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英
人是有思想的的動物,對于事物的觀察和認識取決于一個人的思想認識水平。一個學生的的寫作能力和學生的思想認知水平是相協調的。但是僅有一些認識水平,想提高作文水平仍然是空談,是極其不現實的。從現在初中生的作文水平來看,作文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是認知能力和表達能力的不足,教師在作文教學時指導過于具體,常常強調方法的運用,忽視了材料的積累、詞匯的準備、思想的提煉,在這些方面缺少必要的指導,于是出現了學生作文無話可說,無內容可寫的窘境。那么,怎樣改變這種作文的現狀呢?我認為:在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豐富學生的詞匯量是提高初中生記敘文水平的重要途徑和方法。
一、培養(yǎng)觀察力是提高記敘文水平的基礎
一個學生從小學到中學學習的課文有幾百篇,而這些入選的課文無論在思想上、內容上,還是寫作手法上都是膾炙人口的上乘佳作,對教師的作文教學和學生的寫作借鑒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材料的大量積累必定會對學生有所幫助。有些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寫作的道理和方法講得過多,會導致學生在遇到作文時仍然感到頭痛。為什么學生寫作文這么困難呢?這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匱乏有著直接的關系。盡管學生升入初中階段了,但是他們還主要是活動在家庭、學校的狹窄范圍內,這就大大限制了學生的感知范圍,使學生對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人、事、物缺乏足夠的認識,在大腦中沒有相應的表象存儲,這樣,遇到作文題目時就會沒有相應的表象可供提取和使用,可見,要想寫好作文,首先要豐富學生的生活,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和感悟生活的能力。
1.幫助學生捕捉觀察生活的機會。學生遇到作文題目感到無從下手,主要是缺乏對客觀現象的觀察,贊科夫說過:“觀察使學生認識事物的必然途徑?!闭Z文教師要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觀察。當寒意未盡,路旁柳樹的綠意卻送來了春天的氣息,這時教師要提醒學生觀察春天的腳步;烏云翻滾,電閃雷鳴,預示著暴雨即將來臨,讓學生觀察夏天雨后天氣的變化;幾片橘黃的落葉悄悄地告訴我們,秋天已經降臨大地,教師要啟發(fā)學生注意觀察周圍的景物的蕭疏過程;冬天來臨,漫天風雪,讓學生迎風冒雪,共賞雪景。然后,教師讓學生比較,季節(jié)不同,周圍的景物有什么變化,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訓練。久而久之,學生懂得了在什么情況下的觀察重點是什么,捕捉觀察時機的能力增強了。
2.引導學生認真細致地觀察選擇的對象。許多學生在觀察生活時存在粗枝大葉,走馬觀花的毛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對眼前司空見慣的事物聽而不聞、視而不見。針對這些情況,教師在指導學生觀察時,要先指定觀察對象,讓學生觀察自己熟悉人、事、物,并對學生提出觀察的要求:①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②認真仔細觀察;③注意觀察方法和觀察順序;④善于從那些平凡的人物和事物中透視出不平凡的內涵來。再以教材的講解為藍本,對學生進行引導。比如,在《烈日和暴雨下》中,作者選取了特定的觀察視角,聯系烈日狂風暴雨不同環(huán)境的作用,多次寫到柳枝,在寫景之中表現人物難以主宰自己命運的深刻主題;朱自清的《背影》描寫父親爬月臺為兒子買橘子送行,“攀”“縮”“傾”的動作,寫出了年高體胖的父親吃力爬高的艱難,表現了作者觀察的細膩性、準確性。把這些觀察范例和平時的觀察練習緊密結合起來,學生就能積極主動地注意觀察周圍的事物,逐步養(yǎng)成認真觀察的習慣,比如以寫人為主的文章,要選去學生接觸最多的父母、教師、同學為觀察對象,讓學生觀察他們的外貌、動作、語言,揣摩被觀察者的內心活動,從而把握被觀察者的性格特征。以寫景為主的文章,選取學生熟悉的校園環(huán)境為描寫對象,這種定向觀察的方法對初中學生來說有較強大的吸引力,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經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培養(yǎng)學生勤于動筆的習慣。觀察作為獲取作文材料的手段和來源,不是寫作教學的目的和終結,所以,教師在學生的觀察、思考、分析之后還要引導學生投入到寫作的實際過程當中。葉圣陶說過:“寫作系技能,不宜視作知識,宜于實踐中練習,自悟其理法,不能空講知識,或以為多講知識,既有悖于寫作能力的長進,殊為不切實際之想?!比~老先生這段話實際上是強調勤于練習、勤于動手、勤于實踐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寫觀察日記的時候,我們先從一人一物一景入手,或山水、草木等自然景物,或者人物動作外貌,然后逐漸過渡到寫多人、多景、多物,比如春游、校園景觀等,這樣學生在寫觀察日記的實踐中再結合不同階段觀察對象的特點,來對學生進行觀察要領和表達方法的訓練,使學生逐步掌握有關的技能,這樣就把寫作能力的訓練落到實處。
二、豐富學生的語言詞匯,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條件
學生觀察獲得的第一手材料,怎樣才能把觀察到的人、事、物完美準確地表達出來,這就要靠語言來進行“包裝”。因此,語文教師要想豐富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活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必須豐富學生的詞匯。
1.“好花共賞”課,提高豐富學生的語言詞匯。學生步入初中以后,求知的欲望非常強烈,如果每個學期只講十幾篇現代文是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要求的。于是我們在每周的自習課上做一節(jié)“好花共賞”課,把學生在課外閱讀找到的一些好作品,推薦給大家閱讀欣賞,讓學生豐富作文語言,積累作文詞匯。
2.加強“讀”“說”“寫”的結合,豐富學生的語言詞匯。作文時,學生的語言匱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生閱讀的東西過少,占有的材料不多,因此寫出的文章空洞無物。針對這種現象,教師可進行“讀”“說”“寫”的練習,讓學生選取妙語佳句、精彩的段落等以朗讀的形式推薦給大家。這樣做的好處一是推薦作品擴大了學生的閱讀范圍;二是選取好的作文不僅要閱讀還要鑒賞分析,日久天長,自然提高了學生的分析能力;三是每一篇好的文章都有其獨到之處,賞析的多了,學生駕馭語言的能力就會提高,也會逐步摸索出作文的門道?!罢f”是引導學生進行口頭語言表達練習,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言之有理、言之有趣,學生就能從多方面收集材料,要用準確的語言,明快的語調,豐富的詞匯,靈活的方式,準確地描繪人、景、物、事。這樣使學生把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實際口頭語言的表達能力,為提高寫作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
“世間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如果語文教師能夠認真指導學生,一定能夠走出“無米下鍋”的作文困境。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