定角度,不能達到完全正確的效果,所以還要看線槽內部的皮殼以及老化程度,是否與玉器表面有一致性,這點雖不在工藝鑒定的范圍,但對于古玉鑒定是很重要的。
吳樹:好,今天先談到這兒,下次接著聊。謝謝馬先生。
馬鵬:別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