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霞
〔關鍵詞〕 數學教學;興趣;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
09—0081—0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樂于學習的不竭動力,是開發(fā)智力的金鑰匙。有了學習興趣,學生就能在學習中產生積極性,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盡情領悟數學知識,從而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若能適時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到化枯燥為生動,化抽象為形象,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師生關系是教學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際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課堂教學的“潤滑劑”,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低年級學生一般都以教師為中心,所以處理好師生間的關系尤為重要。有時候“身教”勝于“言傳”。教師就是學生的表率,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如果教師能處處為學生著想,常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神情、溫和的語言,營造和諧、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理解、關心并愛護學生,學生就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愛上學習。
二、精心設計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亦是如此。形式新穎的課堂導入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必須注意課堂導入的藝術性,要針對學生的實際和教學內容設計課堂導入,渲染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教學“認識10以內的數”時,我把10個數字編成了數字歌,讓學生邊唱兒歌邊認識數字。這樣,既激發(fā)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運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低年級的學生,正處在從具體的形象思維向抽象的邏輯思維過渡階段,這個過程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注意采用形象、生動的教學語言,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如,在教學“4-2”這一減法算式中“-”所表示的意義時,教師可以這樣舉例說明:“桌子上有4個蘋果,現在你吃掉2個,還剩多少個?”“吃掉”就是減的意思,“吃了2個”就是“減去2”。所以說“減法中的減號就是拿走、少掉、去掉的意思?!蓖ㄟ^具體形象的語言,學生就很容易掌握新的知識。
四、增強競爭意識,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個人如果缺乏競爭意識,就不能充分發(fā)揮主體自我的能動性,就容易產生惰性和等待的思想。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習成績的一種有效手段。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要促使學生互動,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例如,教學“10的認識”這一課,可以把全班所有學生分成幾組或同桌合作,比一比看哪一組先把10根小木棒數出來并且用線綁好。
五、善于表揚與獎勵,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希望獲得別人的贊揚、獎勵,不希望受到別人的批評和不重視。所以,在教學中,只要教師善于對學生進行表揚和獎勵,就能喚醒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例如,當某個學生能正確地回答問題時,或后進生有了點滴進步時,教師應抓住時機進行表揚和獎勵,讓學生獲得成功感和滿足感。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當他們的需要未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熱切的向往之情,進而產生一種不達目標不罷休的情感。教師應該充分了解他們的心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來喚醒他們的學習需要。這樣就可以時刻激勵學生學好數學,避免產生階段性學習,逐漸培養(yǎng)并保護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學習數學的欲望,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
總之,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途徑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教師肯下工夫,在教學實踐中勇于探索,善于總結經驗,就一定能找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就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編輯:謝穎麗