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軍偉
【摘要】新課程理念的實質還是在為了學生的發(fā)展,語文應該是開啟學生心智的學科資源。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把握機會,抓住富有成效的學習時刻,讓學生從感悟語文的美中啟迪思想、提高認識。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課堂;和諧;尊重;合作共享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有人說教學是一門藝術,我更認為語文是一門美的藝術,學習語文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追求美的過程。各種藝術都有共同的特性——協(xié)調,因為協(xié)調就是美。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強調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課本之間的協(xié)調就是在創(chuàng)設和諧的、美的環(huán)境,學生在這樣環(huán)境中更能與教師一起欣賞語文的美。
多年的課堂教學,讓我有很深感悟:
一、相互尊重,共建師生和諧的輕松課堂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美的言語、美的行為、美的文字無不體現(xiàn)了對對方的尊重。課堂上亦然,和諧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師生關系,必定能夠縮小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容易在心靈上達到溝通,這樣就會極大地促進學生的學習,發(fā)展他們健全的人格。
語文學習是學生與作者、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感情互相交流的過程。我們要認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個學生,不僅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更要尊重他們不同的思維模式、思維角度,乃至求新、求異的思維。對一篇文章有不同的見解、不同的思考,這時候就需要教師的大膽啟發(fā),師生可以一起談觀點,論認識,說感情,一起徜徉于作品的情感中,同悲歡,共離合。在平和的氣氛中,師生一起學習、一起探求、一起發(fā)現(xiàn),這樣更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二、相互協(xié)作,創(chuàng)設學習方式的合作共享
魏書生說過:“語文”就是“語語”“ 文文”。說白了,語文就是讀與寫的緊密結合。所以語文課堂離不開“語” 與“語”的交流,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我們在學習李樂薇先生的《我的空中樓閣》時,學生對開篇第一句:“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展開討論,有的學生認為 “眉黛”從色彩方面寫出了山的顏色,也有的學生認為“眉黛”一詞還從形狀方面寫出了山的蜿蜒起伏的形態(tài),還有的學生認為 “眉梢的痣一點”則刻畫出了小屋在山脊上的位置和大小。一番討論之后,達成共識:這樣的比喻描出了山的萬般情意,千般柔思。山如女子額上凝結著情思的“眉黛”,而小屋是為本已柔美難禁的她增了無限風情的那一點“美人痣”。這奇異的比喻激起了人內心深處遙遠而廣闊的情思。
三、誘導啟發(fā),以求教學過程的順利流暢
語文教學中,我們常滲透德育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積極向上、團結互助觀念。學習中,我們在強調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完成的同時,更應該重視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相切磋,互相討論,這樣才會出現(xiàn)不同見解之間的碰撞,以及對這些見解的探討、研究,從而達到互相啟發(fā)的效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了讓別人理解,也學會了理解別人,更學會了幫助別人和接受別人的幫助,對學生來說,這既是他們成長的需要,也是未來融入社會的需要。
《離太陽最近的樹》是一篇情理交融的散文,學生從文章中討論出了在“平均海拔五千米,冰峰林立,雪原寥寂”的惡劣環(huán)境中,“高原的精靈”——“ 紅柳”竟然“有著鐵一樣銹紅的枝干,鳳羽般紛披的碎葉,偶爾會開出谷穗樣細密的花,對著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蓖嘎冻隽恕?紅柳” 頑強的生命力,這是作者為紅柳高唱了一曲頌歌,還從文章中討論出了“被掘走紅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術的傷員,依舊大睜著空洞的眼眶,怒向蒼穹?!边@讓人觸目驚心、無比傷心悲慘狀況。紅柳是用無言抗議,向人們敲響警鐘!更讓人欣慰的是,他們甚至舉出了東北北大荒黑土地的流失、內蒙古大草原過度的放牧、淮河流域水資源嚴重污染、北京地區(qū)出現(xiàn)的沙塵暴天氣、我國沙漠面積的逐漸擴大、掠奪性的開采礦產(chǎn)資源、毀滅性的砍伐,以及蛇、青蛙、貓頭鷹、麻雀、穿山甲、魚等動物被大量捕殺……讓人類面臨著危機和挑戰(zhàn)。最后總結出關愛生命,珍惜自然,保護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四、豐富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文教材內容豐富,涵蓋文學、人生、自然、科學諸方面的內容。課堂上,如果老師僅停留在對教材的傳授、分析上,以為完成了對教材的教授就完成了教學任務,而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性缺乏思考,這是對教學的片面理解。教學內容的豐富,不但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利于養(yǎng)成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形成語文能力。在課堂教學里,應重視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盡可能地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增廣學生的知識面,擴大閱讀量,激發(fā)他們對問題的思考,以期達到課堂教學內容豐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和諧境界。
《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是一篇內容豐富、牽涉多個學科的科技說明文,學習這一篇文章時,先給學生看了兩個材料:
故宮從大清門至太和殿,先后通過五座門、六個閉合空間(庭、院、廣場),總長約1700米。其中有三處高潮:天安門—午門—太和殿。
進入大清門首先是千步廊。經(jīng)過這個狹長的空間后,出現(xiàn)一處橫向展開的廣場,迎面是高大的天安門城樓,對比效果強烈,形成第一處高潮;進入天安門,與端門之間形成一個較小空間,頓為收斂。過端門,呈現(xiàn)一個縱深而封閉的空間,盡端是雄偉的午門,有蕭殺威猛的氣氛,構成第二個高潮;午門和太和門之間又變?yōu)闄M向廣庭,舒展開曠。經(jīng)太和門進入太和廣場,是巍峨崇高的太和殿,形成第三個高潮。由此可見,空間的對比變換,在故宮是一個典范。
——《中國古代建筑與近現(xiàn)代建筑》
諧趣園簡介:諧趣園是乾隆于1751年下江南時,看中了江蘇無錫惠山腳下的寄暢園,在頤和園中仿其意而建造的,它保留了江南園林的靈秀之氣,被稱為“園中之園”。諧趣園由臨水的十座亭、臺、樓、榭和百間游廊組成。
——《故宮景點介紹》
學生討論后,很自然地認識到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許多藝術門類都有相通之處,比如書法、舞蹈、繪畫、戲劇、建筑在表現(xiàn)空間方面往往都注重虛和實的結合,而音樂、繪畫、建筑設計等也往往既要有重復,又要有變化,本文談的就是這一類問題。
平等、合作、流暢、豐富,是語文課堂教學和諧美的主旋律。我們不可能每堂課都做好,但是,如果我們不僅把它們看作是一種教育理念,還當作是一種美的境界的追求,一定能逐步地做得更好,身心陶醉于其間,師生在率真、坦誠、互尊的環(huán)境里一起學習,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